大棚番茄栽培

2020-12-21 金稻穀農技

一.番茄栽培特性#番茄#

1.根

⑴植物形態特徵

①根系發達。

②再生能力強。

⑵生態特點

①喜溫

②半喜溼半耐旱

③喜肥且吸肥、耐肥能力都較強

2.莖、葉

①半直立性-需要插架栽培。

②側枝萌發能力強,需經常整枝打杈。

③分支習性:有限生長類型和無限生長類型

④分支類型:假軸分枝/合軸分枝

生態特點:

①喜溫怕霜不耐炎熱

②喜光不耐弱光

③適宜較低空氣溼度

3.花

⑴花序及花的類型:總狀花序,完全花,自花授粉。

⑵結實習性:開花後經過授粉受精才能坐果,發育成為果實;亦可激素處理形成果實。

⑶開花坐果的生態特性:要求適宜的溫度(25~30℃≯35℃//20~15℃≮15℃)、營養充足、正常授粉受精、激素蘸花處理

4.果實

⑴果實類型:

植物學分類:漿果

品種分類:可依果實形狀、大小、顏色分類

⑵果實生長發育的過程:

種子形成期

果實膨大期

果實成熟期

影響花芽分化的因素:

①品種:早熟品種6-7片葉後出現第一花序,中晚熟品種在7-8片葉出現第一花序。

②溫度:當夜溫低於7℃時則易出現畸形花。

③水分:缺水時花芽分化及生長發育都不好,水分稍多影響不大。

④光照: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早、節位低、花芽大,促進開花及早熟。

⑤營養:肥沃疏鬆的苗床土,有利於花芽分化及生長發育。

5.生長類型與品種

生長型分類:

無限生長類型:非自封頂類型,7-9節現蕾,每隔2-3葉一花序

有限生長類型:自封頂類型, 6-8節現蕾,每隔2-3葉一花序,2-3花序後封頂。

成熟期分類:

早熟品種: 6-7片葉後出現第一花序,西粉1號、西粉3號

中熟品種:在7-8片葉出現第一花序。佳粉15號、L-402

晚熟品種:在9片葉以上出現第一花序。毛粉802

二.大棚早春高產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選高產、抗病的品種,如:毛粉802、L402、中雜9號、上海長徵908、903、909、金棚一號、中雜十一、中雜十二等。

2、適期播種,育壯苗:

苗齡70—75天,於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播種育苗。

(1)播前準備:

浸種催芽:55℃水進行溫湯浸種後,用28—30℃水浸泡,搓去種皮附著物,撈出種子,用溼布包好置25—28℃條件下催芽,每天用25—28℃溫水衝洗一次,待種子70%萌動時進行播種。

(2).播種:選在晴天上午,平畦內澆足底水,水滲下後撒藥土播種,每平方米播種3—5g經催芽的種子,然後蓋藥土(1袋苗菌敵加30kg營養土,播種前撒三分之一,播種後撒三分之二,然後蓋沿土約1cm厚)。畦面扣小拱,覆地膜,用以提高地溫。

(3)播種後及苗期管理:

溫度:播種後白天保持28—30℃,夜間18—20℃;出苗後揭開畦面地膜,降低溫度,白天25—28℃,夜間10—15℃。

水肥管理:苗期一般不追肥、不澆水,嚴重乾旱時,選晴天上午噴灌小水。

分苗:幼苗2—3片真葉時分苗,苗床每平方米施入腐熟農家肥6—8公斤,整平。按8×8cm的營養面積分苗,澆透水。

囤苗:定植前7—10天,將苗子帶土坨切開,重新囤放,並適當降溫進行煉苗。

3.定植

(1)定植前準備:

扣棚與施肥:12月上旬扣棚烤地,將腐熟的農家肥施入待用。

整地作畦:精細整地,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5000公斤,硫酸鉀複合肥、過磷酸鈣各50kg/畝。做龜背形高畦,寬60釐米,高10—13釐米,澆足底水,水滲後在壟上覆地膜。

(2)定植方法:

在高畦兩側開穴,穴距30釐米,將幼苗帶土坨放入穴內,用土封嚴,澆透水。畝保苗3500—3700株。

4.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蹲苗:定植後5—7天澆一次緩苗水,然後控水控肥,進行蹲苗,定植後,室溫不超30℃不放風,緩苗後,白天保持20—25℃,夜間15℃,結果期白天25—27℃,夜間7—10℃,至第二穗果座住時結束。

澆水追肥:

蹲苗結束後,澆臨界水,並施尿素及磷鉀複合肥10—15公斤/畝;到第一穗果長到核桃大時進行追肥澆水,隨水追施尿素及磷鉀複合肥20—25公斤/畝,或衝施寶15公斤/畝。並噴施磷酸二氫鉀2—3次;第二、第三、第四穗果膨大期,結合澆水追施高鈣鉀寶10—15kg/畝。無公害生產要按施肥注意間隔,控制氮素使用量。

(2)植株調整:

搭架綁蔓:採用吊架或四角架式,搭架後及時綁蔓,以後每穗果下綁一次蔓。

整枝:採用單幹整枝,第一側枝長到6—9釐米時,第一次打叉,以後及時打叉;第四穗花序出現後留2—3片葉摘心,及時清除老葉、病葉。也可根據情況,每株可留4—6穗果。

保花保果:

開花時及時用番茄靈噴花,每穗留3—4個果。棚內溼度大,溫度高,影響授粉受精,引起落花。可於花半開放時用10PPM,4—D抹花或(20~30)PPM防落素噴花。早熟栽培一般採用單幹整枝,留3~5穗果摘心。

5.病蟲害防治:

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床土消毒;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0%綠亨一號澆根等。

早疫病;發病初期用30%百菌清煙劑每次每畝250克,傍晚在溫室內點燃,密閉燻煙,或用殺毒礬400—500倍液噴霧。

晚疫病:用40%乙磷鋁200倍液噴霧,或用殺毒礬400—500倍液噴霧,也可用早晚疫靈進行噴霧。

病毒病:用病毒A或病毒必克500—700倍液噴霧,及時滅蚜。

蚜蟲、白粉蝨、紅蜘蛛:用30%蟲蟎淨煙劑,每畝每次250克燻煙。無公害生產首先選用物理防治方法,如黃板誘殺、防蟲網等措施,如用化學藥劑按國標農藥準則使用。

三.大棚早秋番茄栽培技術

1、選用品種是關鍵:番茄越夏栽培的生長期,正處於高溫多雨的季節,應注意選用耐強光、耐高溫、耐潮溼、抗病性強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種。

(1)毛粉802:該品種無限生長型,抗菸草花葉病毒,耐黃瓜花葉病毒和早疫病,抗裂果。為大果型,西紅柿成熟後為粉紅色。

(2)尼加拉868:該品種株高約80公分,中早熟,優質豐產,抗病力強,適合保持地和露地栽培。是中型果,西紅柿成熟後為紅色果,果皮較厚,非常耐貯存。

(3)特大瑞光:植株屬無限生長型,中熟品種,抗病性強,栽培適應性廣。大果型,西紅柿成熟後為粉紅果。

2、越夏西紅柿的播種時間:

如播種過早,西紅柿開花期正遇高溫,難以坐果。如播種過晚,西紅柿收穫推遲,則會影響越冬蔬菜的種植。因此,最適宜的播種期應選在6月底至7月初.

越夏西紅柿易感染病毒病。一般用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分鐘,也可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藥物處理後用清水洗淨藥液,再換上清水浸泡3小時。然後將種子撈出稍晾,再用溼布包好催芽,大部分種子露白,即可安排播種育苗。

3.育苗準備:

育苗土要儘量選擇3年內沒種過番茄、辣椒、茄子、馬鈴薯等茄科作物的前茬地取土,並備足扎制小拱棚用的塑料薄膜、遮陽網、草簾、竹片等,以採取保持措施。

育苗前要先配製營養土。具體方法是用4份肥沃的田園土和1份充分腐熟過篩的圈肥或雞糞,壓細過篩配成營養土。

營養土中有拌有消毒、滅菌、殺蟲用的農藥,一般每1000公斤營養土中要均勻滲入50%的託布津或50%的多菌靈80克,2.5%的敵百蟲粉60克。

越夏西紅柿育苗最好選用營養缽一次育苗法,中間不再分苗。儘量減少斷根的機會,從而防止病毒病的發生。

4、播種後管理:

在育苗畦上搭拱棚,便於降溫、避雨、防病蟲害。晴天的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可在拱棚上覆蓋薄草簾,遮陽降溫,或紮成高一些的拱棚,覆蓋銀灰色遮陽網,即能遮陽又有驅避蚜蟲。

出苗後第七天噴一次1000倍的植病靈和克露600倍的混合夜,以防止病毒病和真菌病害的發生。

5、移栽:

大棚越夏番茄栽培,苗齡期較短,從播種到定植約30天左右,植株有真葉5-6片,株高12-15cm,時可進行定植。

定植前3-5天,要澆水,使秧苗能帶土定植,儘量避免散索傷根。

栽種設施遮陰避雨是越夏西紅柿栽培的重要措施,注意要保持好冬季使用的大棚薄膜,利用棚膜遮陰避雨。

移栽前,再檢查一下棚膜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要及時修補,不能讓雨水進入棚內。棚膜上覆蓋遮陽網遮陽、降溫。

防蟲網用在棚前通風窗和頂端的通風口處,一定要封嚴,不留讓害蟲出入的縫隙。

整地施肥移栽前要深耕,施足基肥,一般畝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磷肥50公斤。

深翻40釐米,整平,起壟做成高20釐米,寬60釐米的高畦,每畦定植2行。每畝保苗1800~1900株 。

畦面要與吊繩鐵絲對應,以備吊蔓。

移栽定植移栽時,每畦栽兩行,大行60cm,小行40cm,株距30cm,栽後澆水一次水,兩天後再澆一次水。

6.田間管理:

一般控制在晝溫26~30℃,夜溫20~24℃,為了降低棚溫,預防病蟲害,特別是蚜蟲和白粉蝨的危害,大棚天窗和地窗通風之處用防蟲網密封,密封寬度達到90釐米,降低棚內溫度。

為了降低棚內溫度和光照,可在棚膜上加蓋遮陽網,這樣就能克服夏季高溫強光照對番茄影響。為了降低棚室地溫,可適當向棚內地面撒麥秸或麥糠,每畝撒200千克,以防止太陽直射地面。

最好在9月上旬換上新棚膜,這時西紅柿需要良好的光照,

開花前遇旱澆水,開花時不要澆水,否則會影響坐果率。

當果實長到核桃大時要追肥澆水,以後每次澆水都要施肥,一般每畝每次衝施硝酸鉀複合肥15公斤,腐熟雞糞0.3方。

每10~15天葉面追肥一次,可噴0.3%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以滿足坐果期的肥水需求。

7、整枝疏果:

整枝一般採用單杆整枝的方法,每棵西紅柿留4穗果打頭。應及時打杈,並剪去老葉,黃葉。有徙長現象,可噴灑150ppm助壯素,以控制徙長。

越夏西紅柿一般在8月中下旬開花,這時氣溫較高,不利於授粉、受精,一般採用生長激素沾花處理的方法來提高坐果率。方法是用10-20ppm的2.4-D,再加上一些紅色顏料,以作為沾過花的標誌,在每天上午8-9點鐘將剛剛開放的花,在花柄上用毛筆輕輕沾一下,注意不要把藥滴在莖葉上,更不可噴霧,否則易在莖葉上產生藥害。

疏果一般在果實長大核桃大小時進行。每穗留3-4小果,要選留健壯、周正的大果,把不需要保留的幼果和晚花全都摘除,使植株集中養分供養選留的果實,以加速果實的生長膨大。

8.病蟲害防治:

番茄棚室越夏栽培主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葉黴病、莖基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蝨、棉鈴蟲、美洲斑潛蠅等。 定植後高溫高溼,發現疫病後,每畝用45%百菌清煙劑150~200克於傍晚點燃閉棚過夜,7天薰1次,或64%殺毒礬5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噴霧防治。 增施磷鉀肥,降低溼度,防止葉黴病發生。用47%的加瑞農5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噴霧防治。

防止高溫乾旱,種子消毒,以防止病毒病發生。定植後用83增抗劑100倍液噴霧,或1.5%的植病靈1000倍液,或20%的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設置防蟲網和黃板以防蚜蟲。用2.5%天王星乳油3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5000倍液防治白粉蝨。用48%樂斯本700倍液噴霧防治美洲斑潛蠅。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於清晨噴霧防治棉鈴蟲。 定植時用辛硫磷乳油拌毒土、毒餌或毒液施於溝內防治地下害蟲。

相關焦點

  • 黑番茄種植條件有哪些 黑番茄栽培管理技術
    黑番茄種植條件有哪些?黑番茄栽培管理技術是什麼?
  • 蔬菜大棚種植,蔬菜大棚保溫,蔬菜大棚種植技術
    蔬菜大棚種植:採用大棚覆蓋塑料薄膜種植蔬菜,就是人為地創造適宜的生態環境,調整蔬菜生產季節,調節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從多數大棚種菜的農戶調查來看,效益是比較明顯的。
  • 大棚辣椒栽培技術
    一、我國辣椒產業現狀二、辣椒形態特徵與栽培技術的關係三、生長發育周期及對環境條件要求四、大棚辣椒栽培技術要點1、辣椒生產面積我國辣椒種植總面積基本穩定140-1605、種子辣椒種子不如番茄等種子易發芽。種子千粒重6—7克。常溫下種子壽命一般為2—3年。最佳使用期為1—2年。
  • 大棚蔬菜栽培技術,今天就告訴你詳細技術!菜農看過來
    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蔬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尤其是在氣候變化較大的北方地區,要想在四季都能食用到新鮮的蔬菜,必須靠大棚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是蔬菜中的主導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了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保證蔬菜的品質,必須掌握蔬菜栽培技術,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 吉林玉木耳大棚吊袋立體栽培技術
    2 栽培棚構建2.1 栽培棚材質由於大棚吊袋立體栽培玉木耳需要承受巨大的重量,當地都是採用鋼筋拱架,一般是焊製成上下弦骨架,16# 鋼筋上弦和 14# 鋼筋上弦之間通過 12#鋼筋,連成三角形網狀拱架,以確保承重和骨架穩定。
  • 秋季大棚黃瓜栽培技術
    秋大棚的氣候環境特點是前期炎熱高溫,後期寒冷低溫。8—9月棚內溫度在35℃以上,而10—11月只有14℃。生產上宜選擇苗期抗熱,後期耐低溫,植株長勢強,抗病力強的雜交一代良種。 2.培育壯苗。秋茬黃瓜栽培多採用直播,但黃瓜種子價格貴,對育苗質量要求高,故黃瓜秋大棚生產多採用營養缽育苗,育苗場地最好選擇日光溫室,將溫室上下放風口打開,以便通風。
  • 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技術
    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和露地栽培技術王 楠 徐小輝紫葉生菜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其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綠色生菜,尤其是紫葉生菜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除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預防高血壓、減緩肝功能障礙外為提高紫葉生菜產品品質,促進紫葉生菜產業在上海市崇明區的進一步發展,筆者現將紫葉生菜大棚栽培及露地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廣大菜農參考借鑑。1 育 苗1.1 育苗前準備育苗盤選用寬 30 cm、長 60 cm、200 孔的育苗盤。
  • 露地栽培番茄,要想番茄高產量,種植管理一定要合理
    番茄喜溫、喜光但不耐熱,最適合生長溫度在15℃~32℃之間,當溫度高於35℃或低於12℃時整個生長周期都受到影響,低於0℃或高於40℃時會凍死或腐軟灼傷。番茄在不同生長時期,對於水分要求也不同,一般土壤溼潤度保持在60%~70%最佳。番茄根系發達,最適合種植土壤是透氣性好、疏鬆沙土壤,土壤微酸性最好控制在pH值6一6.5為宜,過酸或過鹼的土壤可以適量使用生石灰改善。
  • 浙江省楊梅大棚智能控溫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楊梅大棚栽培能提早上市時間,大幅提高商品果率和優質果率,延長市場供應期,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近幾年,楊梅大棚促成栽培技術 在各楊梅主產區已開始推廣應用,但目前大棚控溫方法均採用人工手動揭膜和關膜,往往對大棚內溫度、溼度難以掌控,且費工費時;物聯網農業智能促成栽培技術 控溫效果比人工手動好,不僅科技含量高,而且省工節本。
  • 提味西瓜大棚栽培技術
    提味西瓜大棚栽培技術屠昌鵬「提味」西瓜是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於2013年育成的優質西瓜品種,屬中熟品種。1 移栽前準備1.1 選 地西瓜忌重茬,應選擇瓜類作物種植時間間隔期較長的地塊(若近幾年有種過西瓜,應採用嫁接栽培技術)進行種植,且要求土壤深厚疏鬆、排水方便、肥沃且交通方便。
  • 22個控溫大棚種植蔬菜、栽培食用菌,泰安劉家疃村打造「火鍋」大棚
    在邱家店鎮劉家疃村的大棚裡,各種蔬菜、食用菌在溫暖的環境中旺盛生長。據了解,近年來,劉家疃村依託22個控溫大棚,種植菠菜、韭菜,栽培平菇、榆黃菇、黑木耳等,打造鄉村振興生態產業新樣板。依託高效栽培技術,帶領村民踏上致富路近日,記者來到劉家疃村農業科技產業園,大棚管理人員正在忙著採摘平菇。
  • 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
    湖南省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及應用楊興娟等常德華冠食品有限公司集冬瓜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 2017 年以來開始探索提質增效新模式, 集成了綠色食品冬瓜大棚栽培技術規範, 利用大棚使冬瓜上市期提前或延後, 做到周年上市, 同時控制產品質量, 力爭打造綠色食品
  •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這四種栽培方式最常用
    大棚蔬菜的種植技術中,常見有反季栽培法、軟化栽培法、促進栽培法、無土栽培法等。反季栽培可在一年四季供應時令蔬菜,無土栽培則是蔬菜栽培方法裡經濟價值最高的一類。1、反季栽培反擊栽培是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裡最常見的一種。反季栽培的目的就是通過人工技術手段,栽培出不是當季應景的時令蔬菜,這類蔬菜價格較高,而且對於市場的需求供應很有幫助。
  • 大棚蔬菜種植利潤怎麼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大棚蔬菜綠色可口,現就如何提高其經濟效益提供一些具體措施,供各地菜農參考。一、種植品種應選用在無大棚保護設施條件下不能生產或不能正常生長,同時又是市場效益高、產量高、質量好、經濟效益高的蔬菜品種,如香椿、黃瓜、西葫蘆、西瓜、番茄、辣椒、茄子、平菇等。而一些耐寒性的蔬菜或經過簡易覆蓋、貯藏能在冬春上市的蔬菜品種。
  • 大棚無公害絲瓜水配套栽培生產技術標準
    大棚無公害絲瓜水配套栽培生產技術標準1 種植地準備絲瓜適應性廣,適宜土壤酸鹼度為pH值6.0~6.5。3.2 播種大棚絲瓜播種時間的選擇在2月下旬就可以進行播種育苗,實現周年栽培,每個營養缽播2~3粒種子,播種作業全部完成後,統一覆蓋細營養土1~2cm。3.3 苗期管理播種期間,白天保持溫度30℃,夜間保持13~15℃。
  • 寧夏大棚番茄種植管理關鍵技術
    寧夏大棚番茄種植管理關鍵技術丁增偉番茄又名西紅柿,是國內種植普遍的蔬菜。我國的番茄產量常年穩居世界第一。隨著種植技術的提升,番茄的種植成本逐漸降低,但種植反季節大棚番茄對栽植技術仍有較高要求,從優選良種到茬次安排,再到定植、施肥等都需要廣大菜農、技術人員的悉心管理。
  • 吉林省大棚蔬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吉林省大棚蔬菜栽培管理關鍵技術楊秀雲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市場供求量較大,大棚蔬菜種植可以保障蔬菜質量,還可以提高農民收入,有助於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建設期間,大多數建設 3 面牆,保障大棚的南向正對陽光,可提升蔬菜大棚的採光能力,提高保溫性能。二、栽培管理技術要點1、溫度控制大棚種植可有效防止自然氣候對蔬菜植株產生的不良影響,加強對植株的保護。在建設初期,應關注大棚的保溫能力。
  • 杭州地區火龍果大棚栽培管理技術
    杭州地區火龍果大棚栽培管理技術劉 濤等火龍果屬仙人掌科量天尺屬一種多年生肉質攀援植物,是一種典型的熱帶長日照植物。因其果實外觀獨特、色澤鮮豔,而紅心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具有軟化血管和美容養顏等保健功效,且種植經濟價值高,而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愛和種植戶的青睞。
  • 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技術,效果好,管理更為方便
    今天,筆者將為大家介紹下塑料大棚栽培技術。塑料大棚(簡稱大棚),比中、小棚的覆蓋面積大,覆蓋時間長,效果好,管理更為方便。早期覆蓋能提早供應,後期覆蓋能延長供應。現代化的大棚和溫室一樣,可以全年生產。我省目前採用的都是結構簡單、比較小的類型。
  • 北方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
    北方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肖國勝春季大棚黃瓜早熟、早上市就可能抓住較好的商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為使早春大棚黃瓜既達到無公害標準,又達到高產、早熟的目的,現將春季大棚黃瓜無公害早熟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