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馮瑤 麻雲)肺間質性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疾病。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包括200多種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是胸部影像學表現為雙肺多發陰影的病變的統稱,又稱為瀰漫性實質性肺疾病。由於病因複雜,發病隱匿,往往症狀嚴重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其中特發性肺纖維化被普遍認為只能「活2至3年」。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特別是中西結合的運用,這個病到底能不能治?生存期能否延長?記者對此採訪到江蘇省中醫院大內科主任、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中西結合專家周賢梅教授。
肺間質疾病,涵蓋200多種疾病
據介紹,肺間質疾病也稱間質性肺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少見的疾病。它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組疾病,包括200多種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以瀰漫性肺實質、肺泡炎症和間質纖維化為基本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活動性呼吸困難、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雙肺瀰漫性陰影。
由於病因複雜,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被發現而引起足夠重視,晚期一旦進展到瀰漫性肺纖維化階段,很可能會出現嚴重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其預後極差,一旦確診,一般平均壽命在2至3年,被稱為「不是絕症的絕症」。
病因不明 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高危人群
間質性肺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有一半以上的「間質性肺疾病」繼發於其他疾病,比如風溼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燥症候群等)、職業性肺疾病(如矽肺)、藥物、過敏、感染、腫瘤,或者與吸菸、環境汙染、養寵物(如接觸貓、狗、鳥類等),還有一些與吸入真菌孢子類、有害氣體等有關,如飼養鴿子、種植蘑菇等。另外,也有小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基因遺傳的因素。
周賢梅教授提醒這些間質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或是有乾咳、氣喘等症狀,以及一些胸部CT提示肺間質病變的患者,最好到醫院做一下胸部高分辨CT和肺功能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嬌嫩之髒 中西聯合控頑疾
中醫認為肺為人體「華蓋」,為五臟六腑遮風擋雨,然而氣體與肺部想通,肺也成為最容易受傷最為嬌嫩的器官。間質性肺疾病歸屬中醫「肺痺」、「肺痿」範疇。肺痺為痰、瘀痺阻肺絡,多為實證;肺痿為氣虛、絡虛不榮,而致肺痿不用,多為虛證。中醫藥在治療間質性肺疾病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通過中醫辨證論治,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肺功能的下降速率,預防急性加重。
在大量臨床中間質性肺疾病屬於「小眾」群體,目前針對間質性肺疾病還沒有效果較好的特效藥,江蘇省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在周賢梅教授的帶領下,在間質性肺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使間質性肺疾病患者得到及時、規範、有效的個體化診斷和治療,讓患者少走彎路,減少就診等待時間,「精準醫療」、「專病專治」,目前開設「間質性肺疾病專病門診」,為各種肺間質性疾病患者及胸部CT提示肺間質病變的患者提供診斷和治療,對於不同病因的患者,選擇個體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