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車、馬、信件,科技加持的當代年輕人是怎麼談戀愛的?

2021-12-26 好奇心研究所


我們為你整理了 9 個關於婚戀的新詞彙,

告訴你當代年輕人處對象的 9 個新常態。

關於如何處理愛情這種比較浪漫的人際關係,現在的年輕人跟十幾年前的年輕人相比已經便利了許多,從前要託好幾個人輾轉傳遞的情書只需要幾秒鐘的訊息就可以傳達,需要動用親友世交或是機緣巧合才能找到的適齡男女只需要若干 APP 就會有成百上千。

但這並沒有讓處對象這事變得簡單起來。

美國最大的在線交友網站 match.com 發布過一份關於單身青年的報告,在受調查 5500 名美國成年人中,有 57% 的千禧一代(1980-1995 年間出生的朋友)已經擁有至少一個在線交友的帳號,但他們中認為科技時代找真愛變更難的比其他年齡段的人要多 22%。

來自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也顯示,雖然大部分美國青少年會選擇在線上找對象,但實際上真的和網友發展成一段浪漫關係的人只有 8%。中國的情形雖然不盡相同,但那些嘮微信/刷微博/打遊戲認識到結婚的童話故事說到底也不多見。

通訊過於暢通無阻帶來的麻煩事兒其實不亞於「失散多年不知所蹤」,和心儀的對象取得聯繫更容易了,但獲知彼此的心意卻並沒有。

好奇心研究所做過一項名為「害羞的你現在都如何表達真實情感」的調查,收到了共 3045 次表態,只有少部分人會選擇直接用說的,無法直面相對時,人們普遍選擇用表情包來表達愛意;總是留言的話,則有「對方不回我豈不是很慘」的顧慮,有時候只能靠時間線上動態一條不落地點讚來單向度示愛;需要表白時因為太過彆扭和尷尬,甚至都說不了母語……

而就接收的一端而言,技術拉近了距離,卻也放大了情緒,一則留言沒有得到及時回復都有可能陷入「怎麼還沒有出現對方正在輸入,ta 是不是沒那麼把我當回事兒了」的焦慮之中,或者連續點讚的籤到記錄一旦偶爾有中斷,就會讓自己陷入「怎麼了!ta 是不是覺得我不夠有趣,還是因為沒有給到足夠的回應所以退卻了,或者一開始就是我想太多,其實 ta 沒那個意思只想做個安靜的點讚之交」,走上不解風情和自作多情中搖擺的不歸路。

社交網絡也為交往的過程則中添了不少新的儀式,現如今表明認定彼此除了帶對方見自己的實體親友,還要在 SNS 昭告天下,隱蔽點的秀擺在一起的彼此的小物件、外放型選手則迫不及待發表 100 天深情感言「100 days!期待下一個白天!愛心愛心愛心」;平時也要(迫於淫威)為對方的狀態積極地點讚評論,並轉發虐狗新聞艾特自己的另一半將虐狗事業進行到底。

就連吵架的理由都在與時俱進,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Netflix cheating,一口氣放出全部劇集的流媒體時代裡,情侶之間如果約好了一起看劇卻有誰無法按捺自己的刷劇之魂,偷偷提前看了後兩集,都可能引發一場小型情感危機。

總之,現如今一場浪漫關係發生的前提、人們傳達和接收愛意的方式、戀人們之間相處的細節乃至最終告吹的理由都不斷有新的形勢出現。

好奇心研究所為你整理了 9 個關於婚戀的新詞彙,結合國外研究數據和研究所的相關調查,告訴你當代年輕人處對象的 9 個新常態,希望這些還沒有收錄進戀愛指南裡的新概念,能為偶爾想從單身的清香中透口氣,感受一下戀愛腐朽甜蜜氣息的年輕人提供一點參考:

1. Show Goggles

Netflix 對 1008 位從 18 歲到 29 歲的美國用戶進行過一項關於看劇和浪漫關係的調查,結果顯示:

58% 的受訪者會在自己的社交網絡/相親網站的個人資料裡寫上自己喜歡的劇集或電影來吸引潛在的伴侶,25% 的人會因為對方的看劇品味覺得 ta 很富有吸引力,27% 堅稱看劇兼容性對於兩個人的關係非常重要。

 match.com 的單身調查也顯示,年輕人尤其對看同樣的劇集的人好感旺盛,千禧一代比其他年齡段的人多 270% 的可能覺得在跟他們刷同一部劇的人很有吸引力,這種非常現代的交往參考準則就被稱為 Show Goggles,以劇會友。

每個「真愛至上」的傳統戀愛指南裡都在建議你,要找一個「興趣相投」的對象,但興趣相投具體指什麼又如何操作?線下認識一個新朋友,總是免不了「你喜歡什麼」「我喜歡看電影,那你呢」「我也喜歡電影,你都喜歡哪種類型」這樣進展緩慢的相互探索,矜持著一來一去——大半年過去才驚喜地發現原來雙方的電影卡司公約數是範偉。

而現如今線上交友,很多時候,看頭像、發布的照片、在朋友圈分享憂傷歌曲和歌詞截屏的頻率等,就能對對方的路子了解個大概,像一個閱卷無數的作文老師一樣迅速判斷這人到底值不值得深交,而踩點得分項很可能就是淺顯的 Show Goggles、聽歌趣味一致,甚至是更簡單粗暴的「用安卓還是用 iOs」。

不過到真正交往之後人們會發現,再合拍的情侶也很難在每一次看劇選擇上都達成共識,已經在一起的年輕人中 65% 曾就「今晚看啥」或「接下來刷啥」進行過談判,35% 的朋友在這個時候就會進行「show trade」,比方說,我答應你開始看權力的遊戲,但你也要陪我看完大軍師司馬懿。

2. Breadcruming

當代年輕人會通過一些量化的指標來感知愛意,好奇心研究所曾經做過名為「現如今,你發現有哪些真正的愛意表達」和「你在什麼情況下會覺得別人喜歡你」的兩項調查,人們重複提到的一些標準包括,回消息的間隔時間和字數,訪問自己主頁的頻率等等,但事實上,這些操作可能並不需要多強烈的愛意支持就能輕易實現,有時甚至只是惱人的 breadcruming 行為。

你對這樣的情形一定不陌生,對方會在你轉的微博下面哈哈哈,第一時間給你最新的風景照點讚,時不時主動問你最近在幹嘛,消息秒回,但卻沒有進一步的動向,就好像撒麵包屑一樣,試探而不主動表態,甚至可能同時對不同的對象做同樣的事,這種賤嗖嗖故意讓人「想太多」而又不旨在發展成一段親密關係的行為就被概括為 breadcrumbing。

女性社區 bustle 在一篇「教你如何抓包 breadcrumbing」的文章中將之評為糟糕交友行為第一名。

3. Ghosting

因為約會軟體被賦予新意思的一個流行詞,指是社交網絡失聯,約會對象聊得很好,見過幾次之後也挺愉快的,但此後突然音訊全無人間蒸發,可以說是早期網戀時代「見光死」的現代變種,和 breadcrumbing 同樣被視為一種不體面而常見的交友姿勢。此外,那些感情出了問題無法直面說分手,而是選擇冷落拉黑刪好友來結束一段戀情的人也屬於 ghosting 的一種。

更可氣的還不是 ghosting,而是它的衍生行為 Zombieing,社交詐屍,全面失聯一段時間後又神秘出現,若無其事地打招呼、隨機點讚、留言評論,就好像中間你的未接來電、沒被回復的消息都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不善於言辭和遇事就逃避的人從來不少,但交友軟體無疑放大了這種人格,並且為他們降低了操作門檻。

4. Love-aggressive

約會軟體 Sapio 分析了 IMDB 上排名前 150 的浪漫喜劇的情節,又根據分析結果調查了 1000 名美國人關於愛情的觀點和體驗,他們發現人們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或者單方面的愛最終也沒有得到回應的情節只發生在 6% 的浪漫喜劇裡,而在現實中,78% 的人表示他們遭遇過類似的情形。 從朋友慢慢變成戀人,現實中有 72% 的人有過這樣的戀情,而只有 7% 的浪漫喜劇裡會發生了這種情節。

總的來說,有 85% 的人都覺得浪漫喜劇太扯淡啦,跟現實生活差很遠。

被浪漫喜劇誤導最嚴重的戀愛環節則是告白,在「你覺得什麼樣的戀愛路數算是矯情」的調查中,我們收到 5923 次讀者反饋評選出的前兩項都是影視劇常見的告白橋段,分別是:在宿舍樓下大喊,「內誰我愛你!做男/女朋友吧!」(839 票)和公開場合下跪(734 票)。

這類被影視劇嚴重誤導的行為帶給正常人的感覺就是 love-aggressive,用以描述由於愛意過分洶湧而給⼈帶來的被冒犯感,一切在未明確對⽅方⼼心意之前所做的熱烈⽰愛⾏為都有可能顯得 love-aggressive。比方說,擺一圈蠟燭公開下跪大聲呼喊你是我的公主什麼的,如果對方的 drama 指數濃度沒你高,很難達到預想的「感動痛哭許諾終生」的效果,而多半會以「從此有多遠躲多遠老死不相往來」的結局而告終。

5. Situationship

有好感叫「crush」,只談性不談戀愛叫「hookin up」或者「friends with benefit」,認真戀愛叫「relationship」,但介於後兩者之間,比精神友誼和肉體友誼更進一步、卻沒有明確關係的關係叫啥?

Cosmo 的記者 Carina Hsieh 說,她的朋友為此造了個很貼切的詞叫 Situationship,泛指在朋友和戀人之間搖擺的沒名分階段,一句追根究底的「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就很容打破整個系統平衡的狀態,Carina Hsieh 說她和此前的一位 Situationship 對象一起吃飯、一周去他家住四天,甚至幫他一起選購過公寓的穿衣鏡,但就是始終沒有發展成為明確的 couple 關係。Situationship 承認感情投入的存在,不像性伴侶那麼涇渭分明(事實上也很難做到涇渭分明),可能是當代年輕人之間很常見的一種情感狀態。

事實上,它不止這一個名字,城市辭典裡收錄有描述它的流行詞「Casual Relationship」,面向千禧一代的媒體 Mic 的記者 Katie Hakala 叫它「dating partner」,紐約時報的 Modern Love 專欄裡稱這種關係裡的雙方叫「Jeremies」,赫芬頓郵報的記者 Isabel Tessler 把它概括為一種「我想和你一起保持單身」(I want to be single — but with you)的狀態。

「真愛至上」者或者老派人士可能會認為這種關係不夠「正常」,但當它開始不斷被定義,被試圖用言語描述的時候,就說明這事已經成為某種常態了。

6. FBO

FBO,Facebook official 的縮寫,指,情侶確定關係後在 Facebook 之類的社交網絡上公開感情狀態的 couple 認證儀式,全套步驟包括情感狀態改為「戀愛中」、發布合照或在一起宣言並 @ 對方等等。

在好奇心一項名為「測測你的 drama 指數」的測試中,我們收到了 33297 次反饋,其中有 70.8% 的受訪者都表示「允許熱戀中的自己或對方在社交網絡秀恩愛」。對大多數人來說,彼此在社交網絡認證是明確戀愛關係的最後一步。

當然了,不是每個人都會用有點矯情的 FBO 的規則來約束自己,但如果一對不被看好的情侶遲遲不在社交網絡上表現出端倪,作為親友卻可能會據此作出判斷「沒有任何互動,果然還不夠認真吧」。事實上,你的社交網絡好友們確實對公示戀情之類的事兒喜聞樂見,此前一項來自營銷公司 Wishpond 的報告說,Facebook 用戶更改個人情感關係狀態時,其貼文互動增長率高達 225%。

比起宣布戀情時的一派歡天喜地景象,感情破裂後處理大量秀恩愛現場則令人崩潰。

更改情感狀態就是第一輪考驗,不同的更改時機和方式也是不同的 drama show,有些人會直接通過改狀態來告知對方「咱倆完了」,有人會被「誰先把資料改成單身誰就贏了」這樣的愚蠢小念頭支配,在剛說分手還沒脫離對方視線時就秒改感情狀態,但大部分人在分手後還是會堅持處於「戀愛中」,沉寂一段時間再默默改掉自己的感情狀態,以示「放下了」。

而如果你在戀愛時持續更新社交媒體信息,與另一半在社交媒體上互動頻繁,那麼分手後幾乎很難這些數字檔案中抽身出來,在我所關於「想一鍵銷毀的網際網路黑歷史」的調查中,「和 EX 的所有微博互動」排第三,僅次於「中二時期留下的QQ空間說說」和「人人網時期的頭像相冊」。

7. Netflix and chill

在 Netflix 對年輕人的調查中, 72% 有伴兒的受訪者表示一起看影視劇是他們度過一個平常的約會夜晚時最青睞的項目之一,另一項 OnePoll 的數據也說,37% 喜歡和對象一起看,其中又有 73% 覺得刷劇加深了他們的感情。

此外,是否跟對方分享同一個視頻網站帳號也成為判斷感情深淺的一個微妙指標,有 51% 的受訪者相信如果到了分享帳號的地步,足以說明雙方對這段感情還是挺認真的,17% 的受訪者甚至直到訂婚後才會分享視頻帳號。

刷劇在親密關係裡扮演的角色如此之重要,以至於年輕人甚至會創造和使用各種和流媒體視頻服務 Netflix 有關的情感黑話,比如前面所說的 Netflix cheating,比如說作為性暗示的「Netflix and chill」。

八年前 Netflix and chill 還指的是一項「看個劇消遣一下」的單人活動,而從 2014 年開始,邀約心儀的對象到家裡來看劇已經是一種常見的約會選擇,而「消遣一下(chill)」的內容就漸漸涵蓋了滾床單之類的雙人項目,現如今,它已經成為與時俱進版本的「要不要上來喝杯咖啡」。

8. Group Honeymoon

繼結婚旅行成為潮流之後,honeymoon 也不再是 honeymoon,它可能幹脆取代婚禮成為結婚儀式;可能時間根本不足一月,只是個婚假+小長假的簡單 mini moon;甚至可能不是兩個人的旅行,而是約朋友一起進行的 group moon。

現如今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通常婚禮在家鄉辦,而同事在北上廣,要好的同學也在天南海北,邀請來參加一次婚禮,來迴路費加份子錢甚至能支出半月工資。旅遊網站 Priceline.com 說,有近 40% 的美國千禧一代就曾經因為路費太高而選擇不出席婚禮,婚禮觀眾平均會為婚禮相關的項目花 掉 600 美元。

既希望好友能見證自己的甜蜜時刻而又體貼的美國年輕人開始選擇 Group Honeymoon,或者叫 buddy moon,即,邀請要好的朋友加入自己的蜜月旅行,對於受邀的朋友來說,雖然花了旅費但可以順便玩耍,比參加婚禮儀式的性價比高多了,在 Priceline.com 的調查中,有 12%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去年五年內參加過一次蜜月組團遊,三分之二的人會為此次旅行花費 800 美元以上。

9. Devorce

一個富有洞見的組合詞,device+divorce,指沉迷電子設備造成的感情破裂。要說婚後的年輕人現如今面臨的最大問題,大概就是一對伴侶相隔只有半米,卻還在和各自的電子設備如膠似漆地公開婚外情。

在好奇心研究所調查年輕戀情告吹理由的問卷「你對象做什麼會讓你感到情感幻滅」中,我們收到共 11403 次反饋,排行第一的照例是單身狗宣言「沒有過對象沒有體驗」(1195 票),而排行第二的就是「對話越來越少,越來越喜歡玩手機」(893 票)。

相愛沒有那麼容易,每個人有他的手機,沒有「和平共處各玩各的」氣度的情侶,恐怕早已因為「只有一秒鐘的碎片時間也一定要去摸手機的病」分手了。

(END)

- 題圖、插圖來自:林小妖 -

- 與有氣質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相關焦點

  • 當代年輕人,真的是「社恐」嗎?
    「你這衣服怎麼這麼難看?」「你這麼胖不能吃了!」當代年輕人宣稱「社恐」,只是為了避免一些無價值社交帶來的「麻煩事」。那些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假社交,還不如自己補個覺、看個電影恢復精氣神來得好。但如果遇上有共同志趣的盆友,自然就會聚成團了。《失控》主編,凱文•凱利曾提出「1000位鐵桿粉絲原理」,即:任何從事創作及藝術的人,只要獲得1000名鐵桿粉絲,便可衣食無憂。
  • 學弟長途跋涉混進女生宿舍殺害學姐,年輕人該怎麼談戀愛?
    受害人李某某(女,錦江學院大三學生)與犯罪嫌疑人馬某某(男,山東某學院大一學生)是男女朋友關係。由於李某某在四川,馬某某在山東,兩人身處異地,相距數千裡,再美好的感情也抵不過距離上的煎熬。有可能是李某某不想再繼續異地戀了,但是馬某某想要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動女生,讓她回心轉意。於是,馬某某從山東不遠千裡趕到四川。
  • 當代年輕人的危機:不敢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
    之前微博熱門話題#90後的中年危機有多恐怖#,引來了800多萬人圍觀和討論,也說出了當代年輕人的現狀:禿頭、養生、還貸、焦慮、社恐、一心只想搞錢。 這屆年輕人越來越慫,他們不敢談戀愛,不敢同居,不敢發朋友圈,不敢體檢......
  • 《動物餐廳》怎麼解鎖信件 信件解鎖方法分享
    導 讀 在動物餐廳手遊中,玩家需要解鎖各種各樣的信件,像是大廚被抓來信,教育局的信,愛麗絲的故事樹1來信
  •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趨勢及新潮消費觀
    針對這一國民消費趨勢乃至文化現象,基於新浪《當代年輕人潮流消費調查問卷》、微博數據、得物App數據,新浪時尚聯合得物App共同發布《2020當代年輕人消費數據報告——潮流消費篇》,數據化梳理探索潮流市場現狀及趨勢、並解析當代年輕人潮流消費特點。
  • 當代年輕人為什麼更喜歡養貓?
    該黏人就黏人,該自立當自強,對於早出晚歸的年輕人來說,貓簡直太懂事了。養貓就像和渣男談戀愛貓為什麼能贏得年輕人的芳心,有句話或許可以解釋:「養貓就像是和渣男談戀愛,死乞白賴求抱抱,結果對方一臉不耐煩地走開。而養狗的時候呢,覺得自己就是這個渣男。」
  • 《動物餐廳》信件怎麼解鎖 全信件解鎖攻略大全
    導 讀 動物餐廳信件怎麼解鎖?
  • 揭秘:當代年輕人買房圖鑑,房價讓當代青年有多絕望?
    ——西班牙《世界報》白巖松也曾說過,在高房貸的壓力之下,年輕人整天尋思著怎麼能更省錢,不敢丟工作,不敢出去旅遊、不敢創業,房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牽制。我們的生活索然無趣,只有賺錢和還房貸。那麼,當代90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房產觀?
  • 年輕人買車「愛折騰」「怕麻煩」?看看這款車如何擁抱年輕人
    年輕人選車「重體驗」,凱酷(K5)通過越級「新三大件」超額滿足 以往人們購車強調「三大件」,所謂「動力」「底盤」「變速箱」,但是如果今天還以這種目光來選車的話,那就OUT了啦。年輕人選車有自己看重的「新三大件」——顏值、動力、智能。
  • 英文信件結尾怎麼寫,不同場合英文信件結尾常用語
    通常我們看到的英文信件結尾有Yours,Sincerely,With best wishes,Take care,hope to等等。
  • 當代年輕人為何給錢也不結婚了?
    當代年輕人不想結婚的願望有多強烈?3、科技發展,緩解了孤獨,脫單不急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科技的發展,很大程度緩解了人類無聊以及孤獨的問題。手機多好玩啊,還談什麼戀愛?遊戲多香啊,當什麼舔狗?電影電視劇多好看啊,一個人呆著比兩個人還充實,結不結婚重要嗎?有了手機就忘了男女朋友,即使你倆在一起,大概率也是各玩各的手機。當代青年,誰都能離開,除了手機。
  • 當代年輕人表達愛的方式
    當代年輕人表達愛的方式 看電視沒字幕怎麼行
  • 誰說年輕人不能擁有一款B級車,這幾款B級車說要為年輕人代言
    最近,後臺有不少年輕讀者粉絲問小編,想要買輛B級車,20萬以內不要老三樣,不要中庸,要年輕時尚,配置高且動力強,那麼在眾多B級車裡,又該如何挑出自己的菜?嗯......大家的要求可真不少。不過,作為混跡汽車圈多年的「老司機」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就給大家良心推薦了3款B級車,分別是第三代C5,日產天籟,以及福特蒙迪歐。
  • 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可怕
    ,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加入其中。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在發生發生了哪些改變?我說一下,我的觀點。一,當代年輕人的自律能力差。自律力能差到什麼程度呢?1,.不想學習,只想偷懶休息,今天決定的事情,今天決定。一直拖。拖到明天後天。
  • 聚划算:當代年輕人的賽博遊樂場
    你們想不到的,其實現在有不少年輕人已經把刷聚划算,當做了人生的一大樂趣。● 截圖來源:新浪微博真的這麼有意思嗎?品妹親自測試了一下。別說,還真香。刷聚划算,到底可以得到哪些樂趣?品妹簡單總結了一下。首先來說,大多數當代空巢青年,在聚划算得到了消解寂寞的方式。一人食太寂寞?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談戀愛了?
    (小編已自行將正沉迷於美好戀愛中的少男少女們畫圈圈了哈)要細說的話,不願意談戀愛對大部分女性來講有恐婚懼婚的原因,尤其最近發生的對女性的殘害事件,一提起就毛骨悚然啊。所以各位,我們首先要排除話題之外的不願意結婚哈,再說不願意結婚這個點也由來已久,可是不願意談戀愛確實讓人震驚!
  • 當代年輕人 是買有牌面的車還是實用的車?真相只有一個!
    與老一輩講究實用而可以忽略其他方面不同,這群新生代的消費者對汽車有著自己的見解,車不僅要好看,還要有牌面,這就意味著豪華品牌更能獲得年輕人的青睞。 選擇是多樣的,肯定會有一部分人選擇牌面,一部分人選擇實用,這兩者並沒有對錯,因為各自的立場不同,車也都是好車,年輕人就喜歡走自己的路,自己認為對的即是正道。
  • 代餐黑科技,告別肥宅胖,ffit8登小米有品眾籌24小時破400萬
    ffit8創始人張光明表示,讓忙碌的年輕人吃得更健康,不要試圖改變潮流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找到一個能夠嵌入到年輕人現有生活節奏裡的便捷、健康的飲食解決方案。「未來年輕人的食物營養結構,應該是適合我們身體基因的。關注潮流年輕人消費趨勢,是ffit8與小米有品眾籌的契合點,也是ffit8 2020年持續發力的方向。」
  • 當代年輕人現狀:你現在是否處於「自殺式單身」?
    是什麼讓當代年輕人走上了單身道路?我們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看長期單身的緣由。戀愛成本其實,大部分長期單身的人,都是因為自身的被動性太強,總抱怨自己工作太忙、事情太多,騰不出時間去談戀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投入了很多情感的愛情,最終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還不如單身來得痛快。所以,他們更願意待在屬於自己的小圈子,認為不主動就不會受傷害。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Self defense mechanism)。
  • 當代年輕人隱藏G點一覽
    當代年輕人隱藏G點一覽 2020-08-15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