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禱告】在神面前將我們的案件陳明

2021-03-01 末後號角

「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神,能到他的臺前,我就在他面前將我的案件陳明,滿口辯白。」---約伯記23:3-4

約伯在極度痛苦中這樣呼求神。像其他在苦難中的神的兒女一樣,他所渴望的,是見到父神的面。雖然經過極度痛苦的煎熬,但他在開始禱告的時候,並沒有求神治好他一身的惡疾,使他的兒女從墳墓裡復活過來,或希望從那破壞者的手中得回他的產業,他最先、又是最迫切的呼求是——「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我的神,能到他的臺前!」

在暴風雨來臨時,神的兒女都會趕快跑回家去,因為他們特有的天賦本能,使他在遇到任何危難時,尋求神的庇護。只有那些以神為蔭庇的人,才配稱為真正的信徒。一個偽善的人受到神的管教時,他會動怒,並像一個奴僕逃避主人責打一樣地逃避神。但一個真正屬神的兒女便不同了,他會親吻那掌摑他的手,神惱怒責打他的時候,他會在神的懷裡,尋求蔭庇。 

一個苦難無告的人往往更渴望與神有交通。當約伯遠遠地看見他的朋友走近時,他可能希望他們對他善意的忠告和同情,能減輕他的悲痛。但他們才說話不久,約伯便沉痛地對他們說:「你們安慰人,反叫人愁煩。」因為他們說的話,就像把鹽撒在他的傷口上,那些無情的責罵更加深了他尖銳的痛苦。他們以前曾沐浴在他溫馨的友誼中,但現在他們竟使他的名譽蒙上了陰影,這是反面無情,十分不當的事。於是約伯離開了他的朋友,仰望天上大能者的寶座,就像一個饑渴的旅人,丟棄了乾涸的水袋,去找尋一口水井一樣。這時候,他不再對人存什麼希望了,他呼求說:「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神。」

只有我們了解到一切都是空虛時,才會知道創造萬物的神的可貴。當你深切地領悟到「那信任人的和以肉身作武器的人有禍了」,你才能體會到「信神的人和以神為盼望的人有福了」。你若因從人那裡得不到什麼而愁煩,那麼你就會因神的信實而喜悅。 

有時候一個在患難中的義人,因受不了別人的冷酷無情,趕快去親就神,但這時候神好像也離棄了他,使他得不到慰藉,這是最慘痛的事。「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神。」——約伯的呼求是沉痛的,甚至在他失去了兒女和產業的一剎那,他的呼求也沒有這樣的深沉,還有什麼損失比失去神慈愛的笑容更大呢?在此他先嘗到了救主耶穌在呼叫「主啊!主啊!你為什麼離棄我?」時的哀痛。

雖然神是時時刻刻和他的兒女同在,在暗中看顧著他們,但他的兒女卻不一定能察驗到他的存在。就像雅歌中所說的新婦找尋新郎一樣,她們在夜間躺臥在床上,找尋他卻尋不見,她們雖然起來遊行城中,卻尋不著,神的兒女也同樣會哀傷地一再追問:「你們看見我心所愛的沒有?」雖然神可能很愛你,像他愛基督一樣,但在某一刻他可能離棄你,他發怒的時候也可能把自己隱藏起來。 

這時,你的內心會因為得不到神的亮光而更感迫切,你不會埋怨神說:「若神他離棄了我,我便可以任意而為,沒有他的同在和安慰,我可以靠自己掙扎前進。」不,你不會這樣說,你心裡會想:「這是關乎我生命的事,我不能沒有神,因為我已在滅亡的邊緣和陷於無底的深淵中,只有神能把我拯救出來。」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崇高的靈魂會更熱切地尋找神,它會虔誠地一再向上天呼求、哀哭、嘆息——「惟願我能知道在那裡可以尋見神!」

你的靈魂會不辭勞苦跋涉,經歷千山萬水,也發誓要走到神的寶座前。在饑渴中,我的靈能推倒銅牆鐵壁,甚至攀上天國的城樓,只為見父神一面;若我與神之間隔著七個地獄,我也毫不猶豫地投身於地獄烘烘的火焰中;若我知道我終能來到他的面前,嘗受到他的愛的喜悅,那麼又有什麼能使我畏懼、有什麼能使我裹足不前呢?約伯在呼求神的時候,他心中一定這樣在想。 

但約伯的最終目的,不單是見父神的面。他尋找神,是為了向神禱告,他原先已向神禱告,現在他來到神的面前,希望神聽他的禱告,並伸出他憐恤的手。他向那大公無私的審判者和智慧的神,把他的案件陳明,因他不滿他的朋友不公平的審判,所以要向神——那天上最高的執法者上訴。他說:「我就在他面前將我的案件陳明,滿口辯白。」

在以上的一節經文裡,約伯教導我們怎樣向神祈求。他把他禱告的技巧和秘密展示給我們看。我們若聽從他的指引和神的教導,我們同樣會懂得怎樣運用這些技巧,向神禱告。 

很多人以為禱告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可以漫不經心,毫不費力地隨意而為;有人以為只要你找到一本書,翻開裡面一頁,讀出一連串辭藻華美的字句,然後把書本合上,便是作了一次禱告;另一些人則批評這樣的方式是近於迷信,他們主張用「即興」之法,就是隨意想到什麼便說什麼,就像萬獸奔騰,而把這些如流水行雲的思想變為言語的時候,只要稍微留意裡面的內容便可。 

但初期的聖徒不是這樣禱告的,他們禱告的態度,比較今日很多的信徒嚴肅認真得多。首先他們是十分重視禱告,並加以恆久的練習,而他們有很多是以善於禱告著稱的,神也特別賜福他們,所以他們在禱告中得到很大的收穫,在那施恩寶座上發現了無盡的寶藏。 

初期的聖徒,包括約伯在內,都得到神的恩賜,懂得怎樣在神的面前,將他們的案件陳明。當一個人來到法官面前請願的時候,他一定不會張徨失措,必定預先準備好要提出的理由,及怎樣向法官陳述。同樣地,當我們來到萬王之王的寶座前時,也應預先準備一切,認清自己的目的、立場、希望,當我們突然遇到危難或憂傷時,我們可以立刻來到神的面前,但在平時,我們卻不應毫無準備地去見主。 

一個祭司在獻祭的時候,他不會謬然走進聖殿,隨便拿起一柄斧頭去宰殺公牛犢。他會站起來,在銅洗濯盆中洗淨他的雙足,並穿上聖衣和其他祭司的衣飾,然後小心翼翼地遵照耶和華的命令,將祭物分開,甚至連如何安置公牛的脂油、肝臟、腰子這樣細微的事,也不忽略。他把血盛在碗中,灑在祭壇周圍適當的地方,而不是任意而行。他並用壇外的聖火生火,雖然這種祭祀的儀式現在已經完全被廢棄不用了,但它所包含的真理至今仍然是適用的——就是我們在屬靈的祭祀上也應採取同樣小心的態度,神是不喜歡我們一清早在被窩爬起來,跪在地上,隨便想什麼便說什麼的。我們在禱告時的態度,應該是恭敬和虔誠的。 

讓我們看看大衛在蒙神賜福後是怎樣禱告感謝神的——首先,他進入神的殿,來到主面前,因他知道他不應在外面,與神隔得遠遠的,他進入殿裡,到主面前坐下來——雖然有人反對坐著禱告,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對的。他安靜地坐下來,面對著主,思想神的完美,以培養禱告的精神,然後在聖靈帶領下,他才開口禱告,但願我們也學大衛一樣禱告。 

於是大衛開始禱告:「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儆醒。」這裡我們看到他怎樣安排他的思想,把禱告當作弓箭一樣,他是不會無故放矢的。首先他把箭搭在弓上,瞄準箭靶的紅心,然後盡力拉弓,把箭射出去,並抬首注視這箭前進,因為他希望神會垂聽他的禱告。但很多信徒在禱告完畢後,便把一切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大衛知道在禱告時,他必須集中自己的心思意念,於是他把自己的力量都運用出來,他相信禱告是有功效的,並相信神會答允他的請求。我們無論對於工作或禱告,都應同樣地用心,越是值得我們做的工作,也越需要我們小心去做。若我們在工作時專心一致,但禱告卻漫不經心,這便是褻瀆神了,若我們以為對神馬馬虎虎便可以,但對世俗的事卻非認真不可,這不是一種很大的諷刺嗎? 

若有人問我禱告應循什麼秩序進行,我不會像一些人一樣,給你一個模式,要你順著讚美、認罪、懇求、代禱、歌頌的先後次序去安排你的禱告,神也沒有規定我們必須依照這樣的形式。我所指的秩序,不是一些如上所述的機械式的秩序,因為在舊約中便有各種形式的禱告,而任何形式的禱告,同樣都是正確,都是神所悅納的。 

我以為禱告的屬靈的秩序,不單是次序的安排,我們更應感到我們所做的是實在的,我們要向一位看不見、但實在與我們同在的神說話。雖然我們觸摸不到他,也聽不見他說話,但他就像一個有血有肉的朋友,在與我們談話。當我們感覺到神的同在時,他就會施恩使我們謙卑下來,就像亞伯拉罕一樣,當他說:「我雖然是灰塵,還敢對主說話。」只有這樣,我們的禱告才不會像學生背誦課文般地呆板,我們也不會用老師教導學生一樣自大的口吻,或強盜攔途截劫時的粗暴語氣。我們會變得謙虛卻不畏縮,並藉著救主的寶血求神憐憫,我們不會像一個奴隸一樣訥於言辭,也不會像一個輕率滷莽的頑童,而是像一個順服的孩子一樣去懇求神,對他的旨意完全順服。

當我向神禱告時,我必須先站在自己的地位上,並明白我所想所求的,原是我不配領受的,只有靠著神的恩典和藉著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我才能得到這恩惠,所以我要以救主為蔭庇。當我開口的時候,我要說基督要我說的話,當我懇求神的時候,他身上的釘痕、他的生命、他的死亡、他的寶血和他自己,乃為我的憑藉。這才是禱告真正的秩序。 

然後,我們應知道自己想求什麼,在禱告的時候,我們必須把我們所要祈求的說得清楚明白。有些人在聚會中禱告,往往令人摸不著他們究竟向神求些什麼,我常常害怕自己也會犯上同樣的毛病。在他們的禱告裡,有關教義的理論和涉及個人經驗的話說了一大堆,真正懇求神的話只是聊聊數語,而這些話又是含糊不清和雜亂無章的。

我以為我們的禱告必須清楚明白,當我們心目中很明顯地有某種需要時,我們才會向神祈求,所以在祈求時,應該十分肯定和清楚,也不要轉彎抹角和兜圈子,要直接入題,開門見山。我很喜歡亞伯拉罕採取的態度,他這樣對神說:「但願以實馬利活在你面前。」他說明他要為他禱告的人的名字,及所想求的恩典,只是聊聊數語——「但願以實馬利活在你面前。」很多人就會兜圈子說:「但願我們所愛的子女,能得蒙神的寵愛,就如你對……」等等,其實你要說「以實馬利」,你就只要對神說「以實馬利」,有些人甚至為牧師禱告,也用這種隱晦的言辭,令人不知他指的是誰。 

因此,我們的禱告必須清楚,把你內心要說的話,坦白誠實地說出來。當我們把自己的事向主陳明時,我們的思想就會清晰。你不須求神賜給你一般人都「以為是好的東西」,也不用列出一大堆你或會得到、曾經得到、可能得到或將會得到的東西。你只要向神表明你現在的需要,就如日用的飲食等。你祈求的時候,要用簡單的言語,因神不會看重美麗的詞藻,在他的眼中,巧言令色是無意義的,只會暴露你的膚淺、喜愛自我炫耀的性格而已。在主面前,你的話要簡短,但你的心卻要火熱。 

當你奉耶穌基督的名,把自己的需要向神陳明後,還應該想一想你所求的是否適當。我們若細心思想,就會發現我們所求的一些東西,原是不當求的。我們深藏在心裡的動機,可能是自私、違背基督的旨意,我們可能只知為自己的方便和舒適設想,而忘記了神的榮耀。雖然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利益祈求神,但卻不能因自己的利益而損害神的榮耀,我們在禱告中必須順服神的旨意。

我很喜歡路德的禱文,他說:「主啊!我願你成就我的旨意。」你也許會驚訝我為會什麼會喜歡這樣的禱文,但且聽他說下去,他繼續說:「我要堅持我的旨意,因你的旨意就是我的旨意。」禱文的前半部看來是狂妄自大,但加上了後面的話,就變成了很出色的禱文了。若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祈求的是為了神的榮耀,而我們又有這樣的能力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說:「你不給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我們甚至可以像雅各與天使摔跤一樣,不得到祝福不罷休,但我們必須十分清楚我們所尋求的,是為主的榮耀,我們方能如此。 

現在把上面所說的三點歸納起來,你便明白何謂在主面前將你的案件陳明——先是把要說的清楚明白地說出來,使你的禱告有真實感,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就求什麼;然後是虔敬的心志,相信你所求的是你所需要的,並決定在禱告中求神的恩賜;還有最重要的是完全的順服,把一切都交託給神。 

但仍然只有聖靈能教導我們怎樣禱告,他是禱告的賜予者,為禱告去禱告——你要一直祈求直至你懂得怎樣祈求,祈求他幫助你禱告。不要因你不懂得禱告而放棄禱告,因為當你感到自己不懂得禱告時,你的禱告實在是最迫切的。有時你在禱告中得不到安慰,而就在你的心破碎失望的時候,你便開始與至高者摔跤和掙扎。 

相關焦點

  • 禱告不下去怎麼辦?可以常閱讀這十句經文
    對基督徒而言,禱告就像每天要吃飯一樣正常和必須,聖經裡面也鼓勵我們要常常禱告,且是不住地禱告。禱告是幫助我們與神建立溝通的橋梁,通過禱告我們向神獻上感恩和讚美,也在禱告中訴說我們的痛苦和患難。神通過禱告回應我們的訴求,向我們陳明祂的心意。因此,禱告是我們屬靈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項操練,也是我們信仰後一生都要做的事。
  • 禱告乃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
    常常禱告,不斷禱告,凡事謝恩,禱告不是在做秀,也不是吩咐神為我們做事。禱告是把我們的恐懼、憂慮、擔心等等的一切問題,帶到神面前。禱告是領受我們所需要的;禱告是聆聽神的聲音、禱告是順服神的帶領;禱告是尋求神的旨意。禱告乃是主賜給我們的豐盛恩典!
  • 清晨的禱告
    主啊,感謝你藉著昨夜的安然入睡,消除了我們昨日的疲勞,恢復了身體的力量;除去了昨日的憂慮和煩躁,恢復了心靈的平安;擔當了昨日的罪孽和過犯,恢復了與神美好的關係。
  • 禱告不是要改變神的旨意,而是叫我們要明白神的心意
    禱告是一扇窗子,開啟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每清晨來到主的面前,敞開我們的心靈,向神傾心吐意。聆聽主的聲音,遵從祂的吩咐。一天的工作,由主引導。祂必打開天上的府庫傾福於我們,上尖下流,連搖帶按,以致無處可容。
  • 【我們的節日·我的故事】標兵教官陳明:鐵肩擔道義 忠誠鑄警魂
    今年,全警實戰大練兵工作開展以來,作為基層單位的一名中隊長,陳明同志當過學員,做過教官,練過實戰,站過講臺,被縣局抽調配合王瑋同志開展警務實戰技能教學工作,幾個月裡他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機關到城區,從城區到農村,一口氣參與了16期送教活動,從不叫苦。
  • 權柄的禱告丨《教會禱告的職事》
    貳基督徒這種吩咐的禱告,是從什麼地方起頭的呢?乃是從主升天起頭的。基督的死是解決我們在亞當裡的舊造,復活是領我們進入新造,升天是叫我們在撒但面前得到一個新的地位。我們在神面前的新地位,是借著主的復活得著的;在撒但面前的新地位,乃是借著基督的升天得著的。
  • 【AGC講道信息2019】下38禱告,使神的恩典運行在你身上
    因為路得禱完告之後,神就預備的這個環境。弟兄姊妹去禱告吧!神會給你的丈夫信主預備環境。去禱告吧!神會給你的孩子上好的學校預備環境!去禱告吧!神會為你的工作提升預備環境!感謝主的恩典。努力在乎人,機會在乎神!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努力,我們當然要努力,但是我們需要機會。
  • 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神是聽禱告的神
    這時女士請他陪她一同禱告,但他拒絕了。根據他的邏輯與經驗,他相信努力工作所獲得的結果,而不是透過禱告!醫生坐在餐桌旁喝茶,看著那婦人在嬰兒床旁邊多次禱告。他感到婦人可能需要幫助,醫生問她究竟需要從主耶穌那裡得到什麼,並問神曾否聽到她的祈禱?
  • 《禱告365》遵主旨意,警醒禱告,與神同行 7月9日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養女。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歲。以諾與神同行,神將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們滿心感謝讚美你!感謝你讓我們看到以諾的一生是與神同行的一生。我們不禁要思想,當我們的一生結束之後,上帝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評語。二人若不同心就不能同行,只有明白神的旨意,才能遵行神的旨意,才能與神同行。
  • 按人的天命(Destiny)禱告
    -- 太二十二:20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 創一:26「這像是誰的?」這是耶穌對仇敵的反問;因為他們想要陷害他,拿納稅的問題來試探他。這個問題和其中所包括的原則,應用的範圍很廣,用於人類最適合不過了。人所具的形像規定了人類的前途。他既具有神的形像,就是屬於神的;向神祈求,乃是他受造的本意。
  • 【歷代專著】禱告的學校┃第十九課:按人的天命(Destiny)禱告
    三一神彼此相交相愛、傾倒祝福,祈禱正是這至深奧秘在地上的形像。我們愈思想祈禱的真義,思想它在神面前的能力,就不得不問,人究竟算什麼?何以神將人列於與祂同工的地位?罪已經深深腐化了人類,從人的現狀,我們想像不出神造他的初衷。我們必須回到神造人的原始記錄,才能發現神的目的為何,以及神賦與他什麼能力來達成使命。神造人的時候所用的話語,已經清楚表明人的天命,就是生養、治理與管理全地。
  • 禱告是靈魂的脈搏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8:26)因此,在我們心中引發禱告的願望,生出禱告的祈求,使禱告通過基督朝向神的,正是聖靈。如此說來,禱告是一種多麼非同一般的操行啊!靈魂中神所賜的生命外延是禱告的性質,耶和華是禱告的對象,主耶穌是禱告的中介,聖靈是禱告的源頭。
  • 【代禱在線】我們一起來禱告!
    我的孩子因得了抽動症,每天為病所折磨,因神的憐免醫治了他,他現在好多了,沒什麼症狀了,求神你徹底醫治他。求神你也揀選他能到您的面前成為神的兒女吧!感謝弟兄姊妹的禱告!感謝神!阿門我是成安縣樓寺村郭紅芳姊妹做個見證,現在我的兩個孩子都不發燒啦,女人還有點咳嗽,感謝主,榮耀歸主名,謝謝主內家人的代禱親愛的弟兄姐妹,中秋節快樂!
  • 第四篇 禱告的生命
    但是我們家裡的貓狗,天天住在我們家裡,多少年來連一句話也不會講,因為它裡頭沒有這個發言的生命。同樣,一個沒有得救的人,無論你怎樣教,他也不會禱告,並且也不喜歡禱告,他一看見基督徒禱告,就覺得頭大。有的朋友就是這樣告訴我說,看見你們跪下去禱告,我就覺得很難為情。他那裡知道,我們若不跪下去禱告,反而覺得難過。
  • 基督徒該如何禱告?丨斯託得:日常禱告的五個方向
    有時候覺得容易,有時候覺得挺難,信主時間越長,越感到禱告的重要,越感到合神心意的禱告不易,因為通常我們太急於將眼下的需要按我們的意願求告神,並沒有仔細揣摩神的旨意,既然我們立定心志要跟隨主,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好好學習一下何為蒙神心意的禱告呢?從而藉著禱告成就神要成就的事!願今天斯託得牧師這篇文章對你的禱告生活有幫助!
  • 為什麼我們常常不能安靜下來禱告?
    在我們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應該把屬於神的時間奉獻給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給自己,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然有序,卻未曾想我們的信仰生活也是如此嗎?
  • 為我們愛的人獻上七個禱告
    但是,如果我們求神讓一位兄弟更像耶穌,我們有可能好幾年都看不到實在、可靠的果子。如果我們祈求神保守我們的兒女脫離撒但和牠一切試探,我們有可能不會親眼目睹神應允這禱告的成千上萬種方法。如果我們祈求神保守我們的牧師忠心到底,那麼我們在那人最終聽到,「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25:23)之前,都無法確定神是否保守了他,或神是怎樣保守他的。
  • 祈禱英雄喬治穆勒:沒錢時怎樣禱告神會垂聽
    獻身孤兒院服事的屬靈偉人喬治·穆勒,他因向著神有信心的禱告而被眾人所知。如今,他已經離世114年了。但我們依然能夠從他的事跡中,總結出蒙神垂聽經濟難處禱告的六個特點。喬治·穆勒,19世紀英國基督教弟兄會的教會領袖之一,在布裡斯託開辦孤兒院,一生照顧的孤兒總數超過10萬人。他以對上帝的信心和為他照顧的兒童提供教育著稱。
  • 《披著美麗外衣的罪》——勝過撒但魔鬼 儆醒禱告敬畏神
    當我們被罪迷惑,向著神的心就剛硬了。耶利米書5章22節,經文記載:「耶和華說:你們怎麼不懼怕我呢?我以永遠的定例,用沙為海的界限,水不得越過。因此,你們在我面前還不戰兢嗎?波浪雖然翻騰,卻不能逾越;雖然匉訇,卻不能過去。」我們應當敬畏神的權能,因他的話而戰兢,為自己的罪憂傷,在他面前虛心痛悔。耶利米書5章28-29節,經文說到:「他們肥胖光潤,作惡過甚,不為人伸冤!
  • 2020年第三季度學課講解:4禱告的力量:為他人代求
    要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我們就需要從主那裡借一雙慧眼——被恩膏的雙眼,才會透過上帝憐憫的眼光,看透世人。「沒有人是墮落到不可救藥,也沒有人是壞到無法回頭,只要是人,都能在基督裡尋得拯救。」(《歷代願望》)。「侍立在神面前」是虔敬生命的指標。虔誠生活的要素,它包括認識神,遵行他的命令,並為他人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