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務也是早教?哈佛大學驚人發現:孩子做不做家務天壤之別!專家說...

2020-12-13 晨財經

近日,教育部發布的一則通知衝上了熱搜!引發百萬人討論!

通知要求:

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小學一二年級每周不少於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於3小時。

既然教育部都發文了,勞動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正如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動手能力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開發,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自制力和毅力。

Photo by Jessica Lewis on Unsplash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研究,他們花了76年去跟拍700個孩子,結果發現:

「在一定程度上,成功人士,並不是因為孩童時期比同齡人早學了多少知識,而是從小做了更多細小瑣碎的家務活,甚至沒有用的事情,重要的在於動手能力。動手能力越強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出色,生活也過得更幸福。」

他們還公布了一組數據:從小做家務跟不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就業率為15:1,犯罪率1:10,收入比後者高20%。

沒想到吧,做家務的好處竟這麼多!

那麼,我們要怎樣通過勞動教育方面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本期我們從早教談起。

專家:做家務也是早教

龍明慧

長沙師範學院副教授、早期教育專業方向負責人,湖南省學前教育學會0-3歲早期教育專委會副主任,早教指導師,高級育嬰師

1.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

「家長太重視成績、智力開發,忽視生活中的教育,易造成孩子從小缺乏動手能力,進而也會影響孩子將來在學習上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龍明慧表示,1~3歲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啟蒙階段,也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關鍵時期。「動手能力強的孩子,獨立性更強,更有自信,也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龍明慧介紹,孩子從1歲左右就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很多事情他們會想自己去做、去嘗試。

「首先就是想自己拿勺吃飯,儘管會吃得比較慢或吃得不夠好,往往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就會認為,不如自己喂。

久而久之,孩子本可以通過獨立完成某件事而獲得的成就感會消失,慢慢地會變得依賴,產生惰性。」

因此,龍明慧認為,動手能力要從小開始培養,尤其要重視生活中的教育,比如教會孩子做家務就是生活早教的一種。

2.帶孩子做家務勞動的好處

家務勞動看似都是小事,但它涉及到獨立自主,規劃能力,責任意識等.

比如每項家務都有一定空間秩序和時間順序,像洗衣服,要先泡衣服、搓泡泡,漂乾淨,擰乾,晾起來……

這些孩子都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來樹立時間觀念、建立秩序感以及培養統籌思考的能力;

另外,從實實在在的家務培養中,可以讓孩子學會如何為父母、老人著想,培養責任感。

龍明慧還介紹,在培養1-3歲孩子動手能力時,可以從生活自理能力開始再過渡到做家務.

比如從吃飯、喝水、穿衣、上廁所、刷牙到整理衣服、收拾玩具、幫忙摘菜、澆花、洗水果等方面進行。

「在教孩子做家務時,家長不能包辦,要少替代,多鼓勵、多信任,並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引導和幫助。」龍明慧提醒。

早教師:孩子做家務得匹配年齡和能力「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樣,分配給孩子的家務必須匹配他的能力,不能過於簡單而讓孩子沒有成就感,也不能太過困難使孩子產生挫敗感,最好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來。」

啟蒙時光·蒙特梭利早教指導師王瑩穎向記者介紹了1-3歲嬰幼兒心理動力發展階段:

1-2歲

第12-15個月(走路)

成長特點:學會走路,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簡單交流;

家務訓練:會彎腰撿東西,如將玩具放進玩具箱,或把垃圾扔進垃圾桶等。

第15-18個月(洗手)

成長特點:能夠自如蹲下,能說簡單句子,喜歡玩水洗刷;

家務訓練:嘗試自己洗手、洗臉等。

第18-21個月(搬東西)

成長特點:身體平衡力發展較好,開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能夠表達一些意願和要求;

家務訓練:搬動小物品,比如擺放小椅子等。

第21-24個月(澆花)

成長特點:已經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廁所等,手眼協調能力可進一步加強;

家務訓練: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澆花等。

2-3歲

第24-30個月(穿衣服)

成長特點: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跟別人展開對話;

家務訓練:獨立穿衣服,擦桌子、擦鞋等。

第30-36個月

成長特點:可以獨立做切、洗、種植等工作,可以用各種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始主動和小夥伴們玩耍了。

家務訓練:洗碗、掃地、擇菜等。

孩子對家務沒興趣?可以正確引導如何引導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呢?

1、用遊戲的方式邀請孩子參與

王瑩穎介紹,可以用邀請的方式吸引孩子一起來做,同時選擇他目前可以做的事情,比如讓孩子擦桌子,如果孩子手部力量不夠,家長可以幫忙擰好毛巾,讓孩子來擦桌子,平時也可以多練習擰毛巾、晾毛巾等。

同時,還可以將做家務升級為親子遊戲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比如設一個鬧鐘,和孩子比賽收納玩具等。

2、多做示範,讓寶寶來模仿

此外,對於懵懂的小寶寶來說,大人很多的語言他們根本無法理解,比如說我們口中常說的,「你去洗碗吧」,這句話在孩子耳朵裡是聽不明白的,怎麼洗?步驟是什麼?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告訴孩子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什麼,然後再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從觀察中記住操作步驟,再嘗試著做。

對於孩子記不住的步驟,家長可以在一旁做提示,反覆多次的練習後,孩子自然會記住。

3、寶寶完成家務後,給予具體的鼓勵

最後,就是當孩子完成某一項家務後,要記得給予鼓勵。家長鼓勵的點要具體,要強調孩子具體做得好的地方。

比如:「寶寶,我發現你在使用抹布洗碗的時候會自己思考和觀察怎麼樣才能把碗洗乾淨,這個做的很好喲!」

具體的誇獎,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哪裡做得好,也能進一步提高孩子動手做家務的興趣。

【來源:今日女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佛關於做家務的驚人發現!孩子成長的核心能力,都在這件小事裡
    做什麼家務,浪費時間!還不如用在學習上。做家務不用專門學,長大自然就會了。不糾結於家務這種小事,將來才能做大事。喜歡做家務,能有多少出息?將來請人全包家務,那才叫成功。實際上,家務的效用是被低估或誤判了。既然大家都信奉「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那我們就看看聞名的哈佛大學是怎麼說的。
  • 哈佛大學歷時20年研究表明: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收入會更高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愛幹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幹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2014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名家長和2萬名小學生進行的家庭教育狀態調查中表明: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活的家庭裡,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而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幸福,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做家務?
    文︳梅子導語: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高於後者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比不做家務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01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讓孩子參與做家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重視讓孩子多多的參與到家務活中來。
  • 孩子做不做家務,長大後差別居然這麼大!2歲後,一定帶著孩子做
    其實,讓不讓孩子做家務,一直都是一件「難事」。孩子太小了,幹不了!孩子太小了,幹不好!孩子幹家務,沒必要!孩子的雙手與積極性往往都止步在這幾句話上了。1越早開展家務孩子越容易成功!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長的人類縱向研究,叫做哈佛格蘭特研究。
  • 男人做不做家務,竟然決定了壽命的長短
    事實也是如此,在中國家庭裡,90%以上的家務活都是由女人包攬在手,而男人們,則心安理得當起了甩手掌柜。然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男人做家務,竟然能夠降低一半的死亡率!英國伯明罕阿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記住將來要做的事情方面,男性表現要比女性差。最新研究表明,男女記憶力存在差異的一大可能原因是:主持家務這一角色,往往由女人承擔。
  • 做家務的西西弗斯
    這讓我想起《湯姆·索亞歷險記》裡,湯姆把姨媽懲罰他的粉刷籬笆的苦活兒講成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說受信任的孩子才有機會幹,忽悠得全村孩子羨慕極了,要拿自己心愛的小玩意兒來換刷籬笆的機會。湯姆真的是個天才,富有領導才能,將來當了老闆一定能讓員工不計報酬,用愛發電。可無論別人怎麼忽悠,我都不會覺得做家務是件美差。
  • 人民日報發布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演講中,他不談孩子的成績,以及升學率,他只要求盤錦市的孩子們回家做一件事——家務勞動。 還強調「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孩子的頭等大事是是承擔家庭責任。」 給這位局長點讚。 現在孩子什麼都不缺,吃喝玩,但缺乏勞動意識。
  • 「我只是個孩子,能不再逼我做家務了嗎?」 媽媽霸氣回復
    「將來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嬌萬寵的一個孩子,她也是她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要跟著你受委屈呢?為什麼她要承擔全部的家務?她也要工作,她也要學習,她還要帶孩子,你現在做家務,會有責任感,你將來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這就是媽媽現在讓你做家務的初衷和目的。無論你有多大學問、你會說幾門語言,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 「恭喜那些不做家務的男人!」
    他頭也不抬,說:「我每天辛苦上班,賺錢養你,憑什麼還要做家務?」在他看來,經營一個家,就像經營一門生意,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天經地義。誰讓老婆是全職太太,一分收入都沒有呢?幾天後,男人再次回到家,驚訝地發現,女鄰居正在廚房忙活。女鄰居告訴他:「你老婆找了份工作,工資一天300,是你的兩倍。
  • 愛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更優秀!附各年齡段孩子家務對照單!
    讓孩子自己完成整理玩具、打掃房間這樣的家務活,可以使他們發現,原來爸爸媽媽做的這些事,自己同樣能做到。親自參與到家務活動中來,能使孩子意識到自己也是有自理能力的,離開了父母自己依舊可以生活得很好。當孩子把雜亂的櫥櫃收拾得整整齊齊、油膩的碗筷清洗得乾乾淨淨的時候,他們會產生出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和愉悅心情。
  • 從小幹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孩子更要學會用孩子
    有一部分人認為:這孩子一定家境貧寒,現在這麼小的孩子會做飯,真的太少見了。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孩子這麼小,不能讓她做家務,這父母也是夠心大的,萬一碰到了怎麼辦?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是幫父母準備好晚飯,媽媽也是覺得很感動,才發了這條朋友圈,沒想到的是,這麼普通的事,卻引來了這麼多的關注。跟女孩同樣優秀的,還有她的媽媽,她敢於放手讓孩子去做家務,去體驗生活。
  • 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
    不久前我看到某公眾號一篇爆款文章,叫:「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帶著好奇,我看完了。我就是那個不愛做家務的爸爸。我想起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大西洋煽動一下翅膀,就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巨大風暴。難道家務,就是那隻掀動風暴的小小蝴蝶?我每次對家務的拒絕,都在一點點毀掉孩子的未來?
  • 男人女人,誰來做家務?
    當我們的數據和芝加哥大學斯隆學院(在1998年 - 2000年期間)對500個美國職工家庭的研究結果合在一起,我們發現男性花費18%的時間來做家務,承擔了33%的各項家務勞動;而女性則花費22%的時間用於做家務,承擔了各項家務勞動中的67%。女性所做的家務是男性的兩倍還要多,而且女性還承擔了所謂的「精神勞動」或者「無形的工作」,即規劃和協調各項家務。
  • 會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父母這樣教省心又省力
    結婚才三年,為啥說散就散呢?後來了解到,男方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從小隻顧埋頭讀書,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廣州的985大學,他媽媽都是跟著來廣州的,反正家裡條件好,在廣州按揭個房是不成問題的,他媽怕他自己搞不定,讀大學期間連內衣內褲都拿回家洗。
  • 每個孩子都要做家務,最好每天半小時
    我們就是這樣一邊喊著孩子早日獨立,一邊又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一邊抱怨著孩子當甩手掌柜,一邊又事事包辦。刷到一個很火的視頻,視頻的主人公叫魏書生。魏書生在這段講座中是這樣說的:大家回去落實:全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
  • 女人就該做家務,做家務就該是女人折磨多少女人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有多少瑣事都是因為家務, 做飯整理房間照顧孩子忙工作!很多女性離婚都是因為家務這些瑣事的問題,為什麼以前這種問題少現在這麼多!那是因為以前的農業社會,男性體力佔優,在田地裡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婦女多承擔一點家務相互安好沒有抱怨,但現在是21世紀了,女性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還要忙家務看孩子整體房子很多女性朋友受不了 了!我母親就做了一輩子我爸的工具人,做家務,帶我和哥哥,同時她還得工作。我真覺得她過得很累,雖然受傳統價值觀影響,她做這些事的時候毫無怨言,但是這些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 會做家務活的孩子長大後他會更加優秀,如何做好家務活?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做家務,是不是爺爺奶奶或父母一手包辦,但是我對自己孩子有要求,每天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時候還和他們玩起小心機,對於六歲老大,我是一直不停教育他是家裡一份子,做家務不是幫家裡誰做,而是一家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做家務。經常跟他說著道理,六歲孩子可以從主觀意識上認為做家務是必須的。
  • 寒假,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3-7歲)轉給家長!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其實從孩子3歲開始媽媽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
  • 做家務的女性 骨骼更強壯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貝克曼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人類學家發現,與以久坐為生活方式的女性相比,花大量時間做家務(如種植水果和蔬菜、清潔地毯、擦窗戶和照顧孩子)的婦女骨密度更高,整體骨骼更健康。研究發表在《美國人類生物學雜誌》上。 先前在該領域的研究已考察更年期婦女的骨密度測量值。
  • 做家務的男人,夫妻感情大多不錯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