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34: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2021-03-01 愛品紅樓夢

中國人愛寫詩,也愛讀詩。長期讀詩的人,不鳴則已,一開口就讓人驚豔。長期讀詩的人,讓人久處不厭,閒談不煩。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半羞還半喜   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   不勝悲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詞,依然是有關親情的主題。也許在所有的情感類型中,只有親情是最缺乏那種盪氣迴腸的大起大落的情感波浪的,因為愛情和友情往往都會帶有一些偶然性,因為偶然所以容易造就傳奇;而親情卻是一種天性,是與生俱來並且日日陪伴在我們身邊的,反而平淡瑣碎得容易讓我們忽略。但是在情感豐沛的大詩人大詞人筆下,親情卻是可以平凡、但絕不可以平庸。這首詞就能讓我們看到一個偉大的英雄詞人,在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藏著的最柔軟的舐犢之情。這就是辛棄疾的《清平樂  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說實話,唐宋詞是愛情題材的主要領地,親情主題在詞當中出現的概率比友情還要少,可以說簡直是非常罕見,描寫幼兒幼女童趣的作品又更加罕見了!正因為罕見,才尤其顯得珍貴。辛棄疾的《清平樂》就是這樣一首罕見而珍貴的親情詞。

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從隆興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任上被罷職,才四十二歲的辛棄疾,正當年富力強的時候,卻因為他一貫的抗金主戰立場受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擠,不得不投閒置散,這一閒下來就是十年。正是這一段漫長的閒居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被迫轉型的辛棄疾——他完成了從朝廷高官到「山野農夫」的身份轉型,以往眾人眼中縱橫馳騁的「辛大帥」,從此變成了無官一身輕的「辛稼軒」。

要是換了一般人,這樣的身份落差一時之間還真是難以適應,但身處政治漩渦之中的辛棄疾,早就有了退隱田園的心理準備。就在前一年,也就是淳熙七年,他就已經在上饒縣城靈山門外,買了地,建了房子,並且在長沙寫下了《新居上梁文》,文章末尾以稼軒居士自稱,這也是辛棄疾第一次使用「稼軒」這個稱號。

正像烏臺詩案之後的蘇軾,被貶黃州,從而成就了歷史上偉大的「蘇東坡」一樣;辛棄疾的被罷官,也成就了歷史上偉大的「辛稼軒」。「稼」的本義是種植穀物,指農業勞動,這說明,辛棄疾的閒居雖然是被迫的,但他在思想上,早就有了對于田園生活的嚮往。

那麼,歸隱田園的辛稼軒,生活狀態究竟是不是他預想的那樣恬然自適呢?這首《清平樂  村居》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首詞從三個角度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山村家庭生活圖。首先是家庭周邊的自然環境;其次是家庭周圍的鄰裡環境;最後是家庭成員的親情環境。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這兩句描繪的是清新爽潔的自然環境:顯然,這裡不是豪門雲集的高檔別墅區,放眼望去,最常見的是那種屋簷低矮的茅草房,雖然很樸素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粗糙,可是就是這樣簡陋的茅草房,恰恰和「溪上青青草」的自然環境「無縫對接」了。潺潺繞過的清澈小溪,盛夏時期一片郁郁青青的草地,看來茅草房的建築材料還真是就地取材,絕無汙染,十足環保。「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寥寥兩句,辛棄疾就為我們呈現了一幅青山綠水的原生態生活環境。

當然了,辛棄疾的詞可不是像我們一眼看上去的那麼簡單,就是這兩句看上去幾乎純粹白描的詞,居然也蘊含著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掉的典故。原來,杜甫住在成都草堂的時候寫過這樣的詩句:「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絕句漫興九首》)杜甫的意思是說,連江上的燕子都知道我家的茅屋比別家的更矮更小,所以燕子都愛來我家築巢。

這首《清平樂》一開始就化用杜甫的詩句,是不是辛棄疾也有以杜甫作為人生榜樣的含義呢?我覺得應該是有的。儘管辛棄疾的經濟條件比杜甫不知好了多少倍,他住的也不是像杜甫草堂那樣的簡陋茅屋,但詩詞中的意象往往都有著含蓄的象徵意義:「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看似白描的簡單詞句,也許恰恰蘊含著無比深厚的蘊意,那就是辛棄疾和杜甫一樣,轟轟烈烈也好,平平淡淡也好,生活總是難免起起伏伏,擁有一種知足常樂甚至可以說是安貧樂道的心態,才是最可貴的。

寫完了自然環境,接下來就該寫鄰裡環境了。那麼,像辛棄疾這樣退隱下來的朝廷高官,又會怎麼看待他身邊那些平民百姓甚至是山野村夫的鄰居呢?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吳音,就是吳語,是江南一帶普遍使用的方言。上饒這個地方在宋代的時候屬於江南東路,現在的上饒,也是在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地方,屬於吳語方言區,因此辛棄疾才會說「醉裡吳音相媚好」。

順便提醒大家別忘了,辛棄疾可是山東人,生在山東長在山東,山東當時已經淪陷成為金國的蜀地,可是辛棄疾始終心向南宋朝廷,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率領起義軍排除萬難才終於回歸南宋,南宋都城臨安也就是杭州就在吳語區內。辛棄疾未必能完全聽懂地道的吳語,但吳語依然會讓他倍感親切。吳語的特點是清柔軟媚,用他們當地話來說就是「嗲嗲的」。尤其在醉意朦朧中,傳來那麼一兩聲細細柔柔的吳儂軟語,又聽不清他們到底在說什麼,連辛棄疾這個北方漢子都要被「融化」了。他原本還以為是哪家的青年小夥和姑娘在悄悄說著情話呢,睜眼一看,卻發現原來不知道是誰家的白髮老頭老太在聊著天兒。

生活在這樣的鄰裡環境中,真可以說是辛棄疾的幸運了。在朝廷上見慣了或是劍拔弩張、或是冷淡漠然的同事關係,回到農村,置身於簡單親切、輕鬆和諧的鄰居氛圍之中,也許辛棄疾覺得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氛圍吧?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詞的上片簡簡單單四句,從生活的自然環境寫到了鄰裡環境,辛棄疾這一路走過來,接下來映入眼帘的就該是詞人自己的家庭了吧?

不錯,下片辛家的主角終於隆重登場了。

辛棄疾一家可是個大家庭,他先後生了九個兒子兩個女兒,據上饒的學者考證(汲軍、應子康《辛棄疾信州詞與信州生活》),他最小的兒子是在他65歲時候生的。有意思的是,辛棄疾的兒子名字都是禾旁,意思都和農作物有關,也都是為了呼應「稼軒」這個名號,由此也可看出辛棄疾的田園情懷。不過在他四十二歲退居上饒的時候,身邊還只有四個兒子,也就是辛稹、辛秬、辛?和辛稏。

那麼,在這首《清平樂》中,閃亮登場的是哪三個兒子呢?答案還要在詞裡面去找。我們還是先來看看這三個兒子分別都在做什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看來,三個兒子中最勤勞、最負責的是長子,他在溪東頭的豆田裡鋤草,這是最耗體力的活兒,看來長子已經開始承擔一家人的生計了。次子正在編織雞籠,這大概不算是太艱苦的體力活兒,但這是一個技術活兒,肯定需要一些耐心和細心,可見二兒子的性格是比較踏實沉穩的。

可是,最勤勞的長子和最踏實的次子,都不是辛棄疾要描寫的重點,他的重點全放在了小兒子身上:「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就像大多數家庭一樣,小兒子往往最受父母偏愛、性格也往往是最調皮搗蛋的,大英雄辛棄疾家也不例外。小兒子正躺在溪邊剝蓮子呢。他剝蓮子可不是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而是當零食吃著玩兒。可偏偏就是這個「好吃懶做」的小兒子,最得辛棄疾的喜愛:「最喜小兒亡賴。」無賴本來是個貶義詞,指的是那種撒潑刁蠻的惡劣行為,但這裡顯然是表達一種親暱的意思,就好比我們愛憐地稱呼小孩子:你這個「小鬼頭」、你這個「小傻瓜」、「你這個調皮蛋」一樣。

辛棄疾的大兒子辛稹和二兒子辛秬都是出生在辛棄疾南渡之前,到辛棄疾歸隱上饒的時候,大兒子辛稹早就是二十大幾的小夥子了;二兒子辛秬也二十三歲了;三兒子辛?這個時候大約六歲;四兒子辛稏就出生在辛棄疾歸隱上饒的這一年。

我這麼一說,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如果這首《清平樂》是寫在辛棄疾歸隱之後的兩三年之內,那麼辛稹和辛秬都是二十多歲的成年人,詞當中的「大兒鋤豆溪東」和「中兒正織雞籠」正符合兩個成年兒子的身份。最小的四兒子辛稏還應該抱在懷裡或者是剛剛蹣跚學步的時候,還不可能自己獨立採蓮蓬剝蓮蓬吃。所以「最喜小兒亡賴」的小兒,極有可能是指三兒子辛?。

這個時候辛?大約六歲,說不定就是一個滿地撒野、「人見人厭」的「熊孩子」,既不用像大哥哥那樣老老實實幹力氣活兒,也不用像二哥哥那樣仔仔細細幹技術活兒,「溪頭臥剝蓮蓬」實在是太符合一個六歲男孩子的行為習慣了,有幾分淘氣,更有幾分可愛。這樣一個萌萌噠的熊孩子,誰還忍心去責備他好玩懶做呢?

其實,在辛棄疾的眾多子女中,他最偏疼的確實是三兒子辛?。這並不是做父親的偏心,他之所以偏疼辛?是有原因的。原因至少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在辛稹、辛秬之後,時隔十六年,辛棄疾才又添了辛?這個兒子,中年得子當然更加寶貝了;第二個原因,辛稹辛秬是辛棄疾在南渡之前的原配夫人趙氏所生,可是趙夫人在跟隨辛棄疾南歸之後不久就去世了。辛棄疾後來續娶了範夫人,辛?就是他和範夫人生的第一個孩子。第三個原因,辛?從小就顯得特別聰明,但恰恰是這個聰明的孩子,體質偏偏最虛弱,成天三病兩痛的,沒少讓父母操心。

正因為辛?從小身體不是很強壯,辛棄疾對他比對其他兒子更為縱容一些就可以理解了。他還給這個瘦弱的兒子取了個乳名叫「鐵柱」,希望這個小名能給兒子帶來硬朗建康的身體和好運氣,並且專門為鐵柱寫了另外一首詞,詞牌名也是《清平樂》:「靈皇醮罷,福祿都來也。試引鵷雛花樹下,斷了驚驚怕怕。    從今日日聰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鐵柱,無災無難公卿。」

這首詞更加體現出了一個父親的舐犢情深:他祈求靈皇保佑兒子福祿雙全。而且看來鐵柱不僅身體弱,膽子還小,所以辛棄疾又虔誠地為兒子祈福,希望兒子能夠從此「斷了驚驚怕怕」,「日日聰明」,能夠無病無災一直到享受公卿的平安富貴。其中「無災無難公卿」還化用了蘇軾的《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從這樣的詞句中,我們哪裡還能看到一個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視死如歸的鋼鐵硬漢辛棄疾?分明是一個柔軟到極致的父親吧!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樣看來,鐵柱其實並不是一個滿地撒野、到處闖禍、「人見人厭」的「熊孩子」,而是因為身體弱又極其聰慧,他才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照顧和偏愛。不幸的是,即便辛棄疾如此心疼鐵柱,鐵柱還是在淳熙十年左右,也就是八歲的時候因病夭折了。辛棄疾悲慟萬分,專門為鐵柱寫了《哭?十五章》詩,詩中有「淚盡眼欲哭,痛身腸已絕」的句子。一個父親的腸斷心碎,是如此毫不掩飾地傾瀉而出,令人為之淚下。

也有人認為詞中的大兒、中兒、小兒指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我還是認為這最有可能是寫辛棄疾自己的孩子們。儘管以辛棄疾的經濟條件,並不需要靠孩子們種地來維持生計,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兒還是極有可能的,「鋤豆溪東」、「正織雞籠」以及「臥剝蓮蓬」這三種活動形式,包括了種植、飼養和農村特有的娛樂,這些都是田園生活中最自然、最簡單的呈現狀態,與上片勾勒的田園氛圍完全融為一體。而「最喜小兒亡賴」這一句,一個「最喜」,簡直就是辛棄疾毫不掩飾的父愛流露。

寫風景,純任自然;寫父愛,情不自禁。辛棄疾的詞,就是這樣率性本色、毫不虛偽、絕無矯飾。只有率性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有情之詞啊!其實不要說是詞了,即便是在傳統詩歌的領域,親情也多聚焦在對父母的感恩和兄弟的手足之情,寫舐犢之情的作品非常稀少。尤其是對於兒子來說,父母往往寄予了無限厚望,所以詩詞領域就算偶爾出現父親寫給兒子的詩,也大多是擺出一副長輩的姿態,對兒子進行諄諄教誨。例如陶淵明的《責子》詩,「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為五個兒子不好讀書操碎了心;再比如說陸遊,也會反覆告誡兒子要好好學習,好好去領悟人生真諦,「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示子遹》)。像辛棄疾這樣純粹地描寫童趣,一派天然純真,還真是不多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原來,真正的父母之愛,並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父母最盼望的,不過就是孩子的一生平安,「無災無難」,以他們自己喜歡的方式慢慢長大。所以,當辛棄疾寫下「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時候,我相信,他的臉上,一定也寫滿了對孩子的寵溺與慈愛,他此刻的身份,不是英雄詞人辛棄疾,他只是一個溫柔的父親。

相關焦點

  • 以豪放詞著稱的辛棄疾,他的《清平樂·村居》為什麼描寫田園生活
    《清平樂·村居》是辛棄疾的一首詞作,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詞人。《清平樂·村居》原詞如下: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 《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教學
    (3)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山東濟南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1.認真聽讀古詩,解決生字問題,初步感知古詩的內容,想像詩中描寫的情景。
  •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極有意思,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這足以說明辛棄疾的愛國情懷,僅僅是這一點,便是值得我們尊敬。說起辛棄疾的詞,對於很多愛好詩詞的朋友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他可是能夠與蘇軾比肩的大家,後世把他和蘇軾並稱為「蘇辛」,這無疑是對於他最好的褒獎,這麼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他的作品裡其實除了描寫雄心壯志,表達了自己內心想要收復北方失的一種願望之外,他還寫過很多非常有趣的詞作,例如他的這首《清平樂·村居》,便是一首非常有趣,也非常歡快的作品,一掃他此前詩作陰晦與濃重,在裡面更是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 《清平樂》有著怎樣迷人的魅力?填詞名人無數,最好的還是這首
    但是,我不知導演為何要將該劇的名字改為《清平樂》,其劇情與這首千古流傳的詞牌(曲調)到底有何聯繫?我實在是沒有看出來,也許是因為它太美麗了、影響太大了,沾沾名氣吧。「清平樂(yuè)」為曲調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 《清平樂》火了,可清平樂一詞所謂何意呢?
    隨著《清平樂》的熱播,不知道各位追劇達人會不會在想清平樂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只是經常在很多詩人的詩詞中看到,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去深究這一詞的含義。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後來有為詞牌名,比如我們經常在古詩詞裡讀到的,如夢令、水調歌頭、浪淘沙、天淨沙、卜算子、念奴嬌等等,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樂譜的意思。《清平樂》的格律: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 詩詞|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
    ,其實我最先想到的是辛棄疾的那首《清平樂村居》,那「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愜意生活,可以說是十分吸引人了。但是,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詞牌名,你知道,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嗎?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
  • 清平樂讀音是什麼怎麼讀 清平樂讀le還是yue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詞牌清平樂,樂在清平中。這麼多清平樂詞裡,你最喜歡哪一首?
    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通常以李煜詞為準。雙調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古裝劇《清平樂》已經落下帷幕了。簡潔素雅的布景、端正持重的扮相,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劇中穿插的吟唱詞作,獨顯宋詞的典雅和優美。《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為宋詞所常用,歷代文人以此作詞者甚眾。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其實《清平樂》這個名字是來自於一個古老的「詞牌名」。詞牌名多達一千多種,它是詞的格式的名稱。常見的詞牌名主要有憶江南、長相思、漁歌子、蘇幕遮、永遇樂、虞美人、清平樂、採桑子、卜算子、雨霖鈴、菩薩蠻、醉花陰、浣溪沙、臨江仙、生查子、定風波、漁家傲、水調歌頭等。清平樂就是其中之一,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同時又是曲牌名,屬南曲羽調。
  • 《清平樂》熱播刷屏,「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其實《清平樂》這個名字是來自於一個古老的「詞牌名」。 詞牌名多達一千多種,它是詞的格式的名稱。 常見的詞牌名主要有憶江南、長相思、漁歌子、蘇幕遮、永遇樂、虞美人、清平樂、採桑子、卜算子、雨霖鈴、菩薩蠻、醉花陰、浣溪沙、臨江仙、生查子、定風波、漁家傲、水調歌頭等。
  • 《清平樂》開播網友熱議「樂」字讀音,有人讀錯了十多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 清平樂的樂怎麼讀為什麼 詞牌名中的「樂」都讀「yuè」嗎?
    4月7日晚,講述宋仁宗故事的古裝劇《清平樂》在湖南衛視開播。來自宋詞詞牌名的劇名「清平樂」中的「樂」字讀音,引發網友熱議,該劇的領銜主演王凱、江疏影還在微博科普正確讀音應為「yuè」而非「lè」。  到底該讀哪個,依據是什麼?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採訪。
  • 辛棄疾抒寫一首《清平樂》,僅46字,一氣呵成,道盡世間滄桑
    如同千古大詞人辛棄疾,他的一首僅46字的《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就被不少後世人評價說,「語言流暢通順,可讀性強」、「句意連貫,詞境不絕」。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這首詞寫的大致意思是:飢腸轆轆的老鼠,圍繞著床,上躥下跳,蝙蝠圍著昏暗的油燈,上上下下不斷飛著。
  • 中國詩詞大會導師楊雨,用詩詞,詮釋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
    楊雨,不僅是中南大學文學院的教授、《中國詩詞大會》的美女評委,還是百家講壇的人氣講師、《中華好詩詞》的特邀大學士,無論是做講師還是做嘉賓,她在那一期,一定深受歡迎。董卿更是盛讚其為:導師界的「女詞人」!
  • 《清平樂》:一個詞牌的前世今生
    也有學者根據「解舞清平樂,如今向誰說」等詩句,認為《清平樂》同《霓裳羽衣曲》一樣,是唐代教坊樂官創作的舞曲。  關於「清平」二字的含義,有學者認為,溫庭筠《清平樂》詞中有「新歲清平思同輦」之句,詞中「清平」即班固《兩都賦序》中「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之意。又據《敦煌雜錄》下《願文》中「社稷有應瑞之祥,國境有清平之樂」一句,認為《清平樂》即「清平之樂」,有海內清平之意。
  • 兒童散學歸來早,放紙鳶捉蝴蝶,辛棄疾最愛的是小兒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 村居【宋】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低矮的茅屋旁,一條潺潺的小溪周圍長滿青青的小草。那是誰家的白髮公婆?辛棄疾一生最盼望的是馳騁疆場,保國殺敵,終未能如願。回到鄉村,靜下心來,這種寧靜的鄉村生活,何嘗不是人生的最好歸宿?當大點的孩子已經要分擔父母的責任,最小的孩子卻還是無憂無慮地享受著他歡快的童年。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快樂幸福的童年,享受童真,充滿童趣。
  • 楊雨22:杜秋娘《金縷衣》
    在楊雨看來:詩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詩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展翅飛翔;詩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今天請一起跟楊雨老師品讀古詩詞吧!金縷衣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 多情未必不丈夫,辛棄疾最經典八首婉約詞,每一首皆為佳作
    辛棄疾以他豪邁的詞風,壯懷激烈的文字為後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經典,但是鐵漢也有柔情的一面,多情未必不丈夫。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辛棄疾最經典的八首婉約詞,了解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另一面人生。辛棄疾的《鷓鴣天·代人賦》這首詞表面上雖然是「代人賦」,但是實際上詞人是在寫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實現。4、《鷓鴣天·送人》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