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打嗝?為什麼我們有時候,飯前也會打嗝?在澳洲在線新聞網站The Conversation上,一位七歲的「好奇寶寶」提出了這樣的疑問。近日,西雪梨大學高級講師、臨床胃腸病學專家Vincent Ho對此作出了解答。
什麼是打嗝?
打嗝是指氣體突然從食管洩露到喉嚨頂部而形成的生理行為,聲音可大可小。
食管是位於胃頂部的圓柱體,食管的兩端都有一個瓣膜,稱為「括約肌」。這些瓣膜非常堅固,可以防止進食後食物再次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吃完飯後再進行倒立,食物仍然不會倒回到嘴裡的原因。
當這些瓣膜放鬆時,會排出多餘的氣體,導致打嗝。
食管括約肌示意圖
胃打嗝:排出吞咽的空氣
打嗝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胃打嗝,也稱為功能性打嗝,是打嗝最常見的類型,它是我們身體排出吞咽空氣的一般方法。
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每次吞咽食物時,大約一湯匙的空氣也會進入到我們的胃中。
空氣的積聚會使胃部擴張,食管兩端的瓣膜變得鬆弛。膈膜、腹肌等身體中的肌肉會幫助胃部排出那些已洩露至頂部的空氣,即將空氣推向食管,然後從嘴巴(有時是鼻子)中排出。
一般而言,每天胃打嗝在30次以內都是正常現象。我們不僅會在吃東西時吞咽空氣,而是整天都在吞咽空氣。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不僅飯後打嗝,飯前也會打嗝的原因。
當我們喝碳酸飲料時,胃打嗝會變得更加頻繁。這些飲料中包含二氧化碳氣泡,會使我們胃中的空氣更多,導致我們打更多的嗝。
另外,當我們運動量較大時,身體運動和腹部壓力的增加會使下瓣膜放鬆的更頻繁,打嗝也會相應增多。
胃打嗝通常對人的身體沒有影響,極少數情況下,某些人會吞咽大量空氣,會引起「吞氣症 」,使人感到脹氣,引發大量的打嗝。
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減少打嗝。另外,吃少糖、含澱粉的食物也有幫助。
打嗝次數過多或是疾病信號
打嗝沒問題,但打的次數過多就有可能成為問題。這就要說到第二種類型的打嗝,這種打嗝來自食管中的胃部上方,可以達到一天數百次。
通常,當我們深呼吸時,呼吸肌會收縮。但是對於打嗝次數很多的人來說,他們的呼吸肌收縮不受控制。
這意味著空氣會被意外地吸進食管,但並不會完全進入胃中。並且由於下瓣膜保持關閉,腹肌緊張,導致空氣被迅速推回至食管並從口中排出。
患有精神疾病,長時間處於非常緊張或悲傷狀態的人可能會出現這種類型的打嗝。
但值得慶幸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得上忙。其中一種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即通過特殊練習以正確使用呼吸肌,減少打嗝的次數。
【來源:搜狐健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