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說:「哥們,少吃點糖,要吃就多吃點巧克力吧,有益身體健康哦。」
這是真的嗎,巧克力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利嗎?其實真正的原因往往藏在細節裡,這些所謂的有益健康的說法,其實基本都和一種叫做黃酮的東東有關。
很多植物裡都含有這類物質,當然也包括可可樹。而巧克力則是由可可樹的種子做成的。
有研究表明,黃酮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部分此類研究表明,健康成年人在服用特殊加工後的高黃酮可可飲品或巧克力後,血壓會下降。
例如,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100名成年人每天喝兩次高可可含量的巧克力飲料,並持續一個月,其血壓平均下降了4毫米汞柱哦(別告訴我你沒量過血壓,我不聽)。科學研究表明,就平均水平而言,血壓降低2毫米汞柱,就能明顯降低中風和患心臟病的風險。
也有一些實驗表明,黃酮可以促進大腦供血,這意味著有增強大腦功能的可能性哦。比如 2014《自然神經科學》中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連續喝三個月高黃酮可可飲料,其在之後的記憶力測試中會表現得非常好,並且能發現腦部記憶中樞的血液供給量會明顯增加。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研究結果僅顯示腦供血方面的變化,卻並未顯示感知能力的提高。這些實驗中的關鍵證據表明,時不時來根糖果棒是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例如,在大多數測試中發現對健康的好處要數周或數月才會顯現,而且實驗中使用的可可飲料,大多數是特製的,其黃酮含量在400到1000毫克之間,其所選用的是經過特殊加工的可可,而不是超市售賣的普通巧克力,而普通巧克力的黃酮含量往往不足400毫克。你每天至少要吃兩大塊黑巧克力,才有可能達到這麼多。當然,即使你真的這麼做,也是不行的。
因為,可可的加工製作過程中,為了使它不那麼苦而進行的加工、添加牛奶和糖等,都會降低巧克力中黃酮含量或降低人體對黃酮的吸收能力。而且,實驗中用的高黃酮巧克力,味道真的不是特別好,一些參與者甚至根本吃不下去。(說白了,就是這些實驗研究所用的巧克力是真的很難吃!)這也是你在在超市裡找不到黃酮含量高的飲料或食物的原因。
總而言之,科學研究表明,巧克力和其他食物中的黃酮對心臟和大腦健康確實有好處,但其原理還沒被完全搞清楚。更重要的是要使黃酮在日常售賣的夾心巧克力和糖果棒中達到有效的劑量,你必須吃很多很多的巧克力,真的很多哦。而且就算你真的吃了足夠多的巧克力,你所攝入的糖和脂肪對身體的傷害也早已超過了黃酮所帶來的對身體的好處哦,真可謂得不償失!
所以還是把巧克力當零食享用吧,至於所謂的健康啦,長壽啦之類的就算了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