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黑巧克力,對心臟有保護作用。」這是近年來頗為流行的說法。甚至有人說,巧克力裡含有的某種健康成分,比許多蔬菜水果還要多。果真如此嗎?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巧克力的成分,這就要追溯到巧克力的製造工藝方面。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來自可可,可可加糖以後,再費點工夫加工,黑巧克力就誕生了。可可加糖以後,再添加牛奶或其他成分,就有牛奶巧克力,或是其他口味的巧克力了。
之所以說巧克力有利於人體的健康,是因為有研究發現,可可裡含有一種成分,叫做黃烷醇,它可以幫助升高人體內的一氧化氮濃度。一氧化氮濃度的升高對人體是有降血壓作用的,由此,人們得出巧克力對人類的心血管健康有好處的結論。
同時,人們發現,與相同重量的蘋果、西藍花等天然食品相比,可可的黃烷醇含量高得多。一時之間,巧克力比水果蔬菜更健康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
可是,人們忘了一點,人們研究的物品是可可本身,他們不少是直接從可可中提取黃烷醇進行研究的。而可可,它和市場裡所售的巧克力糖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說一般的黑巧克力,其可可含量很高,甚至還有一些黑巧克力標註著含有60%~70%的可可,但這也只能說明巧克力本身的可可含量高,並不能保證其內的黃烷醇含量高。
實際上,從可可到黑巧克力,其中有很多加工環節,在這些製造過程中,可可的黃烷醇含量是會逐漸流失的,而且流失量並不小。這樣一來,黑巧克力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就大大減弱了。
再者,可可本身是脂肪含量很高的食品,熱量也是相當高的。一塊10克左右的黑巧克力,大概我們的手指頭那麼大,就有大約50千卡的熱量。想想要是吃上幾塊餅乾大小的黑巧克力,攝入的熱量,差不多就足夠我們一餐的熱量需要了。
當然,我們不可能吃了幾塊巧克力,就不吃其他東西了。所以,從巧克力中攝取的熱量,很容易會轉化成脂肪,讓人增肥。
巧克力的絲滑香甜都是添加了很多糖和牛奶以後得來的,這種巧克力含糖多、脂肪多、黃烷醇少,對健康是不利的。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一鍵關注家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