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讀經的深遠益處!

2020-12-12 騰訊網

兒童讀經的深遠益處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兒童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待其長大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和優秀品性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和定力;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氣已成,難以修正,悔之晚矣。兒童所讀的經並不是指佛經或宗教的經典。凡是聖賢的典藉,可以歷久彌新的,可以規範我們立身行事的,皆稱為經典。藉由以下幾個問題的回答,我們可以對兒童讀經的深遠益處有所了解:

心定功夫是如何培養的?

讀經時,講求語速、語調:要求語速不急不徐,語調抑揚頓挫。現在一般人一切都講求快速,有的人聽到讀經讀得這麼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實讀經就是讓我們的心能靜下來。一個人能定得下來,才有能力思考,面對問題,才不至於慌張、忙亂。心定功夫的培養,就是由平素來訓練的。訓練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讀經。讀經既簡便易行又不用花錢,每一個家長在家裡就可以輔導孩子培養這種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現代常說的訓練沉穩、從容的心理素質。

為什麼要讀古人的聖賢經典?

有很多老師、家長質疑,古人的東西、舊有的東西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對於這種疑問,我們要冷靜思考這種質疑有沒有道理?回顧我們過去推動文化經典的時候,往往採取比較強硬的手段,硬要孩子背下來。孩子背了,但不懂得意思,家長就會想既然不懂得意思又何必背呢?就以為讀古人的東西、舊有的東西是沒有用處的。

我們想一想,人從出生到老死,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學習,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每一個年齡層面的思考。隨著人生的發展,對人生的歷練都有更進一步的體會和思考。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後再回頭看看過去,由於自己的無知,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等到我們年齡大了,再來學習,往往感到我們的體力、腦力確實是力不從心,因為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來學習了。等到我們了解、已經看透以後再來學習,為時已晚。古人言:幼無學,老何為?幼兒的學習就是紮根教育。人要有底子,最好的底子無過於聖賢的智能經驗,這是人立身處世的基礎。比如說一年級的讀經小朋友在爺爺被選上了孝悌楷模後說出:「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的話,我們可以想像她在背誦這一句的時候,可能完全不知道它的意思。熟讀、背下來後,看到爺爺選上孝悌楷模,她就明白原來爺爺是一個孝順的人,還為此獲得政府的獎賞,因而她就能有所體會,講出了孝悌是為人的根本。所以要預先墊底,有了基礎以後,才能運用。就像蓋一座大樓,沒有基礎絕對不能蓋起來。以聖賢經典為地基的紮根教育就非常重要。

把聖賢的經典融入到自己的腦海中變成自己的經典,有哪些好處呢?簡單舉例說:遇到困難時,你會想到古人說「遇到困難應當愈挫愈勇」你就會勉勵自己不要灰心,不要難過。孟子說道:「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你要記起這樣的話就會認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會自暴自棄,還會勇於承擔一切困難和艱辛。我們縱觀歷史上的聖賢、偉人的成長曆程:孔老夫子自幼失去父親,由母親含辛茹苦將他教育成人,最終成為至聖先師。

孟子也是自幼父親就過世了,「孟母三遷」,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終使孟子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賢人。範仲淹靠苦學,經歷了種種的艱辛,最終成為國家的宰相、國家的棟梁。他廉潔奉公的品行流傳至今。歷史上所有成聖成賢的人哪一個不是歷盡艱辛,經歷種種考驗最後成為聖賢之人的?我們想一想,如果讀了聖賢的書,存於腦海,雖然沒有辦法一下子用出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對人際關係的處理,藉由聖賢典籍的教誨,我們可以做到最合理的應對。最起碼我們在人生旅途中,懂得如何把握方向和掌握目標。比如我們讀到孔夫子說:「四十而不惑」,到四十歲以後我們對人生的看法是不是更進了一層呢?如果我們越活越倒退,就說明對於聖賢典籍,我們未曾讀過或沒有讀進去。如果我們從小就接受經典的薰陶,聖賢就可以常相左右,當我們遇到任何的問題,信手拈來聖賢的教誨就會發現聖賢典籍原來就是我們人生導航,可以帶領我們走向光明。最起碼在面臨挫折時,我們有能力勇於接受,不至於在挫折來臨時,束手無策。可見聖賢典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以運用得到,只是一般人不知道如何運用,也就不能了解聖賢文化何以能承傳五千年,又為何五千年來他一直是中國各朝各代的立國之本。綜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社會安定的維繫都有賴於這些聖賢遺留下來的智能和經驗。

缺乏聖賢教育會出現哪些問題?

現前,我們面對高科技的文明社會,雖然物質水平都提升了,具有極高的日常物質供需享受和便利,可是我們冷靜觀察,現今社會人們的內在精神並沒有提升…當今的學校教育,也普遍著重在知識、科技教育,並沒有把人文教育做很好的教導。其後果之一就是不知道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相處,不知道如何尊重對方。人與人相處時就很易起衝突…

過去,學校的老師因學生犯錯誤處罰孩子,家長會感到很高興,因為孩子得到認真的關照,在出問題時,老師特別地付出教導。家長會報著感恩的心向老師致謝。而現在的情況呢?一個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兒子像皇帝,女兒像皇太后,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弟子規》有言「父母呼,應勿緩」,是父母呼喚,子女應對。而現在,小皇帝一呼,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一起應。家庭的結構關係完全顛倒了。孩子是千般寵愛於一身,從小沒有被罵過,被雕塑過。到學校後,如果犯一些過失,老師難免會嚴詞責備或處罰。孩子現在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回家一告狀:「老師今天罵我,責備我」,父母就會感到難過,甚至到學校告狀。正是由於家長的這種溺愛逼得老師無所適從,也不敢傾全力來教導,尤其是品德方面幾乎沒有辦法來指導…

真正賢明的父母,應該懂得在孩子幼兒心性非常純潔的時候,如果一味地縱容、寵愛、順從是在害他。諺語道:「棒頭出孝子,箸頭出杵逆」,我們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孩子小時候就像一棵小樹,枝幹很嫩,我們怎樣雕塑,他就會成為怎樣的形狀。所以我們要把握好這可塑性最強,記憶力最好的年齡段,給他聖賢的經典,讓他在幼小的成長階段就培育很多聖賢的智能和德能,那麼他未來的人生道路就可以走入康莊大道。有道是:「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愛讀經

做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兒童讀經"教育
    這是因為在「宗教界」,一直還保持著「讀經」的傳統之故。其實,「讀經」是任何一種「智慧教育」的重要方式,故宗教教育必著重讀經。我們可以檢查看看,不論任何時代,只要一個宗教逐漸喪失了它讀經的傳統,則必走入所謂「末法時期」(如今日之佛教及基督教)。 中國的文化,雖不是「宗教」,卻在在是智慧,故要傳承中國之文化,也必須「讀經」,可以說不讀經,中國文化必亡。
  • 王財貴:為什麼兒童讀經的順序,應該從論語開始
    不過,依照我推廣十幾年來的經驗,我們有一個標準即「三百讀經法」,一天一百個字,讓他讀一百遍,給他一百分。這是一個可參考的標準,一百個字不是一篇一篇,也不是一章一章,乃是多少字。這也是分段來讀,一段一段的把它背熟,然後再連起來複習,這是很多人採用的方法,而且都行之有效,還是一個很綜合的中庸的方法,可以提供給各位參考。
  • 黃山市「讀經幼兒」招募令
    2013年9月,因孩子入學惟謙學堂,有幸接觸兒童讀經教育,開始親子讀經,期間享受經典的薰陶,如獲至寶。2016年2月,於道中書院參加讀經師資研習,驚嘆於王教授孤臣孽子之心、守先待後的儒者情懷,並高度認同讀經教育的真理性,遂改行從事兒童讀經教育。2016年7月,參加全國讀經教育六小篇及傳統文化教師資格培訓並取得證書。
  • 深遠造句和解釋_深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深遠參考例句:1、那個新劇缺少幽默感,但寓意深遠。2、這幅潑墨山水畫風骨高峻,意境深遠,獨樹一格。3、夷陵之戰是三國初年影響深遠的一場戰爭。4、這首詩寓意深遠,其味無窮。5、這篇散文,越讀越感覺其味無窮,含義深遠。6、血流飄杵,卻同樣是心機深遠,動地鼙鼓。7、這一席話含意深遠,十分發人深省。8、家主雄才大略,謀慮深遠,乃是我李家之福。
  • 生命之光|《與神同行》之讀經(2)
    當然,如果他從來就沒有珍惜過聖經,那麼我不能保證聖經能給他什麼益處。我見過許多垂危的人,才知此話的真實。我沒有說,一生輕視聖經的人在他死時是否會從經上得到安慰。但我確實說,沒有一個臨死的人能從聖經以外的任何地方得到任何真正的安慰。我敢說,此項真理毫無例外適用於每一個人。它適用於君王,也適用於貧民。它適用於最博學的人,也適用於無知的人。
  • 你的孩子去讀經了?
    他們的名字叫讀經人,每天叫醒他們的不是鬧鈴,而是已成習慣的生物鐘。他們都是為了使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在努力。因為他們明白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要把任何一件事做好,都必須先要下一番死功夫才行。
  • 【使徒晨禱信息專欄】更新你的讀經生活- 活水使徒分享
    若我們讀經讀著讀著,越來越沒了滋味,或滋味變淡了,沒什麼光照和觸動,讀經後的飽足感越來越沒有了,只是完成了3章、5章或者更多章的數量,那我們的讀經生活就需要更新了!讀經生活的更新,首先還不是讀經方法的更新,不是更新到某個高超的讀經方法讀經就能提升了,讀經生活的更新,最首要、最核心要更新的——是我們讀經時所抱的目的及讀經時所懷的態度。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 13歲狀元21歲雙博士,王永慶女婿,從讀經出發...
    問:多年來您花了不少心思在推廣「兒童讀經」,為何您如此重視這個項目?問:您在美國成立「兒童聯盟」,目的就是為了推廣讀經嗎?可否介紹這個組織?在很多人把讀經教育斥為不科學的時候,他卻用他的科研成果以及子女教育的生命實踐證明,最核心的不傳之秘居然是讀經是開發兒童生命潛能的最佳途徑。 楊定一1958年出生,父親楊正民是著名的電子工程專家,同時兼任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洛克菲勒大學客座教授。
  • 享讀經典 | 《道德經》之一
    這個假期,八十一章道德經,每天讀一點與親朋好友共渡新春!(本文原、譯文都來自《名家大手筆-來自故宮的詩書畫》,書法配圖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小楷《道德經》,手打、誦讀-李智)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聯合國兒基會警告新冠疫情或對兒童造成深遠影響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8日在其發布的報告中警告,新冠疫情可能對兒童造成令人擔憂的深遠影響,國際社會應當採取措施,避免出現「迷惘的新冠一代」。這份題為《謹防出現迷惘的新冠一代》的報告,是兒基會發布的首份全面概述新冠疫情對兒童影響的報告。報告指出,新冠疫情對兒童造成了三重威脅:疾病本身的直接後果、基本服務的中斷以及貧困和不平等的加劇。
  • 道德經,讀不懂也要讀
    包括距離老子時代近一些的人,對《道德經》的傳播和解讀,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在流傳過程中,因為書寫、解讀上的疏忽、訛誤,勢必讓原文原意出現不可避免的各種錯誤。 兩千多年過去,《道德經》自然也就有了各種各樣大同小異的版本流傳下來。好在萬變不離其宗,老子的觀點和思想還是在這與原文原意稍有出入的5000言中近乎完美的表達出來。
  • 值得借鑑:基督徒當以什麼態度來讀經呢?讀經的方法有哪些?
    讀經的實行一.原則每日除晨更(生命讀經)外,花半小時來專讀聖經。三.初步讀經方法實行試擬每晨六時起算,然後有二十分鐘晨更,於晨更時舉行生命讀經。每晨從六時半起,照時間分配表讀經半小時。默想也為禱告鋪路,使經上所啟示的成全在我們身上。如何默想?1.晨更中的默想神的話,使我們與主有交通,我們在晨更讀經中,藉著聖靈感動的經文,在 安靜中默想,使我們更深浸透在他的啟示中。
  • 學佛,要讀佛經,讀經要這樣讀,否則不如不讀
    讀經是初學佛子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功課,讀佛經相當於直接在聽佛陀講經說法。現代人大部分都越來越懶惰了,不想自己讀經研習修行,而總想吃現成的,於是現代的人大都愛聽大師現場講法而不讀佛經,這豈非本末倒置?不讀佛經,您怎麼知道對方講的是不是正法?佛藏智慧深不可測,佛經傳入中國數千年以來大多被以訛傳訛。
  • 2019公謙雙語修身養心讀經夏令營
    城市兒童多好動,不能專注學習,讀經訓練是最有效的改善和提高方式;2. 孩子3-13歲是吸收知識的黃金時間段,這個時間不給他們學習全人類最高智慧結晶,是浪費孩子的時間;3.公謙學堂中英文班都非常高效有趣,這裡孩子們都會愛上讀古文、讀英文,相比社會上各種輔導班,這裡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性價比最高;很多很多學員一期夏令營英文成績迅速提高20-30分還有好多個案例提升到100分的孩子;4. 短暫離開家庭,獨立學習,是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獨特機會,打開心智的很好鍛鍊;5.公謙學堂集師傳和道傳一體,既有聖賢恩師加持,又有我們不斷精進修習。
  • 薑黃和薑黃素的10種經證實的健康益處
    許多高質量的研究表明,它對您的身體和大腦都有重大益處。這是薑黃的十大循證健康益處。1.薑黃含有具有強大藥用特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薑黃是使咖喱呈黃色的香料。4.薑黃素可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與改善腦功能和降低患腦病的風險有關在過去,人們相信在兒童早期後神經元就無法分裂和繁殖。但是,現在知道確實會發生這種情況。神經元能夠形成新的連接,但是在大腦的某些區域,它們也可以繁殖並增加數量。
  • 海濤法師開示:讀經要如何發願和回向?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
    讀經要如何發願和回向?為什麼讀經時會昏沈?具花月功德日 善行與惡行Q:弟子每天讀誦《華嚴經》,已經讀滿五部,該如何回向如何精進?海濤法師開示: 要這樣想,好在你讀《華嚴經》。因為你讀《華嚴經》,所以重業輕報。
  • 【讀經分享】以掃和雅各
    以掃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雅各說,你今日對我起誓吧。以掃就對他起了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雅各。於是雅各將餅和紅豆湯給了以掃,以掃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創25:27-34)。」以掃是長子,卻輕看了長子的名分,也出賣了長子。雅各是幼子,卻窺視著、盤算著要得長子的名分,也得到了長子的名分。這是兩人智慧較量的結果,也是性格較量的結果。
  • 《道德經》中的10句經典名言,常讀常悟,才能參透出其中真諦
    那個時代比較動蕩,處於旋渦中的老子,學會了一套明哲保身、修身立命的方法,這些方法,也逐漸滲透到他的作品中,並且隨著《道德經》的流傳,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人。《道德經》也叫《老子》,它是東方智慧的代表,對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已經深入在每一個人的血脈之中。
  • 享讀經典 | 《道德經》之二
    這個假期,八十一章道德經,每天讀一點與親朋好友共渡新春!(本文原、譯文都來自《名家大手筆-來自故宮的詩書畫》,書法配圖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小楷《道德經》,手打、誦讀-李智)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念佛讀經為母祈福
    身在異鄉也不能為父母親做什麼,只能有空回去看一下,現在能做得到的就是每天念佛讀誦地藏經。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常讀地藏經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親人,對天下一切眾生對宇宙都有好處。在夜裡讀誦地藏經也不必害怕。就算有鬼來也是來聽經聞法會感恩護持我們的。那些出家的人也並不是不孝,他們可以通過誦經念佛的方式回向給天下老人,為他們祈福。願天下老人安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