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狀元21歲雙博士,王永慶女婿,從讀經出發...

2021-02-23 貴州宏道智達教育

作者:楊定一 

讀經可以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幫孩子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


問:多年來您花了不少心思在推廣「兒童讀經」,為何您如此重視這個項目?

答:孩子是我們最重大的責任,他們的學習與成長只有一次,我們不僅要滿足他們身體上的成長需求,且應該採用各種方式幫助他們發展創意潛能 (creativity potential),充分體會道德與智慧,並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與人生方向。要達到這目標並不容易,需要父母和孩子完全的投入與配合,並以開放的心胸採納種種最先進且有效的方法。而誦讀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問:您在美國成立「兒童聯盟」,目的就是為了推廣讀經嗎?可否介紹這個組織?
答:讀經只是推廣的項目之一。我們有幾位志同道合的醫師朋友及教育專家,希望提供家長一個與現行課程不同的新選擇,在一九九九年一同成立了「兒童聯盟」。當時為了兒童的教育問題,我們曾多次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向國會議員陳述電動玩具與快餐對兒童健康的影響。此外,過度重視分數和競爭的教育體制也是我們建議改善的目標。令人安慰的是,這些年由於世界各地有許多家長都認同我們的理念,所推動的讀經活動已有超過一千萬名小朋友參與。


答:讀經和任何宗教都無關,但有趣的是也離不開宗教。讀經的目的是讓古聖先賢的智慧直接和孩子的心靈溝通,而各宗教流傳下來的經典如佛經、聖經或道經,都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起源,蘊含了最高的道德標準與智慧,是值得推薦的教材。

答: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除了各宗教的經典外,亞洲的學童可以朗誦《大學》、《論語》、老莊、《孟子》、唐詩或《易經》等等;歐美的學童可以讀莎士比亞、布雷克(William Blake)、渥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金恩博士的〈I have a dream〉或人權宣言〈Bill of Rights〉等優美的創作。

朗誦的方式簡單易行,每天只需二十至三十分鐘,毋需強迫死背或理解,重要的是活潑愉悅地誦讀,也可以用唱兒歌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在快樂的氣氛下自然熟讀。這種教學方式強調「正向鼓勵」(positive reinforcement),每次誦讀後,可以用榮譽貼紙或其他鼓勵方式來肯定小朋友的表現,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在重覆的誦讀中自然地記住內容,無形中幫助發展記憶力、發音技巧與表達能力,並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答:我們觀察到孩子誦讀十至十五次後,即可輕易的將內容記憶下來。其實幼童有極佳的記憶力,在七歲時達到巔峰,七歲後開始發展理解力或分析力。如果不善加利用,他們會把絕佳的記憶力運用在記住電動玩具或其他瑣碎的事。在孩子可以快速儲存信息的時期,如果能吸收聖賢的思想與智慧,這幫助是終生受用的。
問:如果不加以說明,這些經典對孩子而言會不會太艱澀?

答:現今的教學方式常強調要先理解文義(contextual meaning),其實這觀念是成人為學童設下的限制。幼童的發展本來就是先記憶而後理解,太早強迫他們理解或使用分析的技巧,反而造成學習的負擔與壓力。且在闡釋文義時,也可能加入了成人主觀(甚至不正確)的理解或觀感。

讀經最不可思議的效果,在於讓智者直接和學童對話,引領他們真實面對生命中的順境或逆境,在不同階段的成長過程中,這些智慧的話語都將帶來不同的啟發。

答:其實二、三歲就可以開始了,在三至十三歲是記憶力的黃金時期,但更年長的孩子也適合讀經。透過簡易的誦讀方式,我們不僅看到孩子行為舉止的改善,記憶力、數理或其他學科的表現也有顯著的進步,醫學上更證明讀經能幫助孩子專注沉穩。

當兒童醒著的腦波是介於十二~三十赫茲的β波(β rhythm),讀經時腦電波(EEG)變化則類似靜坐的反應,腦波會減緩成介於八~十二赫茲的α波(α rhythm),甚至可以達到全身頻率完全同步的「合一性」(Coherence)。

我過去注意到,凡是要發揮最高的創造力(不論是藝術、科學、數學或其他領域),都離不開這和諧的合一性境界,這也是多年靜坐工夫才能帶來的腦波轉變。換句話說,讀經就如同是動態的靜坐(moving meditation)。但最重要的,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感恩、慈悲且充滿服務心的完整個體,相信這也是為人父母所樂見的。

在內地知道楊定一博士的人並不多,但只要稍微了解一點,以時下的價值觀來看,身為父母者必會希望生子當如楊定一,身為子女者更會希望虎媽爸貓都來學習楊定一。

楊定一,何方大神?

6歲時全家移民巴西,完全不懂當地語言;

13歲時卻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上大學;

19時歲讀過一萬多本書;

17歲取得紐約洛克斐勒大學生化博士

21歲取得Cornell醫學院醫學第二個博士學位;

27歲任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

楊定一博士對T淋巴細胞和殺手細胞如何殺死癌症細胞的發現與研究,寫入全世界醫學教科書。

已有兩百篇醫學研究發表在世界頂尖期刊。

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諮詢委員。

唯一拿到全世界最高榮譽《自由女神獎章》的華裔科學家。

近作《真原醫》堪稱是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目前身份是是臺灣長庚醫療集團董事長,旗下事業包括了全亞洲最大的長庚醫院、長庚大學、明志科技大學、長庚科技大學、長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國真原醫學研究中心。

他是全世界公認的天才華裔科學家。

嘴巴合不上了吧,口水流了一地吧,心裡酸酸苦苦的吧。看見什麼叫學霸了吧,就算上了名校跟人家比,基本還屬學渣。我們作為唯物主義者一天到晚把信奉科學掛在嘴邊,在他的面前我們還好意思談科學嗎?

但問題的重點是,這樣一個天才科學家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時,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像他那樣的天才。在很多人把讀經教育斥為不科學的時候,他卻用他的科研成果以及子女教育的生命實踐證明,最核心的不傳之秘居然是

讀經是開發兒童生命潛能的最佳途徑。

楊定一1958年出生,父親楊正民是著名的電子工程專家,同時兼任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洛克菲勒大學客座教授。楊定一全家四位兄弟姊妹均是博士,連兩位女婿也是博士,美國華裔中鮮有的博士之家。

6歲時父親前往巴西大學任教,全家移民巴西,當時他一句英文、葡萄牙文都不會講,(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是我,這書可怎麼讀呢?)

看看什麼叫天才,不到一年時間,他就學會了葡萄牙語和英語,可以熟練地與當地人對話。然後就開始讓足球之鄉的人們目瞪口呆了。

小學階段,老師都不喜歡楊定一,因為他太不給面子了,總是逃課。為了「趕走」楊定一,老師們想方設法「刁難」他:加大考題難度,如果得分過低,就可以逼他留級或離開。然而,這一招對楊定一完全不靈——不論用什麼考題,楊定一的得分總是滿分,後來,聰明的老師終於從失敗的媽媽中找到了「趕走」楊定一的成功方法:既然做高一年級的考題都能得到滿分,索幸向學校申請讓他跳級。就這樣,楊定一開始了跳級的歷程,有一年甚至創紀錄的連跳三級,直到他13歲高中畢業。

不過,老師們不知道的是,楊定一逃課並不是貪玩,相反他非常勤奮,有時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對於小學生而言,這樣長的學習時間實在難以想像。

從五六歲開始,楊定一不僅自學功課,一直堅持閱讀大量國學經典。他讀書的方式非常奇特:同時閱讀6本甚至更多的書籍,因為這樣有助於刺激記憶力,「讀書時,你必須記住每本書讀到什麼地方,內容是什麼,當你下次再讀這本書時,才可能繼續讀下去,否則又要從頭開始。」憑藉這種讀書方式,到十歲時,楊定一的讀書量就已達幾千本,十一二歲時基本讀完國學經典,開始看外國歷史、哲學之類的典籍。

讀書之外,楊定一的另一件要事,就是坐下來靜靜地思考。「這是一個重要過程,通過思考,可以好好理解記住的東西,把它們融會貫通。而且,注意力集中,學習會很快。」後來的事實證明,閱讀和思考的習慣對楊定一的學術生涯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1971年,當年僅13歲的楊定一與年長五六歲的高中同學共同走進巴西高考考場,超乎你的想像,楊定一居然地成為巴西全國第一名。(而幾年前他其實還不會這裡的語言啊,看到了多麼大的差距啊。)

這樣的成績進入巴西任何一所大學似乎都沒問題,但當時巴西的政策並不允許少年大學生的存在,當時的巴西大學校長非常欣賞這個13歲的天才少年,他就主動和楊定一的父親與政府溝通,最終說動巴西政府同意改變相關規定,允許巴西大學醫學院錄取楊定一,他成為巴西大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學生。

一個國家為一位學生改變政策,這樣的重磅消息引致巴西、南美媒體都蜂擁而至。關於楊定一的報導鋪天蓋地,在南美引起極大反響。其他國家迫於群眾呼聲,也相繼改變了這條規定。

南美颳起的「楊定一旋風」,其風頭甚至超過著名巴西球王貝利。很多廠商看到這天才少年的價值,甚至至直接送來一輛轎車,請求楊定一為他們公司拍攝廣告。當年他拍的電視廣告在巴西持續播放了一年半時間。

然而,「名利」雙收的楊定一併不高興,因為他的夢想是科技更發達的美國。實際上,在參加巴西高考之前,他已經參加過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ACT),得分也是滿分。這樣的成績,很容易就得到哈佛、哥倫比亞、耶魯等世界頂級名校的青睞。但由於父親擔心他年齡太小,不允許他去遠走,這讓美國人的驚奇來得晚了幾年。

但這段經歷卻讓他與中國內結下了一份不了緣。當年左鄰右舍拿著報紙前來恭喜他們眼中的「神童」時,楊定一卻把自己關在屋裡,給心中的偶像鄧小平寫信。在這封長達幾十頁的信件中,他建議鄧小平不要盲目跟從蘇聯,而應該搞活經濟,並提出了若干關於如何搞活經濟的個人見解。要知道那是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後期。

臺灣地區前司法院大法官史錫恩讀完這封《致鄧小平先生函》後,心中激動不已,連稱沒想到「一個毛孩子竟那樣關心民族的前途,了解世界潮流,並有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氣慨」。遺憾的是這信沒能到送鄧小平手裡,否則會有一番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但楊定一的家國情懷和過人見解由此可見一斑。

進入大學後,楊定一,著手自己的美國夢,他最終把目光鎖定到洛克菲勒大學---全球唯一一所純研究型大學,一半以上教授都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創校以來已培養出1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到2009年共有23位)。。

十七歲那年,楊定一從巴西大學畢業,再次以優異成績被洛克菲勒大學錄取,師從免疫學界的泰鬥師從斯坦曼教授,研究免疫學。

系統回顧了前輩們做過的研究後,楊定一把研究方向由識別病變細胞轉到治療上來,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

在一次學術會議上,當他首次向與會科學家宣布自己的研究結果,描述殺傷細胞殺滅病變細胞的機制時,得到卻是一番劈頭蓋臉的批評。但他堅持了下來,《自然》等雜誌相繼刊登了他的研究成果,而他的結論也不斷得到後續研究的支持,尤其是基因技術出現以後。如今,他發現的這種機制已成為全球教醫學科書上的常識。

由於在科學研究上的傑出表現,楊定一不僅在十九歲時取得第一個博士學位,又在二十一歲時獲得第二個博士學位,創下洛大兩年讀完博士的紀錄。又在六年後,以二十七歲的年齡升任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主任,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在美國科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個人取得極大成功之後,楊定一希望帶領更多的人走向成功。

十幾年前王財貴教授在美國推廣讀經時,住在他家,兩人深入交談,他發現,自己雖然讀過的一萬多本書,回想起來,影響最深的還是中國經典,或者說那一萬本書不如一本經典。自那以後他開始教子女讀經,並身體力行實踐聖賢教導。

多年以後,他在子女身上的實驗同樣開花結果,他的三個兒女,楊元寧、楊元平、楊元培,不但先後考取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更主要的是,有記者採訪時發現他們小小年紀,平均每六分鐘就會提到一次幫助人,可見經典教育已經內化成他們優秀的人格。

一九九九年,楊定一與來自德國、美國、瑞士、法國等國家的三十七位科學家一道,成立了國際兒童聯盟,希望藉此幫助各國兒童在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下健康成長。目前,該聯盟已在多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

在我國大陸地區,楊定一及其同事把匡扶目標鎖定為貧困地區的兒童,他們投資修建的明德小學已超過2300所,250多萬農村兒童在裡面讀書

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楊定一還在明德小學推廣讀經活動,讓兒童每天抽出一定時間朗誦經典書籍——從唐詩宋詞到四書五經,再到莎士比亞等國外大家的作品都在「經典之列」。在他看來,閱讀經典書籍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能鍛鍊表達和思維能力,最直接的好處是,閱讀後兒童很快就會進入專注狀態,學習效率更高。

楊定一也通過其他方面的努力幫助窮人,他和朋友們在瓜地馬拉蓋了幾百棟方屋給當地人,還包含公園、學校、馬路、加工廠和小機場等配套設施。他們把這一計劃稱為「光之城市」,目標是蓋好2,000棟。

在科研方面,目前主攻生物科技研究,主要目標是全面改善人類生活中的光、水、土、和空氣。同時他還結合自己的科研成果與中國傳統文化生命體驗,開創了二十一世幻最完整的預防學體系,創作《真醫院》一書,讓千千萬萬人體會到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生命科學中的非凡意義。

他研究各種醫藥,有一次我去他的研究室,他告訴我:他所研發的每一種醫藥,都必須一面合乎現代西方的理論,並考證合乎中國如黃帝內經等古醫理及印度古醫書,才敢製作出品。

他謙卑自牧,仁慈隱惻,一出現在眾人面前,必被包圍問病,他細聲詳說,從不推辭。那天中午,他請我去他所設計的養生餐廳吃飯,他只吃了兩口,就被包圍簇擁而去了,直到我吃飽離開餐廳,他還沒回到座位。

他立志要拯救地球,拯救人類。這叫做天才。

分享: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益,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要想解除少兒經典教育、企業管理、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諸多困惑,請掃描或長按此二維碼加關注。

貴州宏道智達文化教育依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國學,專業致力於少兒經典教育、企業文化諮詢培訓、婚姻家庭諮詢培訓、女德教育培訓、智慧父母諮詢培訓、親子教育諮詢培訓。同時,承辦中西婚慶及其他慶典等各種活動的禮儀策劃和操動。

兒童讀經能產生什麼奇效?


1、開發大腦智能。2、培育生命智慧,提高情商。

3、培養謙謙君子。4、成就人生偉業。

5、提升學習能力。6、滿足一生識字。

7、文化底蘊深厚。8、熱愛讀書學習。

兒童讀經越早效果越好,最好從胎教(娘教)開始。

貴州宏道智達教育孟母館常年招生,寒假讀經班正在限招中,詳情請登錄官方網站:www.gzhdzd.com.諮詢熱線:電話15885006636(羅院長) 微信kzsy636 QQ1019243129 Q103759484

相關焦點

  • 扒皮幼兒讀經界的神話級「大師」——王永慶女婿楊定一的真實人生
    打戒尺的規定:坐不正打戒尺;必須認真指讀,指讀不對打戒尺;開小差走神打戒尺;讀經的聲音老師聽不到打戒尺;哭鼻子還要打戒尺;>一節課中途最多只能上一次廁所等等。是啊,胡蘿蔔也想問軟文寫手,你們的計算器呢?)27歲,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細胞生物學系,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1996年,獲得美國自由神勳章,並列入國會記錄。
  • 106歲單親媽媽養出13個博士,一個叫李昌鈺!教育經僅十五個字
    今天挖挖機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單親媽媽,憑一己之力獨自撫養13個子女,而且個個都是精英、清一色的大學博士,分布在科研、工程、藝術、IT、證券等眾多領域,其中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傑出青年」。這個偉大的媽媽就是大名鼎鼎的華人神探李昌鈺的母親、祖籍江蘇南通的華裔、享年106歲的老人——王淑貞。王淑貞從小家境富裕,系正宗的大家閨秀,在十九歲的時與富二代李浩民喜結秦晉之好。
  • 「數學之王」歐拉:13歲讀大學、19歲成博士,讓高考學生深陷學海
    19歲博士畢業,詮釋開了掛的人生萊昂哈德·歐拉雖然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可他父親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特別喜歡給歐拉講數學故事。由此把歐拉帶上了數學這條不歸路。9歲時,他就看完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 辛奇隆:18歲21歲進入哈佛成為賭王女婿的魅力何在?
    不僅如此,更令人驚奇的是在辛奇隆18歲年,他以通知書作為成人禮的禮物,從哈佛大學錄取了成功。眾所周知,何超英是賭王何鴻燊和他最愛的第四任妻子梁安琪的愛女,她還繼承了她母親的美貌,雖然何超英比辛奇隆大八歲,但她仍然深深地吸引著她。
  • 「華裔天才」陶哲軒:16歲本科、21歲博士,熱愛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8歲參加美國高考數學部分的測試,分數為760(800為滿分); 12歲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14歲正式進入佛林德斯大學就讀; 16歲本科畢業,一年後又取得了碩士學位; 17歲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21歲獲得博士學位;
  • 經營之神王永慶過世12年了,「太子」搶6000億遺產連吃敗仗
    王文洋此前曾稱,取得一張二叔王永在生前的手寫遺囑,上面提及「海內外遺產」,王文洋認為可籍此證明父親王永慶在海外也有遺產。但最後卻發現此純屬「烏龍」,發現這張「遺囑」是王永在過世後,才送給公證人公證的,法律效力受質疑。 王永在2014年11月辭世,享年93歲。
  • 21年了,你明白13歲北大才女,為何嫁給52歲美國老頭了嗎?
    13歲就上了北大,28歲就嫁給了一個53歲的美國老頭,35歲就成為了哈佛備受矚目的教授。 還沒等海子的名頭過去,第二年北大就迎來了一個13歲的天津女孩兒,引起詩歌創作獲獎併集結出版,而被北京大學的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給破格錄取。 她就是田曉菲,影響了許多青年學子的勵志楷模。
  • 21歲狀元大熱:整個停賽期 工作人員薪水我全包
    狀元錫安更是好爽,自己一人承包了未來30天,球隊和球館的臨時工作人員的工資。雖然錫安的新秀合同高達4年4420萬美金,但能夠在這時候主動站出來,真正想到那些普通但工作人員,錫安的姿態引來點讚無數。和錫安相比,2018年的6號秀班巴的合同基本上是錫安的一半:4年2410萬美元。
  • 何鴻燊給四房長女陪嫁14億嫁妝,換21歲年輕女婿
    豪門喜事其實當時28歲的何超盈的結婚對象一爆出來,大家的反應都有些懵,因為辛奇隆平日為人低調,大家並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而且辛奇隆和賭王曾經的女婿們,也完全不是一個畫風,大家完全想像不到,他和何超盈如何認識。
  • 河南高考狀元何碧玉現在的情況
    2000年的河南理科狀元何碧玉大家還記得嗎,14歲的她高考考了900分,創造了河南高考奇蹟,算一算今年她已經35歲了。有傳言說她在美國,那麼何碧玉現在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 臺塑董事長王永慶:臺灣和大陸是家內人
    儘管已是86歲高齡,但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的王永慶依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在臺塑大樓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他說,臺灣要走出眼前百業蕭條的困境,就要「找到病源,對症下藥。」但他同時表示:「可惜,現在的『政府』沒有人才,也不曉得經濟的問題在哪裡。」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這位世界級企業家,一生信奉「做人不能講假話」。
  • 10歲考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讀到博士的「小神童」,現狀如何?
    10歲考上大學,16歲碩士畢業讀到博士的「小神童」 很多人對神童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好奇,覺得一個孩子竟然能完成很多成人都難以完成的事情,而且超越了很多大人,張炘煬算是神童中比較特別的一個,因為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很大,自然和父親的關係也比較親。
  • 15歲碩士,21歲博士,曾經的神童,如今卻被當精神病
    然而在現實的30年前,中國同樣也出了這樣一件事,這位神童11歲就進了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21歲讀博士,師從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原本是最有望拿到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卻在若干年之後被當成了「精神病」。
  • 北京已有多名輸入病例是由美國出發經香港轉機回京
    至少已有7例輸入病例由美國出發經香港轉機回京龐星火介紹,這三例病例分別是13日乘香港國泰港龍KA900航班、24日乘國航CA112航班飛往北京。王某某,男,21歲,上海籍,美國杜蘭大學學生,2020年1月起在美國留學,活動範圍主要為宿舍和學校。自述於3月13日出現發熱,15日在校內醫院就診並採集咽拭子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21日反饋結果為陰性。22日從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出發,經洛杉磯、舊金山、香港轉乘CX5900航班飛往北京,24日抵京。
  • 13歲讀北大的天才女孩田曉菲,赴美留學後,入美籍嫁了53歲美國人
    海子是一個非常有名的詩人,他寫下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透著一種純粹的美感,當年海子也是年僅15歲考入了北大,而今天講的這位13歲就被北大錄取的神童,曾和海子有過交集。
  • 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廢太子」內幕(中)
    王永慶娶二房1925年出生的楊驕,本是廖家女,出生不久被楊家收養,故而改楊。20歲時,當時閩臺兩地爆發「老鼠仔瘧疾」,躲在嘉義姑媽家養病的楊驕,透過姑父認識了當時開米店的王永慶。感於王永慶花錢買藥治病,當姑父提起王永慶要迎娶她時,年輕的楊驕沒多想就應允下這門親事。等到要拜堂成婚時,才知道王永慶已經結婚十三年了,苦於與大老婆王郭月蘭膝下無子,才想續弦這事。
  • 高考狀元赴美再難也不回國,年薪152萬,38歲從公司樓頂一躍而下
    17歲,當上福建省高考狀元,考上浙江大學; 18歲,憑一己之力,在浙江大學創立數學協會,吸收會員600人,那可都是浙大高材生; 21歲,拿到美國南加州大學計算機系,全額獎學金研究生offer; 24歲,取得南加州大學博士學位
  • 「經營之神」王永慶的臺塑神話
    由王永慶創立的臺塑集團,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其目前共計擁有臺塑、南亞、臺化、臺塑石化等百餘家關聯企業,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王永慶也被譽為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冒險創立臺塑1917年1月18日,王永慶出生於臺北縣新店,父親是茶農,家庭收入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