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元醫藥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藥物 合作方第一三共保留腦膠質瘤...

2020-12-13 財聯社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9月8日,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葆元醫藥」)宣布,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下稱「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

據悉,兩個創新藥物的第一三共代碼分別為DS-1001和DS-1205, 葆元醫藥代碼分別為AB-218和AB-329。根據許可協議,第一三共可收到預付款,開發,註冊和商業化的裡程碑付款,以及產品上市後銷售淨額的特許權使用費。

公司官網顯示,葆元醫藥成立於2018年11月,是一家致力於開發新型腫瘤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杭州,並在北京、上海和紐約分別設有辦事處。公司主要在研產品Taletrectinib(AB-106)是一種下一代的、高效的、高選擇性的可以穿過血腦屏障的針對ROS1突變和NTRK突變的激酶抑制劑。

此次新引進的AB-218是一種能夠高效穿透血腦屏障靶向IDH-1突變體的強效高選擇性新型抑制劑。在一項針對腦膠質瘤患者的臨床一期試驗中顯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葆元醫藥將在除日本以外的全球市場開發AB-218的腦膠質瘤適應症,和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膽管癌的其他潛在適應症。第一三共將保留AB-218在日本市場的獨家權利。

AB-329則是一個新的強效高選擇性AXL抑制劑。葆元醫藥擁有AB-329的全球權益,將在全球開發AB-329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或第三代EGFR抑制劑聯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以及其他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等適應症。

葆元醫藥執行長王鈞源表示:「這次引進的兩個新的臨床階段(AB-218和AB-329)的資產是我們和第一三共Taletrectinib (第一三共代碼DS-6051, 葆元醫藥代碼AB-106)合作的擴展;這兩個資產在全球市場範圍內都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並且各自有多個潛在適應症。」

如王鈞源所述,這已經不是葆元醫藥和第一三共的第一次合作。公司目前主要在研產品Taletrectinib正是於2018年12月在德誠資本的支持下從第一三共引進,獲得該藥物全球獨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權益。

藥物最新進展顯示,Taletrectinib已在日本和美國完成Ⅰ期臨床試驗,Ⅱ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在中國,該藥物於今年7月完成Ⅱ期臨床首例患者入組,該單臂研究主要評估Taletrectinib對局部進展或全身轉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效性、安全性。

今年7月,葆元醫藥還與韓國NewG Lab Pharma達成合作,授予後者Taletrectinib在韓國市場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獨家權利,並由此獲得700萬美元的裡程碑付款和兩位數的特許權使用費。

王鈞源此前表示,項目合作是葆元醫藥的策略之一,公司計劃通過與大中型生物製藥公司合作來建立和增強臨近關鍵價值拐點的臨床期創新產品管線。

此外據《科創板日報》報導,葆元醫藥剛剛於今年8月在超額認購的A+輪股權融資中籌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資金,由招商局資本旗下招商招銀股權投資基金領投,A輪投資者德誠資本和數家新機構投資者跟投。而該輪籌集的資金就將用於推進葆元醫藥從第一三共引進的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Taletrectinib的全球II期臨床試驗以及進一步擴大公司腫瘤研發管線。

相關焦點

  • 葆元醫藥從第一三共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靶向藥物
    9月7日,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簡稱「葆元醫藥」),一家專注於服務全球市場腫瘤領域未滿足臨床需求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 (簡稱「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
  • 艾貝司他治療腦膠質瘤,即將在美國啟動臨床試驗!
    據全球最大規模腦腫瘤統計,中國的腦腫瘤發病及死亡人數雙雙第一。腦膠質瘤作為最常見的惡性腦腫瘤,發病率約佔顱內腫瘤的45%左右,具有發病率高、侵襲性強、極易復發以及死亡率高、治癒率低的特點。
  • 葆元醫藥與韓國NewG Lab共同開發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
    轉自 | 醫藥觀瀾今日(7月16),創新藥研發公司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與韓國NewG Lab Pharma達成合作,將其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taletrectinib在韓國市場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獨家授予後者。
  • 國內外藥企巨額布局溶瘤病毒,聯合用藥或將大放異彩丨縱橫梳理
    目前,我國有多家涉足溶瘤病毒的企業,約有 10 家企業目前通過自研或引進的產品正處於臨床階段,代表公司有恆瑞醫藥、杭州阿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阿諾醫藥」)、武漢濱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奧源和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亦諾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其中,阿諾醫藥引進的溶瘤病毒產品 Pelareorep(REOLYSIN)正在進行 III 期臨床研究。
  • 腦膠質瘤過度診療知多少-讀者留言更新版
    神外前沿簡評:通過這幾年對於腦膠質瘤的報導,使人們認識到了腦膠質瘤複雜性。從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治療不足和不規範,但最近也看到了一些過度檢測和過度治療的趨勢。其實核心一點就是,要分清科研和臨床的界限。科研可以是不計成本的投入,需要大而全,以研究成果或者說SCI文章為目標,但能否轉化到臨床還很難說。
  • 【臨床】思路迪醫藥獲臨床III期腫瘤免疫治療創新藥大中華區獨家授權
    ,用於治療WT1抗原過表達的惡性血液瘤和實體瘤,並有望成為該靶點的全球首創藥物。GPS及GPS+項目的引進,使思路迪醫藥進入II/III期臨床開發和NDA申報階段的項目達到五個,對豐富公司的研發管線、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 腦膠質瘤能治嗎?高級別膠質瘤該怎麼辦?
    腦膠質瘤能治嗎?高級別膠質瘤該怎麼辦?> 時間: 2020-12-14 13:06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王林 腦膠質瘤是一種原發性顱腦腫瘤
  • 遠大醫藥(00512):抗腫瘤藥物SIR-Spheres® 釔[ 90Y]樹脂微球...
    釔[ 90Y]樹脂微球在歐美及香港和臺灣地區開展過多項高質量、大樣本量的臨床研究,臨床研究證實:釔[ 90Y]樹脂微球顯著提高腫瘤反應率,使患者腫瘤縮小、降期並重獲肝切除術機會;顯著延長肝臟無進展生存期,控制患者肝臟腫瘤進展,增加等待肝移植手術的時間;同時,釔[ 90Y]樹脂微球副作用較小、患者生活品質較高。
  • 葆元醫藥完成A+輪融資 泛KRAS抑制劑在華獲批臨床
    (國家衛健委) + 產經觀察 葆元醫藥完成2000萬美元A+輪融資 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達成協議,在超額認購的A+輪股權融資中籌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資金。
  • 華潤三九獲得Oncoceutics創新藥物ONC201的大中華區獨家授權
    2020年12月16日,華潤三九(000999)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三九」)與Oncoceutics, Inc.(以下簡稱「Oncoceutics」)達成授權合作,華潤三九獲得腦膠質瘤創新藥產品「ONC201」在大中華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的獨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
  • 甘李藥業(603087.SH):擬用於多種晚期實體腫瘤治療的GLR2007臨床...
    格隆匯 11 月 29日丨甘李藥業(603087.SH)公布,公司於2020年11月28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下發的《受理通知書》,GLR2007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該藥品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小分子化學藥物,是一種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CDK4/6)抑制劑,擬用於包括腦膠質瘤在內的多種晚期實體腫瘤治療。該藥已於2020年7月在美國開展I期臨床階段,於2020年9月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包括膠質母細胞瘤(GBM)在內的惡性膠質瘤。
  • 腦膠質瘤切除後一年未復發 得益於省一院黃螢光染色輔助切除技術
    利用黃螢光染色輔助切除腦膠質瘤最徹底的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自2016年引進雲南省第一臺蔡司Pentero900顯微鏡後,就在省內最先開展了黃螢光染色腦腫瘤切除手術,目前已經成功實施約500例手術。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還使生命周期得以延長。
  • 研究| IDH1突變抑制劑 治療膠質瘤臨床前景良好
    近年來,神經腫瘤分子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已發現一系列有助於腦膠質瘤臨床診斷和預後判斷的分子標誌物。這些新的生物學分子標誌物的發現為膠質瘤患者的治療和預後提供重要參考指標,並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的新靶點。其中IDH1基因的突變為近年發現的重要的此類分子標誌物之一,且與腦膠質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本文就膠質瘤IDH1基因突變的研究進展簡要概述。
  • 【動態】和鉑醫藥港交所上市
    目前,和鉑抗體平臺已獲得超過45個生物醫藥行業及學術界合作夥伴的認可,其中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有6個項目進入臨床階段。 4款產品進入臨床階段 招股書顯示,和鉑醫藥產品管線共計10餘項,4項進入臨床研究,已有產品處於註冊臨床研究階段,主要覆蓋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腫瘤免疫領域。其核心產品巴託利單抗 及特那西普從HanAll獲得授權引進,分別處於2期臨床及3期臨床階段,兩款產品在中國均處於先驅地位。
  • 復宏漢霖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申報上市;羅氏CD3/CD20雙抗獲批臨床
    (丁香園) 【腦膠質瘤】雙鷺藥業替莫唑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 9日,雙鷺藥業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關於「替莫唑胺膠囊」(20mg)《藥品補充申請批准通知書》,公司替莫唑胺膠囊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 又一溶瘤病毒產品在華獲批臨床 攜帶四個免疫因子
    在中國,除了中生復諾健生物,三維生物、亦諾微醫藥、阿諾醫藥等也在參與這類藥物的開發。那麼,溶瘤病毒療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它因何備受眾多生物醫藥公司的青睞?「借毒殺癌」的免疫療法溶瘤病毒療法的概念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 兩年不到豪擲130億美金 阿斯利康看中了第一三共什麼?
    7月27日,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宣布在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達成重磅合作。這一合作協議及金額高達60億美元,可謂ADC藥物領域的一次大手筆交易。根據協議,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將在全球除日本外共同開發和商業化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DS-1062,第一三共將保留在日本獨家開發的權利。
  • HER2陽性胃癌首個ADC藥物!第一三共抗體藥物偶聯物(ADC)Enhertu在...
    2020年05月08日訊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提交了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尋求批准HER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物(ADC)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一個新的適應症,用於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患者
  • 甘李藥業:藥品GLR2007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
    甘李藥業11月29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下發的《受理通知書》,GLR2007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受理。公告顯示,GLR2007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小分子化學藥物,是一種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CDK4/6)抑制劑,擬用於包括腦膠質瘤在內的多種晚期實體腫瘤治療。該藥已於2020年7月在美國開展I期臨床階段,於2020年9月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包括膠質母細胞瘤(GBM)在內的惡性膠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