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葆元醫藥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藥物 合作方第一三共保留腦膠質瘤...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9月8日,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稱「葆元醫藥」)宣布,通過其子公司安赫特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和第一三共株式會社(下稱「第一三共」)籤訂了引進兩個臨床階段腫瘤領域候選創新藥物的許可協議。
-
葆元醫藥完成A+輪融資 泛KRAS抑制劑在華獲批臨床
(國家衛健委) + 產經觀察 葆元醫藥完成2000萬美元A+輪融資 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達成協議,在超額認購的A+輪股權融資中籌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資金。
-
【臨床】思路迪醫藥獲臨床III期腫瘤免疫治療創新藥大中華區獨家授權
GPS及GPS+項目的引進,使思路迪醫藥進入II/III期臨床開發和NDA申報階段的項目達到五個,對豐富公司的研發管線、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思路迪醫藥是一家雄心勃勃的生物醫藥公司,專注開發新一代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具備開發、註冊和商業化能力,並擁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是將重大創新藥物GPS及GPS+帶給大中華區患者的最佳合作夥伴。」
-
葆元醫藥與韓國NewG Lab共同開發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
轉自 | 醫藥觀瀾今日(7月16),創新藥研發公司葆元醫藥宣布,公司已與韓國NewG Lab Pharma達成合作,將其下一代ROS1/NTRK抑制劑taletrectinib在韓國市場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獨家授予後者。
-
HER3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第一三共patritumab deruxtecan治療...
2020年09月28日訊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公布了HER3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patritumab deruxtecan(U3-1402)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I期研究的最新數據,包括劑量擴展部分一個隊列的首批結果。
-
遠大醫藥(00512):抗腫瘤藥物SIR-Spheres® 釔[ 90Y]樹脂微球...
SIR-Spheres® 釔[ 90Y]樹脂微球是全球唯一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的放射性微球,是一款針對肝臟惡性腫瘤的靶向內放射核素產品,採用全球領先的介入技術將釔[ 90Y]樹脂微球注入肝臟腫瘤血管,釋放高能量 β 放射線殺滅腫瘤細胞。
-
HER2陽性胃癌首個ADC藥物!第一三共抗體藥物偶聯物(ADC)Enhertu在...
2020年05月08日訊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提交了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尋求批准HER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物(ADC)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一個新的適應症,用於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患者
-
【突破】多款靶向抗腫瘤藥物在研,今明兩年陸續上市!
東陽光5款靶向抗腫瘤藥物在研 東陽光藥成立於2002年,包括四個子公司和生產基地:位於湖北的宜昌東陽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位於廣東的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和乳源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
-
蘇州「B村」大咖共話腫瘤藥物研發新動向
為了探究醫藥行業腫瘤藥物研發新動向,以及疫情下如何更好地促進醫藥行業發展,8月14日,B村聯合生物探索舉辦"第2季科學家與企業家對話沙龍――腫瘤藥物研發新動向"。
-
兩年不到豪擲130億美金 阿斯利康看中了第一三共什麼?
7月27日,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宣布在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達成重磅合作。這一合作協議及金額高達60億美元,可謂ADC藥物領域的一次大手筆交易。根據協議,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將在全球除日本外共同開發和商業化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DS-1062,第一三共將保留在日本獨家開發的權利。
-
全球將迎來首款靶向TROP-2的ADC藥物,這些中國公司也在開發!
4月6日,Immunomedics公司宣布,其開發的靶向TROP-2的在研抗體偶聯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n在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了優異的療效,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DMC)已建議提前結束這項試驗。美國FDA預計將於今年6月對該藥的上市申請做出回復。
-
速遞 武田製藥靶向CD30創新抗體偶聯藥物安適利逾30省市落地
Bavencio+Inlyta是一種「免疫+靶向」組合療法,其中:Bavencio是一種針對PD-L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nlyta是一種抗血管生成的VEGF靶向TKI,2種藥物的互補作用機制針對腫瘤生長的2個關鍵通路。
-
醫藥企業攜手推進中國原研創新靶向抗腫瘤藥物商業化進程
中國原研創新靶向抗腫瘤藥物——索凡替尼(surufatinib)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調節雙重活性。記者11日獲悉,和黃醫藥與國藥控股在上海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進中國原研創新靶向抗腫瘤藥物索凡替尼若獲批上市後的商業化進程。2019年11月,國家藥監局受理了索凡替尼用於治療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新藥上市申請,並於同年12月納入優先審評。索凡替尼的第二項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瘤)亦於2020年9月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
第一三共抗體藥物偶聯物Enhertu在日本...
該研究共入組了全球100多個臨床地點的184例患者(包括30例日本女性患者),這些患者既往已接受過2種或多種HER2靶向方案,治療轉移性疾病的既往療法中位數為6(範圍:2-27),既往療法包括:trastuzumab-emtansine(T-DM1,100%的患者)、曲妥珠單抗(100%的患者)、pertuzumab(65.8%的患者)、其他抗HER2療法(54.3%的患者)、激素療法(48.9%的患者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腫瘤的治療包括三大金剛:外科治療、放射治療、藥物治療。而這三大金剛「組合」治療成為對抗這個頑疾的主要方法,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值得一提的是,藥物治療也經歷了三次革命,腫瘤患者的生存狀況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
腫瘤靶向藥,你不了解的那些事
並且,經過充分的臨床證明,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精準地「殺滅腫瘤」,而且能延緩腫瘤發展進而延長患者帶瘤生存期,腫瘤患者的終極治療目標將從「治癒」轉向「慢性病管理」的理想狀態。就像有人要一直服用降壓藥、降糖藥一樣,癌症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慢性病,只不過是一直服用抗腫瘤藥。那麼靶向治療的適應症,潛在風險,注意事項是什麼呢?讓我帶您走近靶向藥。
-
創新藥專題:抗體偶聯藥物,靶向遞送毒性小分子的生物飛彈
該類藥物的優點是能夠將抗體的高特異性與細胞毒藥物的高殺傷力相結合,對部分腫瘤展現出優秀的療效,具有獨特的臨床價值。抗體偶聯藥物的設計思路是將抗體與細胞毒藥物進行偶聯,從而同時發揮抗體高特異性與細胞毒小分子的高毒性,利用抗體-抗原的高度靶向結合將藥物輸送至腫瘤部位,將細胞毒藥物強大的細胞殺傷能力集中於腫瘤細胞,降低正常組織的毒副作用。
-
60億美元 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再次攜手開發抗體偶聯藥物
轉自 | 即刻藥聞7月27號,阿斯利康(AstraZeneca )與第一三共株式會社(Daiichi Sankyo)就靶向人滋養層細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TROP2)抗體藥物偶聯物(ADC)DS-1062達成了一項新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協議。DS-1062是一款潛在的重磅新藥,有望重新定義肺癌,乳腺癌和其他多種癌症的治療標準。
-
中金:ADC藥物蓄勢待發 有望引領下一個十年的新藥研發
公司主要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技術平臺驗證階段(1997-2011),在這一階段,公司主要依賴於其核心的小分子毒素專利 (包括MMAE和MMAF),與武田、GSK 、基因泰克、輝瑞等大公司達成了許可協議,獲得現金收入用於支持研發。第二階段:產品持續兌現階段(2011-2019),在這一階段,公司的主要候選產品不斷披露數據,持續兌現,最終獲批上市。
-
AZ、MSD、吉利德爭相布局的抗體偶聯藥物,為何有如此魅力?
被譽為「傳統化療藥替代者」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的發展勢頭正盛:2019年,FDA創紀錄地批准了3款ADC藥物;2020年7月,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籤訂價值60億美元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先後就兩款ACD藥物達成了69億美元、60億美元的合作,主要針對的乳腺癌、胃癌等多種實體瘤。中國市場,瘋狂的自研與引入國內暫無國產ADC藥物獲批上市,但研發競爭相當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