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民間故事《海洋之歌》:歌聲是治癒一切悲痛的良藥

2021-01-08 傾聽我

在愛爾蘭這個民族裡,「海豹」象徵著逝者的靈魂,因而《海洋之歌》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有溯源的意義。故事中的主人公離開故鄉並回到故鄉的過程,讓我想起逆流而上的三文魚,越過重重阻礙,終究是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結束它們的一生,好似一個圓圈。這部影片講述的是關於尋找與歸屬的故事,與國產動畫電影《大魚海棠》不同,後者表現出來的情感像是「魚躍龍門」的一瞬,展現出抵抗命運,自由選擇的激情;前者則更像是在探討宿命論,但是它深深鑄入本了民族的特性——對音樂的喜愛,由此賦予了這部影片的浪漫。美麗的音樂能夠喚起情感、喚醒靈魂,它讓無情的人找回自我,它才是治癒一切悲痛的良藥。

這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的美國電影,採用的是英法動畫的怪異畫風,用簡單的螺旋線條勾勒出的各類人物,類似魔方大廈,是我童年比較害怕看的一種動畫片,所以首先要善意地提醒家長,最好別帶10歲以下兒童去看。

它講的是一個愛與自我救贖的故事,哥哥因為妹妹的出生卻失去了母親而怨恨妹妹,父親也為了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妻子感到懊悔,女巫瑪查為不能分擔兒子的痛苦而悲傷,被石化的小精靈們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慾,貓頭鷹瑪吉的整個倉庫裝滿了它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通過這種麻痺的方式,它自己變成了半個石頭的怪物,沒有了情感,不就是個石頭麼?

我甚至感覺貓頭鷹瑪查其實代表了兩個孩子的奶奶,她們多像,喜歡喝著茶聽20世紀的老舊音樂,有控制欲,兒子失去了重要的人傷心欲絕,她們心疼兒子卻又無能為力,只能通過暴力和控制將兒子的感情奪走,讓兒子一個人孤獨而麻木地在大海裡等待。所有人,都需要海豹精靈的歌聲來拯救。

全程小亮光小精靈常伴左右,真的是超級美。很喜歡的一個細節是,Selsha跟著哥哥Ben逃出來之後走在路上,因為不滿意哥哥的做法,可愛又帶著點傲嬌地把垂到臉上的頭髮別到耳後的樣子。這個別頭髮的動作出現了大概兩三次?我覺得很可愛,把小女孩兒的樣子展現得淋漓盡致的。後來也是耳邊的那兩捋頭髮最先變灰的,一直關注著耳邊的頭髮的我看到的瞬間心裡就咯噔一下。

滿頭白髮的偉大的講述者,自己卻有著非常差的記性呢,有的時候甚至忘了自己是誰,也能轉過頭就忘了眼前的小男孩兒是誰,只能靠著頭髮來回憶事情,一根頭髮就是一個故事。據說Ben看到降生的妹妹被爸爸抱在懷裡的那一刻,第一次見到妹妹的時候,他說的第一句話是「I Hate You」。不過被剪掉了。如果這句話還在的話,觀者對於他一開始對妹妹的不滿和厭惡或許有更清楚的了解吧。對年幼的他來說,那天晚上就是失去了媽媽、換來了這個小傢伙。

工匠作品,匠心精神的作品。他們手繪畫面優美到讓人感動的地步。快餐電影中獨樹一幟的可謂是向動畫電影致敬的作品。我想這部片子一定做了好多年,每一幀都能看到導演的心血。畫面感太強了,每一張場景都能當工藝品來裝裱,手繪功底太深厚了,畫面表現了愛爾蘭的民族風情,讓傳統與現代很好的結合,大色塊的拼接,線條的應用,古典又動人色彩濃鬱又繽紛。造型上,人物造型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卻也顯得格外童趣的。場景色彩的濃鬱,造型的豐富卻也和人物的簡潔形成了對比,繁與簡的對比,使畫面也和諧到位。

故事情節上,一個愛爾蘭的童話故事,童話特有的出牌套路。沒有媽媽,單親家庭,自帶特異功能,不能講話,千辛萬苦拯救精靈世界,最後壞蛋變好。怎麼說呢,這個大故事情節經典但是也俗套了一點。不過好的一點是大故事情節下還有一個小故事線,就是巨人的故事,擁有法力的母親為了不讓兒子再傷心哭泣,把他變成了石頭,因為石頭沒感情不會再傷心了。這點的設計與表達我覺得特別好,母親愛的深沉與偏執,很感人。總之這個故事大環境整體完整,大環境下還有小環境,小環境又反應人性,真誠感性,從整體到局部從大到小,完美。

非常溫暖的一部動畫電影。色彩豐富,絢爛,不是那種酷酷的,也沒有機器或者電腦製作的「冰冷感「,感覺非常適合做居家的裝飾畫。劇情的核心是常規的溫暖融化悲傷,劇情線類似中國神話裡面的二郎神,仙女下凡與凡夫俗子結合,生下的孩子具備申請的流量,可以用精靈的歌聲溫暖內心充滿悲傷的人。

看到哥哥和妹妹那些互動的小細節,內心難免有所觸動,希望我的孩子們也能像他們那樣,互幫互愛。

凱爾特神話的引入,童話般故事為主線作為穿插,以一首愛爾蘭民謠作為中心點,向四周展開故事。一個家庭,倆兄妹,媽媽是個精靈,在生下妹妹後,返回大海,爸爸終日消沉,哥哥以為媽媽的離開與妹妹有關,就一直在心裡討厭著她,奶奶在妹妹生日這天帶走這兩兄妹離開海島到城市裡面居住,自認為這是對他們最好的成長方式,兩兄妹忍受不了,便逃走,走上了回家的路,在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的精靈,和剝奪別人情緒,把精靈化作石頭的女巫……這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情節,很簡單,但裡面對現實的映射卻很讓人思考。

剝奪別人情緒,把人化作石頭的女巫,與其說是對片中奶奶的映射,倒不如說是生活對我們所有人壓迫的表達,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總是被動承受著生活的打磨,也主動的接受著來自別人「好意」指導,我們要變的體面,不能情緒化的做事,要努力的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等等這些,我們逐步開始變得理性變得成熟了起來,其實換個說法就是變的不純粹,麻木了起來。只有在少部分的時候,我們憑藉著某個畫面,來喚回我們失落已久的童真。

電影中一個個被小瓶子所關起來的情緒,不就是想被我們逐步打磨掉的感情嗎?原以為抹掉了它們,我們會變得理性和成熟,結果卻更像是我們變成了一個個木納的石頭人,人是離不開情緒的,離開這些與身俱來的情緒,就會變的不完整了。

相關焦點

  • 《海洋之歌》:用愛爾蘭味道講述治癒式成長的溫情故事
    很多朋友說,看慣了千篇一律的美國好萊塢動畫片,《海洋之歌》以其獨特愛爾蘭風格,讓人眼前一亮。該片由愛爾蘭卡通沙龍公司製作,由湯姆·摩爾執導,2014年獲得第9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豆瓣評分高達8.8分。
  • 《海洋之歌》裡那些你不知道的神話與愛爾蘭文化
    《海洋之歌》為我們手繪了一個關於告別和鄉愁的故事。當人類告別蒙昧,即意味著神話退位。這種人類與自己童年的割裂,成為所有鄉愁的源頭。而《海洋之歌》除了傷感地描繪了眾神的永遠離開,還包含親情與生死的沉重。和它的靈感來源——凱爾特神話一樣,《海洋之歌》是悲劇,儘管結局隱晦而予人安慰。
  • 《海洋之歌》適合大人小孩一同看,既賞心悅目,又充滿哲理與思考
    於是,他將愛爾蘭的一個關於塞爾奇小精靈的民間傳說改編成電影,《海洋之歌》就此誕生。《海洋之歌》是由湯姆·摩爾在2014年執導的動畫電影,因其美輪美奐的手繪影像,純淨舒心的配樂,層次豐富的色彩構造,上映後一舉奪得三大獎項。
  • 《海洋之歌》:導演造了一個「夢」,喚醒了人們關於自然的回憶
    作品海報 《海洋之歌》,一個關於愛爾蘭塞爾奇小精靈的故事 《海洋之歌》是根據愛爾蘭的一個關於塞爾奇小精靈的民間傳說對此十分痛心的他,想起了海豹是迷失在大海中的靈魂這一傳說,他認為人們在失去關於古老故事的記憶的同時,失去了對大自然的尊重,由此創作了《海洋之歌》這部作品,以求喚起人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 《海洋之歌》講述了愛爾蘭傳說中的又一個童話故事
    愛爾蘭動畫片《海洋之歌》的大獲成功,不僅意味著導演湯姆·摩爾成功地用凱爾特文化抓住了全球觀眾的眼球,還意味著傳統動畫形式在當代贏得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在《凱爾經的秘密》出人意料地獲得2010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的提名之後,《海洋之歌》作為湯姆·摩爾的新作品,一面世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 傳統手繪愛爾蘭民風動畫《海洋之歌》,美到窒息
    白犬、酸模葉子、蕁麻刺、海螺、聖井,《海洋之歌》裡幾乎是童年一切美好幻想的縮影,音樂觸動最深切的童心。倒不是那麼喜歡導演的前作《凱爾經的秘密》,故事依舊短板,但是有足夠打動的細節。想起拉脫維亞那部《口袋裡的小石頭》,家族故事呈現得如此空靈美妙,又不甜膩。傳統手繪愛爾蘭民風,情感至上。
  • 愛爾蘭電影《海洋之歌》評析
    摘 要:愛爾蘭著名導演湯姆·摩爾的新作《海洋之歌》改編自古老的凱爾特神話故事,這部純手繪作品歷時七年製作,以清新又懷舊的風格講述了一個略帶悲傷的現代故事。本文以《海洋之歌》為例,探究其如何從凱爾特神話中攫取創意,以動畫為載體,進行當代故事講述,尋求動畫創作的規律。 關鍵詞:凱爾特神話;創意動畫;傳統文化 神話一直是動畫創意的主要來源之一,《大鬧天宮》《埃及王子》和《阿拉丁》等作品都改編自神話傳說。狹義的神話指原始公社時期的先民進行的語言藝術創作,是一種無法重複創造的原始文化。
  • 海洋之歌:一部美到極致的作品,卻被稱為黑色成人動畫
    「這是一個古老的貝殼,是我的媽媽很久很久以前給我的,把它放在耳邊仔細聽,你將聽到海洋之歌」。《海洋之歌》這部動畫電影,講述了 主人公迷失在奇幻異境,異境中的神話生物,也迷失在現代社會,諸多陰暗的生活狀態之中。只有小精靈的歌聲能讓他們回歸的故事。一個小清新的文藝範兒故事,卻扣人心弦。
  • 從視覺美學、故事結構、情感呈現解讀動畫電影《海洋之歌》的魅力
    《海洋之歌》是導演湯姆摩爾執導的第二部動畫電影,豆瓣評分是8.8分,完全依靠逐幀手繪,歷經七年製作,給全世界影迷帶來返璞歸真的觀影感受。影片斬獲了第42屆安妮獎七項提名,併入圍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獲得了18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動畫片獎等多項殊榮。
  • 從《海洋之歌》到凱爾特傳說:跟著神話雲旅遊,探索古文明遺蹟
    (一)《海洋之歌》到《天鵝湖》:凱爾特神話知多少?獲得第87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的《海洋之歌》,取材於愛爾蘭的民間傳說,樸素精緻的手繪仿佛藝術品,脫離了工業流水線的生硬,講述了一個關於「尋找」和「鄉愁」的故事:在一個風景如畫的海中小島,小男孩本的妹妹西爾莎出生,母親卻撒手人寰。
  • 一曲愛爾蘭之歌令世界動容
    比賽臨近結束的時候,全場愛爾蘭的球迷沒有憤怒、沒有哭泣,依然唱起了他們為自己的球隊助威的那首老歌:「The Fields of Athenry」(《阿薩瑞原野》)。   歌聲!全場不停歇的歌聲!令人震撼的歌聲!0比4,已註定被淘汰,但愛爾蘭人卻在此刻讓世界動容,就連對手西班牙人似乎也在靜靜聆聽。如此高歌,源自心底的強大力量,有信念的人總是強者。
  • 《海洋之歌》:童話背後,藏著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哲思
    《海洋之歌》上映於2014年,是由愛爾蘭導演湯姆·摩爾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該片獲得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獎、第28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動畫片獎、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提名,豆瓣評分高達8.8。在三維動畫大肆流行的今天,《海洋之歌》的出現無異於一股清流。
  • 《海洋之歌》導演新作《狼行者》預告,熟悉的畫風,12月11日上線
    《海洋之歌》導演新作發預告,還是熟悉的畫風,12月11日上線。有生之年系列!奧斯卡提名動畫《海洋之歌》導演湯姆·摩爾新作《狼行者》發布正式預告,將於12月11日上線Apple TV+。影片的製作團隊同樣來自愛爾蘭的卡通沙龍,導演湯姆·摩爾此前執導過《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都是以精緻的手法手繪而成,柔和的色彩、乾淨的人物形象與濃鬱的故事背景相輔相成,再加上種種隱喻搭配上愛爾蘭傳統文化的神秘氛圍,看過之後肯定忘不了。
  • 奧斯卡提名動畫《海洋之歌》:童話故事背後,提醒所有人這兩點
    「去吧人間的孩子走向荒野和河流與一個精靈手拉著手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你不懂」《海洋之歌》是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動畫,與《超能陸戰隊》、《馴龍高手》、《盒子怪》、《輝夜姬物語》共同入圍,動畫以手繪的形式,每個鏡頭都是一副唯美的畫,美到極致,想像力也無與倫比,再加上愛爾蘭民謠,看完整部電影,就像做了一個美麗的夢。
  • 影視鑑賞;《海洋之歌》手繪精緻的動畫電影!
    《海洋之歌》是愛爾蘭導演湯姆·摩爾執導的第二部具有標誌性風格的動畫電影,上映於2014年。該片延續了導演本人在首部影片《凱爾經的秘密》中的獨特風格,仍採用手繪形式,畫風精緻,色彩素淨,以沉鬱頓挫的筆調講述了一個尋找母親、治癒心靈創傷的故事。
  • 《海洋之歌》|線性動畫的視覺美背後,是一場「自我救贖」之旅
    小時候覺得爸媽重男輕女,常常因弟弟自己不小心受傷而責罵我,為了供我們三姊妹上學,媽媽在我7歲那年便丟下我們外出打工,從小失去母愛的我,還要照顧弟弟,於是我把這一切不幸都歸咎到弟弟身上,對他不好,也怨恨我父母。雖然長大了,我早已理解並諒解了他們,但當我再次看到《海洋之歌》這部動畫時,依然讓我想到曾經的經歷,淚流滿面。
  • 開年溫情之作《歌帶你回家》:用真愛治癒心靈,用歌聲圓夢未來
    影片中,百靈唱的是有關月亮的歌,百靈的生活經歷也正如"月有陰晴圓缺"一般,終於在無數的悲歡離合之後,守得雲開霧散。所以說,《歌帶你回家》是一部非常有治癒能量的作品,雖然影片的故事,聚焦於普通女孩的生存與生活,但卻以點及面的投射出當今時代的大愛與擔當。
  • 淡紫色的溫柔——海洋之歌
    ,品種也是豐富多彩,花色鮮豔奪目,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種玫瑰花名為「海洋之歌」,花色淺紫雅致,花香清幽, 是一種觀賞性很高的花卉,下面一起來了更多的解下。海洋之歌海洋之歌是紫色玫瑰系中比較經典的一款切花月季,這種玫瑰花看起來十分柔和典雅,花型優美,花色為紫色,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香清幽,湊近細聞散發著淡淡的茶香,溫養人心,海洋之歌花語是永恆的愛情和浪漫你真情,非常適合作為禮物送給自己心愛的人
  • 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_再看《雨人》
    愛真的是治癒一切的良藥。弟弟本來就是個很善良的人,否則不會選擇這樣一個善良的女朋友。女朋友也是看到了弟弟掩藏在底下的受傷善良的心才會這麼喜歡他吧。哥哥在與弟弟的相處過程中也是慢慢感受到弟弟的真心,而且有所改變,包括想跟女孩子約會。這種改變在醫院裡是難以發生的。再一次說明,愛真的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哥哥解開了弟弟的心結,弟弟終於可以放下過去重新出發啦。
  • 《阿薩瑞原野》歌送愛爾蘭 中國足球人深受觸動
    不離不棄的愛爾蘭球迷供圖/CFP  大雨紛飛,四球落後的愛爾蘭已經提前告別歐洲杯,他們的支持者原本應該垂頭喪氣才對。然而,讓人動情的一幕卻在此刻發生。萬餘名身穿綠裝的愛爾蘭球迷,仿若勝利者,面帶笑容,讓嘹亮的歌聲飄蕩在波蘭格但斯克體育場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