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中醫思維十可快速關注
吃有益的食物就能身體健康嗎?那可未必。食物是吃下去了,可是如果不能被我們的身體消化、吸收,食物的益處不能為我們所用,再好的食物也無用。所以在食補之前,我們首先要有健康的脾胃,才可以正常運化營養精微。
脾有運化、升清、統血的功能;胃有受納、通降的功能。脾與胃相表裡,脾升胃降,燥溼相濟,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所以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胃虛弱會導致其功能失常,從而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輸布,進而影響身體的健康。
3個最簡單的方法判斷脾胃是否虛弱
有3個最簡單的方法判斷一個人的脾胃是不是虛弱:看手、看眼袋、看舌頭。
看手
看手時,首先看手的示指(即食指)。示指可以反映整個脾胃的功能。如果示指變形,並且小指內側根的部分有酸痛的感覺,表明消化系統出現了功能障礙。示指靠近拇指一側的根部有個叫「二間」的穴位,便秘和腹脹的患者長期堅持按摩這個部位,可以減輕便秘。如果示指出現硬塊、顏色變紫,表明脾胃虛弱至極,這時常會出現完谷不化、大便溏稀和肚子痛等症狀。
看手判斷脾胃狀況,除了看手指,還要看整個手掌。將十指併攏,觀察手指與手指之間的縫隙。指縫過大,表明脾胃有問題,患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可能性比較大。
看眼袋
再來說說眼袋。眼袋形成的原因是脾胃長期虛弱、運化無力,水溼停留在身體內。足陽明胃經的起始處正好是出現眼袋的部位,水溼首先會停留在這裡。眼部周圍的皮膚較薄、組織疏鬆,水溼瘀結於眼睛周圍,眼瞼就會隆起,形成眼袋。中醫判斷脾胃是否虛弱,常常會看眼袋。如果要徹底消除眼袋,必須補脾補胃。脾胃強壯之後,運化有了力量,身體內的水溼慢慢減少,眼袋就會消失。
看舌
最後說說舌。舌的顏色可以反映身體的狀況。健康人的舌質為淡紅色;如果舌質偏淡,說明血虛;如果舌質偏紅,說明體內有熱;如果舌質發紫,說明體內有瘀血。脾胃虛弱者的舌質最大的特點是:舌體胖大,舌的邊緣有牙齒的痕跡。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後不能運化水溼,水停留在體內,舌頭也會變得肥大。肥大的舌頭與牙齒擠壓,便使舌邊緣出現了齒痕。
看舌質的時候還可以順便看一下舌苔。健康人的舌頭上有一層淡淡的、溼潤的薄白苔,不燥不滑;若舌苔發黃,說明體內有熱;舌苔焦黃,說明體內的熱盛;舌苔發白,說明體內有寒;舌苔發黑,說明體內的寒盛;舌苔厚膩,且滿布白苔,說明脾胃虛弱。
「四寶粥」補脾胃
了解了如何判斷脾胃虛弱之後,怎麼補脾胃呢?
脾胃虛弱的人最怕喝中藥,這時我會建議他們喝粥。我建議大家在熬粥時加4樣食材一一蓮子肉、山藥、薏米和芡實。將這4樣食物按1 : 1 : 1 : 1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時候放幾勺。這個「四寶粥」對補脾胃特別有幫助。
古往今來,許多醫家都將蓮子視為補脾胃的第一選擇。而山藥既補氣又補陰,是平補脾胃的良藥。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溼。運化水溼是脾的功能之一,人體內的溼氣太重會增加脾的負擔,祛溼就是為脾減輕負擔。芡實與蓮子肉的作用相似,也是補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芡實的收斂作用比蓮子強,是補脾止瀉的良藥。
捏脊補脾胃
還有一種最簡單的補脾胃的方法,就是捏脊,要從尾椎骨一直捏到頸部。捏的時候不必拘泥於穴位,因為脊柱及其兩側正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走行路線,捏脊可以刺激多條經絡,這樣就做到了「離穴不離經」。捏脊的方法很簡單,捏起背部的皮肉,再放開,再捏起,不斷重複即可。捏脊可以健益脾胃、強健一身之氣,能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升降氣機,還有滋陰補血、平抑心火的作用。一般脾胃有問題的人臉色呈土黃色,這類人少言懶動、偏食,捏脊有助調理脾胃。捏脊法對先天脾胃功能不足的小孩也有很好的調養作用,對小兒疳積有奇效。
脾胃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自己的脾胃。我總結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二怕溼,三怕甜,四怕撐。要想保護脾胃,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四怕」。飲食要合理,少食生冷、甜膩的食物,多運動、多吃素食、少飲酒、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脾胃。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中醫思維十平臺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胖補氣,瘦補血》(胡維勤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由中醫思維+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由中醫思維+(zhongyisw)分享。
特別推薦葫蘆中醫定製玉靈膏
「玉靈膏一名代參膏。自剝好龍眼,盛竹筒式瓷碗內,每肉一兩,入白洋糖一錢,素體多火者,再入西洋參片,如糖之數。碗口冪以絲綿一層,日日於飯鍋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別無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開水瀹服一匙,大補氣血,力勝參芪。產婦臨盆服之,尤妙。」
——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
葫蘆中醫玉靈膏採用蜜制桂圓肉,進口西洋參,嚴格按照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配方蒸製,正規廠家加工生產,保質保量,禮盒包裝,自用送人兩相宜。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搶購
特別提醒:歡迎添加專屬客服微信,享受實時諮詢服務
郝萬山傷寒傳承【18201678993】
諮詢團購【18210107567】
峨眉醫學傳承【13552886976】
更多團購信息,敬請關注中醫思維十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