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市中醫醫院成功開展2例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

2020-12-26 騰訊網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馮慶)什麼是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針對哪些病症?手術效果如何?近日,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應用成熟的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分別為腦出血和硬膜下血腫的病人成功開展手術。目前,兩名患者術後表現良好,意識均已清楚。

圖為: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醫生團隊為68歲患者周某檢查術後恢復情況

68歲患者周某,12月6日清晨在家昏迷、嘔吐,家人發現後,立即送到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就診,入院診斷為重度腦出血,出血量為52ml。時間就是生命,當晚7點,在進行一系列檢查後,由腦病科主任秦卓紅主刀,為患者開展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僅僅30分鐘,手術完成,過程順利。術後5天,患者意識逐漸清醒。「入院時,患者左側基底節區出血嚴重,好在患者入院及時,當晚便開展了手術,為該患者後期康復爭取了時間和機會」,秦卓紅介紹。

圖為: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主任秦卓紅為89歲患者吳某查體

89歲患者吳某,今年11月底出現說話不清,走路不穩的症狀,在當地醫院診斷為硬膜下血腫,採取保守治療。12月9日,患者症狀加重,家人四處打聽,得知長治市中醫醫院治療硬膜下血腫效果好,便毫不猶豫轉至該院腦病科。入院後,秦卓紅診斷為亞急性硬膜下血腫,手術刻不容緩。次日,在進行系列檢查後,由秦卓紅主刀,為患者進行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7日後,在複查CT時發現患者硬膜下仍存在繼續出血,於17日再次進行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兩天後,患者意識逐漸清醒。目前,該患者已經恢復到患病之前狀態,手術效果良好。

該院腦病科主治醫生秦小慧介紹,腦出血是腦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病死率和致殘率很高。提高腦出血的搶救成功率,降低病殘率是目前出血性卒中治療所面臨的重要課題。腦出血治療臨床上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但重型及極重型內科治療存活率極低。CT引導立體定向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是近年來在國內外逐步開展的腦出血治療手段,是治療顱內血腫的一種有效方法。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適應於高血壓腦出血、外傷性顱內血腫、硬膜下血腫及自發性顱內出血、抗凝治療後的腦出血等其他類型的顱內出血,具有簡單、方便、快捷;無須複雜設備、費用低、可床邊或ICU室內操作;創傷小、併發症小的特點。

圖為: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醫護人員(資料圖)

據悉,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於2004年開展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2006年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認定為「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協作醫院。目前該手術已非常成熟,累計開展500餘例,大大降低了病人死亡率及致殘率,明顯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相比傳統的開顱手術,病人痛苦少,醫療費用低,風險相對低,病人及家屬好評如潮。

相關焦點

  • 近日,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成功開展首例立體定向微創穿刺...
    近日,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成功開展首例立體定向微創穿刺顱內血腫清除術,成功治療一腦出血患者。    11月25日,一名53歲的男性患者孔某,因「突發左側肢體無力3+小時」求診於開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
  • 清華長庚神經外科內鏡下微創治療腦出血
    次日,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神經外科團隊為老秦成功地實施了神經內鏡下的微創腦內血腫清除術。 該手術由章薇醫師主刀,在神經導航下,為患者進行精準備皮;在神經內鏡的引導下,將顱內血腫清除,並探查血腫腔內可疑的出血點,完善止血流程,儘可能降低再次出血的風險。相對於常規開顱手術,該微創手術全程僅耗時45分鐘,失血量為10毫升。
  • 開顱血腫清除術的配合
    外傷性硬膜外血腫腦血管意外或畸形自發性腦出血嚴重顱腦外傷伴腦疝
  • 腳後跟疼痛難忍,這招「骨刺清除術」瞬間止痛
    微創關節鏡下骨刺清除術實施現場。紅網時刻5月9日訊(通訊員 李青蘭)近日,長沙市第四醫院骨一科成功開展了多例微創關節鏡下跟骨骨刺清除術。劉洪帶領骨一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微創關節鏡下骨刺清除術」,讓患者雙足根部疼痛逐漸消失。前不久,家住嶽麓區谷山的張阿姨也因右足跟疼痛難忍來到骨一科就診。據張阿姨說,她一直覺得自己的腳後跟像刀刺疼痛,每走一步都疼痛難忍,根本沒辦法行走,已經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骨一科主任、主任醫師賀健軍接診後,完善相關檢查,初步診斷其為右足跟骨骨刺形成,建議微創手術治療。
  • 山西神經內科專家到長治市中醫醫院開展指導講學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打造學術型醫院,進一步提升長治市中醫醫院神經系統疾病診療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服務,7月10日,長治市中醫醫院特邀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郭軍紅主任醫師蒞臨長治市中醫醫院開展指導講學。
  •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中醫院骨二科成功實施INFIX骨盆前環內固定支架微創手術 2020-02-28 14: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顱骨骨折與顱內血腫點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顱骨骨折與顱內血腫點 2020年山東醫療衛生人才招聘備考正在緊張進行中,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準備了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顱骨骨折與顱內血腫點,各位準備報考2020
  • ...中醫醫院腦病科成功實施一例經皮卵圓孔穿刺三叉神經微球囊壓迫術
    九江新聞網訊(楊華彪)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成功為一名70歲女性患者實施經皮卵圓孔穿刺三叉神經微球囊壓迫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據了解, 此例手術尚屬九江市首例,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腦病科治療三叉神經痛病變技術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豐富了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方案,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提供多種選擇,也為高齡無法耐受常規手術的患者提供多一份的保障,為更多患者的全面專業就診提供便利。
  • 新年新「膝」望,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科成功開展階梯型保膝治療手術...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江陟郝攝影報導: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六科成功實施一例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據經管醫師江陟郝介紹,彭某今年71歲,患雙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年,曾多次進行保守治療,病情仍然反覆發作,加之患高血壓、心臟病病史,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經人介紹前往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六科(關節方向)就診。
  • 宜賓市中醫醫院成功舉辦「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學術沙龍」
    為了更好的普及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12月5日,「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學術沙龍」在宜賓市中醫醫院召開。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張向東、副院長徐永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劉天宇教授,全市從事消化內鏡專業的醫護人員參加會議。會上,遂寧市中心醫院劉天宇教授圍繞《內痔內鏡下治療策略選擇和全程管理》做專題講座,市中醫醫院內鏡中心主任顏天瓊就《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體會》進行分享。
  • 小孔解決大問題——縣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是骨外科微創手術的又一次飛躍,患者為表達感激之情送來錦旗以示感謝。術前與患者進行了充分溝通,經患者同意後在骨外科醫師範興堂的充分準備與麻醉科團隊的配合下為患者實施療效確切、風險低的椎間孔鏡微創手術,手術歷時2個小時,手術切口僅為1cm,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
  • 接連2例「熊孩子」誤吞異物,金鄉縣中醫醫院成功...
    近日,金鄉縣中醫醫院內鏡室連續接到2例兒童誤吞異物病例,均被成功取出。一例為5歲女童,在玩耍中誤吞一元硬幣一枚,在其胃部存留7天仍未能排入腸道,其父母帶孩子來中醫院內鏡室求診,內鏡室主任劉立祥主治醫師接診後,仔細詢問情況,結合其病史及相關檢查,認為其胃幽門口徑相對一元硬幣偏小,導致硬幣無法通過幽門排入腸道,考慮硬幣長期存留可造成胃黏膜損傷,嚴重可導致出血及穿孔,建議考慮行胃鏡下異物取出。
  • 警惕顱內動脈瘤——腦子裡的「不定時炸彈」
    兩種手術簡單對比見下表開顱夾閉介入栓塞優點1.復發率很低2.可以同時清除血腫,適合合併顱內有較大血腫的患者3.費用低1.損傷小2.恢復快超強的說服力來自於真實的病例,下面就來看看我院神經內科腦卒中中心介入團隊近期做的兩例典型病例,一例是中年男性,破裂動脈瘤,一例是老年女性,未破裂動脈瘤。有圖有真相第一例是破裂動脈瘤,45歲的沈先生因突發頭痛嘔吐一天入院,入院時血壓:155/104mmHg。
  • 大手術 小切口——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冠狀動脈...
    近日,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小切口冠脈搭橋術。患者因胸悶、胸痛症狀來我院檢查治療,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嚴重狹窄,由於位置特殊,介入治療會影響到分支血管,冠脈搭橋手術是患者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
  • ...九江市中醫醫院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九江市中醫醫院骨傷七科在診療組組長方建波的帶領下,運用3D列印技術,成功實施兩例髕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後患者均恢復良好。據主管醫師陳卓坤介紹,患者張某和黃某,均因外傷致膝關節腫痛、畸形伴功能障礙,分別在活動受限2小時和5小時後來院就診。入院接受檢查後,影像結果提示為髕骨粉碎性骨折,關節面受損極其嚴重。
  • CT平掃「島徵」是腦出血早期血腫擴大的可靠預示徵象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的Qi Li等開展回顧性臨床研究,評估ICH患者CT平掃「島徵」(island sign)對血腫擴大和不良預後的預測意義,結果發表於2017年10月的《Stroke》在線。 作者納入2011年7月至2016年9月間收治的252例ICH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發病6小時內首次CT平掃;③首次CT後30小時內複查CT。
  • 「從大刀闊斧」到微創DSA可視介入——放射科介入診療助力醫院內...
    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2.介入診療的優勢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併發症少、明顯縮短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