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禍從口入」!接連2例「熊孩子」誤吞異物,金鄉縣中醫醫院成功...

2020-12-17 瀟湘名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喜歡用手和口探索未知世界,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將異物吞入氣道或食道帶來危險。近日,金鄉縣中醫醫院內鏡室連續接到2例兒童誤吞異物病例,均被成功取出。

一例為5歲女童,在玩耍中誤吞一元硬幣一枚,在其胃部存留7天仍未能排入腸道,其父母帶孩子來中醫院內鏡室求診,內鏡室主任劉立祥主治醫師接診後,仔細詢問情況,結合其病史及相關檢查,認為其胃幽門口徑相對一元硬幣偏小,導致硬幣無法通過幽門排入腸道,考慮硬幣長期存留可造成胃黏膜損傷,嚴重可導致出血及穿孔,建議考慮行胃鏡下異物取出。

在徵得患兒父母同意後,劉立祥與麻醉科李新振主任一塊對患兒安全進行充分評估,制定出完善的治療方案。在靜脈麻醉狀態下,利用胃鏡把胃內異物取出,整個操作過程順利,從麻醉開始到異物取出用時約5分鐘左右,取出的硬幣在胃酸的腐蝕下已完全變成黑色。

另一例為4歲女童,在玩耍時不慎把外套上的拉鏈頭吞入胃內,劉立祥接到患者後考慮拉鏈頭形狀不規則,且部分邊緣較鋒利,如果通過胃排入腸道,一旦發生刺穿腸道,會有出血、穿孔的風險,孩子可能需要行外科開腹手術治療。

經與患兒爸爸溝通後,決定通過胃鏡取出,整個操作過程順利,仔細觀察被完整取出的拉鏈頭,由於胃酸的腐蝕,其拉環與拉鏈頭已幾乎要斷裂、脫落,幸運的是其家長及時來醫院就診,避免了不良後果發生。

「幼兒是消化道異物的高發群體,誤吞異物通常見於5歲前兒童,除了食物中的魚刺、禽類骨頭、果核外,還愛將硬幣、紐扣、筆帽等小零件放入口內,一不小心就會誤吞。」 金鄉縣中醫醫院內鏡主任劉立祥告訴記者,醫院幾乎每周都會有因誤吞異物前來就診的孩子,特別是節假日前後是誤吞異物的高發期。他鄭重提醒家長朋友們,在照顧孩子時應注意避免讓孩子玩耍易導致誤吞咽及誤吸入的物品,以免引起危險。如果不慎誤吞入異物,應儘快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及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建議家長把一些小物件的高危物品,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並做好安全意識教育。

另外,劉立祥主任還提醒家長們應讓孩子養成良好進食習慣,專心吃飯、細嚼慢咽。小兒進食應儘可能搗爛、碾碎,吃有骨頭食物、魚類或棗類等食物時,應先剔除骨頭、魚刺、棗核、橘子籽等,以保安全。在遇到孩子誤吞異物後,不能採取喝醋吞饅頭或者是摳喉嚨催吐等辦法,因為異物很可能會造成食道梗阻、消化道潰瘍、穿孔、出血等危險,一旦發現孩子誤吞異物,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所有,若轉載請保持文章完整性並註明來源,違者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策劃:金鄉縣融媒體中心

供稿:張紅運 葉久生 周保振

編制:張紅運

【來源:今日金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誤吞紐扣電池 福州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再念叨念叨消化道異物
    在體內時熊孩子喜歡抓著東西就往嘴裡放,近期11歲的糖糖(化名)因誤吞磁珠入我院,因腹痛劇烈考慮存在消化道穿孔,進行了消化道磁力珠取出並行多處腸穿孔修補,手術順利取出磁珠14顆,術後康復出院。取出後這已經是我院普外一科幾個月來的第20例消化道異物取出手術。異物類型除了磁力珠,還有棗核、頭髮團和水精靈等行外科手術取出。1.消化道異物最常見於幼兒期及學齡期小兒,大齡兒童也需警惕。
  • 誤吞異物,別再用吞飯的「土法子」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近日,郴州市的鄧先生晚餐時像往常一樣正在享用鴨子,卻不慎將鴨骨一起吞入,周圍有人建議鄧先生試圖通過大口吞咽飯糰的方法將鴨骨吞下,不料卻引發了右側胸骨疼痛,吃下的食物被嘔吐出來,可鴨骨卻依然卡在鄧先生身體裡。隨著疼痛的逐漸加重,鄧先生來到湘南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醫。
  • 誤吞骨頭引起肛門異物 甚至間接造成肛周膿腫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俗話說病從口入,在肛腸醫院裡常見有不少的肛門異物病例,患者並不知道自己誤食的東西會引起肛門異物,發病時往往還伴隨著肛門疼痛。近日,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接診了一名肛門異物患者,患者最近這段時間總是出現肛門疼痛,尤其是排便的時候,便後總感覺到肛門異物感,這名患者認為是痔瘡或者是肛門膿腫,於是來到醫院就診。經過指診和電子肛門鏡檢查,診斷為肛門異物和肛門膿腫,且肛門內有不明的堅硬物體。經過手術治療,從肛門口取出長約3釐米的骨頭碎片。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磁力珠患兒
    原來,醫院一年接診了20多例因誤吞磁力珠導致胃腸道穿孔的患兒,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病例,讓宋醫生決定站出來發出鄭重提醒,讓孩子們遠離這種危險的玩具。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想法的趨使下,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誤吞異物堵塞氣管牢記海姆立克急救法
    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內鏡治療團隊立即安排為患者行「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考慮到果核的形狀使用異物鉗容易脫落,因此選取了使用異物網籃,把果核給「兜」出來。醫生非常嫻熟地小心翼翼地用網籃套住果核,再輕輕收緊,不出10秒鐘,楊梅核就被整個取出了。術後,李先生立刻感到呼吸通暢了,並且體溫也恢復到了正常。 楊梅核誤入氣管,或是滯留腸道引起梗阻的案例,邵逸夫醫院已經救治過多起。
  • 長治市中醫醫院成功開展2例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
    近日,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應用成熟的顱內血腫微創清除術,分別為腦出血和硬膜下血腫的病人成功開展手術。目前,兩名患者術後表現良好,意識均已清楚。 圖為:長治市中醫醫院腦病科醫生團隊為68歲患者周某檢查術後恢復情況 68歲患者周某,12月6日清晨在家昏迷
  • 貴陽3歲幼童誤吞電池,「自信」的寶媽們,檢查一下這些小玩意吧
    近日,貴陽市一名3歲的幼童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好在送院及時,通過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並已進入大腸。 關於小孩子誤吞異物的事件屢見不鮮,寶爸寶媽們雖然也比較重視,但對好奇心重,又沒有分辨能力的嬰幼兒來說,有時候也真的是很無奈。
  • 誤吞一根牙籤,竟扎破了心臟!
    近日,一位25歲的山西姑娘全身發燒、器官衰竭持續了2個月,「罪魁禍首」竟是一根6 cm左右的牙籤,扎在了右心房裡!
  • 13歲男孩上網課太入神,7釐米針灸針被誤吞扎進肺裡
    長沙 13 歲的男孩小迪在家上網課時,一不小心把含在嘴裡的針灸針吞入喉嚨,7 釐米的銀針扎進了左肺,情況危急,所幸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通過纖維支氣管鏡下手術順利取出。4 月 2 日,小迪經過康復出院了。
  • 【警惕】太嚇人了!威海3歲男孩吞下按摩器上的陶瓷珠……
    吃些「異物」進肚子...但是這個熊孩子卻吞下這個近日,威海一名三歲的兒童在家裡玩耍時,不慎將按摩器材上的陶瓷珠子誤吞進了肚子。醫生提醒,如果誤吞了異物,異物卡在食道或者進入腸胃,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應立即就醫,萬不可用「土方法」自行解決,處理不當可能會增加手術困難延誤治療等造成嚴重後果。誤吞異物常見於2-3歲的兒童,因其已會走路,更愛將手中抓的東西,如棋子、硬幣、紐扣、玩具的小零件等放入口內,一不小心就會吞入胃中。
  • 7歲男孩誤吞徽章,聽說要開刀不敢說實話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錢群華記者陸文杰)7月14日晚,剛剛放暑假的7歲男孩宸宸(化名)不慎將一枚少先隊隊徽吞進了肚子,家長立即將孩子送至常州市兒童醫院。經過醫護人員及時救治,這枚惹禍的徽章被成功取出,孩子轉危為安。
  • 兒童氣管異物、胃腸道異物、下體異物,三大異物,哪一種最兇險?
    幼兒出現氣管異物的意外傷害,最重要的是要及時救治。當幼兒邊吃邊玩時,突然停止活動,開始哭鬧並有陣發性高聲嗆咳、喘鳴以及面色紫紺、呼吸困難,繼而神志不清和昏迷等,就應該懷疑氣管有異物。如果異物完全堵塞了氣管,超過4分鐘便會危及生命,即使搶救成功,也常會留下失語、癱瘓等嚴重的後遺症。
  • 南寧一七旬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院方供圖南國早報記者從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12月6日晚,該院接診了一名74歲的老年患者,她吃魚時不慎吞了一根魚刺,自覺咽部異物感,吞咽時疼痛,立即到醫院求助。經過CT檢查,老人的食管內有一根長度約3釐米的針狀異物。
  • 青島3歲男童誤吞長3釐米長螺絲釘,醫生十分鐘取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6月4日,青島一名三歲男童因好奇誤吞一根長3釐米的螺絲釘,幸好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青島婦兒醫院內鏡中心、消化內科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僅十餘分鐘就將螺絲釘順利取出,孩子食管未受到任何損傷。
  • 珠海9個月嬰兒誤吞紐扣電池差點沒命!食道出現大片燒灼腐蝕!醫生有...
    但是也容易引起小孩的好奇心,一旦被誤吞,情況可能很嚴重!近日,珠海9個月嬰兒吞下遙控器裡的紐扣電池,食道入口處黏膜已經大片燒灼腐蝕!遙控器的紐扣電池被誤吞經過緊急拍片,醫生證實確有一粒紐扣電池在孩子的食道上段,於是緊急入院,經多學科會診後,醫生決定在氣管插管麻醉下,經內鏡緊急取出紐扣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