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亞斯文大壩很小就知道,當年還是很牛逼的大壩,百度一下先:
水壩的建設自1960開始,歷時10年,耗資9億美元,站在111米的亞斯文水壩上,腳下波濤翻滾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被攔腰截斷,放眼南望是寬15公裡長500多公裡的納賽爾湖,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羅河的全年徑流,實現河水多年調節,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乾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來的持續低水位都化險為夷。在幾乎全非洲都在鬧饑荒的時候,埃及的糧食基本自給自足。
亞斯文水壩體積相當於開羅西郊胡夫大金字塔的17倍,堪稱世界七大水壩之一。
亞斯文大壩看起來像是鋪在大湖上面的一條寬廣的公路。大壩兩側除了無邊的水面外,還有很多水利設施,這樣工業化的場面在埃及是不多見的。
弧形拱橋式的大壩,高111米,長3830米,壩底寬980米,頂部寬40米,將尼羅河攔腰截斷,從而使河水向上回流,形成面積達5120平方公裡、蓄水量達1640億立方米的人工湖-納賽爾湖。遠處是蓮花狀的大壩建成紀念碑。
百度完畢。
我們幾輛大巴一起開到大壩上停下,大壩頂部看上去就是一條寬闊的馬路,估計三輛大巴並排開都沒問題,一邊是遼闊的納賽爾湖,一邊是平靜的尼羅河,都是藍瑩瑩的。
從大巴上下來後,小虎帶著我們團到一副地圖面前,仔細地給我們講解,我們才知道這條6600公裡長的世界第一長河流經9個國家後,才在最後一個國家埃及這裡建成了亞斯文大壩,上遊還分了什麼黑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合併後才是這條尼羅河。
大壩這裡給了我們20分鐘拍照留念,其實也沒什麼可拍的,大太陽,蒸發量大,兩邊水面上都有一層霧蒙蒙的水汽,能見度不是太高,拍出來也不是很好看,蘇聯人搞得工程也是傻大粗的風格,不給你說,光看照片,根本看不出來是那裡,就是一個湖。
尼羅河那邊本來還有辨識度,但視野內兩岸光禿禿的,都是黃沙,沒有樹,也看不出來是那裡。所以大家拍了十分鐘就回車上了。
上車後往紀念塔開,這個紀念塔是前蘇聯建的,風格很蘇修,幾根大柱子中間盤了一個大齒輪,非常工業風,一根柱子中間居然還裝有一部電梯,單獨買個電梯票可以上塔頂去看看。
中國人都沒什麼興趣上塔頂,本來也不是太高,也看不了多遠,那麼薄薄的柱子裡面還裝電梯,看上去就不安全,另外,中國的電梯太多了,東方明珠和小蠻腰,那才是中國人有興趣坐電梯上去的。
但對當地人就不一樣了,能坐電梯上塔頂是個有趣的經歷,我們看到不斷有當地人排隊坐上去,一次坐不了幾個人,花錢上去了又要看十分鐘,所以門口總是有人在排隊。
我看到了和團友合照的四個漂亮埃及妹子也在那裡無聊地排隊,不能光是她們找我們的妹子合影,這兩天發覺主動去找埃及妹子合影也是很容易的事,剛才團友就找她們一起拍了好些照片,只要不是全蒙面的妹子,都會很開心。
於是趕緊過去要求一起合影,四個美女很高興地擺好POSE,還換了姿勢,總算滿足了我和本地漂亮妹子合影的願望,這幾個妹子一個比一個漂亮,氣質一個比一個好,從服裝手機包包來看,應該是屬於埃及的高收入階層。
大壩是由軍隊直接負責安保的,我遠遠地對著軍人拍照也被發現了, 跑過來要求刪掉,後來在車上透過車窗偷拍了幾張。
都中午十二點了,以為下一站是餐廳,結果小虎宣布先去尼羅河上坐帆船,好吧,大家都是成年人,能接受,晚點吃就晚點吃。
尼羅河上的三角帆船是我見過的最浪漫的船,比威尼斯的剛朵拉還要浪漫,白色的船身上架著高高的桅杆,上面是一張大大的白色三角帆,配上藍色的河水、黃色的沙丘、綠色的椰林,真是美極了!
體驗帆船也要看運氣,如果今天無風就只好坐機動船了,感受會大打折扣,我們運氣還好,風不大,但足以蕩漾在尼羅河上。
一行人上了船往河心開去,周邊有幾十條船來來回回,尼羅河上波光帆影、河風拂面,除了太陽大點,完全沒有缺點,是極享受的一個事情。
我們開始以為帆船會一直往下遊開去,開到我們的遊輪邊,後來才發覺所有的船都是在這一段河面打轉,兜兜轉轉上上下下,這段河面就是一片體驗區,兩邊的景致極好,大家自然就都排隊上船頭拍照,船頭狹窄光滑,一不小心容易落水,女人們上下都小心翼翼,才知道看前輩拍的美片原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桅杆很高,按普通拍法拍不出風帆的效果,正在疑惑別人是怎麼拍的時候,同團小美女COCO提供了幫助,原來要用全景模式豎起來拍,自然就能把高高的桅杆和風帆拍出來了,阿姨們拍出了想要的效果,自然對COCO一片讚揚,還是要向年輕人學習啊。
期間也有如網上說的可愛的埃及小孩劃著滑水板來各條船邊唱歌助興,自然不白唱,收穫了一堆零食。
在河面上蕩了40分鐘,再蕩下去我們也沒興致了,中午的太陽還是火辣,時間也快兩點了,大家都有些餓了,小虎召呼船家往我們的遊輪開,其實就在下面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