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畔的時空穿越——埃及遊記

2020-12-21 就站在你身後

埃及——人類歷史的一個奇蹟之國。空間上,它坐擁尼羅河的浩渺煙波,挾地中海、紅海的旖旎風光;時間上,雄偉的金字塔矗立在廣袤的沙漠中,連接著六千年的時空。在這個神秘的國度裡,駕車隨處遊走,則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它優美的風姿和令人震撼的歷史遺蹟。

千塔之城:開羅

行程:開羅市內遊。參觀獅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陽船博物館和埃及國家博物館。

車程:約80公裡。

埃及北部,尼羅河在此一分為二,各自向北注入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非洲最大的城市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頂端。它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

大開羅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中現代文明與古老傳統並存,西部以現代化建築為主,大多建築於二十世紀初;東部則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築為主,有二百五十多座清真寺集中於此。城內清真寺高聳而特有的尖塔隨處可見,因此開羅又有「千塔之城」的美稱。

開羅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前3000年以前的古埃及王國時期。它作為首都也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因此埃及人也把開羅稱之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則稱它為「卡海勒」,意思是「徵服者」之城或「勝利者」之城。

金字塔可以說是這個古老國家的標誌。埃及最有名的金字塔位於尼羅河西岸,約十三公裡的吉薩地區。我們駕車向開羅西南方向的吉薩地區駛去。周圍漸漸出現了黃色的沙地,一些騎著駱駝的商販往來穿梭。當我們車的穿過一條窄小而富有魅力的街道後,一轉彎,雄偉的金字塔立刻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金字塔至今仍然是世界奇觀,同時也充滿了許多至今無法解釋的世界之謎。帶著一種崇敬,甚至有些敬畏的的心情,我們遠遠地停下了車,徒步走向這些令人神往的古老建築。

在吉薩高原上,還有一位忠實的神,至今俯伏在金字塔的前面,默默守護著它們,它就是著名的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阿拉伯語管它叫作「阿布爾·荷魯」,即「恐怖之父」。它面向東方巋然而視,在巍然與肅穆之中,仿佛在思索人類存在的真諦。斯芬克斯全長57米,高20米,臉部約有5米長,僅頭上的耳朵也有2米左右。由於歲月的洗禮和戰火的摧殘,「斯芬克斯」已經有些面目全非,然而,面對著無情的歲月,它的沉靜,以及它所展現出來的睿智,卻依然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斯芬克斯的後面排列著三座大金字塔,它們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蒙卡拉金字塔。這些金字塔大約建於公元前二十七世紀。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要屬「胡夫金字塔」。它現高137米(原高146米),是二十萬人,經過了二十個春秋的不停勞作,終於創造出了這座人類歷史的偉大結晶。如今,它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一座古老的墓地,而是在用它至今未解的眾多謎團吸引著我們:如此大的巨石在當時的年代下是如何壘成這麼高的;石與石之間竟連張紙片也插不進;它的建造又是如何將巧妙地將天體運行與數學幾何聯繫在一起的;胡夫金字塔以及其它金字塔的建造是否與外星智慧有關;金字塔能量的存在;金字塔的各項數據裡面是否包含著原子彈的方程式……等等,等等。直到如今,世界各國的各學家們們還在不斷地探求著這些金字塔的奧秘。

恐怖之父斯芬克斯

地中海明珠:亞歷山大城

行程:開羅市-亞歷山大市-開羅市。參觀亞歷山大燈塔遺址、卡特拜城堡、龐貝神柱、古羅馬地下陵墓、蒙塔扎花園。

車程:440公裡(往返),單程用時約3.5小時

亞歷山大城是埃及最大的海港,也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它位於尼羅河口以西一條狹長的地帶上,西北臨地中海,東南靠邁爾尤特湖。這裡四季如春,水清沙幼。

亞歷山大建城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在北臨地中海的尼羅河三角洲建立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城市。亞歷山大城自從建成後,一直到公元641年,一直都是埃及的首都。如今已經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和重要的國際航空港。

我們駕車進入亞歷山大後,經過城西的漁港,直接開到了航海博物館門口。這裡曾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七大奇觀,排位第七的「亞歷山大燈塔」(又稱「法羅斯燈塔」)的遺址。這個建築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當地人民實際生活而建,亞歷山大燈塔的燭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大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這座無與倫比的燈塔,夜夜燈火通明,兢兢業業地為入港船隻導航,給舵手帶來了一種安全感。

公元十四世紀,亞歷山大城發生了一場破壞力罕見的大地震,憤怒的大地以它巨大的能量摧毀了這座奇蹟般的建築。這座亞歷山大城的忠誠衛士,這頂亞歷山大城的王冠,就是這樣從歷史中消失了。直到1996年11月,燈塔的遺留物才重見天日。大地震發生後,又過了一個世紀,埃及國王瑪姆路克蘇丹為了抵抗外來侵略,保衛埃及及其海岸線,下令在燈塔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並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卡特拜城堡」。埃及獨立之後,這個城堡被改成了航海博物館。

亞歷山大城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個悲情之城。當年的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塞勒涅和她的羅馬情人安東尼雙雙隕命於此。亞歷山大城還是個英雄之城。1956年埃及人民為了收復甦伊士運河的主權,與英法殖民主義者的軍隊鏖戰塞得港,在敵人海陸空的立體打擊之下,英雄的埃及人民並沒有被嚇倒,他們在斷垣殘壁中同英法侵略軍展開了殊死的搏鬥,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歷史俱往矣!如今的亞歷山大城,作為一顆地中海的明珠,正在散發著它那特有的魅力。這魅力令我們這些旅者神往不已,遐想無限。

亞歷山大的海濱城堡

沙漠綠洲的歡快

行程:開羅-巴哈裡亞綠洲(395公裡)-白色沙漠(125 公裡)-費拉菲拉綠洲(70公裡)-達赫萊綠洲(100公裡)-哈裡傑綠洲(190公裡)

車程:880公裡,用時2天

巴哈裡亞綠洲位於開羅西南,原名「及斯吉斯」。這裡不僅以棕櫚樹、橄欖樹、稻穀聞名,還有近四百處含有礦物質的溫泉。巴哈裡亞綠洲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法老王時代,最近出土的「金木乃伊」就是在這附近的羅馬古墓場被發現的。中午休息後,我們繼續向西南方向的白色沙漠行駛,沿途參觀了溫泉、黑色沙漠、玫瑰沙漠、蘑菇沙漠、貝殼沙漠、水晶山等特殊景觀。在沙漠裡,各色大片的沙丘往返交錯,還不時有沙石點綴其間。那獨特的風景令人感到的是一種悽美和心醉。

夜晚,我們就在在白色沙漠中搭起了帳篷宿營,體驗了一下貝都因人的遊牧生活。包括我們的晚餐,也是貝都因風味。

早餐後,我們開著車繼續欣賞沙漠美景。穿過費拉菲拉綠洲,到達赫萊綠洲。據當地的傳說,這片綠洲是屬於古埃及的阿蒙大神之妻穆特女士的。有一天,兩口子吵架,穆特女士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來到了這片沙漠。阿蒙大神為了討好老婆,用法術將穆特腳下的這片沙漠變成綠洲,同時還建造了一座城市,並用老婆的名字來命名這座城市——穆特城。

在這裡午休過後,駕車直奔哈裡傑綠洲。哈裡傑綠洲是個很小的城鎮。這裡的集市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古色古香的街道縱橫交織。在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體現出古老埃及的風貌。

沙漠黃昏

生死之城盧克索

行程:哈裡傑綠洲-盧克索。參觀帝王谷、梅農巨像、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

車程:250公裡,用時2天

從哈裡傑綠洲開車繼續向東行駛。我們到達了埃及的中南部城市「盧克索」。這個城市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著宮殿之城的美稱。尼羅河在這裡穿城而過。由於古埃及人認為人的生命同太陽一樣,自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東岸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河的西岸則是法老、王后和貴族的陵墓。「勝者之城」與「死者之城」隔岸相望,形成兩個世界永恆的循環。

盧克索現在已經是埃及著名的旅遊勝地。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我們開車先到了帝王谷,這裡分布著六十多座古代法老王的墓穴及其精美的壁畫。這裡的一切都在向我們訴說著死亡的藝術,使我們的心靈感到了一種震撼。

相傳,很久以前的古埃及,有一個偉大的法老名叫奧西裡斯。他教會人民中、開礦、打井、釀酒等許多技術,深受人民愛戴。他的弟弟塞特對此十分嫉妒,想奪取王位就暗殺了哥哥,並把屍體,並分為十四塊分別扔在不同的地方。後來奧西裡斯的孩子們長大成人,打敗塞特,替父報仇。同時還把父親的屍體給拼湊在一起,做成了木乃伊。奧西裡斯的遭遇感動了眾神,在他們的幫助下,奧西裡斯復活了。不過他不是在人間復活,而是留在了冥界作法老,專門懲惡揚善。

從帝王谷出來我們駕車前往尼羅河東岸,遊覽世界最大的神廟群「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特別是「盧克索神廟」,這是為了慶祝阿蒙大神於老婆穆特的結婚紀念日而建。在這裡,向我們展示的是生命的哲學——相愛。讓我們的靈魂又得到了一次洗禮。

盧克索神廟

最後的海濱風光

行程:盧克索-霍爾格達(280公裡);霍爾格達-開羅(530公裡);開羅-孟菲斯(往返46公裡)。海濱遊覽,參觀蘇伊士運河、孟菲斯的露天博物館、蠟石獅身人面像、拉姆西斯二世雕像、聖卡拉、階梯金字塔、汗哈利利市場。

車程:850公裡,用時3天。

經過幾天在內陸連續的駕車,我們終於來到了紅海之濱的霍爾格達市。這裡原來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最近十幾年才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三十五萬人口的城市。對於喜歡陽光和大海的遊客來說,這裡是最受歡迎的度假勝地。在這裡度假,當地人稱為 「3S享受」,即「SUN,SAND,SEA」。這裡是個潛水者的天堂。海水清澈見底,五顏六色的魚兒在珊瑚叢中穿梭。這裡的一切使我們原有的一絲疲勞霎時間就蕩然無存。

在霍爾格達休息了兩天後,我們沿著紅海西岸的濱海公路一直北上,經過蘇伊士運河,返回到了開羅市。然後又驅車前往位於開羅西南的孟菲斯。別看現在這裡只是一個名叫「米特·拉辛納」的普通村莊,但是從公元前3100年前起,這裡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而且長達八百年之久。是當時全世界最壯麗偉大的都市。而現在,這裡只留下一個迷你博物館以及花園中殘破的石雕供來此參觀的人們憑弔,向人們訴說著歲月的無情和世事的變遷。

在這裡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供奉著聖牛「埃皮斯」的木乃伊的神廟。在神廟中,我們看到了木乃伊製作過程的每個步驟。不過,太噁心了,不能再說下去了。

我們的埃及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和同伴決定在剩下的半天時間裡來一次最後的瘋狂——開車到埃及哥們兒阿普杜拉已經向我們推薦過無數次的「汗哈利利大市場」購物。這裡是中東地區最大、最全面的集市。先不說它規模的龐大,也不說它貨物種類的齊全,只說在這裡的人們。市場裡人頭攢動,打扮各異,有的是休閒便裝,有的是西服革履,有的身著阿拉伯傳統長袍。他們或是在閒逛,或是在挑選商品,或是在討價還價。但不論怎樣,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一種平和。相比起中東有些地方還槍炮轟鳴,血肉橫飛,這裡就是天堂,這裡瀰漫的是一種生活的氣息,是一種鮮活的氣氛。和平萬歲!

汗哈利利大市場

相關焦點

  • 尼羅河畔,穿越千年,只為探秘文明古國的埃及!
    尼羅河畔,高大雄偉的金字塔,魔影籠罩的古老神廟,英姿勃勃的少年法老,妖豔性感的女祭司,陰森恐怖的木乃伊,劇毒致命的眼鏡蛇,狼頭人身的阿努比斯神,穿越千年只為探究,這神秘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古埃及印象尼羅河所孕育出最早的文明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一百年(3100BC )左右。
  • 當漢服邂逅金字塔,穿越時空去埃及,赴一場紅海、尼羅河與金字塔的...
    在埃及每天的腳步似乎都匆忙得停不下來…阿布辛貝,匆匆2小時..但來迴路途消耗近8小時;埃及博物館,匆匆2小時…卡納克神廟,匆匆不到2小時…我相信,我還會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我會再去仰望拉美西斯的阿布辛貝,再次去阿蒙神的卡納克神廟,再次暢飲尼羅河水…當然,我也會去還沒有去過的西奈半島、尼羅河三角洲、蘇伊士…埃及,就是這樣的地方,
  • 埃及法老的土味情話,全都刻在尼羅河畔的神廟上
    一河縱貫埃及南北,尼羅河母親承載著無數旅人對這座傳奇國度的嚮往。及至此地,最好的方式還是遊船。在河上從容地度過四天三夜,一路遊覽各式神廟,是讀懂埃及最經典的方式之一。⚠️想要抵達阿布辛貝神廟,需要凌晨四點從亞斯文的碼頭,驅車穿越300多公裡的撒哈拉沙漠。
  • 遊記:尼羅河之老瀑布酒店
    《尼羅河上的慘案》劇組悠悠尼羅河,輕輕的召喚,我歲月沉埋的記憶,是千年不醒的睡蓮;靜靜地纏綿,緩緩地繾綣,你黃金一樣的容顏,是我們三生的約定大概在若干年前,我看了一套《尼羅河女兒》,也聽了一曲《尼羅河女兒》的歌謠;故事是講到曼菲士從克裡特島接回凱羅爾。
  • 「太陽神草」洋甘菊,生長在尼羅河畔的不朽傳說
    電影《埃及豔后》,向後人打開了一扇了解古老埃及政治鬥爭和王室風韻的天窗,古埃及歷史跌宕起伏,浮沉興衰。英雄和佳人風雲變幻中的臨眸一瞥,在千百年後穿越了漫天的風沙向世人滾滾而來。古埃及金字塔靜靜地佇立在尼羅河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歷經風沙侵蝕和坎坷磨礪,朝夕更迭,在日月星辰和歲月遷移的輪迴中,接受著滄海桑田的文化洗禮,日夜晝伏、綿延不息,以一種悲憫的情懷凝視著生活在這片廣袤大地上的芸芸眾生。
  • 衣索比亞修建尼羅河大壩,為什麼會引發埃及的強烈抗議?
    對90%以上的國土都是沙漠的埃及而言,尼羅河完全掌握了埃及社會生活和經濟發展的命脈。也因此,埃及長期以來憑藉著自己在非洲國家中強大的軍力和經濟實力,牢牢掌控了尼羅河的用水權,並一直反對上遊國家在尼羅河興建水利工程。
  • 都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其實古埃及成也尼羅河,敗也尼羅河
    如果要用一句話描繪埃及,最經典的莫過於「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據說它出自古希臘旅行家赫克特斯(Hecataeus)之口,並通過希羅多德的「剽竊」而廣為人知。這句話說得十分中肯,毫無溢美之詞。尼羅河就是如此重要,她不僅僅是古埃及文明的母親河,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全部,甚至可以說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古埃及。
  • 強勢安利五本穿越到古埃及的小說,千年的等待,只為重新遇到你!
    《第一皇妃》【作者】犬犬【文案】她是天之驕女,一個傳說、一場夢、一次穿越,讓她來到三千年前的古 代西臺,從叛軍領到米特女王,她的冷靜聰慧在這古老的時空中無往不利,卻偏偏逃脫不了他狂肆的愛。2.從第一次穿越,男主拉美西斯的一見鍾情;倒第二次穿越男女主的相互鍾情,但艾薇為了改變拉美西斯被射殺的命運,不得不穿越回去,讓歷史回歸正常,拉美西斯則一直在古埃及等待艾薇回來;十年之後,艾薇第三次穿越回來,與拉美西斯在一起,但幸福很短暫
  • 尼羅河遊記——郵輪遊
    被稱為五星級的埃及內河遊輪遠沒有海洋郵輪那麼大,但其服務設施大同小異,「標配」基本都有。普通客艙約20平方米,擁有相應床鋪、躺椅、空調、彩電、浴室、坐便、衝洗馬桶。船上除大餐廳另有酒吧、健身房、泳池、禮品店、水療中心、按摩服務。餐廳裡一日三餐自助,一般沒有忌口的人足以吃得飽吃得好。
  • 尼羅河遊記——盧克索
    盧克索是埃及中南部的一個擁有45萬人口的城市,原屬基納省,後改為省級特別市。盧克索的前身底比斯是古埃及史上歷時最長的都城。在1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法老和貴族們修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陵墓。如今尼羅河兩岸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河東主要是神廟,河西主要是古墓。
  • 麻起膽子遊埃及--大壩上的埃及美女和浪漫的尼羅河三角帆
    水壩的建設自1960開始,歷時10年,耗資9億美元,站在111米的亞斯文水壩上,腳下波濤翻滾的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被攔腰截斷,放眼南望是寬15公裡長500多公裡的納賽爾湖,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羅河的全年徑流,實現河水多年調節,使1964年的洪水,1972年的乾旱,1975年的特大洪峰和1982年以來的持續低水位都化險為夷。
  • 大江大河巡禮——尼羅河
    (埃及象形文字表達的曆法圖案)(木乃伊——「奈絲塔沃婕特」內棺正面與三層棺木)尼羅河(Nile),流經非洲的東北和北部,流經埃及、蘇丹、南蘇丹、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烏幹達、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剛果(金
  • 為什麼衣索比亞在尼羅河上修建大壩,會招致埃及的強烈反對?
    尼羅河尼羅河位於非洲東北部地區,是世界上流程最長的河流,幹流全長6670千米,自南向北流動,注入地中海,尼羅河的流域面積為287萬平方千米。尼羅河主要支流有阿丘瓦河、加扎勒河、索巴特河、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
  • 尼羅河和印度河分水協議,使蘇丹和埃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和平用水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著名的兩大河流分水協議:印度河水協議和尼羅河水協議。印度河水協議印度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後進入巴基斯坦,最後注入印度洋(印度河的主河道是沒有流經印度),印度河有許許多多的支流,這些支流大部分都發源於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上,水源都非常的充足。
  • 埃及古城——盧克索
    盧克索,埃及古城。位於南部尼羅河東岸,開羅以南675公裡(屬於上埃及),南距亞斯文約200公裡。是埃及的古都、歷史名城。氣候乾熱,年平均氣溫25.1℃,年降水量僅5毫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
  • 穿越四千年歷史,留下浪漫靈魂——香水,埃及人的氣味名片
    【環球時報記者 景玥】都說「聞香識女人」,而在埃及,聞香既可以識女人,也可以識男人,酷愛使用香水的埃及人散發的香水味總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說,香水味就是埃及人的氣味名片。穿戴新潮的埃及女孩曼娜向記者介紹起氣質與香水的搭配,頭頭是道:「甜美氣質就用花果香調,神秘性感氣質就用濃鬱香調,清爽陽光氣質就用柑橘檸檬香調,香水氣味千變萬化,就算是完全一樣的香料也會因為配比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前中後調。這就是每支香水的靈魂所在。」埃及香精與國際知名品牌有種說法稱「如果沒有埃及香精,就沒有法國香水」,可見埃及香精在香水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 多國爭端不斷,尼羅河上瀰漫的硝煙味
    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這三個尼羅河畔的鄰國又因為水資源分配問題大動幹戈了。今年5月1日,埃及向聯合國安理會致函,拒絕了衣索比亞關於復興大壩(建於青尼羅河上)初步蓄水的建議,呼籲衣索比亞重新進行談判。
  • 尼羅河的贈禮,帶你揭開古埃及的神秘面紗
    有這樣一個國家,它與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有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它地處非洲的東北方向橫跨亞非兩州,北臨地中海,東臨紅海,南臨努比亞,尼羅河縱橫貫穿於其全境,它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聚而成,由於在每年的七月到十一月之間尼羅河泛濫;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順流而下形成了極其肥沃的黑土地所以他們的人民自稱自己為「凱麥特」翻譯成今意就是黑土地的意思,古希臘的有名的歷史學家稱他們為
  • 說說神秘的埃及香精
  • 埃及三千年和中國千年茶道圖騰
    太久遠了,黃沙捲走了曾經強盛繁榮的帝國,只有尼羅河畔數十座金字塔和沉思獅身人面像孤獨的看著東方。金字塔是埃及繁榮文明的象徵,是埃及三千年文明穩定和秩序井然有序嗯圖騰。佇立荒漠,那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永恆和靜態。金字塔的正方形底面,三角形斜面,簡潔而沉穩。還有明確的對稱軸和縱深的空間布局,這種向高處發展的集中式布局是宇宙的深邃,莊嚴,神秘合一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