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主動式伸展

2021-02-23 王承誠Super Lucky

 昨天我們已經和各位分享了,伸展的種類和各種伸展的特性。不知道您是否嘗試了呢?讓您的身體變得更健康,更自由!

昨天的帖子發出很很多人問我們問題,而今天我挑出幾條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來幫助大家解答。

1) 靜態伸展一定要在運動後做嗎?

靜態伸展是在運動後做,如果您在運動之前做靜態伸展,會降低您肌肉的力量和爆發力。而在一些運動中,您的運動表現會下降。所以我們建議您在運動後做靜態伸展,可以放鬆您運動後的肌肉,加速您身體乳酸的代謝。

2) 在做靜態伸展,大概幾天我的柔韌性才能增加?

其實伸展訓練和其他的訓練是一樣的,沒有幾天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所有訓練的方式都是循序漸進的,任何一種伸展訓練都是從時間短,小負荷向長時間、大負荷過度的!

3) 在做伸展的時候為什麼會很痛?做伸展的時候是要拉到多少的力度?

在進行伸展訓練中,強度受與牽伸相關的疼痛程度控制。按照從0-10的疼痛程度分級,(當然人的疼痛指數不只10分)開始時,疼痛較輕,(1-3),這種疼痛會隨著牽伸時間的延長而消失。肌肉的疼痛程度加劇,相當於中等程度時,牽伸屬於中等強度(4-6)。肌肉的疼痛程度從中等程度繼續加劇至大程度,這時的牽伸屬於大強度(7-10),但是這種疼痛會隨著牽伸時間的延長而消失。研究表明,大強度的伸展比小強度的伸展更有利於提高柔韌性和力量。因此,成功的關鍵在於自己,伸展的強度和忍受疼痛的能力決定了速度和和提高度的進步。每個人的水平不一樣,伸展的力度也不一樣,一句話因人而異,您可以根據理論知識來了解您現在的水平有多少!

4) 做伸展的時候是不是全身都要做?

我們建議:如果您的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您可以抽出10-15分鐘來完成全身的伸展訓練。由於肌肉的複雜性,許多伸展訓練會同時影響到體內的許多肌群。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的人士,就更應該每天花費這些時間來放鬆自己的身體。


5) 是不是要等到肌肉酸痛的很厲害在做伸展?是不是每天必須在某個時間段做會是最好呢?

在您的每次訓練完後,就應該做伸展訓練這樣可以幫助您的肌肉更好的恢復,加速乳酸代謝!這樣您會更舒服。一定不要等到您的身體開始(抗議)您才想起來做伸展訓練。在做伸展訓練,不需要特意一個時間,您覺得您的身體什麼時候有一些緊張了,您就可以進行伸展運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更多的靜態伸展的方式:

胸大肌:

起點:上束起自鎖骨內側半, 中束起自胸骨前面和 1-6肋軟骨。下束起自腹直肌鞘前層。

止點:肱骨大結節嵴。

功能:肩關節內旋、內收及水平內收。



背闊肌:

起點:借腱膜起於7—12胸椎及 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後部和10—12肋外面。

止點:肱骨小結節嵴。

功能:肩關節內旋、內收和伸

肱二頭肌:

起點:長頭以長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結節,短頭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點:肌腱止於橈骨粗隆,腱膜止於前臂筋膜。

功能:肘關節屈、前臂旋外。



肱三頭肌:

起點:長頭起自肩胛骨盂下結節,外側頭起自肱骨體後面橈神、 經溝上方,內側頭起自橈神經溝內下方。

止點:尺骨鷹嘴。

功能:肘關節伸。

前臂屈肌群:

前臂伸展肌群

頸部肌群:




下肢肌肉的主動伸展方法:

臀部肌群

臀大肌:

起點: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 及骶結節韌帶。

止點: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脛束。

功能:髖關節伸、外旋。

臀中、小肌:

起點:髂骨翼外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功能:髖關節外展。


臀小肌起點:髖臼以上骨面。

止點:股骨大轉子。

功能:髖關節外展、外旋。








髂腰肌:(久坐人士必須經常伸展的肌肉)

起點:腰大肌12胸椎和1-5腰椎體側面和橫突;髂肌起於髂窩。

止點:股骨小轉子。

功能:髖關節屈



股四頭肌:

起點: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 股中肌起自股骨體正面(深層);股外側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股內側起自股骨粗線內側唇。

止點:4個頭合成一條肌腱包繞髕骨,往下延成髕韌 帶止於脛骨粗隆。

功能:膝關節伸。

股二頭肌:

起點:長頭起自坐骨結節,短頭起自股骨粗線外側唇下半部。

止點:腓骨頭。

功能:髖關節伸及膝關節屈

腓腸肌:

起點:內側頭起自股骨內上髁後面, 外側頭起自股骨外上髁後面。

止點:跟結節。

功能:踝關節蹠屈。


比目魚肌:

起點:脛骨和腓骨後面上部。

止點:同腓腸肌合成跟腱止於跟結節。

功能:踝關節蹠屈。



Eleven Fitness 會每天晚上10:30 PM 更新健康、運動資料!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更多健康的資訊!(如果您有什麼問題,請告知,我們會儘快回復您)請關注Eleven Fitness 並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讓更多的朋友知道! 點擊右上角!

相關焦點

  • 運動後的靜態伸展
    收操是「冷卻 (cool down)」與「再伸展」的合稱,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是運動後針對各個部位的靜態伸展運動,不僅有跑者適用的,其他從事各類運動的朋友也可應自己的需要進行。靜態伸展運動 (Static-Stretching Exercises)靜態伸展對於傷害的預防與傷害的恢復都極為重要。
  • 拉筋伸展操的分類
    靜態拉筋的做法,是通過某個拉筋姿勢,讓想要伸展的肌肉(或肌群)受到一定的延展壓力。不管是拮抗肌群或主動肌群,都處於放鬆的狀態;然後再對要伸展的肌肉(或肌群)施加壓力。接著就維持這個姿勢一段時間,讓目標肌群獲得伸展。  靜態伸展時肌肉至少需要 20 秒才能放鬆並開始拉伸,在 45 到 60 秒後,其作用才開始減弱。
  • 運動前:為什麼不建議進行靜態伸展
    動態伸展與靜態伸展  運動前大家是否都會拉拉筋壓壓腿?
  • 靜態伸展動作與柔韌性訓練計劃
    堅持進行伸展運動能夠帶來很多好處:*加大關節活動幅度,減少在比賽中肌肉和肌健拉傷的危險。*減輕肌肉緊張和僵硬。*改善體姿的不平衡,減輕背部疼痛。*使血液更多地流向被伸展的肌肉。*有可能減輕劇烈活動後的肌肉疼痛,有助於減輕延遲性肌肉酸痛。許多運動員認為柔韌性訓練次於力量和耐力訓練,忽視了它的作用。
  • 20個適合運動鍛鍊後的靜態伸展運動
    不過,人們雖已深植運動前暖身的觀念,但對於和暖身同樣重要的運動後,卻時常忽略。是「冷卻 (cool down)」與「再伸展」的合稱,今天我們主要探討的,是運動後針對各個部位的靜態伸展運動,不僅有跑者適用的,其他從事各類運動的朋友也可應自己的需要進行。
  • 20種靜態拉伸,適用於大多數健身後的伸展運動
    今天小編主要為大家介紹針對各個部位的靜態伸展運動靜態伸展運動(Exercises)靜態伸展對傷害的預防和傷害的恢復都極為重要,靜態伸展應該在運動後進行,運動前的靜態伸展可能會限制肌肉用力程度,同時對傷害預防的效果有限。
  • 實用PNF伸展技巧
    伸展可以幫助客人緩解肌肉的酸痛,減少受傷的機會,增強身體活動功能,增進關節的血液及養分供應,改善體態和緩解腰背痛。常用的伸展方式有:靜態伸展、動態伸展、彈震式伸展、本體感受神經肌肉性促進法(PNF)。20世紀70年代,加利福尼亞的Bob Anderson完善了拉伸理論並於80年代出版了《拉伸活動》一書。並提出了靜態拉伸法,即拉伸肌肉到一定程度然後保持這個姿勢幾秒鐘。
  • 騎行後,你別忘了做做這些靜態伸展運動吧!
    上背部伸展 (Upper-Back Stretch):這個簡單的伸展動作主要是伸展上背部的肌肉,對於投擲性的運動特別有幫助。作法:手指交扣,掌心向外,將雙手抬至胸前高度並伸直手臂,鎖住手肘並將肩部向前推出。3. 闊背肌伸展 (Lat Stretch):此伸展直接作用於闊背肌上, 適用於舉重、划船與田賽選手。
  • 如何完成一個標準的靜態伸展動作
    運動後肌肉韌帶的伸展方式,我們常常採用「靜態伸展」,不管是在學院以往的運動防護課程當中,還是在微信乾貨知識當中,其重要性都反反覆覆強調過。它能夠幫助身體從「緊張狀態」快速過渡到「自然狀態」,是預防運動損傷必不可少的環節。
  • 靜態5式伸展瑜伽,溫養脾胃,促進蠕動,排出溼氣更輕鬆!
    瑜伽動作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常見的動態動作有登山式、戰士一至三式、拜日式等,這些都是極為經典的流動序列,可以充分的燃燒脂肪,塑造出優雅的形體,但是除了這些動態動作之外,還有一部分靜態瑜伽體式,側重於安定心神、調理血氣、冥想放鬆等。
  • 下肢伸展運動
    預防及治療肌腱勞損 伸展運動的種類不同種類的伸展運動有著不同的用途,最常用的有靜態伸展(STATIC)及動態(DYNAMIC)兩種: 靜態伸展:較安全有效地伸展肌肉肌腱,進行時伸展到稍感拉緊或輕微疼痛為止,維持此姿勢10-30秒,然後放鬆,重複5-8次。
  • 靜態拉伸之大腿肌群
    靜態拉伸是被使用最多的拉伸方法,不但是運動達人不二選擇,也最適用初學者或久坐不動的人群來平衡健康體形。為了不刺激到拮抗肌,這些伸展應緩慢進行。
  • 運動前為什麼不應該做靜態拉筋?
    很多人以為在運動前應該做拉筋伸展運動,並且認為,運動前不做拉筋伸展會很容易受傷~傳統進行靜態拉筋(static stretch)的目的不外乎有四個,包括增加柔軟度.加強運動表現.避免運動傷害以及縮短受傷後重回場上的時間
  • 每天必做的伸展動作
    拉筋伸展在所有運動中都是很重要的,但時常被我們忽略。「柔軟度伸展運動跟有氧運動、重訓和力量訓練一樣重要。」三級CrossFit教練、Red Sun CrossFit共同所有人Ben Svendsen說,規律的伸展運動有助於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改善血液循環和姿勢,並緩和全身的緊繃。此外,健身專家還指出,伸展可以提高運動表現並減少受傷的風險。
  • 你應該知道有關於伸展運動的10個好處!
    雖然在運動前和運動的後做一些拉伸運動會對你有所幫助,但這其實會抑制你的表現,更糟的是,如果在錯誤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伸展運動也會傷到自己。 在本文中,您將了解到10件關於伸展的事情。且它們都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這樣你不僅可以體驗到伸展運動的好處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拉傷。1,拉伸前鍛鍊會抑制你的表現。
  • 做再多運動,都不如做好伸展更重要!
    提升柔軟度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伸展,另一種則是動態伸展。靜態伸展是指不發生上下或來回,且不急的用力伸展,在伸展位置停留一段時間;而動態伸展是指上下或來回,且急動或主動的運動,並在最後伸展位置時不做停留。
  • 彎腰伸展式站姿的技巧、注意事項及益處
    :Uttanasana,「Tan」的意思是「伸展」或「過分延長」,而「ut」是指故意或劇烈。這個姿勢故意讓脊椎和大腿後部得到劇烈的伸展。彎腰伸展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主要取決幹手掌的不同位置:如果把雙手放在腳掌下,那麼就叫巴嗒哈斯塔式。 如果雙手抓住腳和大拇指,那麼就叫鴕鳥式。彎腰伸展式,雙手應該放在雙腳旁。站姿比坐姿更加費力,在進行側面彎腰伸展式之前,做一個前傾式的坐姿,例如背部伸展式。
  • 主動式進氣格柵是什麼?
    而主動式進氣格柵欄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這種進氣格柵類似於我們常見的百葉窗,但是車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動調節開合度。能夠調節開合度,也就意味著可以控制進氣與散熱。如此一來,好處就很多。 比如,車輛在冬季冷啟動時預熱較快。
  • 如何更有效的主動伸展胸大肌!
    一、那麼按照這4個原理的第一條,固定胸大肌的起止點,我們這裡選擇的是弓步手臂靠牆主動伸展,主要是固定胸大肌的止點——肱骨大結節嵴主要的原因還是穩定,我們在主動靜態拉伸的過程中需要穩定的伸展,外側腿在前不利於髖關節的穩定,在主動靜態拉伸的過程中很容易幅度變大導致的拉傷,不利於拉伸的安全。拉伸不是越痛越好,幅度越大越好。
  • 跑前動態拉伸,跑後靜態拉伸,你可別搞混了
    拉伸的類型拉伸分為兩種: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這兩種拉伸方法都包括將一個或多個關節拉升至最大的活動範圍。靜態拉伸時,身體的位置保持不變;而進行動態拉伸時,關節會連續活動。靜態拉伸靜態拉伸包括慢慢移動關節到達一個感覺緊張的點,然後保持拉伸10~30秒。記住,不要把關節拉伸到任何引起疼痛的程度。保持拉伸時,肌肉張力會隨著肌肉的伸展而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