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靜態拉伸、動態拉伸都在這裡!看你適合哪種?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拉伸」 就是將緊張的肌肉伸展開來、把關節的活動度變大,持續拉伸下去,你的身體將變得舒展、延長、柔韌。

拉伸包括靜態拉伸、動態拉伸、主動拉伸和被動拉伸。

適當的拉伸,不但可以讓身體更好的恢復,還可以提高關節靈活度、提高身體柔韌性、加快乳酸排出、預防肌肉勞損及粘連、降低受傷的可能性。

如果長時間不做拉伸或拉伸動作不規範,會使你的肌肉產生結節與激惹點,引發肌肉縮短,帶來勞損性損傷,讓你的肌肉伸展性變差,關節活動幅度受限。

一些研究指出,長期進行拉伸雖然可以讓你的靈活性有所增強,但是也會影響你的耐力;而對發力的肌肉進行拉伸,會在短時間內讓肌肉力量下降;訓練前拉伸還有可能會增加爆發力運動中的受傷機率,同時也會讓你的最大力量和爆發力都減少。

1

靜態拉伸與動態拉伸

首先先了解一下靜態拉伸動態拉伸之間的區別。

動態拉伸 通常在你開始鍛鍊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它包括一些積極的運動,幫助你的肌肉熱身,為接下來的鍛鍊做好準備。

這些動作通常與你在鍛鍊中要做的活動類型相似。例如,遊泳者在開始前可以轉動手臂,跑步者可以在原地慢跑。

另一方面, 靜態拉伸 是在鍛鍊結束時進行的,包括靜止一段時間不動的拉伸。這可以讓你的肌肉放鬆,同時增加靈活性和活動範圍。

2

靜態拉伸的好處

01 更大的靈活性和活動範圍

在鍛鍊結束時,一旦你的肌肉熱身了,拉伸運動可以幫助增加目標關節的運動範圍。擁有更大的靈活性和活動範圍可以幫助你更舒適和輕鬆地運動,這可以使日常生活和鍛鍊變得更容易。

02 更少的疼痛和僵硬

肌肉緊張、緊繃或過度勞累會導致疼痛和不適。研究表明,靜態拉伸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緩解緊繃的肌肉;反過來,這也能減少疼痛,幫助你更輕鬆地處理日常任務。

03 減少壓力

高強度的壓力會使你的肌肉感到緊張和緊繃,拉伸你的肌肉可以幫助它們放鬆,結合正確的呼吸練習,還可以減少精神緊張和焦慮。

04 增加血流量

2018年一項關於動物的可靠研究發現,每天進行拉伸運動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的血液流量可以幫助你的肌肉在鍛鍊後更快地恢復。

05 提升運動表現

增強肌肉的柔韌性可以增強你的敏捷性、速度和肌肉力量,這可以幫助你在鍛鍊或運動時表現得更好。

不過,靜態拉伸雖好,但卻始終充滿爭議。

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運動員在靜態拉伸以後的肌肉力量還比不上拉伸之前;還有研究表明,靜態拉伸會降低30%的肌肉力量。

靜態拉伸在健身和運動表現領域之所以一直飽受爭議,其核心概念是——持續的靜態拉伸可能會 損害後續的運動表現 ,這也導致了從熱身時的靜態拉伸到只強調動態拉伸的轉變。

但有很多專業人士認為,如果基於運動表現目標,你應該選擇的拉伸類型有許多細微差別。

3

靜態拉伸是否是最佳策略

所以,接下來的主要問題是:

防止受傷和提高表現的最佳策略是動態拉伸還是靜態拉伸?還是兩者平衡?

讓我們先來看一項研究,其中比較了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對運動表現、活動範圍和預防損傷的影響。

研究發現, 小於60秒 的靜態拉伸被認為是增加關節活動範圍(ROM)的有效方法,通常被認為可以提高運動能力,減少與運動相關的損傷的發生率。但研究報告也指出,推薦拉伸後進行動態活動,在減少肌肉損傷,增加關節活動度,以及對隨後的運動成績等方面,並沒有發生重要影響。

這項研究表明, 小於45秒 的靜態拉伸可以在不顯著降低「強度、力量或速度依賴的運動表現」的情況下用於訓練前的方案。

另外的研究結果顯示, 大於60秒 的靜態拉伸「更有可能導致輕微或中等程度的成績下降」,而且這些運動前的項目通常不用於運動員和一般人群。還有,熱身中較短的拉伸時間,比如 每塊肌肉的拉伸總時間為30秒 ,可能不會對隨後的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訓練有素的人群而言。

那麼,我們可以從以上這些信息得出什麼結論呢?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靜態拉伸在很多方面都是有益的,如糾正肌肉失衡、減少肌肉過度緊張、增加關節活動度、減輕關節壓力、維持正常的肌肉功能、減少受傷的機會、進而提高能力和力量。

總之,不同類型的拉伸會引起不同類型的神經肌肉系統反應。

4

靈活性訓練很重要

因此,了解不同類型的靈活性訓練技巧對根據評估、需求和每個客戶或運動員的目標,應用適當的靈活性訓練計劃是很重要的。

關於這一點,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NASM在他們的OPT最佳運動表現訓練模型中也設計了3個靈活性階段:矯正靈活性、主動靈活性和功能靈活性。

▲ Photo via NASM

01 矯正靈活性

用於OPT穩定水平,旨在通過改善常見的肌肉不平衡和關節ROM來解決關節活動度的改變。矯正靈活性使用自我肌筋膜松解技術,然後進行靜態拉伸。

矯正靈活性訓練使用自體抑制,當神經脈衝感覺緊張大於引起肌肉收縮的脈衝,從而導致肌肉放鬆的過程。

矯正靈活性的急性變量因素:

SMR

通過泡沫軸或類似的設備在壓痛點輕柔地施加壓力

保持30秒(最少)

靜態拉伸

1~3組

在第一個緊張點保持30秒

02 主動靈活性

運動補償處理後的活動前熱身,適用於OPT強度水平,旨在通過使用交互抑制來提高所有運動平面的軟組織伸展性。

主動靈活性的急性變量因素

SMR

通過泡沫軸或類似的設備在壓痛點輕柔地施加壓力

保持30秒(最少)

動態孤立拉伸

在第一個緊張點堅持1~2秒

重複5~10次

1~2組

03 功能靈活性

在訓練前的主動熱身階段,適用於OPT強度水平,旨在提高多平面軟組織可擴展性和提供最佳的神經肌肉控制,利用身體的肌肉來控制速度、拉伸的方向和強度。

功能靈活性的急性變量因素:

SMR

通過泡沫軸或類似的設備在壓痛點輕柔地施加壓力

保持30秒(最少)

動態拉伸

1~2組

每組重複10~15次

3~10個練習動作

為了讓你的拉伸安全且有效,你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超出舒適的範圍。輕微的不適是正常的,但當你拉伸時,你不應該感到任何疼痛,如果感到疼痛,應立即停止;

拉伸要輕柔一些。用流暢、緩慢的動作,當你拉伸時,避免跳躍類的動作,如果你正在養傷,更要格外小心;

別忘了呼吸。呼吸可以幫助緩解你身體的壓力和緊張,也可以幫助你保持更長時間的拉伸;

慢慢來。一開始只做少數幾個拉伸運動,隨著你柔韌性的增強,可以再增加一些重複次數和更多的拉伸動作。

相關焦點

  • 靜態拉伸、彈性拉伸和動態拉伸,哪個熱身效果更好?
    拉伸能減少運動傷害嗎?關於運動前伸展運動對受傷風險的影響,這裡有兩個突出的隨機對照試驗:1093③和1539④名澳大利亞陸軍新兵的研究。這兩項研究都發現,在12周的強化訓練中,運動前的拉伸運動並不能降低受傷的風險。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熱身(包括模稜兩可的拉伸運動)的益處以及一些證據,並得出結論,只有使用動態拉伸運動才有科學依據。但現實中,應該如何做?
  • 跑步該怎麼拉伸?動態拉伸和靜態拉伸選哪樣?我來告訴你
    導語:如果大家是一位跑步愛好者,或者說接受過一定的運動訓練,那麼大家肯定知道拉伸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跑步前還是在跑步之後,拉伸都是必須要進行的。不過跑步該怎麼拉伸?動態拉伸和靜態拉伸選哪樣?讓我來告訴你。
  • 動態拉伸與靜態拉伸的區別和運用
    10年來,體育科研人員、教練員和運動康復醫療人員通過不斷研究探索發現:在體育活動之前進行準備活動有很多更適宜的方法,即認為應以動態拉伸練習來代替傳統靜態拉伸練習,因為動態拉伸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運動水平,同時還有助於有效減少運動損傷。
  • 跑前動態拉伸,跑後靜態拉伸,你可別搞混了
    拉伸對於熱愛跑步的大家來說,應該是十分熟悉的。無論是跑前還是跑後,我們都需要進行拉伸。不過跑步前後進行的拉伸類型不同,有的小夥伴可能會弄錯,從而導致跑前拉伸不到位,提高了損傷的風險,或是跑後錯誤拉伸,不僅沒能緩解肌肉壓力,反而為其增加負擔。
  • 拉伸大全丨24種動態拉伸+靜態拉伸,學到就是賺到!
    對於拉伸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而拉伸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也強調過很多遍。了解如何正確拉伸,對於防止運動損傷十分重要。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奉上最全面的拉伸方法。 專家建議:運動前進行動態拉伸,運動後進行靜態拉伸,可以更好的防範運動損傷。
  • 動態、靜態、活動等拉伸動作有哪些?(附圖)
    靈活性在任何運動員的表現中都是重要的,有效的拉伸技術將有助於任何訓練計劃的成功,有效的伸展技巧將幫助任何預備訓練計劃取得成功
  • 靜態拉伸知識科普,一篇文章讓你正確的認識靜態拉伸
    這就是靜態拉伸。 靜態拉伸的一些爭議 關於靜態拉伸,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增加,從傳統的基於經驗的訓練哲學出發,無論你是在力量訓練之前,之中還是之後都可以做,最好做得更多,它已逐漸成為人們的關注焦點。
  • 動態拉伸--不能簡單愛
    最近咱們這個村兒裡突然來了一個單身帥氣的外村兒小夥兒,名叫「動態拉伸君」。於是,兩個熱心青年組成了一個叫「康復體能新科學」的公益性組織,秉承著「寧肯我們被吐槽,也決不讓鄉親們吃虧」的為群眾服務的理念,自願發起了對「動態拉伸君」家底兒的調查!下面就請看該組織經過調查後在村委會上的發言稿,各位鄉親細細評鑑。各位鄉親們: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在這裡為大家匯報我們對「動態拉伸君」的家底兒調查結果。
  • 4個靜態拉伸肌肉的訓練動作,幫你緩解肌肉疲勞,練出有型的肌肉
    導語:新手健身,經常會聽到老司機傳授經驗,說在正式組訓練前要做拉伸訓練,故而不分青紅皂白就茫然地選擇一些動作進行練習,根本傻傻的分不清哪些動作是靜態的、哪些是動態的,哪些適合正式組訓練前使用、哪些適合正式組訓練後使用,今天小編在這裡會一一幫助各位剖析。
  • 看完這篇,你不會再說不懂拉伸!
    緩解肌肉的緊張或疼痛,拉伸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肌群平衡、運動控制能力和敏捷度都可以通過拉伸改善。萊美研究負責人Bryce Hastings從事康復理療師工作已有20年,關於拉伸,一起來聽聽他的見解。
  • 多種拉伸腿部的方式給大家,防止粗腿
    健身最怕的就是練受傷,畢竟這不僅會讓你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鍛鍊,如果你不注意控制飲食的話可能還會….胖起來。那要說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預防受傷,訓練前的拉伸一定是首選。尤其是腿部,不管你是做大重量的無氧運動還是跑步這類的有氧訓練,拉伸都極其重要。這道理誰都懂,問題就是不會拉伸啊…那到底腿部拉伸哪種方式比較好?什麼時候拉伸更合適呢,鍛鍊前還是鍛鍊後?
  • 健身時,進行靜態拉伸訓練,是壞處多還是好處多?
    你可能已經想到了,那就是拉伸放鬆。 低強度的靜態拉伸,能夠緩解重量訓練之後的肌肉酸痛,縮短肌肉恢復的時間。但是,拉伸其實在現今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
  • 筋長一寸人長一歲,拉伸對身體的好處,你知道嗎
    其實拉伸是一門運動藝術和運動學科,是一門與運動訓練和健身分離緊密結合的專業知識。從健身教練的經驗來看,拉伸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拉伸可以分為運動前拉伸和運動後拉伸。我們稱之為運動前的動態拉伸。運動後,我們主要做靜態拉伸。
  • 沒有「熱身+拉伸」的跑步,你可能是個假跑者!
    跑步前熱身+動態拉伸+跑步後靜態拉伸,是我們大眾跑者必須知道的常識,如果你還沒這方面的意識,你可能是個假跑者!
  • 為什麼一定要拉伸?你以為的拉伸,80%都是錯的
    拉伸,到底有什麼用?研究表明,保持30秒-60秒的靜態拉伸,可以有效幫你增大活動範圍。肌肉的緊張與鬆弛,都是微觀層面上,肌纖維、肌節、肌絲的變化,從整體外形是看不出來的。拉伸確實會讓肌纖維變長,但變長的是肌纖維的最大長度。
  • 那是你不懂拉伸!一組拉伸,讓你真正放鬆
    不容忽視的拉伸動作,位低責任重,幾組動作讓你愛上拉伸在全民健身的時代,健身已經漸漸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早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每天都要抽空鍛鍊一下自己的身體,緩解壓抑了一整天的神經,另外放鬆一下自己疲憊的心情。
  • 每次拉伸你會拉多久?正確掌握拉伸時間才能最大化的收穫健康
    大家好,這裡是真健身,我是小偉教練我們知道一個完整的訓練計劃是應該包括訓練前的熱身拉伸和訓練後的拉伸,教練也在強調訓練一定要拉伸!那麼到底拉伸是拉的什麼?拉伸要拉多久?是不是越久越好呢?拉伸的意義我們知道訓練肌肉收縮是為了增加肌肥大或者肌肉力量,能拉伸肌肉是為了什麼呢?拉伸肌肉主要是提高肌肉的柔韌性關節的活動度,從而提高運動表現能力,運動前的拉伸還能降低運動的風險,運動後的拉伸可以幫助放鬆緊張酸痛的肌肉,防止肌肉粘連,減輕DOMS。
  • 靜態拉伸(三)——針對肩關節活動度的拉伸
    想練高抓、抓舉的朋友挺多的,上面這個動圖就是抓舉。是不是舉重這個聽上去粗魯的項目,也還挺優美的?而且,似乎舉重運動員的身材,也不是大家嘴裡說的那樣矮胖,對吧?但是,抓舉及其變式高抓,都不是說做就能做的。你需要把雙臂完全打直,雙手舉到頭頂後上方,比如下圖這個姿勢。
  • 拮抗肌的PNF拉伸,拉伸更有效!!
    靜態拉伸是一種將肌肉拉伸至極點,靜止不動的方法。動態拉伸是有運動針對性的功能性拉伸,可以加強練習者的力量,身體柔韌性。一、PNF拉伸的具體操作PNF拉伸法聽起來很難理解,但操作上很簡單,就是在傳統拉伸過程中,增加一個目標肌群主動對抗發力的階段,然後繼續做傳統靜態拉伸。所以PNF拉伸,就是拉伸→主動收縮→再拉伸的過程。例如膕強肌的PNF拉伸:1、靜態拉伸目標肌肉,約10秒;
  • 健身不拉伸,你相當於白練!一組拉伸訓練,每次只需15分鐘
    拉伸訓練的幾個好處,你知道嗎?1、健身前一組拉伸訓練可以激活肌群,避免肌肉拉伸,讓你更好的進入健身的狀態,提高運動表現力。2、健身前一組拉伸訓練,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給身體提前預熱,提高關節的靈活性,有效降低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