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巨頭拼多多

2021-01-21 品玩

一位資本圈人士告訴品玩拼多多的日訂單超過京東了,而這距離它成立只有不到兩年半的時間。

「如果你對這個數據有所質疑,可以留意一下家裡長輩的那些微信群,全是拼多多的拼團連結。」

用戶達到 2 億,月活用戶半年翻番,銷量不斷破紀錄,如果只看數據,拼多多絕對是電商界的後起之秀。

可它還有另一面——網友直言不諱地在各種社交平臺吐槽拼多多「垃圾」「詐騙」。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 年拼多多投訴量躍居行業第一,高達 13.12%。

電商的新模式還是垃圾騙子網站?媒體對拼多多的關注度像 2016 年以前的快手——幾乎沒有報導,而拼多多正在黑白對立式的爭議中繼續前進。

用戶想要的就是低價

在拼多多很容易看到這樣的商品:3元的抹胸,7.7元10條的內褲,8.8元的加絨打底褲,44元的冬季羽絨服……

拼多多的一位商家小影表示,這類超低價商品利潤空間只有一兩塊錢,甚至完全沒有利潤,但可以做引流款——用戶被超低價吸引過來,未必真買,但卻有極大可能性購買頁面中推薦店鋪相關商品。

商家還在引流款上動手腳。同一件帽衫,正常價格是28.6元,商家把引流款的價格壓低到19.7元。正常情況下,商家會把一單的利潤維持在5~7元左右,引流款的定價介於微賺和微虧之間。但服裝類引流款的貓膩在於尺碼,這件帽衫19.7元的只有一個2XL的尺碼,大部分人穿都不合適,而正常售價的尺碼齊全。

正常商品和引流款

「說實話,這些衣服質量挺一般的。」小影告訴我。

「用戶不會退貨嗎?」

「可以退,但我們要求無理由退貨要自付運費,一共十來塊錢的東西,退貨運費要十幾塊錢,用戶覺得划不來,也就不退了。」

自從經營多年網店的小張把自己的微信掛在一條拼多多的討論帖下面之後,每天都會收到多位網友前來討教經驗,因為他們都聽說拼多多不錯。

不錯的意思是,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你是拼多多的賣家吧,我也想做拼多多,分享一下經驗唄。」

面對千篇一律的提問,小張最常用的回覆是:「你去看看現在拼多多的商品,你想想價格戰能不能打贏。」

在阿里、京東的雙寡頭競爭格局下,拼多多能夠迅速獲取用戶的關鍵是社交和低價——讓價格低得有些不合理的商品通過用戶分享、拼團在微信裡自發傳播,那些願意為找低價商品付出時間的用戶「中招」了。

極光大數據顯示,這些用戶70%為女性,65%來自三四線城市,來自一線城市的用戶僅有7.56%,與京東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些用戶又強化了拼多多低價的屬性。小張告訴我,同樣是一條牛仔褲,有人賣100元,有人賣30元,用戶肯定買30元的。能拿到賣30塊錢還有利潤的貨才是賣家的核心競爭力,「價格沒優勢,別來拼多多」。

叫他們賣家,不如叫代理商

對追求低價的用戶來說,低價商品之外另一個吸引力就是包郵。

PingWest品玩了解到的情況是,拼多多商家的快遞成本是,一單2~3元(除港澳臺新疆,3KG之內)。低價快遞是建立大訂單量基礎之上的——日發貨量最少3000單。

對沒有品牌的中小賣家來說,參與營銷活動可以把訂單量衝到這個規模,但不能保證每天都能有幾千的訂單量。

小張和小影均告訴我,他們自己是沒有庫存的,都是和工廠合作,直接發貨。

「別囤貨,囤了之後不能退貨,風險太大。走代理,萬一賣得不好,立馬換下一個。」小影說。

小張和小影與其說是賣家,不如說是代理。他們只是在幫供貨商(工廠)賣貨,從工廠拿到不同商品的數據包(商品簡介,圖片等)上傳至自家店鋪,加幾塊錢的利潤出售。有用戶在自家店鋪下單,他們把用戶的購買信息傳回工廠,由工廠發貨。小張和小影堅持的理念是,薄利多銷。

像小張這樣混跡於網店圈多年的,有了上遊工廠的資源,自己直接和工廠合作拿貨。對於小影這樣資源不夠豐富的賣家來說,他們的進貨渠道主要是貨源代理。

我被小影拉到一個拼多多貨源供應的群中,裡面多位代理商在推銷自己的貨源。

老於向我推銷自己的貨源

一位貨源代理商老於告訴我,服裝、配飾、玩具、文具、家具都有貨源,自己正在搭建網站,把手頭的貨源都展示出來,賣家想要囤貨或者代理合作,可以在自己網站上一鍵下單。

「我的一位朋友以前通過這種方法開過淘寶店」。我告訴老於。

「對,現在的拼多多就是五年前的淘寶,處於紅利期。現在資金少在淘寶根本沒法玩了。」

老於還向我推薦了卷皮和折800,在拼多多上線之前,這兩個平臺是低價商品主要的銷售陣地。「卷皮和折800不溫不火的,銷量很一般,還是拼多多好。」

低價商品從哪來?

老於說,他有的是低價商品。3塊錢的手機殼,5毛錢的筷子,9塊9的衣服。

這些低價商品從哪裡來?生產這些低價商品,工廠還能有利潤?一位從事多年服裝供應鏈管理工作的王女士向PingWest品玩揭開了背後的秘密。

王女士說,服裝的生產加工環節是沒法省錢的,能夠降低價格的方式只有壓縮流通成本。電商平臺上,某一個品牌的價格比實體店低,一方面是電商平臺讓出了一部分利潤空間,另一方面是電商不再像傳統行業一下子囤半年的庫存,而是不同版式先生產少量的貨來試,哪款爆了再加大生產。

比如,正常情況下,一條牛仔褲的成本在70塊錢左右,拿到淘寶去賣,定價為140塊錢可以有利潤空間。

拼多多的低價商品

PingWest品玩查詢發現,在拼多多上,一條牛仔褲的售價僅為20~30元,這個價格遠達不到牛仔褲的面料、製作成本。

王女士說,這樣不合理的低價服裝,主要有幾個渠道來源:

第一,商家壓了很多年的庫存。商家開始以微利或者成本價清庫存,但清了很多年都清不掉,急需資金回籠,已經是賣10塊錢就回來10塊錢的心態。第二、工廠生產貼牌服裝剩下的面料,加工成服裝。這部分面料沒有成本,成本只有工人的工錢。但這樣加工出來的服裝,同一款式的不會特別多。第三、面料生產商生產出來的面料不合格(存在甲醛超標等情況),採購客戶不要了,低價處理給工廠。這類面料一般都按斤賣,核算到一件衣服的成本,只有幾毛錢,也相當於沒有面料成本。而且,這樣的面料很多。

實際上,工人的成本也在壓縮,因為服裝生產從原來的工廠產線轉為家庭式小作坊。

王女士說,80後、90後的年輕人不願意在產線打工,原來背井離鄉打工的60後、70後返鄉,但生產服裝的主力還是他們。原來的大服裝廠被打散了,分散到山村,村子裡沒有生產場地,大家就在家裡做。他們正常在家照顧老小,業餘做衣服,工錢也就降下來了,標準也降下來了。

小作坊做出的產品沒有檢測環節,也沒有標準,甚至不同工人做出來的都不一樣。

「9塊9的衣服我可不敢買。」王女士說。

為什麼低價成就了拼多多?

不同層次的人有不一樣的需求,並不是大家在談論消費升級了,便宜商品就沒人要了。

高、中、低收入人群都在追求性價比,只不過他們眼中的性價比不太一樣。在中產們眼中,產品簡潔、品質高、價格適中就是性價比高,在小鎮青年眼中,便宜、花哨更好。

曾經,淘寶就是低價商品的大本營,在拼多多上備受歡迎的9.9元包郵正是誕生於淘寶。但如今,淘寶的流量不只是簡單的向低價商品傾斜,而是向有特色、有文化內涵的品牌和店鋪傾斜。

PingWest品玩曾在《在雙11「1682億」的背後,是一場集市文化的復興運動》一文中詳述了淘寶天貓平臺上有一批老字號以及年輕獨立設計師品牌崛起。淘寶也正在藉此擺脫便宜、高仿甚至假貨的標籤,樹立獨立審美意識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費觀。

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張感覺到的變化是,在淘寶上參與營銷活動的門檻越來越高,以低價商品的利潤空間,在淘寶上很難賺錢,不參與活動又很難獲得流量。拼多多不一樣的地方是新店鋪也可以參與營銷活動。

而且,要參與活動,首先需要通過刷單把交易量和評價刷上去。淘寶不斷打擊刷單,安全淘寶號的價格越來越高。

PingWest品玩從一個刷單商家處獲得的價格顯示,淘寶刷單起步價為7元/單,拼多多刷單最低能達到4元/單。

運營成本低的平臺不只有拼多多,在拼多多出現之前,中小賣家們也把卷皮、折800作為低價商品銷售的主要陣地。但受制於卷皮、折800本身的用戶規模,在這些平臺上產生大銷量的機率很小。

如果拼多多還是走淘寶模式,它現在的情況不會比卷皮、折800好多少。拼多多的成功之處在於抱上了微信這個免費的流量大腿。

拼多多能夠長期利用微信導流的底氣在於和騰訊的關係:2016年7月,騰訊參與了拼多多的B輪融資。眾多在微信群、朋友圈的營銷活動都遭到微信封殺,但拼多多從來沒有過。前幾天,微博上還出現前拼多多員工爆料微信不封殺的原因,大意是騰訊投資了拼多多,拼多多和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的關係好。

PingWest品玩向拼多多相關負責人求證該微博內容,對方的答覆是,確實是騰訊投資,但沒有得到騰訊資源上的支持,拼多多在微信中不算惡意分享。但隨後,微博爆料人刪除了這條信息。

拼多多利用微信獲得流量的方式是:以低價團購形式讓用戶自發在微信拉人拼團,獲取流量;用戶自發在微信分享9.9元包郵的引流款商品,把更多在意價格的用戶吸引過來。

王女士說,這就像過去大家都知道大商場的東西好,但動物園還會存在。「動物園勝在產品設計和更新換代上,有一些人就是願意花低價買時尚新潮的衣服,他們不會要求花30塊錢買件衣服穿5年,而是兩三個月之後,又有新款式可以穿了。」

在製造業,品控其實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好的毛巾和差的毛巾的區別,有可能就在於好的毛巾在出貨之前就把殘次品攔截在了工廠裡。而整體良品率越來越好的中國製造,也給拼多多這樣的平臺帶來了客觀上的生長空間——即便沒有品控的產品,完全不能用的也比過去少了很多。

在意或者在網上吐槽的那部分人走掉了,願意為低價損失一部分品質的用戶留下來了,還有一部分人則是看中了機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平衡——在拼多多買到一次不好的東西,可以再買一次,甚至買 5 次都比去其它電商便宜。

至此,被淘寶和京東消費升級戰略淘汰出來的那些商家和買家,在拼多多裡碰了頭。

(小張、小影、老於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理解「我」,看懂消費升級與降級
    即便消費主義依然盛行,可年輕人不再一味追求消費帶來的快感。正如在豆瓣,有17萬年輕用戶聚集在消費降級組。他們討論著消費結構的降級,希望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類別;也討論著消費欲望的降級,只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品牌;他們不再為購買廉價產品而感到自卑,反過來可以為自己的省錢與精明而自豪。
  • 拼多多進軍批發業務加碼B2B布局,零售電商巨頭打響源頭爭奪戰?
    據界面新聞,7月27日,拼多多對商家上線了一項新業務,名為「多多批發」,這個拼多多官方批發採購平臺「拼多多批發」的推出,被業內認為是從零售電商業務起家的拼多多由此向B2B業務延伸的開始。拼多多為何重歸B2B?
  • 拼多多的「暴富」,暴露中國消費現狀,底層的消費模式成就了它?
    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收到朋友發來的連結,讓我們幫忙點一點砍價,而這個砍價就是拼多多的連結。不得不說,拼多多從一開始的人人害怕到現在的真香,離不開它精妙的宣傳。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覺得拼多多上面的商品都是假貨,甚至覺得就是騙人的,是貪小便宜的人才會買的,但是在朋友的宣傳下,我們一步一步的陷入其中,然後發現,上面的一些實用的東西還挺好,9.9包郵的商品也都便宜好用,於是入了拼多多的坑,甚至開始給朋友發連結讓朋友幫忙砍價,最終加入了砍價大軍。
  • 拼多多厲害在哪
    編輯導語:電商行業長久以來競爭十分激烈,巨頭雲集,因此一度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出現新的獨角獸的行業,然而拼多多卻出人意料的殺出了一條大道。拼多多為究竟厲害在哪?它的崛起有什麼啟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分析吧。
  • 春晚紅包花落拼多多 巨頭們為何前赴後繼搶春晚?
    繼微信搖一搖,支付寶集五福,淘寶紅包雨之後,拼多多也瞄上了春晚,今年的拼多多又會有什麼玩法呢?儘管春晚的質量年年下降,但是它仍然有著極高的商業價值。而在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推動下,"搶紅包"也成為了了除夕夜晚一道必不可少"下酒菜"。拼多多搶佔今年春晚意欲何為?
  • 新中產:消費升級or消費降級
    方便麵市場重鑄輝煌,拼多多成功敲響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鐘聲,牛欄山二鍋頭業績漲勢喜人,越來越多的低價市場產品實現了「逆襲」。於是很多人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說,這是「消費降級」的標誌性信號。然而,2017年中國經濟剛剛出現群體性的「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購買有品牌的商品,開始為服務、為知識付費,為何短短一年後,消費就突然降級了?
  • 拼多多突襲支付寶
    省錢為第一目的多多錢包秉承了拼多多一貫的產品作風,簡單易操作,這與拼多多的用戶屬性直接相關,甚至是拼多多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拼多多從誕生起就有著明顯的「下沉」「中老年」用戶標籤,這些標籤對應著非網際網路深度用戶,或者行動支付的非密切接觸者。
  •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布局家居業,電商巨頭加速博弈增量市場
    去年年底,拼多多聯合創始人冬棗也曾對外透露:「我們計劃未來三年內,通過產業帶智能化改造和消費數據引導,帶領超過500個產業帶商家邁入『億元俱樂部』,10000家步入『千萬俱樂部』。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降低家居品牌的電商運營成本,不斷推動優質產能脫穎而出,持續為消費者帶來平價高質產品和服務。」
  • 被拼多多安利的這一年
    國美與拼多多將在供應鏈、物流、服務、技術等多個維度,共同推動零售企業價值升級,為更廣袤的市場和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商品與服務,助力零售行業形成從供給創新到消費升級,再到創造消費新增長點的正向循環機制,加快釋放新型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 從拼多多星巴克「貓爪杯」,談進口電商項目「多多國際」未來-雨果網
    在去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拼多多副總裁李源就曾表示,拼多多將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3年招募50萬家海外中小商家入駐。拼多多預計首批合作商以東南亞、日本與韓國商家為主,也將招募部分歐美中小商家入駐。 李源表示:「拼多多啟動『國際直通車』計劃的出發點在於促進海外商家與中國消費者實現端到端的對接,讓中國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多的海外優質好貨。」
  • 抖音的「冰與火之歌」與拼多多的「權力的王座」?
    如果說抖音是消費升級的「偶然產物」,抖音正在取代朋友圈成為一種新的炫耀方式。那麼拼多多就是在消費降級之下的「預謀產物」,反正不喜歡它的人也不會去用的。如果說2018上半年是屬於抖音的,它「憑空而來」。既然2018上半年是抖音的「冰與火之歌」,那麼2018年下半年就是拼多多「權力的王座」。2015年9月開始上線的拼多多,2016年9月和拼好貨合併用戶破億月GMV超10億,2017年10月,拼多多近1個月長期佔據iOS總榜及購物類第一名,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資本市場……拼多多似乎一直都很急,尤其是在騰訊2016年7月入股之後「一日千裡」。
  • 還在嘲笑拼多多?你可能不知道,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使用拼多多!
    近兩年,對於拼多多的爭議不斷,很多的人批判拼多多平臺假貨多,質量不好,發貨慢等等問題,卻還是逃不過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真香定律」。以前總看到各大媒體批判,使用拼多多是消費降級的表現,是很low的消費方式,但這並沒有阻止拼多多銷售額的增長,也並沒有阻止拼多多活躍用戶的增長,反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包括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都在悄悄的使用起了拼多多。下面展示一下我在拼多多上面薅的羊毛(沒收錢,不是託!)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 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是便宜、消費降級還是平臺補貼?是運氣還是創新?這一成功是否可以複製?這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最值得研究的案例之一。同時,因為早期山寨假貨橫行,「拼夕夕」一度成為公司難以撕掉的標籤。很長時間裡,很多用戶對拼多多的印象停留在「賣便宜貨」的,便宜的原因多是假貨或補貼,專供消費降級人群和下沉市場用戶,一旦補貼取消了,假貨得不到治理,拼多多也就到頭了。
  • 拆解拼多多:成立5年硬剛阿里,網際網路史上最強「造富神話」
    是便宜、消費降級還是平臺補貼?是運氣還是創新?這一成功是否可以複製?這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最值得研究的案例之一。/ 01 /從夾縫中廝殺而出2015年,傳統電商行業已是一片紅海,不僅有阿里、京東等綜合類別的巨無霸,還有蘑菇街、當當網、網易嚴選等細分領域的小巨頭。激烈的廝殺中,電商行業整體發展放緩,市場擴張幾近飽和。
  • 拼多多支付來了!
    行動支付網訊:12月5日消息,拼多多已開始內測支付服務「多多錢包」。 根據介紹,「多多錢包」是拼多多官方推出的支付服務,通過該錢包支付可享受隨機立減或返現等專屬優惠活動。而該支付服務正是由拼多多關聯企業實際控制的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付費通」)提供。
  • 昨天,拼多多周年慶,讓阿里著急的拼多多,5年間做了什麼?
    昨日10月8日拼多多迎來了5周年慶,一個從大家都看不上的平臺發展成現在的電商巨頭,正在滲透著我們的生活。能讓阿里著急的為什麼是拼多多?成立5年間做了什麼?其次通過這種朋友圈拼團的新穎玩法,不僅建立了龐大的拼購社群圈,同時,通過這些用戶之間口口相傳的口碑效應還引爆了很多的爆款商品吸引了更多新的消費群體。這些爆款並非由平臺運營來決定,而是用戶自己選擇的結果。而對於拼多多而言,僅僅需要把不同的商品推給不同圈層的用戶後,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平臺的作用只是讓交易更流暢,品質更好。
  • 「多多錢包」悄然上線,拼多多劍指金融支付生態圈?
    近日,拼多多終於也按奈不住,悄然上線名為「多多錢包」的金融支付服務。據悉,部分拼多多用戶在平臺購物時,突然發現支付列表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支付方式「多多支付」。而在APP的「個人中心」界面,官方推出的「多多錢包」功能也正式上線,點擊進去就能快速開通。整個流程與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錢包基本一致,用戶填寫基本個人信息後,添加銀行卡並驗證手機號就能開通。
  •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憑藉私域流量,聯聯周邊遊會成為下一個拼多多嗎?  回顧拼多多的崛起,就在於對私域流量的有效利用。不僅是因為其以低價位產品為切入點的消費降級,更是通過社交電商模式將流量池向微信平臺拓展,實現對微信平臺龐大私域流量的有效利用。拼多多的模式,就是一種新型微商,這種商業模式支持著拼多多能從淘寶、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的擠壓下嶄露頭角,甚至在GMV上超越京東、逼近淘寶,並於2020年5月15日突破700億美元的市值。
  • 拼多多靠什麼擺脫低質標籤
    當淘寶、京東先後上線低價版淘寶、拼購業務,拼多多被視為兩大巨頭聯手阻擊的對象,而拼多多如何搭建護城河並站穩腳跟也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對此,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稱,拼多多會與當前的電商行業活躍者進行錯位競爭,將供應鏈向更為前端延伸,深入商品產業端,簡化流通鏈條,並通過規模化效應降低運營成本。
  • 拼多多是怎麼抓住年輕人的心?送錢就完事,年輕人:我好可
    對於很多在拼多多上購物的年輕人來說,拼多多虧損的消息,是令人驚喜的。因為大家都很清楚,這是因為平臺實實在在地補貼了用戶造成的結果,像許多網際網路企業興起時的傳統打法一樣,虧損大幅擴大,無疑是在說又給消費者送錢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