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抗疫,中國科技企業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2020-12-16 天下網商

摘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

無人機在公路上盤旋,代替人工進行空中的指揮工作;AI機器人走進醫院,幫助醫生看CT;紅外測溫儀在不知不覺間測量著車站乘客體溫;外呼機器人則能將疫情信息管理員從每天300多個電話中解放出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憑藉先進的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這些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1 健康碼

出入社區、坐地鐵、坐公交、逛超市、進單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碼」已然成為一張高效的電子「通行證」,「綠碼」也讓城市加快了復甦的步伐。

杭州在全國率先推出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為數位化健康證明。居民和來杭人員上支付寶可領取健康碼,綠碼可憑碼通行,紅碼和黃碼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

目前,健康碼已落地了超過200個城市,居民不再需要重複填報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區卡口工作人員也更加便利,實現了「無接觸式」查驗,降低了感染風險。

在企業開始復工的時間節點上,人員流動無疑會加大疫情防控風險,而「一人一碼」的健康評估證明數位化,有效實現流動人員的健康管理,員工去過哪些地方、有無感染風險等情況得以實現數位化追溯,使得企業復工期間的疫情風險更加可控。

一人一碼以及背後大數據力量助力復工防控,無疑是當下最需要的防疫措施之一。

2 智能外呼機器人

疫情排查當中,健康統計、問題收集、信息反饋等依靠人工督辦的流程,費時費力還不安全,有了人工智慧語音隨訪系統智能外呼機器人,大大節約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時間,讓他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防疫工作中。

現在陳純打電話的工作比以往輕鬆許多

上海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會書記陳純,之前為了通知居民及時領取口罩,一天撥出了整整358個電話,第二批口罩預約時,該社區用上了阿里達摩院研發的「AI外呼機器人」,2月16日當天,機器人同時呼叫了上南三村56戶居民,其中有效呼叫50戶,用時僅1分多鐘。

為做好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理,智能外呼機器人可以一鍵導入號碼,大批量智能外呼,且對於沒有接通的電話還能進行再次外呼,並記錄外呼數據等,實現智能疫情排查,提升信息收集效率。

現如今,許多社區都正藉助AI智能語音機器人開展疫情智能排查外呼,無接觸地進行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

3 無人機

無人機怎麼抗疫?

2月8日,大疆出動多架無人機,對深圳龍崗工業園區進行消殺,2小時搞定了60萬平方米。減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還大大提高了效率。

無人機噴灑消毒劑不僅可以設置航線覆蓋半徑,通過自由航線對制定區域消毒,還可以通過給定坐標實現定點消毒,在無障礙遮擋的室外停車場上方十米使用自由航線模式噴灑。

無人機的高機動性的特點,除了滿足定點消毒的需求外,還可以為一線民警投放防疫口罩、醫療手套等簡要設備,為前線服務急需的群眾。

此次疫情,那些愛串門的人,也是很難管。

但是,再不老實,也逃不過無人機。在內蒙古的一個偏遠村子裡,一老奶奶沒戴口罩出門,就被無人機盯上了。

「老奶奶別看了,這是咱們村的無人機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亂跑!記得趕緊回家洗洗手!」

這大概是偏遠農村的老百姓,離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4 機器人

在防疫抗疫期間,機器人不怕感染,又「不怕累」,成為了醫生的好幫手。

豹小秘在海澱醫院工作

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推出的智能疫情協作服務機器人豹小秘就在北京市海澱醫院裡,協助醫生進行無人導診,自動響應發熱問診、引領病人及初步診療,實現了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療,避免醫護人員與病患直接接觸而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另一個場景裡,機器人還盡職盡責地充當著隔離區的「送餐員」這一身份。

1月24日,由新加坡飛至杭州蕭山機場的TR188次航班上有2名確診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乘客,與他們同一航班的219名乘客被安排在了市委黨校進行集中隔離觀察。上海機器人服務商擎朗智能開發的機器人「小花生」就肩負起了送餐任務。

在嘉興南湖區新嘉街道的集中隔離留觀點,機器人志願者「小美」,會根據工作人員的指令,為留觀人員提供送餐、送藥、送物品等各項服務。

這些機器人看起來沒有溫度,但危機時刻,在最危險的地方為大家提供著「有溫度」的服務,儘可能地減少人員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5 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2003年,額溫槍還是件新鮮事兒,「非典」時期,測體溫的工具仍以體溫計為主。而現在,各地的車站、機場,都開始啟用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幾秒鐘即可顯示結果,一旦有超出標準體溫者,測溫儀就會報警。

紅外測溫設備,能感應到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把溫度轉換成數字和圖像。疫情當前,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滿足了快速、大面積安全排查的需要,同時又是一種遠距離、不打擾的方式,被檢測人員無需停留等候,值守人員也與被測人群保持著較為安全的距離,有效地減少感染風險。

高德紅外、海康威視等企業均推出了達到±0.5℃精度的紅外熱成像測溫設備。±0.5℃精度完全可以滿足公共場所的體溫初篩要求。如果搭載黑體(一種校準設備),精度可以更高,可以達到±0.3℃。

雖然使用效果非常好,但是也產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畫面,比如廣州南站的測溫儀圖像顯示,乘客放屁的時候也會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網友笑稱「真是太羞恥了」。

6 線上課堂

疫情期間,各地中小學校延遲開學,一時間,網絡教學、在線授課成為了整個教育行業最熱門的詞彙。

阿里巴巴緊急上線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互動等教學場景解決化方案,向全國學校免費提供。

疫情期間,湖北省有300多所學校啟用了釘釘在線課堂。直播授課內容是可以作為教學資源無限次分享、回放,直播的觀看情況、在線時長等也能夠數據化呈現,極大地提升了對於學生的管理水平和效果反饋。

這期間,小學生抱團給釘釘線上課堂打一星的消息卻是讓人哭笑不得。

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還回應了屢屢出現在熱搜上的被學生們打「一星好評」一事。他說,釘釘團隊看到很多孩子打一星,是理解的,只是技術哥哥們真的有點委屈。「小孩子天性喜歡玩,要是我小時候天天上網課,說不定我也很討厭這件事情,也會打一星。」

多家教育平臺也都參與到了「停課不停學」線上辦學活動中,紛紛推出在線教育新產品來滿足特殊時期各學校的不同教學需求。微信群、QQ群、視頻電視、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式的授課產品層出不群。

7 遠程辦公

2月3日,本該是春節假期後開工的第一天,但它和以往有些不一樣。疫情並未消除,很多上班族不得不切換到在家辦公的狀態。

過去幾年,網際網路巨頭積極布局企業辦公市場,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釘釘、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後來飛書也加入混戰。面對疫情,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也分別開放及升級了自己的產品能力,以應對「全民SOHO」的局面。

釘釘界面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展現實力的好機會,不成想因為低估了「全民SOHO」的威力。開工第一天,釘釘和企業微信都出現了短時間的癱瘓,好在通過緊急擴容,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網友們也留言調侃著自己居家辦公的狀態。有放假回家沒帶電腦,要開工了只能到村委會去借的,也有人直接下單買了一個新的。

還有網友稱,開工第一天要開視頻會議,要求大家穿正裝,有點儀式感,然後自己洗了12天沒洗的頭髮;也有網友在感慨,在家辦公的效率太低了,想要回到公司去上班。

8 閱片機器人

診斷,是救治患者的第一步。然而,新冠肺炎的診斷並不簡單。

由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中,湖北省臨床診斷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像學特徵者」作為病例標準,醫生需要通過判斷病人的肺部是否呈「毛玻璃樣」來判斷其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所以CT成為最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雖然CT具備快速、直觀的優勢。但是,由於患者數量多、肺內病灶多、變化快,短時間內需要多次複查,再加上優秀影像醫生稀缺的原因,診斷效率難提高,醫生的工作量也非常大。

這時,AI公司們有了大展身手的空間。杭州健培科技開發的新冠肺炎影像檢測雲平臺,就對醫院免費開放,還將檢測系統安裝在硬體上打造「啄醫生」閱片機器人,目前已向湖北的四家醫院分別捐贈了閱片機器人。

有醫生評價,影像人工智慧肺炎輔診系統能提供精準便捷的參考依據,迅速給出診斷意見,能夠緩解醫生在精神和體力上的巨大壓力。

9 疫情信息採集系統

面對疫情傳播,時間就是生命。1月29日,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應用「疫情信息採集系統」進行信息管理並支持決策。該系統是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里雲宜搭平臺,僅用時1天時間就搭建出來,並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調整以滿足工作需要。

新系統上線後,為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

比如醫院物資保障統計。原先用Excel表格匯總各方信息,從區縣、市到省逐級上報,匯總效率低、易出錯、反饋慢,新的系統以支持多級部門數據實時導入,緩解基層疫情上報繁瑣、地方收集信息耗時耗力等問題。

對於社區工作人員,該系統可以將面對面詢問隔離人員的工作,用自主填寫智能表單代替,減少防疫工作者與有潛在傳染威脅的病患接觸時間,降低防疫工作風險,提升效率。

據了解,全國15個省市、100多個區縣、10萬多個基層醫療單位正在應用阿里宜搭平臺搭建疫情相關的信息採集、管理系統。為了讓更多政府、企業快速生產類似應用服務,阿里雲方面表示,向全社會開放宜搭平臺及每日健康打卡、企業返工情況跟蹤等免費模板,直至疫情解除。

10 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

精準的基因檢測,能解除數量龐大的疑似患者的焦慮,緩解臨床診治的壓力,也能為後續疫苗與藥物研發打下堅實基礎。

2月1日,浙江省疾控中心、阿里巴巴達摩院、傑毅生物共同研發上線自動化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可將原來數小時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大幅縮短確診時間,並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央視記者探訪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過程

該平臺採用不同於核酸檢測方法,而是以一項全基因組檢測技術,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產生的漏檢,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和準確率。

在整個平臺中,傑毅生物開發了全自動高通量測序建庫儀,把常規人工需要12小時的工作縮短到2個小時。每次測序過程中產生的海量基因數據,則交由達摩院AI算法進行分析。

達摩院算法專家表示,在序列比對過程中,他們對算法增加了分布式設計,病毒基因分析的速度由數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從而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

阿里雲宣布,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希望為抗擊疫情研究更有效藥物、疫苗,跟蹤病毒變異爭取寶貴時間。

相關焦點

  • 數位化抗「疫」:中國科技Seize Opportunities in Crisis!
    雖然中國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採取的措施看起來old-fashioned但其實背後卻有技術、服務與社會治理方式的創新做支撐,是名副其實的數位化、科技化抗「疫」:此外,中國科技製造與服務企業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的亮眼表現,同樣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眼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發文:《疫情期間,大批機器人在中國投入戰「疫」》
  • 雙語Bilingual|數位化抗「疫」:中國科技Seize Opportunities in...
    、科技化抗「疫」:美國科技雜誌Science Magazine網站發文《中國的積極舉措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其他國家可能難以借鑑》文中提到:此外,中國科技製造與服務企業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的亮眼表現,同樣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眼球: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發文:《疫情期間,
  • 當「復工」鍵按下 中國科技企業如何科技戰「疫」
    當「復工」鍵按下的那一刻,中國企業如何利用創新的科技手段來贏得這場戰「疫」,如何通過實際行動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場由中國企業書寫的科技戰「役」,理應被銘記和傳頌。華為:讓復工更有底氣自去年的「封鎖斷供」事件以來,華為的「備胎計劃」讓人們首次感受到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底氣。
  • 朗新科技旗下易視騰科技與民眾一起「宅」家抗「疫」
    朗新科技旗下易視騰科技與民眾一起「宅」家抗「疫」 朗新科技旗下易視騰科技與民眾一起「宅」家抗「疫」 2020-02-14 10:57:04  來源:網際網路(以下簡稱「易視騰科技」)作為新電視技術、產品與服務的公司,緊密協同央視旗下未來電視、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服務4500多萬在線家庭用戶。
  • 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疫發展紀實
    共克時艱 守望相助——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疫發展紀實□ 宋曉霞 都 爽本報記者 孫中傑2020年初,全國上下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特殊時期這樣的暖心細節還有很多,體現了正星科技真正以顧客為上帝的服務宗旨。捐贈物資獻愛心齊心抗疫度時艱疫情防控期間,正星科技在對自身生產經營做「減法」的同時,對客戶卻做起了「加法」。
  • 庫珀科技:抗疫生產兩手抓 五重防護零感染
    儘管我國本地疫情已基本肅清,但連日來不斷增加的境外輸入性病例,讓中國再次面臨挑戰,一場抗疫持久戰已拉開序幕。企業不能一直停業以待。為了做好一手抓抗疫,一手促生產,庫珀科技集團在經歷20天的遠程辦公後,3月2日正式恢復辦公室作業常態,截至目前,123位復工者和19位居家辦公者尚無一例感染。
  • 科技防疫,這些企業亮出各類絕活
    編者按防控疫情,怎能少了科技力量。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各行各業都在科技防疫上下功夫。不少企業更是亮出絕活,利用已有技術開發防疫產品,打造各類軟硬體防疫設施。危難面前顯身手,企業用科技築起防護牆。尤其是很多企業臨危受命,火線支援前線,充分體現出國內企業的科技能力和儲備,讓科技真正成為抗擊疫情的有生力量。依圖醫療開發人工智慧醫療系統智能影像評判新冠肺炎CT影像是新冠肺炎重要的診療決策依據。
  • 貢獻中國力量|安健科技一批DR設備火速馳援柬埔寨抗疫前線
    柬埔寨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在國家防控疫情策略上,中國援柬埔寨抗疫醫療專家組在當地走訪研究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舉措建議;在醫療設備採購上,柬埔寨鎖定了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企業的代表——安健科技。在接到柬埔寨的緊急設備採購需求後,安健科技第一時間響應,並快速組織了一隊供應鏈「戰鬥小組」,專線負責,日夜不停,在極短時間內出色完成了首批20臺移動DR設備的供貨、出貨。
  • 面對疫情,這些科創機構亮出「黑科技」
    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記者馬巖、蓋博銘)2月2日起,一套人工智慧大客流體溫檢測系統在北京清河高鐵站出站口正式「上崗」:出站人流無須停留、挨個測體溫,只要正常走出車站,系統就能通過紅外設備準確檢測出體溫,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準確對應到每個人身上。一旦發現體溫超標,車站工作人員能立即示意該旅客出列,用手持設備進行二次檢測。「這套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國電子學會: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發出中國...
    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科協改革進行時推出「學會抗疫風採錄」欄目,為您展示全國學會及學會幹部職工、會員的優秀事跡,敬請關注。1中國電子學會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黨政領導班子認真履行職責,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
  • 上海珍奧生物科技榮膺中國企業十大匠心品牌大獎
    、橫店文榮醫院董事長杜偉群,雲南白藥,英平醫療科技股份,貴州益佰製藥,江蘇金彭集團,碧桂園控股,五徵集團,龍湖集團,三一重工,蒙牛乳業,瀘州老窖等100多名企業領袖人物榜上有名,200餘家先進人物和先進單位分獲「2020中國品牌十大影響力人物」、「2020中國品牌十大傑出女性」、「2020中國品牌十大匠心人物」等獎項及「2020中國企業十大民族品牌」、「2020中國企業十大匠心品牌」、「2020中國企業十大創新力品牌
  • 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上榜「2020中國家居十大抗疫感動人物」
    「2020中國家居十大抗疫感動人物」。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與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紅星美凱龍董事長兼CEO車建新、城外誠董事長劉長河、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奧普家居執行總裁吳興傑、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金牌廚櫃總裁潘孝貞、德國漢諾地板中國區董事長兼總裁陳鎮鑫、三維家創始人兼CEO蔡志森一道,上榜「2020中國家居十大抗疫感動人物」。
  • 藍思科技「戰疫」記|政協抗「疫」
    「3月初,藍思科技可以恢復到愈九成」這讓全國政協委員、藍思科技集團董事長周群飛稍微「鬆了一口氣」。「全球購」醫療物資支援抗疫疫情緊急,1月25日(大年初一),藍思科技絕大部分公司高管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目標是「園區零疫情」。
  • 總有一扇門走向春天——黨員企業上海賽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疫側記
    總有一扇門走向春天——黨員企業上海賽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疫側記 2020-03-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亮誠科技:十年磨一劍,勵得矽芯管
    亮誠科技董事長雷元德表示,企業未來的發展就是靠創新驅動,這些年在轉型的同時,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研發出更高品質的光通信保護矽芯管系列產品,進一步重視知識產保護,並加強權威認證。2020年10月22日,亮誠科技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備案《複合玻璃纖維防鼠型高密度聚乙烯矽芯管、地下管廊通信管》企業標準。2020年8月27-28日,亮誠科技應邀參展第22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2019年11月4日,亮誠科技HPDE矽芯管通過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CTVIC權威認證。
  • 哈爾濱新區科技企業多款防疫新產品快速達產投用 「硬核」戰「疫...
    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36小時技術攻堅,哈爾濱海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疫情查控系統上線;5天技術革新,哈爾濱新光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測溫儀投用;19天自主研發,哈爾濱創博科技有限公司的首條一拖二平面口罩機生產線交付客戶……哈爾濱新區作為科技創新高地,匯聚了眾多院所高校和高科技企業,生產出了眾多高新技術產品
  • 長亮科技復工率超90%
    企業,數位化辦公程度較高,除了重點疫情地區,各地復工率已超過90%(含遠程辦公)」,3月5日,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   履行社會責任:保障員工安居樂業,助力金融機構服務不間斷   「長亮科技的第一社會責任是對員工負責,長亮科技是員工第一的公司」,徐亞麗向南都記者強調,對長亮科技來說,保障員工的安居樂業、在疫情期間的健康平安非常重要。
  • 亞士開發出無機內牆塗料!集泰股份家裝產品獲優採「黑科技」大獎!
    點擊一下艾塗邦小艾為您語音播報~~一、企業動態亞士開發出無機內牆塗料亞士創能旗下「亞士新材料研究所」與「華東理工大學化學院」合作攻關,歷時半年最終開發出無機內牆塗料。集泰股份家裝產品獲優採「黑科技」大獎8月21日,中國房地產採購平臺(優採)於成都舉辦「2020年金採供應鏈線下合作大會」,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家裝產品得到了現場三十餘位開發企業的認可,獲「2020年優採供應鏈黑科技創新典範獎」,是全場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 長亮科技聯合華為助力中國金融企業出海
    近日,長亮科技成功籤約印尼BYB銀行網際網路銀行核心系統項目,攜手華為,以金融科技賦能中國出海金融企業,助力中國出海金融企業快速立足海外市場。 BYB銀行是一家由中國出海企業Akulaku收購的印尼銀行,Akulaku作為東南亞市場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印尼本地擁有達700萬+活躍用戶資源,收購BYB銀行後,Akulaku通過對銀行的數位化改造,將銀行存貸、交易等業務與Akulaku生態體系內用戶和業務打通實現金融服務的閉環。
  • 科博會首設抗疫科技展區 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亮相
    9月17日至20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博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辦。各領域最新科技創新成果匯聚展會,包括全自動核酸檢測分析系統、梟龍VR等頗受關注的科技產品。 作為2020中關村論壇的展覽板塊,本屆科博會與中關村論壇共同聚焦「合作創新 共迎挑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