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復工」鍵按下 中國科技企業如何科技戰「疫」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生產關係生計。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緊復工生產,成為我們同等重要且都不輕鬆的重要使命。當「復工」鍵按下的那一刻,中國企業如何利用創新的科技手段來贏得這場戰「疫」,如何通過實際行動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這場由中國企業書寫的科技戰「役」,理應被銘記和傳頌。

華為:讓復工更有底氣

自去年的「封鎖斷供」事件以來,華為的「備胎計劃」讓人們首次感受到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底氣。而在這場新冠肺炎的科技戰「疫」中,華為官方宣布:「儘快恢復生產運營,同時有效防控疫情、保障復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是我們必須打贏的兩場戰爭。」

發表於花粉俱樂部的《讓復工更有底氣,看華為如何戰「疫」》一文中,分享了華為復工的措施和技術應用。華為通過自有園區的疫情防控實踐,利用雲、AI和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構築了智慧園區疫情防控解決方案,堪稱科技戰「疫」的典範。

華為園區通過科技手段加強防疫工作

比如在體溫檢測方面,華為通過紅外熱成像和人臉識別相結合,並與疫情防控IOC大屏聯動,實時了解園區人員體溫健康狀況。而通過這套檢測系統,甚至能夠識別人員是否佩戴口罩,以及與人員信息和行動軌跡,以及無接觸與閘機門禁和電梯進行聯動。

除此之外,機器人在這場科技戰「疫」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機器人安防、機器人消毒、機器人測溫、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配送,等頗具未來科技感的應用已經在華為智慧園區疫情防控解決方案中得以實現。總體實現了高效率、無接觸的科技防疫效果。

聯想:五大工廠即將復工

近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在充分進行員工安全保證及疫情防護的準備之下,深圳工廠和合肥聯寶工廠計劃於2月10日正式復工,武漢工廠計劃於2月14日復工。其中,深圳工廠於日前為支持防疫工作,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及充分落實好防疫舉措的前提下,緊急特殊復工生產了首批七百多臺伺服器產品,支援抗擊疫情前線。

楊元慶介紹,聯想為員工提供了充足的醫療防疫保護,包括:準備充足的醫療、防疫物資儲備(如可供每四小時更換一次的口罩,消毒用品),並免費提供給員工;對員工進行定期測體溫及鞋帽和工服消毒;廠區、宿舍、倉庫均進行每班1次的消毒和通風管理。

聯想海外員工為中國戰「疫」加油

楊元慶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同時,社會生產不能完全停止,需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時候,穩步推動企業復產和復工。復工延遲,流通停滯,再加上本次疫情的最前線武漢是聯想製造的大本營之一,這些因素將不可避免地給聯想帶來短期的生產滯後。

聯想各個部門也在持續和上下遊供應商和客戶進行溝通,制定採購、交付方案,以保證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轉。目前,聯想在巴西、墨西哥、美國、印度、日本等地的工廠和設施都在正常運行。

科技企業「兼職」做口罩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口罩瞬間成為稀缺資源。國內各大小企業上下一心,紛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抵抗疫情。科技產業中的富士康、比亞迪、OPPO、vivo等企業都以另一種更特殊的方式投身這場科技戰「疫」,其無塵車間進行轉產「兼職」做口罩。

此前不久,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第一股工業富聯,在富士康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口罩生產線,這兩天順利實現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作為全球代工廠的頭牌,富士康日前宣布:新增醫用口罩生產,優先用於內部生產防疫保障。

科技企業「兼職」生產口罩自給自足

當然,富士康等企業「兼職」口罩的生產,其實更多是優先滿足自身復工復產的切身需求。以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為例,他們的員工是再是太多太多了,其復工復產所需的口罩缺口極大,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自給自足」。

此外,富士康還在此做了大量工作,已經能夠利用例如通過無人物流、自動上下料、自動裝配等動作簡單代替人的勞動、利用機器視覺代替人工檢測等,僅在過去十年就替代了近10萬名工人,勞動生產率提升5倍,難怪富士康有信心確保蘋果的產能。

小米:發放暖心「三件套」

小米是中國科技企業中復工相對較早的一家,因為就在幾天前,小米年度重磅級新品——小米10系列正式發布,這不僅是國內首款基於驍龍865全新一代5G移動平臺的旗艦手機新品,同時也是在疫情期間發布的開年第一款重磅級手機新品。

或許是為了迎接小米10的正式發布,根據此前報導早在2月3日,雷軍、林斌等高管便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等雲辦公手段,開啟了提前「復工」的狀態。而在2月10日,小米集團正式進入復工狀態,林斌的一則「小米復工」的微博爆照,更是在當時成為熱議話題。

小米復工發放暖心「三件套」和開工紅包

據悉,為了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小米行政部門也已經為員工準備了,預防傳染的「三件套」,包括:免洗抑菌洗手液、酒精消毒噴霧、醫用口罩。此外,林斌曬出一張小米辦公室的內景照:「今天第一天復工,送上開工紅包。大家注意防護,小米加油! 」

而從復工的照片來看,復工的員工全員佩戴了一次性醫用口罩,同時也領到了小米的開工紅包,可見小米也是為復工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

OV:推行遠程辦公和健康打卡

如何有序復工復產,成為製造業大市東莞的頭件大事。OPPO創始人兼執行長陳明永就對員工發出「致全體夥伴書」,分析了眼前的形勢,布置了復工復產的舉措,還對員工們「一邊幹工作,一邊防疫情」給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指導。

據悉在2月10日,坐落在東莞長安鎮的OPPO,目前已經開始陸續復工。同屬步步高旗下的另一智慧型手機品牌vivo同樣也在復工當中。除了常規的防控措施外,OPPO、vivo還開發每日健康打卡App,所有人員必須每日打卡,掌握員工防疫相關信息。

OV:一手抓復工生產,一邊口罩生產

據悉在疫情爆發之後,OPPO和vivo兩家企業都組織員工前去支援相關口罩企業生產,OPPO某負責人當時仍在調派員工支援相關企業進行口罩生產,「有富餘的產線工人去幫忙,是社會責任的體現。」真是一手抓復工生產,一邊口罩生產。

據悉OPPO已經採購了相關設備,口罩日產能將達到12萬隻。OPPO以自主生產為主,較少代工,產能比較充沛。目前來看國內產能受疫情的影響相對短期,此外OPPO在印尼、印度、阿爾及利亞等地都設置了智能製造中心,海外產能不會受到影響。

車企們的「戰疫」反擊戰

中國是製造大國,無論是科技企業還是汽車企業,都對口罩存在著極大的需求。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2月9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在微博上宣布比亞迪援產口罩和消毒液,比亞迪打響了車企科技戰「疫」第一槍。

而「比亞迪口罩」,預計2月12日試產、17日量產,2月底達成計劃500萬隻/天的產能。比亞迪方面還表示,首批緊缺物資將定向捐贈給特定人群,如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的司機以及志願者、機場及空乘人員等群體。後續將結合情況,對外平價供應。

比亞迪打響了車企科技戰「疫」第一槍。

除了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這三家車企如期投產口罩之外,還有一些汽車企業瞄準了研發「車載口罩」的市場。吉利汽車宣布先期將投入3.7億元人民幣,啟動研發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攻堅國內首個真正N95級車載淨化技術。

同樣提出健康車概念的,還有T3出行。由一汽、東風、長安三家車企共同發起,蘇寧、騰訊、阿里巴巴等共同參與打造的T3出行,將把其武漢特別行動車隊的防控標準與模式,逐步推向全國所有運營城市,並推出「T3出行健康車」。其中包括,車輛端:全車輛消毒通風、司機端:全方位司機防護、平臺端:全時段行程監控。

參與科技戰「疫」的企業還有很多,我們無法一一陳列。其實在這場關乎生命和發展的科技戰「疫」中,我們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是影響疫情發展的關鍵。每個企業盡到責任,我們每個人盡到本分。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必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相關焦點

  • 抱團戰「疫」復工,溫商這樣做
    期間,溫企奧康聯合16家鞋企,成立了「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以「雲創新」為企業賦能,打造鞋業經濟新模式。奧康的「雲+」布局,正是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在疫情下的縮影。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目前,近70萬溫州人在世界131個國家發展,其中38萬人活躍在「一帶一路」沿線;175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創業,在268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溫州商會。
  • 戰「疫」顯現中國企業力量
    疫情發生後,不計其數的中國大健康產業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所畏懼,無愧於時代所賦予的使命。其中,作為「硬核力量」的中國企業的身影穿梭在這場戰「疫」的各個環節,通過火線馳援物資、逆行而上提供醫療援助、復工復產確保藥品供應、開發藥物研發疫苗等一系列舉措打出戰「疫」組合拳。
  • 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疫發展紀實
    打好內部防疫戰復工復產搶進度疫情發生後,公司領導快速反應,迅速組建了兩個線上防控群,用以保證政府政令的及時傳達,同時,一系列企業防疫制度和管控要求也很快制定下達:健康信息收集,應急處置措施,假期中、復工後相應的防疫要求、防疫準備,疫情宣傳教育
  • 戰「疫」!新型研發機構打響科技保衛戰 - 科技服務 - 中國高新網...
    新型日常防護口罩、新型非接觸測溫設備、可穿戴智能體溫測量設備……疫情期間,越來越多集成高新技術的產品成為戰「疫」的「利刃」。除了疫情防護用品何設施外,以5G、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前沿性新技術開始應用,在這些成果中有不少是來自機制靈活的新型研發機構。
  • 全民抗疫,中國科技企業亮出的十大黑科技
    摘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炫酷的科技產品,為這場2020年的防疫戰增添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底色。 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科技與疫情賽跑,抗疫成了關乎全民的技術戰。
  • 決戰2020丨珠海高新區:科技戰「疫」中的區域創新密碼
    作為珠海的「北大門」,珠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珠海高新區」)互通互聯的交通格局、頻密的人員往來,社區、園區、廠區防疫任務艱巨,多重防疫挑戰考驗城市治理水平。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這一大考大戰中,珠海高新區以黨建為引領,凝聚社會各界和轄區群眾力量,眾志成城、全員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效。1—4月,全區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工業投資提質提速,增速達40.7%。
  • 從助力打好疫情阻擊戰到危中尋機做好「雲」經濟 抱團戰「疫」復工...
    期間,溫企奧康聯合16家鞋企,成立了「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以「雲創新」為企業賦能,打造鞋業經濟新模式。奧康的「雲+」布局,正是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在疫情下的縮影。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祥地。目前,近70萬溫州人在世界131個國家發展,其中38萬人活躍在「一帶一路」沿線;175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創業,在268個地級以上城市建立溫州商會。
  • 金融+科技 上海按下快進鍵
    經過多年努力,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創新的先行區,金融市場體系完備、中外金融機構集聚,是金融發展環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上海金融開放涵蓋銀行、證券、基金、保險、資管等領域,擁有外資企業5萬多家、金融機構1600多家,外資銀行230多家,是全國外資企業、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
  • 復工!復產!廈門啟動經濟發展「快進鍵」!
    「疫」戰正酣,復工有序 越是艱難時期越是抓發展的關鍵時期 工地現場、工廠車間裡 工人正幹得熱火朝天 機器的隆隆聲
  • 河北保定白溝新城外資外貿企業復工按下「快進鍵」
    白溝箱包 踏「雲」而行——白溝新城外資外貿企業復工按下「快進鍵」白溝新城企業一位員工正在直播銷售店內箱包。據了解,這96家樣本外貿企業全部為外向型企業,在白溝新城對外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也是白溝新城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的主要貢獻者和重要組成部分。訂單銳減、外地員工返崗難、外貿渠道受阻、線下實體店停滯……面對疫情帶來的復工考題,白溝三個復工復產的100%是如何實現的?
  • 科技戰「疫」之⑪| 清新互聯科技助醫防控疫情
    科技戰「疫」之⑪| 清新互聯科技助醫防控疫情 2020-02-25 17: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包聯」按下扶貧龍頭企業「快進鍵」
    (4月9日《河北日報》)    疫情當下,如何精準施策更有利於做到企業復工復產與抗疫兩不誤,是廣大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關切的問題,特別是抓好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對於推動就業扶貧、實現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 助力中小企業發展,京東企業購攜聯想發起超級品牌日活動
    美股研究社2月29日消息,據36氪報導,日前,京東企業購攜手聯想發起了針對中小企業用戶的超級品牌日活動。通過專項資金補貼、帳單分期免息等權益支持,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辦公設備採購減負。自全國疫情形勢呈現好轉趨勢下,企業復工潮在本月中下旬陸續開啟。由於疫情影響,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也按下了「加速鍵」,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也推出各項數位化戰「疫」幫扶措施。其中,騰訊微信公開課在2月19日就推出數位化戰「疫」系列直播課程,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等。
  • 5G時代,翼支付按下數字科技「加速鍵」
    5G基底,技術護航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線下業務都蒙上了陰影。但是,危中求變,科技就是驅動變革的快進鍵。作為新基建的龍頭,5G建設按下了「快進鍵」,發展得如火如荼。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在5G建設上自然走在了前列。
  • 貝恩公司:疫情陰霾之下 科技企業如何轉危為機?
    政府防疫管理方面,深圳、重慶等地通過與某智慧城市平臺的合作,基於大數據精準追蹤交通、流動人口返程數據,充分利用科技賦能疫情防控。2. 企業防疫管理方面,企業遠程辦公、線上文檔協同等應用領域在疫情期間迎來爆發式增長,但這對相關企業本身的網絡設施也帶來意外的壓力挑戰。我們預計,疫情後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數位化轉型的步伐。
  • 臨空經濟園區按下復工「加速鍵」之後……
    這背後,有著臨空示範區推進企業復工達產的不遺餘力,更有著園區多年來優化營商環境的積基樹本。臨空示範區是如何為復工達產按下加速鍵的?一季度答卷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記者走訪了臨空示範區,試圖揭開園區經濟復甦的密碼。
  • 「紫技」東來,「竹力」抗疫|紫竹高新區踐行科技向善,以科技助力...
    坐落於中國東部沿海城市上海的紫竹高新區,以「生態、人文、科技」為發展理念,踐行著「打造幸福和諧的可持續典範園區」的CSR願景,不斷推動著包括「讓創新和科技與社會責任深度融合」在內的社會責任總體目標的達成,不僅自身加強應對疫情風險的管理,還為全國疫情防控狙擊戰帶來科技的力量。
  • 為飲用水帶來醫療級防護,3M打響科技戰「疫」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如何保證身體健康是頭等大事。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勤消毒等基本的預防措施外,注重飲用水安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項。特殊時期,如何保障飲用水安全? 創新力量,打響科技戰「疫」作為全球多元化的科技創新企業,3M擁有全面的應對疫情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例如在本次疫情中被廣泛提及的防護口罩
  • 安徽企業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
    智慧抗疫 科技皖軍展拳腳在這場無聲的戰役中, 「科技皖軍」成為智慧抗疫的生力軍。安徽素有「創新基因」,眾多高科技企業爭分奪秒,在戰「疫」一線大展拳腳。2月2日,僅用8天時間,一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工。
  • 科技為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火炬電子的陶瓷電容器是中國軍用和民用高端陶瓷電容器的領先品牌 科技創新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2019年的泉州經濟年會再次推出「十佳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推選項目,最終,經過嚴密的評選,福建省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夜光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力達(中國)機電有限公司、福建省向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偉志股份公司、福建飛通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該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