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夫一妻制」有可能消失?多數人表示:難以接受!

2020-12-18 小鹿與驢情感

文|小鹿與驢

目前男女婚姻之間還是實行「一夫一妻」的制度,這種制度也是深深的扎在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裡。

但是近幾年,社會上的某些領域的專家開始研究婚姻制度,預言,將來可能會轉變成「開放式婚姻」。

對於這種說法依據的是什麼呢?「開放式婚姻」又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

「開放式」顧名思義,就是不封閉的,是一種開放的行為,開放的思想。

夫妻雙方婚後不受約束,無論哪一個人在婚後,又有喜歡的人,只要妻子或者丈夫同意,就可以三個人組成一種開放的婚姻模式。

第二種就是住在一起,但是不結婚,不想在一起就分開。

第三種就是「合同婚姻」,其實就是雙方之間籤訂戀愛合同,當然這個期限可以兩個人商量,期限結束以後,只要雙方還想在一起,還可以續籤。

其實這也是為了迎合更多人的需求,「一夫一妻」制不會完全被取代,但是會和新的制度相輔相成,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小鹿之前看過類似的文,寫的就是這種新型婚姻制度。

文章的最後的結論其實是支持這種新型婚姻制度,文中寫道:

打破成規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無規矩,不成方圓。一方面我們要堅守規矩;另一方面,我們要接受新事物,只要是對國家、家庭、個人發展有利的,我們也不該墨守成規。

雖然現在新的婚姻規則無法實現,但是我們通過這件事情,側面看待婚姻。當婚姻不再是必需品的時候,我們敢於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似乎很多網友並不支持作者的觀點,表示難以接受。

總結一下,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人還是比較保守的,認為夫妻之間就是應該「一夫一妻」,這樣不能可以保持家庭關係的穩固,更是一種人類道德問題,這麼多年的都是這樣守著規矩來的。

其實這種「開放式」婚姻是從西方傳進來的,在他們的國家,沒有「彩禮、五金」,是個男權社會,女性地位很低。

直白了說,就是男人喜歡你的時候,就會和你在一起;不喜歡你了,你就沒有任何發言權,甚至很被動,這樣的「開放」其實只是給男人提供了便利,讓男女之間的地位更加懸殊,而且可能觸及道德底線。

為什麼會出現「開放式婚姻」呢?

1.「一夫一妻」與人性相悖論。

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還是有一部分動物的天性,這種天性使然,人其實就是一個多情的高等動物,一輩子不可能只鍾情一個人,體內覺得愛情的激素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有時候愛上一個人是一瞬間的事情。

審美疲勞、厭煩、誘惑都是影響因素,讓人抵制這種制度。但是有法律和道德限制,不得不遵守。

2.女性地位提升,獨立自主的單身女性增多。

以前的社會,都是男權社會,女人通過婚姻改變現狀。

現如今,很多女性可以獨立自主的生活,甚至可以創造出高於男人的社會價值,社會地位也大幅度提升。

很多女性在找不到合適的伴侶之前,寧願單身,有的甚至選擇不結婚。

戀愛觀和婚姻觀都在改變。

3.結婚、離婚的成本都太高。

現在結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準備房子、車子、彩禮等等,一場婚禮下來,也要花費不少的費用。

而離婚更要涉及更多,孩子的撫養問題、財產的分配等等,一場官司下來,人費神、錢也吃虧,離婚以後還是要面臨再婚問題。

所以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的人,寧願將就也不願意離婚。

4.婚姻目的改變了。

以前結婚是為了父母、為了生孩子傳香火。到了適婚年齡,父母就開始張羅相親的事情。

甚至有的在結婚之前只是見過一面,基本都是相親合適就結婚了,很少是自由戀愛組合。

現在的人們更加注重感情,寧願多等幾年,也要等到一個對的人,哪怕單身也不願將就。

婚姻並非是生活的全部,其實拋開婚姻,也可以過的很幸福。

有哪些人支持「開放式婚姻」呢?

有一部分人的婚姻早就開始亮起了紅燈,甚至在婚姻之外還有一段感情,他們糾結在婚姻和婚外。

如果有了這種新規,他們即合規又合法,滿足了他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的想法,那麼婚姻真的開始變味了,那麼整個不都亂套了嗎?

家庭是社會的一部分,只有家庭穩定,社會才能穩定,傳統的婚姻關係,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

社會在進步,思想也應該更加進步才對,人之所以是高等動物,就是因為人有思想、有道德、有底線。

不要拿人性當成放縱的藉口,畢竟人和動物是不同的。

今日話題:你們怎麼看待「開放式」婚姻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鹿與驢情感

相關焦點

  • 觀點:「一夫一妻制」有可能消失?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
    我們國家一直採用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有些社會學家近日提出了「開放式婚姻」的觀念,覺得未來「開放式婚姻」會更加時候我們國家的情況,覺得應該取消「一夫一妻制」。「開放式婚姻」的目的是讓人們不受到婚姻的約束,可以隨意地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 鳥類與靈長目動物的一夫一妻制
    鳥類的一夫一妻制的可以是終身制的,也可以是季節性的——在這個發情生育的季節是夫妻,到下一個求偶季節,扭頭一看,原來的「身邊鳥」早不知飛向何方了,因此只好再談一次戀愛、再結一次夫妻。當然,從人類道德評判的觀點來看,有「正派」,就有「反派」。10%的鳥類就是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這兩種叫作多偶制),或者是多夫多妻的(或名之為雜交式、群婚式)。
  • 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
    然而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一夫一妻制的存續問題有待考量,甚至可以說未來一夫一妻制一定會消失。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其思想衍生出了倫理、道德、風俗等一系列精神文化,婚配觀念也隨之受到重大影響。這一點與我們基因上的近親黑猩猩有所不同,黑猩猩的體格和生殖能力遠強於人類,交配繁衍也遵循著最強的雄性擁有對一群雌性的所有權。
  • 為什麼說未來一夫一妻制可能會消失
    而人類最高級且最深刻的個人情感走向,就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相結合形成的愛情。而見證愛情最好的結局就是攜手步入婚姻組成夫妻,直至走向各自生命的終點。從古至今人類夫妻制向來都是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加上男性女性思維的差異和需求不同,每個人對婚姻的態度都有不同的見解。
  • 一夫一妻制從何而來,會消失嗎
    馬特·裡德利認為現代世界一夫一妻制的擴散的原因,是它能夠給社會帶來的有益影響,從而產生的達爾文式的文化演變,而不是一群聰明人圍坐桌邊,為了帶來和平與團結,商討出的政策。以下內容摘自《自下而上》,作者:馬特·裡德利。演變的一個特點是,它能產生事後回想起來有意義的變化模式,但當初來的時候,看不出一丁點有意識設計的端倪。
  • 人們對一夫一妻制的看法
    -朱嘉銘  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以來,就有了婚姻制度,並且一直成功延續到了今天。不管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還是現在的一夫一妻制,都是婚姻制度的不同表現形式。    可是自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與發展,一些國家的婚姻制度似乎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這種趨勢首先在歐洲、北美等西方國家,然後慢慢到日本這樣的東方國家。
  • 一夫一妻制也許不是唯一的真愛之路
    她還提到,丈夫和男朋友都在她寫這本書的時候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丈夫幫她進一步精煉、改善書中的哲學論證;男朋友做她的編輯,讓她寫的東西更日常,不會太過學術。然而,即便是雙方都同意的非一夫一妻制也會被烙上很多汙名;哪怕只是研究它也會被人唾棄。
  • 一夫一妻制考古
    我們接受如斯約定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幾乎是公認的男女之間性、情感和家庭關係「三位一體」的聯繫之道。在婚姻中尋找激情,也就成了應有之義。但事情從來不是那麼簡單,早在公元前3-4世紀創製「一夫一妻制」的雅典,梭倫法典中對夫妻關係的約定就加入了一絲強制色彩:丈夫每月須與妻子行房最少三次。
  • 真實|這「該死」的一夫一妻制,看看加拿大你就明白了!
    古代的貴族和特殊的平民男子可以納妾,所以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其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是正式配偶,必須明媒正娶,所生子嗣為嫡出,具有正統法理的繼承權力。平妻與正妻的地位相近。妾多為婢女出身,比妾地位更低的是姬侍,妾和姬侍所生子嗣均為庶出,可能或不可能具有繼承權。姬侍所生子嗣在法律上歸為私生子,有時不被視為家庭成員。
  • 該如何保護中國的一夫一妻制
    改革開放以來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當時,法律規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禁止重婚、禁止通姦行為和取消賣淫。結果消除了一夫多妻制和賣淫嫖娼現象,使舊的一夫一妻制進人一個新階段,並使新的一夫一妻制在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基礎上得到了穩定和發展。但是,現在的中國一夫一妻制是怎麼樣呢?1987年3月25日,《參考消息》登了一則路透社發至廣州的報導,標題是《廣州等地嚴厲取締暗娼》。
  • 一夫一妻制或會消失?開放式婚姻和合同婚姻,你更支持哪一個?
    要討論一夫一妻制是否會消失,首先要討論的是這個制度是如何發展而來的。「一夫一妻制」實現了交Pei權的平等,解決了制約社會發展的各種矛盾,降低了犯罪率,鼓勵男性去工作而不是打架。這樣一來,此類社會擁有了更強的生產力,更少的破壞性,更容易擴張。
  • 現代社會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
    問題的重點在於,為什麼現代社會通行的法律中都會規定一夫一妻制,而過去則是一夫多妻制?影視作品中的韋小寶有七個老婆,滿足觀眾對一夫多妻的意淫首先,一夫多妻在現代社會也是可見的。問題的重點在於,為什麼現代社會通行的法律中都會規定一夫一妻制,而過去則是一夫多妻制?事實並非這麼簡單,因為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制與現代與否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 為什麼幾千年來中國人都要一夫一妻制?
    終於要寫一夫一妻制了,你沒看錯,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一夫一妻制。你別說笑了,中國怎麼可能是一夫一妻制呢?不是三妻四妾麼?
  • 一夫一妻制到底是怎麼在西方發揚光大的?
    在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神聖婚姻。16世紀中期,在義大利特蘭特召開的羅馬天主教大主教會議上,一夫一妻制正式實行。雖然後來羅馬法也有規定過男人可以有一個妾,而且貴族男子與情婦和女傭發生關係的不在少數。一夫一妻制還與西方女性的地位和權利相關。
  • 社會心理學家顛覆性研究:開放式關係比一夫一妻制更不易染病?
    她對這些人進行了分組,其中一組是採取開放式關係的情侶,另一組是支持一夫一妻制的情侶,他們中有些人有過偷腥行為。 這個研究的結果簡直顛覆三觀——Conley發現,居然是那些看似「濫交」的開放式關係愛好者更不容易沾染性病!因為這些人會更有效、更頻繁地使用保險套,也不太會在酒精的影響下忘記使用這類安全用品。
  • 一夫一妻制在未來會消失嗎?社會學家:有可能,開放式婚姻會出現
    朱嘉銘曾說:「性道德觀的演變將動搖一夫一妻制,法律意義上的婚姻制度必將走向滅亡。」 社會學家李銀河,也曾經就這個問題給過解答。 主要有5個原因,導致了這樣一種情況。
  • 人類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又同時喜歡偷情?
    今天來說說:人類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又同時喜歡偷情?首先說說一夫一妻制是怎麼來的?人類的婚姻制度分為5個階段,分別是亂婚、血親群婚、氏族婚、對偶婚、一夫一妻制。第一階段:亂婚,它產生原始社會,大概持續了兩百多萬年,亂婚指和誰都可以交配,沒有兄弟姐妹、父母之分。
  • 複數戀愛挑戰一夫一妻制
    因為不把你當人待,也不跟你結婚。煮老師有12個娃,到現在居然還是單身。他選擇生娃對象是有標準的,年齡不能超過23歲,而且對身高、對皮膚、對罩杯都有要求,但依然有很多人應徵。煮老師不僅把女性物化,而且是歧視婦女的典型。他主張一夫多妻制,認為女人的用途就是生孩子。
  • 首次提倡一夫一妻制——朱佑樘的傳奇一生
    一夫一妻制是中國近代才開始實行的,古代男子三妻四妾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尤其對於皇室來說,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子嗣傳承已經不僅僅是家事了,更是一件國事。要進入後宮也要經過層層選拔才行。但是首次提倡一夫一妻制可不是近代,早在幾百年前的明朝,就這麼一位君主,早已提出過一夫一妻制,並且一生只有一位皇后,自己實際踐行自己的提議。提起皇帝,總能想到「後宮佳麗三千」,在歷史中,皇帝妃嬪眾多,三千雖顯誇張,但比起如今一夫一妻來說,還是很多了。以風流著世的唐玄宗、乾隆等,即使是末代皇帝溥儀,身處亂世,也有三位妻子。
  • 一夫一妻制會消失嗎?專家解釋:很有可能會出現開放式的婚姻
    一夫一妻制會消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