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髮」怎麼辦?身體4處地方毛髮變白,需分3個臟腑調理。
我們的身體表面,其實都密布著一層毛髮,只是這些毛髮有粗細之分。粗者如頭髮眉毛,細者如臉上的汗毛等等。無論這些毛髮的粗細大小,它們的顏色其實都是黑色的,只是有深淺的程度之分罷了。
當然,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毛髮也是形體美好的象徵。一頭烏黑靚麗的頭髮,更是身體健康的外在表現。
但是,我們還是能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會有白髮的煩惱。白頭髮雖然大多不會引起什麼身體的不適,但畢竟很讓人心裡產生一種「自卑感」,影響到人與人的交際。
正常人,隨著年齡的增大,中老年之後會有點白頭髮也是正常的。但年輕人如果也是滿頭白髮的話,那必然是有問題的。
什麼原因會出現白頭髮、或者頭髮脫落稀疏呢?
中醫認為「發乃血之餘」。也就是說,只有氣血充沛,頭髮才能烏黑光澤。如果頭髮發黃乾枯、乃至稀疏脫落,必然是氣血不足引起的。
所以,從年輕時的烏黑髮亮,到年老之後的滿白頭髮這種變化,與體內氣血的變化正是成正相關的。
有了白頭髮怎麼辦?
相信很多有白頭髮的人都有過染髮的經歷。染髮固然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方法。然而裡面所含的化學成分,對身體的影響和危害,逐漸不為人們所接受。
想要避免、減少白頭髮的出現,或者解決白頭髮的問題,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毛髮變白的各個方面。
根據毛髮變白所在的部位不同,中醫認為,相應的臟腑也有不同。只有有針對性地去適當調理,才能得到更滿足自己要求的結果。
1、 頭頂:
頭頂是頭髮「寄生」的部位。《素問.六節髒象論》:「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發乃血之餘」。這些經文,都說明了毛髮和肝腎二髒的密切關係。
一般來說,中醫眼裡的白髮,大多和腎中精氣、尤其是腎精不足有關。 「精化氣、氣成形」,只有腎中的精氣充盈,才能化氣養形,也才能擁有烏黑髮亮的頭髮。
肝腎同源,而且「肝藏血」。肝藏血主要是調節全身營血的運行。如果肝藏血不足,全身各處的血脈可能不夠,毛髮的濡養也得不到充足的營血。於是,頭髮發黃、發白、稀疏掉發等問題都有可能出現。
調理白頭髮的問題,大多從滋補肝腎著手。比如益氣聰明湯、烏須黑髮丸、何首烏丸等等。比較常用的如何首烏、桑葚、女貞子、覆盆子、枸杞子之類,大多都是滋養肝腎之品。
2、眉毛:
眉毛的位置在眼睛附近,肝開竅於目,是足厥陰肝經循行之所。眉毛變白,也就主要和肝有關。一般也是肝不藏血,肝陰虧損所致。當然,眉毛變白更多在長壽的老年人身上出現。
如果眉毛髮白出現在是年輕人身上,想要調治的話,大多從滋養肝陰、柔肝養血著手。至於年老「色衰」的鬚髮皆白,養肝血、滋肝腎就更不可或缺了。
可以選擇一些枸杞子、菊花、白芍、懷牛膝、杜仲、桑寄生之類的養肝柔肝之品。
2、 嘴唇:
大家都知道,鬍鬚是長在嘴唇附近的。男子在青春期一般都會開始長鬍鬚,隨著年齡增大逐漸變粗變黑。到中老年之後,鬍鬚也會變得花白。這也是氣血從充沛到虛衰的一個轉變過程。
中醫認為,「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同時,足陽明胃經分支也環唇分布。
所以,鬍鬚變白主要和脾胃虛弱有關。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鬍鬚變白和脾胃、和氣血的關係是很明顯的。
當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足,不能濡養嘴唇附近的「毛髮」,鬍鬚也就變白了。
老年人鬍鬚發白是一種長壽的象徵,但如果是年輕人也有這種情況,可以從健脾生血、健胃養血方面來調理。如歸脾湯、補中益氣湯之類。
4、腋窩:
腋窩、以及其它隱私部位的毛髮、也會有變黃變白的可能,只是大多沒有及時關注到罷了。
如果是這些位置的毛髮變白,大多也和肝腎二髒有關。當然,衝任二脈也是不能完全忽視的。它們屬於奇經八脈的範疇,中醫認為「衝為血海、任主胞胎」,都和氣血關係密切。
如果這些臟腑或者經絡的經血不足,或者氣血運行不暢,或者溼熱之邪阻滯了,都有可能引起該處的毛髮變黃變白。
這種情況,如果屬於溼熱下注者,清熱利溼大多有較好的調理效果。如果屬於氣血虧損而致,則主要從滋養肝腎、補益氣血著手。
總之,鬚髮、毛髮變白的問題,我們需要先把握好「氣血」這個根本點。然後區分肝、腎、脾3髒,分別進行調理。但更多時候,這3髒又不能徹底割裂,經常是相互配合調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