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柿餅,即柿的果實經加工而成的餅狀食品,有白柿、烏柿兩種。
【性味】甘,澀,涼或平,也有說溫
【歸經】入心、肺、大腸經
【功能】潤肺,澀腸,止血,健脾
【主治】治吐血,咯血,血淋,腸風,痔漏,痢疾。
柿餅根據加工方法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太陽曬乾的,叫白柿,顏色和柿子原來的顏色很像,偏紅。
一種是用火烤乾的,烏柿。
圖片網上找的,不一定對應的上
柿子本身性寒,但是經過太陽曬乾之後,寒性減弱,所以白柿微寒,烏柿呢,是用火烤出來的,寒性消解更多,所以性質微涼。
之前柿子那一篇,介紹了柿子其實很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但是加工成了柿餅,寒性就大大減弱,就不必那麼忌諱。
功效了解下就行,和柿子差不多,阿新簡單挑一點有用的說下,
①《別錄》:"火柿主煞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
②陶弘景:"烏柿,火燻者斷下,又療狗齧瘡。"
治療被狗咬後,傷口形成的瘡。
阿新猜測,狗咬人的毒是火毒?
③《本草拾遺》:"日幹者溫補,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火幹者,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
面皯,就是臉發黑,吃柿餅有美白的作用~~
加大加粗標紅強調
④《日華子本草》:"潤聲喉,殺蟲。"
⑤《嘉佑本草》:"厚腸胃,澀中,健脾胃氣,消宿血。"
⑥《日用本草》:"澀腸止瀉,殺小蟲,潤喉音。治小兒秋深下痢。"
治療小孩子到了深秋之後經常拉肚子,差不多就是最近一個月。
⑦《綱目》:"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腸澼,痔漏下血。"
⑧《本草通玄》:"止胃熱口乾,潤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禁忌】
儘管柿餅相對於柿子的寒性已經很低了,但是還是要注意,脾胃虛寒的人也不要瘋狂的吃,畢竟有點涼的,同時,痰溼重的人少吃。
【奇奇怪怪的小偏方】
①治痰嗽帶血:青州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每用一枚,摻真青黛一錢。臥時食之,薄荷湯下。(《丹溪纂要》)
②治咳嗽吐痰:幹柿燒灰存性,蜜丸,滾水下。(《滇南本草》)
③治腸風下血:棉花核(炒黑,去殼)三兩,側柏葉(炒黑)四兩,槐米(炒)一兩。柿餅蒸爛搗丸,清晨滾湯下四、五錢。(《絳囊撮要》柿餅丸)
④治熱淋澀痛:幹柿、燈心等分。水煎日飲。(《綱目》)
⑤治小便血淋:白柿、烏豆鹽花煎湯,入墨汁服之。(《經驗方》)
⑥治血淋:幹柿,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服。(《世醫得效方》柿焚散)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