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 never grows old.
咖啡永不退流行
咖啡因(英語:caffeine)是一種黃嘌呤生物鹼化合物①。它主要存在於咖啡樹、茶樹、巴拉圭冬青(瑪黛茶)及瓜拿納的果實及葉片裡,而可可樹、可樂果及代茶冬青樹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於瓜拿納中的咖啡因有時也被稱為瓜拿納因(guaranine),而存在於瑪黛茶中的被稱為馬黛因(mateine),在茶中的則被稱為茶素(theine)。總體上來說,作為一種自然殺蟲劑,目前在超過60種植物的果實、葉片和種子中發現了咖啡因,它能使以這些植物為食的昆蟲麻痺來達到殺蟲的效果。
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暫時地驅走睡意並恢復精力,所以人們在從事思考、閱讀、會議等腦力勞動時,有時會選擇攝入咖啡因來提神。
有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軟飲料及能量飲料十分暢銷,因此也有一定的成癮性(Coffee addiction),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藥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會需要攝食咖啡因。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咖啡因屬於3類致癌物,即「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
咖啡因是一種植物生物鹼,能在許多植物中發現。作為自然殺蟲劑,它能使吞食含咖啡因植物的昆蟲麻痺。人類最常使用的含咖啡因的植物包括咖啡、茶及一些可可。其他不經常使用的包括一般被用來制茶或能量飲料的巴拉圭冬青和瓜拿納樹。兩個咖啡因的別名:馬黛因和瓜拿納因子就是從這兩種植物演化而來。
世界上最主要的咖啡因來源是咖啡豆,同時咖啡豆也是咖啡的原料。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咖啡豆的品種和咖啡的製作方法,甚至同一棵樹上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都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說一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從阿拉比卡濃縮咖啡中的40毫克到濃咖啡中的100毫克。深焙咖啡一般比淺焙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少。
茶是另外一個咖啡因的重要來源,每杯茶的咖啡因含量一般只有每杯咖啡的一半,這與制茶工藝有關。特定品種的茶,例如紅茶和烏龍茶,比其他茶的咖啡因含量高。茶含有少量的可可鹼以及比咖啡略高的茶鹼。茶的製作對於茶有很大影響,但是茶的顏色幾乎不能指示咖啡因的含量。日本玉露綠茶的咖啡因含量就遠遠高於許多紅茶(例如幾乎不含咖啡因的正山小種茶)。
由可可粉制的巧克力也含有少量的咖啡因。巧克力是一種很弱的興奮劑,主要歸因於其中含有的可可鹼和茶鹼。一條典型的28克牛奶巧克力與脫咖啡因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差不多。
咖啡因也是軟飲料中的常見成分,例如可樂,最初就是由可樂果製得。一瓶軟飲料中一般含有10毫克至50毫克的咖啡因。能量飲料,例如紅牛,每瓶含有80毫克咖啡因。這些飲料中的咖啡因來源於它們所用的原始成分或由脫咖啡因咖啡所得的添加劑,也有是通過化學合成的。瓜拿納,很多能量飲料的基本成分,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及少量的可可鹼。自然存在的緩釋賦形劑中含有少量茶鹼。
我國咖啡因管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把咖啡因列為「精神藥品」管制,屬於一種毒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7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按刑法第347條及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涉及「數量大」(200公斤以上)者最高刑罰為死刑,涉及「數量較大」(50公斤以上但不滿200公斤)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348條把非法持有「數量大」或「數量較大」的毒品列為可判處監禁的罪行。
咖啡因是一種可靠的提神劑。但咖啡因也有副作用。它會導致焦慮、失眠、腹瀉、多汗、心跳加速和肌肉震顫。對許多人來說,咖啡因的負面影響超過了喝咖啡的享受。
對咖啡因敏感的人,很容易因攝入咖啡因而感到緊張不安,於是那些希望喝得到一杯不刺激神經的「完美」咖啡的人選擇了脫咖啡因的咖啡——脫因咖啡。
(文章參考百度百科和維基等)
註:
①嘌呤 [piào lìng]
未完,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微信公眾號
CoffeeDreamer
抖音|咖啡海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