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有很多種,有一種是剛開始幹勁滿滿,接著熱情慢慢褪去,最後選擇放棄,有一種則是從小努力逐漸越來越努力,最後努力到無能為力。
兩種不同程度的努力,換來的則是截然不同的一生,更可悲的是,前者一直以為自己依舊很努力,所以常常會在因為自己不夠努力而導致失敗時,只會怨天尤人。
生活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上,人人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人人都嚷嚷著去努力,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
不夠努力的人,常常會怨天尤人
有一朋友,上個月考科二,又掛了,認真算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五次考砸了。前四次考砸以後,他總是一副樂觀的樣子,笑嘻嘻地說,只要下次好好努力就好了。
直到這一次,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人生,明明自己已經給足時間去練科二了,可是這結果總是讓他意外,甚至忍不住大呼這是天要亡他!
而我,作為跟他同批練車的人,對他的結果並不感到多麼意外。因為那些他以為的努力,實際上,不值得一提。
儘管他有時早上八點過去練車,但作為同批新生中車技最差的人,他每次不是抱怨這個太難,就是抱怨那個太難,最後,一次練習往往就是隨隨便便跑了一圈,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完成了某個不值一提的任務一般。
直到第四次考試失敗後,他決定每天都過去練車,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他的態度,而他卻把這一切都看成了十足的努力。實際上,這不過是他在面對自己失敗時的自欺欺人。
在遇見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能想明白,問題的根源在於自己,可我們不願意改變自己,於是將開始怨天尤人來安慰自己,當這樣的行為成為了習慣,慢慢的,也就沉浸在自欺欺人中,分不清真假虛實。
不夠努力的人,總是急著說「不可能」
生活中有一種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只要超過自己設定的難度範圍,便會匆忙給這件事下結論——「不可能完成的」,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稍微付出一點努力就認為自己已經到了極限,認為自己已經全力以赴了。
不可否認,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問題是很棘手的,但棘手的事情卻不等同於無法完成。
實際上,在我們真正經過一番努力奮鬥後,便會發現那些所謂的「難題」「難事」,不過是自己將心靈束縛住了,捨不得徹底努力,只能欺騙自己足夠努力。
只有越來越努力,一個人的潛能才會被開發得越來越多,能輕易被解決的事情才會越來越多,所以說,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急著說「不可能」,因為有無數種「可能」都被終結未盡全力的「不可能」裡。
只要不斷努力,開發的潛能就會越來越大,在努力解決問題之前先不要急著說「不可能」。
就連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說過:
「我厭惡有些人不經過思考就給事物妄下斷論——不可能。『不可能』是失敗者的用語,一個人一旦被那是『不可能』的想法所支配,他就能生出一連串的想法證明他想得沒錯。」
面對不夠努力,就要學會多去找方法,打破思維的界限
以前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我常常會有套用同一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的習慣,實際上,這樣的方法,我在小學的時候屢試不爽,上了初中以後,儘管有些許瑕疵,但足以應付中考,我絲毫沒打算放棄,直到高中以後,這樣的方法頻頻出錯,我遭遇到數學裡最大的滑鐵盧,成績一落千丈。
不願意多去找方法的我,無非就是因為兩種原因,省時和省事。然而看似省時省事的方法,實際卻是最不省時不省事的一種做法,而那時的我卻依舊認為自己足夠努力。
不夠努力卻以為自己很努力的人,只是被長期的思維束縛住,習慣將一種方法看成了所有或者是唯一。要想真正努力,我們就必須要學會多去找方法,打破思維的界限。
有很多事情,並不是不能夠被解決,並不是只能去怨天尤人,我們只是缺少方法,缺少努力找方法的行動。
我們應該始終要相信:這世上並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一種最好的解決方法,很多方法不是不可能,而是你從未試著去找到它們。
不夠努力的人,在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不夠努力,他們貪圖安逸的生活,卻依舊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努力了,實際上,這樣的安逸卻並非是建立在有所成就的基礎上,只是一種精神上的逃避。逃避困難,逃避問題,逃避生活,機遇也會逃避你,成功也會逃避你。
如果你覺得很難知道自己是否足夠努力的時候,不妨跟過去的自己做一個比較,是停留在原地,還是收穫甚微小,又或者是收穫滿滿。
對於那些依舊停留在原地的人,就應該要十分警惕了,因為你不進步,就意味著你在退步。所以說,這世上,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
我是阿亞,暖心情感寫作者,這一生能與你相遇,何其有幸!點個關注,我們一起長知識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