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2020-12-15 謝丹儒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於是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利用思維工具,幫助自己做出儘可能對未來有利的決定。」——臨公子·《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作者丨謝丹儒

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

1.努力錯了方向,反而得不償失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

關於抄筆記,這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大概從小學開始,從被要求一定要做筆記,到養成習慣,再到情不自禁地想要做筆記。

坦率地說,當時我挺瞧不上這種方式的。吃力不討好,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對於一個寫字還停留在「一筆一划」寫的人來說,這就更要命了。

後來,我學「聰明」了,借用那些抄筆記快的人的筆記來抄,而我上課則只需要專心聽講就好了。

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往往我很容易忘了將筆記補上,又或者那些抄筆記快的人他們抄的筆記過於死板,很多重要的信息都給遺漏了。

最後,沒辦法,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抄筆記了。只記重要的信息就好,然後課後再去補「細枝末節」的部分。

這樣做的效果是明顯的,不僅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我及時消化掉課文內的信息。而且,隨著抄的越來越多,我也越加能夠體會到抄筆記的重要性。

不是有句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過往我仗著好記性,確實沒將抄筆記當回事兒,但是隨著需要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快節奏、多任務的生活和工作,不記筆記僅靠大腦去記憶實在不是件靠譜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從這件事上我學會了一點,那就是不斷的去完善自己記筆記的能力。從任務,到目標,從記錄流程,到制定策略,從反省過往,到每日記錄。

這些看起來慢的行為,卻對我的生活和工作起著至關重點的作用,甚至很多時候可以直接過濾大腦思考,為我節省大量的時間。

相反,那些真正認認真真記筆記的,幾乎一字不漏將老師在黑板上寫的字都抄下來的同學,他們抄了一遍,可能最後因為時間緣故既來不及消化,也不曾記住什麼。尤其是遇到那些講課快的老師,他們就更跟不上了。自然,他們的學習成績也落下了很多。

當時,我還挺奇怪的。畢竟他們看起來確實比我努力得多。無論是每日背筆記,還是抄筆記的完整度,又或是他們平日的良好習慣。但他們的成績比不上我也是事實。

所以,那時我還以為是我更聰明來著。現在想想,其實並不是。而且回過頭再去看,當年那些同學,他們並不笨,甚至在很多地方我都自愧不如。

那麼,這其中的差別在哪?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他們努力錯了方向。因為努力錯了方向,反而得不償失。而找對了方向,則事半功倍。

試想一下,平日裡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這始終不是按照我們的思維去寫的筆記,更多的可能是老師認為是重要的,以及老師為了照顧某些「特殊群體」所作出的行為。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如果還沒有上升到「老師」的高度,又或者自己早已將黑板上的內容理解了,那照搬照抄的筆記應該怎麼運用呢?

說到底,核心還在於我們自己。畢竟,知道了幾分,不知道的課後去補,而這個事情只有我們自己明白。

而且,我還發現,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方法,這比生搬硬套要靈活得多,發揮空間也大得多了。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我竟從猛抄筆記過度到了勤寫心得的階段了。

知識是什麼,還得看你怎麼用以及作用在哪兒。

同樣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關鍵也在於你怎麼使用時間,更重要的是對你而言,怎樣做才更適合自己。

如果知識沒有運用出來,那這樣的知識就等於沒有。

努力也是一樣的,如果努力錯了方向,那自己的努力就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力量,反而得不償失了。

至此,你能說這是努力的錯嗎?不,關鍵還在於努力錯了方向啊!

2.正確看待努力,關鍵地方發力

有句話說:「努力了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不會得到回報。」

努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很顯然的一點就是:同樣是努力,努力的方式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

就比如說,很多人就喜歡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

仔細想想,工作中肯定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從早到晚不停地工作,每天都要「曬」加班,可是不論是加班也好,整日忙也罷,他們卻偏偏沒有得到重用。

這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合理啊?實則不然。

殊不知,在職場中,比的從來就不是誰更努力,而是比誰成果卓越。

就像我們拿到一項任務,通常想的是:「我該怎麼去實現呢?」

優秀的人會怎麼想呢?同樣的一項任務,不同的是,他們想的是:「我有什麼辦法能交出成果?」

你看,同樣是為了成果付諸努力,前者的空間明顯沒有後者大。前者更多的是「戰術上」的思考,後者更多的則專注於「戰略」本身。從一開始站的高度就不同。

同樣是工作,有的人只懂得勤奮努力,而有的人卻早早的就明白了該在什麼地方努力。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顯然是行不通的,事倍功半不說,更是苦了自己。

努力也是一樣的。大家都需要努力,但更關鍵的是,如何正確看待努力,懂得抓住重點,關鍵地方發力才能事半功倍啊。

當然,這個所謂「正確」是相對的,是因人而異的。

就像「重要」總是相對的。

這個相對,不是相對於其他次要的,而是相對自己而言。

說到底,無論是重要或次要,判斷它的始終是自己,不是嗎?就像在職場中最核心的是價值、是成果,這是一樣的。

不過,想要從一開始就做到這一點,顯然有點強人所難,且看起來如此不切實際,甚至會被認為是好高騖遠。

畢竟,這其中還涉及一個「格局」。所謂格局,格是認知的程度,局是認知的範圍,合稱為格局。以什麼樣的格,如「神」格、人格、物格,看待世界,以什麼樣的局,如小局、大局、全局,進行假設和驗證,決定了思維的高度、廣度和深度。

所以,關鍵還在於認知破局。

這也正是《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所關注的核心:價值變現,從認知破局開始!

那麼,如何才能精準地找到個人方向,快速實現認知破局、價值變現呢?

答案是:精準努力!

3.用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

誠如我上文所說,想要從一開始就找到核心問題的關鍵,這是不現實的。

就像我們都知道,成功並非是一蹴而就,或是一步登天,而是需要一點點的積累,一步步的提升,最終才得以實現,實至名歸。

那麼,如何實現精準努力呢?

個人認為,所謂「精準」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精準的找到自身的定位,以及個人方向;

其二,精準的把握事態,包含事態發生的整個過程,即當下正處於哪個階段,以及需要經過哪些必須的途徑,還有就是最後的目標。

其三,精準應該是相對於當下而言,是一個過程,而非是結果。也就是說,對於當下而言,它應該是最符合自身,最正確的途徑,以及是和目標契合的最恰當的。

當然,我也知道要做到這些並不簡單,它可能需要我們冒險,不斷提升自我認知、突破認知,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學會獨立思考,還需要我們懂得如何將自身的最佳資源,也就是自己,發揮出最大潛能等。

這其中,除卻個人的生活之外,最大的難關,也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那必然是職場了。

這個幾乎佔據我們三分之一時光的職場,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嘛,拿錢做事而已。

實則不然,雖然同樣是工作,有的人純粹是拿勞動力換錢,而有的人除了得到薪水,更重要的是還得到了成長。

再說句現實的話,多數人的核心收入來源於工資,如果你能有針對性地通過工作修煉自己,它能幫助你快速攢下第一桶金,並持續提供足夠的現金流。

現在人們都說「財富自由」、「經濟獨立」,可自由不會從天而降,天上也不會掉餡餅,經濟獨立也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重要得多。

那麼,要怎樣才能實現這些呢?

答案是:用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

於財富自由而言,職場無疑是主戰場,若於個人而言,那麼精準努力就是那個核心。

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同樣的,我們也需要懂得如何去做,怎樣學習,並懂得正確使用我們所掌握的工具,以及利用現有的資源將它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荀子說:「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比如,你管理一家公司,根本沒必要鑽研每個崗位的技能,只要讓員工人盡其才就可以了;你想諮詢某個專業意見,相比熬夜埋頭翻資料,找位行業大咖進行一對一的諮詢是不是事半功倍?又比如,你想每周清理房間,上班很忙很累,找個鐘點工不比自己咬緊牙關收拾要好很多嗎?

實際上,人類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分工細化,不再需要你親自動手完成一切。

何況,個人的時間精力終究有限,如果凡事親力親為,又不懂得「善假於物」,那到頭來,別說財富自由,或是價值變現,可能連自己的生活都弄得一塌糊塗。

所以,向成功的人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掌握精準地找到個人方向的方式方法,再用精準努力去撬動財富自由,這才是正解!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一書,裡面講述了大量你熟悉的或是經歷過的職場事件,其中更是有不少值得我們汲取的經驗和邏輯。其中包括深度解析「副業」、「斜槓」、「投資」、「996」、「跳槽」、「逆商」、「不可替代性」、「商業飽和」等時代熱詞,從「職場能力訓練」、「業餘興趣變現」、「彎道思維」和「經濟思維」四大方面入手,這些都將為我們提純職場含金量,助我們快速實現認知破局、價值變現!

要知道,世界瞬息萬變,時代飛速發展,機會稍縱即逝。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往往無法判斷機會,即便發現了也無法抓住。

所以,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以有趣的金錢視角,以一種更理性、更清晰的判斷維度,潛移默化地更新我們的衡量體系,也將帶領我們從真實的、熟悉的場景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新答案。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變化的世界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和位置,開啟屬於我們的斜杠人生,用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

相關焦點

  • 「你以為努力就夠了嗎?」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我們得承認,許多奮鬥者不缺滿腔熱血,也不缺拼搏精神,卻因為少了長遠的目光和變現的思維,結果,本可以有更好的機會和收入,卻什麼也沒有抓住。而《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正是基於這一點,應運而生。這本書將以有趣的金錢視角,和你一起聊聊面對真實場景時,用一種更理性,更清醒的判斷維度。
  • 斜槓青年藍盈瑩:從讀《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開始
    Papi醬說自己只工作了半天就離職《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一書中寫道:「坐在辦公室的8小時,已經帶有很濃重的被迫色彩。許多人覺得,「賺錢太少」絕對是「被迫上班」的第一理由。可實際上,真正讓你不想上班的,恰恰是只賺到錢。
  • 《財富自由之路》開啟斜槓能力,多通道收入實現財富自由
    來源於英文「Slash」,其概念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簡單的說就是 一個人可以從事兩個甚至更多的職業, 複合型的職業規劃, 得益於後工業時代蓬勃的 網際網路, 還不知道斜槓青年,那說明你已經落伍了, 快去發現自己的斜槓能力吧, 你一定還可以做很多事,讓我們獲得財富的道路不再是獨木橋, 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 事實上,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
    生活在當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上,人人都知道努力的重要性,人人都嚷嚷著去努力,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夠努力。不夠努力的人,常常會怨天尤人有一朋友,上個月考科二,又掛了,認真算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五次考砸了。
  • 小塗智媒:財富自由,衝上雲端
    財富自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夢想,不過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對於財富的追求不能以突破道德和法律作為代價。而在這樣的準繩之內,天生具有某方面的超人才能,並能夠依靠這種才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人,畢竟是少數。
  • 小塗智媒:財富自由 衝上雲端
    財富自由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夢想,不過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對於財富的追求不能以突破道德和法律作為代價。而在這樣的準繩之內,天生具有某方面的超人才能,並能夠依靠這種才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人,畢竟是少數。
  •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一句大觸的點撥
    基本功不是軟體可以彌補的。很多人激進的追求筆刷效果、濾鏡和特效。雖然可以讓你的作品看起來像那麼回事。但在行家眼中,這些作品毫無創意和美感。一點都不 real。關於概念設計,下面我分享 5 位世界級大觸的 5 張作品,一起來看看他們的創作態度。
  • 你沒錢不是你不努力,而是……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每天工作早到晚退,經常熬夜加班,周末報班聽課,放棄和朋友一起逛街吃飯看電影,想盡辦法提升自己。於是,你工作越來越順手,報告越寫越漂亮,數據用得越來越出神入化,就連公司扛飲水機的活兒都操作自如。然而,你的收入卻還是上不去。
  • 什麼才是財富自由
    你賺的錢都是來自你穩定的工資嗎?你覺得幸福嗎?你還需要一個副業嗎?你可能會說自己年薪百萬了,很幸福 財富自由了,其實呢?你根本不自由,財富的目的是自由,不是你有很多錢隨便花,像極了財富自由的狀況,你說自己一年有二十天假呢,你很自由,那你需要老闆批准嗎?
  • 日常思考丨我們缺的不是機會,而是能力
    今天在一檔節目中看到了楊天真說的一句話,她說很多人都以為自己缺的是機會,但其實他們缺的是能力,如果他們有能力的話,他們就會為自己創造出一個機會來了。工作很多年之後,看到這些話之後,覺得很戳心。是的,我們都以為自己懷才不遇,認為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但其實是自己有能力的欠缺。當我們認為自己懷才不遇的時候,我們更多強調的是自己的專業能力。比方說我在某方面的工作能力特別強,但是總是發展不太好等等。這些專業能力通常是我們的硬實力,但是想要發展得好,還需要一些軟實力,比方說人際溝通能力等。
  • THE9-劉雨昕的超能力:努力的「變現能力」
    她是努力的,但同時,她也是幸運的,能在「努力—實力—被看見」這條路上倖存下來的無疑是這個世界的少數派,像「永恆之花」煥妍花一樣,在焦土中也能頑強生長。這看似簡單合理的因果關係,對於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卻是一種人人渴望的超能力。
  • 你不知道的真相,努力是一種能力
    我們在哀嘆孩子不努力、不爭氣的時候,有沒有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努力?為何不能成龍成鳳?努力兩個字,說起來再簡單不過,簡單的像個一一樣,甚至剛學會說話的兩三歲孩子,都會說加油、努力!然則,現實生活中,為何大部分人不去努力、碌碌無為、得過且過呢?因為努力是一種能力,大部分人不具備這種能力。
  • 心理學:你是否一邊在努力追求自由,一邊又在死命逃避自由?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無知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和他對立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黑格爾自由並不是指簡單的不受限制和阻礙的意思,更不是指自由自在,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關於人的生命,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是什麼?1,真正的自由是一種擺脫本能決定其行為狀況的自由。
  • 財富不是靠努力!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易經》早就透露給世人了
    《易經》 財富不是靠努力,而是謹記這3條天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積德行善的人,必定會有先輩遺留的福澤,能造福子孫;積累惡行的人,必定會有先輩留下的禍患,會殃及子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意思是有了上天的保佑,一定會大吉大利只有我們只是自身足夠努力,上天才會保佑我們。
  • 朱丙田:普通上班族賺錢變現方式有哪些?一定有你想不到的
    這些年在網上最火的就是網際網路領域的變現神話,比如某些行業大咖通過創業融資變現,比如某輯思維,某登讀書會通過知識付費實現財富自由,也讓很多有技能和知識的普通人有了賺錢,實現人生逆襲的機會。那些行業大咖,網紅大V對於我們普通的上班族來說,雖然看完熱血沸騰,但是自己卻無從下手。
  • 心智突圍|比努力更重要的事情,真的不是選擇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大部分人並沒有阿基米德那麼高的志向,只想著:給我一個支點,讓我撬動生活的幸福吧。那這個支點到底是什麼呢?答案就是心智。近幾年社群運營這個行業非常火爆,很多人都看中它的低門檻高薪,紛紛進入該行業。
  • 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努力,而是深度思考力
    我發現,她們並不僅僅是瘦,不是那種紙片人的瘦。相反,她們的身材非常立體,背部、肩部和腰部的曲線十分明顯,有三個顯著要素,分別是緊緻、曲線感和力量感。所以,維密身材的本質就是緊緻、曲線感與力量感的完美融合。如果要想擁有維密的身材,那就需要在完成減脂之後,著重完成這四處肌群的強化訓練。」這個故事正是一個關於「深度思考」的例子,雖然思考的對象並不是特別深刻的問題或概念。
  • 對工作的格局決定了你財富的多少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是他的格局,而決定一個人的財富多少的卻是他變現的能力。格局不可小,智商、情商、財商、逆商,缺一不可。想要在事業上有所建樹,並且在經濟上有所富裕?臨公子的《你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給出了很多好的建議。核心理念就是要我們打開我們的格局,打開惰性思維的陷阱。
  • 學員作品:《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掙不到錢?缺的不是機會,而是自信心
    將此文送給所有想變成有錢人的你,包括我的12歲女兒,她2020年的目標是掙到更多的錢。她已經開始通過畫畫掙錢了,但是覺得自己還掙的不夠多。一想到有錢人,你會想到什麼?為富不仁。但是看了《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才發現,有錢人是積極思維和心理承受能力達到了最大值,思維層次和包容能力越大,他才能取得越大的財富。
  • 通向財富自由之路(1)
    維基百科上關於「財富自由」,有這樣的定義:財富自由,是指你無須為了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 可是,這個定義對我們並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因為反覆讀過之後,也不能指導我們下一步該幹什麼。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終究會明白「財富自由」的關鍵:我們要的自由,最根本的不是財富,財富只是工具,我們要的是自由,本質是時間的自主權。 所以,或許這樣的定義才更為清晰:所謂的個人財富自由,值得是某個人不再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