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如何拯救商業地產?香港臺灣都用過這招救市

2020-12-23 華爾街見聞

鼠年沒有春節檔。據萬得統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前八周中國電影總票房收入僅為26億元,同比下降80%。

院線票房收入的顯著下滑是全國購物中心門可羅雀、慘澹經營的縮影,受此波及,中國內地、香港及新加坡三地的資產證券化市場也難「免疫」。

日前,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估價部負責人、高級董事胡建明在線對話『全天候樓市』,他表示通過香港、新加坡交易所中境內資產的出海REITs的走勢來看,相對較低的市淨率繼續下行,估值縮水,疫情的影響已經傳導到資產證券化市場。

1月底,萬達、凱德、萬科印力、新城控股等多家商業地產運營商宣布對租戶實施階段性免租,但購物中心的客流仍遠未恢復如常。胡建明分析稱,中小租戶承壓力能力較弱,因而零售商業未來可能面臨一定的退租、換租風險,租戶更替將延長租金空檔期,購物中心的壓力不會很快緩解。

應對下行壓力,除了減免稅負、優惠貸款利率、企業自主暫緩拿地投資外,胡建明認為疫情後內地推出公募REITs正當時。參照非典時期,疫情逐漸受控後,2003年7月,中國的香港和臺灣資本市場幾乎同時頒布了REITs相關條例,為REITs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前資本市場非常渴求逆周期的管理工具,如央行開展逆回購、財政提前下發專項債額度等。但胡建明對『全天候樓市』強調,相對於短期手段,公募REITs是穩定長期市場和投資者信心的壓艙石。

以下是對話實錄:

全天候樓市:商業地產尤其是購物中心受到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對於有計劃進行資產證券化的項目,目前發行是否會遇到困難?

答:目前中國資本市場要求資產證券化發行產品的底層資產,以產生收益的完善產權物業為基礎,從目前上市規則來看,這個時期確實對以商業地產為基礎資產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購物商場主要受交通及出行限制,疫情期間消費者線下購物消費需求低迷的影響,全國零售門店客流量大幅下降,部分零售商業關停,嚴重影響租戶現金流,中小租戶承壓力能力較弱,因而零售業未來可能面臨一定的退租、換租風險,租戶更替意味著更多的時間成本,未來商業地產的現金流或將出現階段性偏離預期的現象。

儘管目前判斷疫情走勢過早,但不明朗情況若持續一段時間,租戶承租力繼續下滑,則很可能觸及連鎖店出現退租潮,使得商場空置率進一步上漲。這不僅會影響運營商的全年淨收入及租金增長率,也可能因出租率不達標等情況而引發貸款違約,或影響投融資規模的貸款價值比(LTV),造成資產減值。

近日凱度諮詢公司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旅遊、餐飲、外出娛樂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這三個行業有約75%的消費者徹底取消了相關消費,還有約17%的消費者減少了支出。但是這三個行業的消費反彈潛力巨大:有82%的消費者會恢復外出餐飲消費、78%的消費者恢復旅遊、77%的消費者恢復外出娛樂。希望這次疫情像2003年SARS一樣只是一個短暫的影響,然後消費反彈市場回復穩定而且上揚。

全天候樓市:已經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商業項目,遭遇到租金下滑,當前是否存在償付壓力?一般而言如何解決?

答:通過香港、新加坡交易所中境內資產的出海REITs的走勢來看,已經相對較低的市淨率繼續下行,估值縮水,說明疫情已經影響了基礎資產在中國的REITs。

今年上半年對房地產企業考驗非常大,房企需要綜合措施來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一是可適當控制買地支出,對於此前已經確權的項目,土地款申請延期付款;對於沒有確權的項目,土地款分期支款。

二是可適度開放股權合作,引進有實力的資金方合作,如與有實力的資方共同成立地產股權基金投資項目,或者拿出優質的項目,與資金方進行股權合作共同開發。

此外,針對商業地產運營商的減免稅、借貸展期、優惠利率續貸等,也是很重要的外部支持。

全天候樓市:幾家大型商業地產運營商,包括萬達商管、印力集團、大悅城等等,都在試水境內資產的CMBS或ABS融資,但規模很有限而且不能公募,這些項目的持有者為什麼不通過新加坡或香港的REITs?

答:大型商業地產運營商試水境內資產的CMBS或ABS主要是為了解決融資。海外REITs雖好但境內有資本帳戶管治。

特殊時期,市場非常渴求逆周期的管理工具,如央行開展逆回購、財政提前下發專項債等。以史為鑑,疫情之下,市場針對2003年SARS做了大量復盤,但大家似乎忘記了當年重要裡程碑事件。

當時疫情逐漸受控後,2003年7月,我國的香港和臺灣資本市場幾乎同時頒布了REITs相關條例,為REITS發展奠定了基礎。相對於短期手段而言,公募REITs更像是長期穩定市場和信心的壓艙石,從國際及中國港臺REITs市場的誕生背景看,經濟下行、不動產市場疲軟帶來資產價格下行風險,都是催生公募REITs登上了歷史舞臺的重要因素。

全天候樓市:一線城市有些大型購物中心租金回報穩定,在境內資本市場現有規則下,如何大規模推進資產證券化?

答:類RETIs與傳統意義上的REITs是有一定差距,改變這一局面,要做三件事:

一是在房屋登記辦法中增加房屋信託登記。按信託法,信託以登記為生效要件,但各部門均未制定財產信託登記辦法,以致於財產信託都不能生效。信託不生效,信託財產的獨立性就無法成立,就不能保證資產的安全。而設立房屋信託登記,只要建設部修改房屋登記制度就可以,修改信託登記制度從立法上,只要建設部自己修改就能實現,是最簡便的立法手段;

二是明確房屋信託不屬於財產轉移,不必繳財產轉讓的各種稅。這樣的立法也只要稅務局發出通知即可,也是簡便的立法。這樣就能解決REITs中的資產轉移的稅負問題;

三是允許公募基金投資類REITs。目前類REITs的問題之一資金規模,商業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投資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的特點,一般大眾很難參與,私募基金200人上限的限制,使大額資金的募集只能找大的機構投資者,如果是普通中小投資者就無法募集到足額的資金。

而擴大募集金額的辦法就是增加投資者數量,允許公募基金投資類REITs。中國目前有10萬億元規模的商業不動產市場,將這些存量通過資產證券化形式增強其流動性,可以幫助企業更高效地利用資金,一旦推廣開來,商業地產格局有望發生根本變化。

全天候樓市:在資產證券化市場不夠發達的背景下,疫情的衝擊會不會導致出現商業地產大宗交易市場出現更多的併購?

答:短期疫情的衝擊可能會刺激優勝劣汰的併購。但從未來商業地產最大的挑戰是自身的變革。

近幾年,電商的崛起,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從而改變了整個商業地產營運模式的變革,商業地產從原先以零售為主的業態逐步轉向以體驗式為主的業態。如今,在當前疫情情況下,市場已經出現了許多變化,比如教育培訓類業態轉成線上後接下去可能會從實體店中退出。可以說,本次疫情使得體驗式商業業態模式發生新的改變,將引領商業地產再次走向新的變革。

全天候樓市:未來一段時間,外資除了布局北京、上海的優質項目,會不會下沉到二線甚至三四線城市?

答:以全美最大商業地產運營商西蒙地產為代表。西蒙於1993年上市,其前身為1960年創立的購物中心開發商MSA,後來通過一系列收購擴充資產管理半徑,目前西蒙地產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業REITs;

外資機構對國內商業地產的收購始於2000年初,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從2011年起,外資商業地產投資除了布局北京、上海,部分已下沉到二線甚至三四線城市,如凱德、沃爾瑪、樂天瑪特。

目前一二線城市商業地產去庫存壓力仍存,但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流動性好,三四線城市商業地產市場很大但利潤很薄,傳統商業業態增速放緩,導致外資比較審慎。在一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趨於飽和、競爭激烈、成本攀升的形勢下,三四線城市是未來10年商業地產的機會,但主要競爭者將是國內的開發商。

讀完全文後點下「在看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圓桌戰「疫」⑤|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如何加速「重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線下餐飲、零售商縮短營業時間甚至關停。為了與商戶共度時艱,很多商業地產運營者第一時間減租降費,謀求線上突圍,以救危機。
  • 疫情加速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行業趨向合縱連橫
    近年來,各行各業的發展策略似乎都離不開數位化,數位化成為了行業發展的「催化劑」。商業地產則也同步抓住了這次機會,在疫情之後加快進行數位化轉型。但進行數位化轉型並不能一步到位,如何能夠讓數位化真正在商業地產的運營中發力,也是行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 後疫情時期的瀋陽商業地產
    2020年3月,我們發布了在疫情下的瀋陽商業地產市場的現狀。現在一季度已經結束,雖然瀋陽的宏觀經濟數據還沒有最終發布,但國家層面的GDP增長率已經發布,同比下降6.8%。各個行業都在疫情期間都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刻,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家也都會非常關心整個瀋陽商業地產市場一季度的表現,因此我們希望通過這份報告對於一季度瀋陽商業地產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
  • 疫情困局加快商業地產數位化轉型 數據「共享上雲」打破行業「信息...
    對商業地產而言,數位化轉型雖然是大勢所趨且探索已久,但思想意識上的落後和惰性是擺在轉型面前的最大障礙。然而,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讓更多的商業地產企業及從業者更加認識到了數據的重要性與價值。「早先大家都認為,數據是我自己的,把我數據拿走了怎麼辦?
  • 復甦之後,要怎樣做好商業地產運營?
    來源:觀點地產網2020年的商業地產,很艱難。這一場疫情,讓各家商業地產企業收入大減之餘,還要減免租金幫助商戶一起渡過難關。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離真正復甦還有一段距離,但市場狀況已日漸好轉。商業地產行業內還有許多中小企業,存在的困難更加巨大,甚至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恒隆地產陳啟宗先生曾說過,商業地產一看地段,二看經驗,所以要注意,經驗、知識在哪裡?所謂的「經驗、知識」,亦即是商業地產運營的能力;這就決定了,商業地產除了要選好地段,還要做好運營。
  • 及刻商業觀察: 10個關鍵詞,說透這一年商業地產運營
    及刻熱場特別策劃「盤點2020」,從這一年陪伴及服務商業地產的實踐經歷出發,用10個關鍵詞,串聯起2020年商業地產運營的問題、現象、創新,透視商業形態的變遷和趨勢,希冀通過回顧,找尋連接未來的脈絡。
  • 美媒:暴力亂象重創香港商業地產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美媒稱,香港是世界上商業租金最高的城市之一,但香港的房東們現在要面對艱難的一年。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月7日報導,始於2019年年中的暴力違法活動給香港商鋪和寫字樓的業主們造成了損失。熱門購物區頻發大規模暴力活動以及遊客數量銳減令零售商們越來越難以維持經營。
  • 商業地產產品研發,精益求精而臻於至善
    3、產品研發躺過的"技術坑"?4、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實現價值?近日,鑑正偉業受邀出席中機中聯工程有限公司既有建築研究所舉行的專題分享交流會,就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及相關案例進行了深入形象的分享交流。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實現「求異存同」項目扎堆的現狀下,雙方就商業地產產品研發如何「求異」展開分享討論。
  • 後疫情時代 商業地產調整業態招商 快生活和慢生活配套商業各有潛力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本市眾多商業地產項目正在積極調整業態布局,加大招商力度。針對都市人群喜愛的快生活和慢生活不同節奏,吸引適合的商家入駐大型商業項目或者社區街區,正成為市場的新亮點。高檔寫字樓與地跌樞紐商鋪更偏重外賣送餐據本市商業地產研究機構統計,今年一季度以來,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餐飲、百貨、娛樂、休閒類商家經歷了新一輪的整合,部分品牌退出了天津市場,但是進入5、6月份,多家知名品牌商家看準時機擴張門店。
  • 仲量聯行基於疫情對華南區商業地產影響的初判
    來源: 鳳凰網房產廣州站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雖然在2020年開春之際肆虐全國,但這是一宗偶然、獨立事件,我們認為其會在短期內對商業地產市場有顯著影響。在春節假期延長、居民外出減少、企業復工延遲等多重因素作用下 ,各類經濟活動將受到較大限制,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商業地產市場的活躍度及各類物業的表現,同時也將導致各物業類型的工期受到一定影響。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時期,廣州和深圳的辦公樓和零售物業雖受到顯著影響,但隨著疫情結束,也較快地回到了正軌。
  • 後疫情時代 香港中華煤氣新興業務將大有可為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 香港中華煤氣新興業務將大有可為) 生活中有「
  • 歷史上第一次,香港海港城為奢侈品牌等減租
    2月11日,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發布了一份聲明,指出香港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鑑於當前零售餐飲業的困難處境,希望各會員能夠本著同舟共濟、共渡艱時的精神與租戶進行探討,提供包括寬減租金等舉措來紓緩經營壓力。該號召發布後,多家發展商隨即作出響應。
  • 如何拯救香港電影?《拆彈專家2》給了啟示,劉德華給了答案
    如果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你問王晶如何拯救香港電影,他根本就沒空搭理你,也不屑搭理你。 如何拯救香港電影?《拆彈專家2》給了啟示,劉德華給了答案。
  • 太原人,速戳查看疫情期間地產TOP10熱詞,涉及購房折扣、減免租金……
    隨著疫情發展趨於穩定,已有不少城市出臺政策穩定樓市。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月25日,為了提振樓市,已經有近50個城市出臺相關救市政策,內容涉及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首付比例、減免契稅、首套房基準利率打85折…… 這些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開發商的負擔。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萬達地產裁撤大區,九毛九香港上市
    引言:地產方面,萬達動作持續引發關注,萬達地產區域架構調整,將南區、中區、北區合併為南區、北區、商管集團完成剝離地產業務,商管集團總裁助理兼華南運營中心總經理離職;合生創展朱孟依辭任董事會主席交棒朱桔榕,世茂、福晟大規模戰略合作、星河商置正式赴港IPO。
  • 疫情下,海外商業地產的真實狀況……
    全球範圍內蔓延的疫情,毋庸置疑讓世界各行各業都籠罩有一層陰影。 梅西百貨在宣布關閉位於美國的所有775家商店,裁員3900名員工,13萬員工在家休「無薪假」,下調董事及以上級別管理人員薪酬的同時,用其庫存和部分房地產業務做抵押,通過發債籌集了大約45億美元的新資金,以避免破產。
  • 寶龍商業張雲峰:商業地產需破「三浪」 寶龍要輕裝快跑
    8月21日,由聯商網、搜鋪網、萬商俱樂部主辦的2020中國(長三角)商業地產高峰論壇暨招商對接會在杭州博奧開元名都酒店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破浪·重啟」為主題,致力探討在後疫情時代且防疫常態化的當下,商業地產行業如何更好的破浪與重啟,獲得恆久的生命力。
  • 峰會看點| 香港REITs為何「水大魚小」?
    日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提出取消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這是疫情衝擊香港商業地產市場之下,港府出手救市的舉措之一。對於取消非住宅物業雙倍從業印花稅,《施政報告》解釋稱:多位議員提出政府應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措施,利便企業出售非住宅物業套現,應付因經濟不景氣而出現的財政問題。
  • 王玉珂:數據新基礎設施加速疫後商業地產轉型
    寂靜之春,疫情突如其來,對實體商業影響前所未有,消費停滯、人流萎縮、增長斷崖、競爭迷失,這些挑戰如何以更長遠視角去化解? 智訊財經x騰訊新聞特邀RET睿意德聯合創始人王玉珂進行主題為《數據新基礎設施加速疫後商業地產轉型》的主題分享。 目前,國內各個城市日增病例已明顯下降。
  • 八佰救市、漫威缺席,回顧2020電影十大事件
    沒有海灘、沒有紅毯、沒有銀幕和party,這當然不是我們心中的坎城。在整個坎城歷史上,只有二戰期間被取消過一次,另有1968年被中斷過一次。 這是繼李安的《色戒》13年後,中國電影人再奪最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