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楚州安撫使宋江和廬州安撫使盧俊義,受到了高俅、蔡京等人的陷害,宋江被小弟李逵救下,盧俊義被小弟燕青救下。但高俅、蔡京等人並沒有放棄對宋江和盧俊義的迫害,既然毒酒還不是他們,那就名正言順的讓他們去死。
於是,高俅、蔡京說動了皇帝,讓宋徽宗命宋江為首,盧俊義為副,領兵討伐在江南作亂的方臘。宋江、盧俊義早已知道高俅、蔡京的陰謀,於是出工不出力,甚至還光明正大的招攬手下,發展勢力。
借著徵方臘的名義,宋江招攬了各地好漢,比如說是暹羅國的李俊、應天府的花榮、保定府的朱仝、武勝軍承宣使吳用等等;在路過六合寺的時候,招攬了魯智深、武松、林衝等等。
在宋江和方臘開戰之後,宋江、盧俊義各自施展手段,雖然方臘地盤兒越來越大,但宋江和盧俊義手下的好漢卻也是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朝廷發現讓宋江去攻打方臘,方臘卻將自己的地盤擴大到了八州二十五縣,宋江、盧俊義也開始悄悄的擴張自己勢力。朝廷知道,宋江、盧俊義這是心懷不軌,養寇自重!但此時,宋江、盧俊義已成氣候。硬來已經不行了,只能用軟刀子割。
於是朝廷再次讓宋江、盧俊義出兵平定淮西王慶,想要藉機削弱他們。但宋江卻在徵討王慶的路上遇到了前來投奔的公孫勝,公孫勝建議宋江故技重施,配合壯大淮西王慶,接著再扶持起河北田虎,自己到梁山佔山,四方人馬聚集之後,配合北邊的遼國,便可以召喚神龍,滿足自己的所有願望。
於是,宋江按照公孫勝的規劃,到了梁山落草。朝廷先後派遣了高俅、童貫來攻打梁山,被梁山眾人打退之後,宋江的內心有些許膨脹,於是準備論功行賞,以排名論高低貴賤。
宋江讓人把排名刻在了一塊石碑上,再埋起來,準備留待後人評說。
排名落定之後,梁山缺衣少穿,於是宋江和盧俊義一起去攻打東昌府,張清因不滿宋江將妻子瓊英送到田虎陣營當人質,再加上對排名不滿,於是投靠了東昌府。宋江見張清叛逃,梁山攻打東昌府無望,於是便讓盧俊義拖住東昌府,自己帶人去打東平府。沒想到,董平看到張清叛逃,並且董平的老丈人就是東平府的知府,於是董平帶著家小也投靠了東平府。
宋江此次出兵一無所獲,知道自己打城池比較費勁,於是轉變思路,準備去打曾頭市。沒想到,曾頭市的史文恭本領高強,眾人連攻不下,只好又一次退兵。
接連的失敗,讓宋江聲望受損,為了挽回聲望,宋江決定去攻打大名府。沒想到,梁山的二把手盧俊義也不想在梁山幹了,於是帶著燕青逃到了大名府,當了一個富家翁。蔡福蔡慶也隨著盧俊義的離去,到了大名府隱居,找了個牢裡押獄的工作過活!
宋江見連盧俊義都跑了,大怒之下,生了病,安道全治不好,差點被他砍了。安道全見勢不妥,連夜逃了出去。梁山帶人猛攻大名府,卻久攻不下,又收到了關勝反水的消息,他帶著一些人投靠了蔡京,竟然領兵要攻打宋江。
宋江也知道關勝的本事,於是帶兵撤回了梁山!
再次失敗的梁山,讓本就不富裕的他們,雪上加霜。迫不及待的需要一場勝利來挽回損失,於是梁山眾人,再次來到了曾頭市,準備拿下這座碉堡,卻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叫託塔天王晁蓋的好漢,來到了營前,道明了曾頭市的厲害之後,勸退了梁山大軍。
宋江見晁蓋器宇軒昂,能力不凡,於是便退到了第二把交椅,讓晁蓋當了老大。
晁蓋一上任便將梁山上的「忠義堂」改為了「聚義廳」。
孔明孔亮見自己的師傅退位,知道自己在梁山也不會過得太好,於是便去青州投奔了自己的叔叔,在白虎山落了草。史進見兩人去了青州,左思右想之下,也和自己的兄弟神機軍師朱武等人,一起去了少華山落草。
武松、魯智深見眾人走的走,散的散,更見老大宋江頹靡,不復當年雄心,也就想出去單幹。於是聯絡了楊志、曹正、張青、孫二娘、施恩等人前去二龍山單幹。
李忠也隨大流,勾搭著自己的小兄弟周通,去了青州旁邊的桃花山單幹。
呼延灼看大家都去了青州,自己也去了青州投奔了知府。經過青州知府的推薦,他被皇帝看重,皇帝讓其帶領兵馬,攻打梁山。最後被封為汝寧郡都統制。
緊接著徐寧、柴進、朱仝、雷橫等人也先後離開了梁山。
宋江見梁山走的走,散的散,於是也心灰意冷,告別了晁蓋,準備去江州過日子。聽到宋江也要下山,戴宗、李逵、花榮、李俊、張橫、穆弘等人也要跟著去江州。到了江州之後,大家都發現這是個好地方,於是便都找了份好工作,在此定居。
宋江因醉酒在潯陽樓上題了一首詞,江州的蔡九知府得知之後,知道宋江是自己老爹蔡京的對頭,於是將它趕出了江州。無奈之下,只能夠回到老家山東鄆城。宋江做過大官,識文斷字,熟知律法,於是當地的知縣便讓他做了一個押司,絕得這裡的日子不錯,於是將一家老小都接了過來,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此時梁山上,也是風起雲湧,晁蓋鎮不住諸位好漢,導致杜千、宋萬邀請了外援白衣秀士王倫,同時他們還爭取到了林衝,於是晁蓋、吳用、公孫勝、三阮、劉唐便被趕下了梁山。王倫當了梁山的老大。
林衝此時才發現,往日門庭若市的梁山,此時卻是門可羅雀。心灰意冷之下,拜託了高俅的關係,去汴京當了一個禁軍的教頭!還接了高衙內的盤,娶了妻,成為高俅的親信!
林衝在汴京享福,晁蓋一行卻遇到了楊志。晁蓋帶著十萬貫從梁山帶下來的寶貝,在黃泥崗遇到了已經投靠了大名府梁中書的楊志。知道楊志要去面見蔡京,他們求著楊志帶著這些寶貝去見蔡京,請求赦免了他們。
於是晁蓋等人就這樣花了十萬貫,讓自己從一個反賊變成了遵紀守法的良民。楊志也因此得到了提拔,成為了殿帥府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