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宋朝#
蝶戀花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若說相思是婉約詞繞不開的主題,那麼柳永筆下的相思真是痛到極致,也美到極致。
只那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瞬間寫進了世人心中,讓我們仿佛看到那個為情所困的男子,是怎樣在時光流轉中消瘦了身形,憔悴了容顏。
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會想到遙遠的東漢,在至情至性又樸實無華的《古詩十九首》問世的年代,一位執著守望的女子,深情地寫下了——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那生生的別離,邁不過天涯的距離;那殷殷的期盼,盼不來遠方的歸雁。
而此刻,他也是一個人,獨上高樓獨倚欄,獨沐微風獨上春。
就這樣待到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為草葉鍍上溫暖的光芒,但卻溫暖不了一顆孤獨的心。他默默地站著,雖不言不語,內心卻充滿了情意,還有愁緒。
古人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所以他也想去把酒言歡,只為一醉。然而。古人還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果然如此,事實證明「強樂還無味」呀。
所以,不如就這樣獨自在心中默默的想念著那個人吧,想到身體消瘦,想到容顏憔悴,但卻無怨無悔,亦不想忘懷。
心中有一個目標,然後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而消耗,而堅持,這正是王國維所倡導的人生三種境界的第二層——對理想無悔的付出。
當然,柳永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沒有想得那麼深奧,他只願用自己的那支繾綣的筆,表達一份思念,抒發一種感情,這種感情的名字,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