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021-02-10 天鳥傳播

愛情類的詞很多,就比如說蘇軾的《蝶戀花》「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還有陸遊的《釵頭鳳》「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等等。這類的愛情詞包涵了詞人對愛情的無奈、期盼、歡喜、情愁等等。

雖然這些愛情類的宋詞,讀起很有意境,但是如果和柳永來比,估計蘇軾也很難有把握勝出柳永。在曉詩看來,柳永對於「情」字把控很高,如果他來到現代那估計秒變「國民男神」。

柳永之所以能將情字把控完美,還是與他的經歷相關,畢竟只有深深體會過,才能準確的將自己內心表達出來。柳永苦讀聖賢書,遭到皇帝的排斥,導致此生與仕途無緣,就每日流連於酒肆歌樓之中。每天過這種生活,對於其他人來說那叫一個「爽」,但對滿腹經綸的他來說,猶如針扎。

柳永筆下的愛情詩詞讓人讀來深刻悽美,就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過,而其他人的作品算是一種形式、一種臆想,只重型不重意,所以柳永的愛情詩詞能將宋朝的其他人給比下去。

而今天曉詩給大家分享柳永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詞,《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這首詞可謂是句句經典,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並且最後兩句乃是千古名句,非常值得我們品讀。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宋代: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的這首《蝶戀花》讀來悽美、刻骨銘心,字裡行間中充斥著一片深情,如果不是「久經風雨」,估計就不會有這種悽美的詞出現了。

這首詞整體只有開頭的「佇倚危樓風細細」敘事,其他都是柳永用來抒情。柳永一個人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細細吹著柳永,他遠遠望著春色,一思愁緒生出,黯黯的瀰漫在無邊的天際。僅僅就這一句就將柳永悲春愁思的形象給描寫出來,確實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感情,在春天更容易生出愁思。

而下一句將柳永的愁思給無邊的擴大,且用詞細膩,給整首詞增添了朦朧感。碧綠的草色,飄飄的霧靄,將要將落日的餘暉給掩映下去,而我默默無言的倚靠在樓杆上,誰又能體會到我的心情呢?

在詞的下片更將柳永這種心情給表達的淋漓盡致,這時的我準備舉起高杯狂飲,只讓自己一醉,然而當自己對酒當歌,發現這種勉強的歡笑反而覺得很是無味。現在的我日漸消瘦,但是並不後悔,因為我為了你甘願這樣、甘願神色萎靡憔悴。這最後一句很是悲痛,相信很多人都體會到了這種悲傷之感。

柳永的這首《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在宋詞中數一數二,通篇相思情感描述的很是細膩,讓人讀出那種獨數柳永的「春抽」「春思」。而縱觀宋詞之中很難再找出第二首可以和他相提並論的詞,畢竟在兩宋時期,有柳永這種經歷的詞人有幾個?在曉詩看來就算是蘇軾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也只能屈居之下,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

柳永對於愛情的理解透徹,並且還非常理解女人的心,要不然也不會在柳永去世的時候青樓女子為他送行,辦「香豔」的葬禮。柳永算是此生無悔了!

 

柳永著名詞選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是一首懷人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這首詞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句。

《定風波·自春來》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這首詞具有鮮明的民間風味,是柳永「俚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詞以一個少婦的口吻,細膩的描繪出了一位獨守空房的少婦的孤獨與寂寞,與那思念與怨恨並存的矛盾心理。

《雨霖鈴·寒蟬悽切》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一首送別詞,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傳統的送別次,都是描繪紅樓深院與春花秋月等狹小的空間,來表達送別的情感。而這首詞不同於傳統的送別詞,其詞別具一格,表現出煙波浩渺、楚天開闊的大氣象。

《望海潮·東南形勝》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望海潮》是柳永首創的詞牌,這首詞亦是柳永的傳誦名篇。這首詞肌膚感染力,是柳永為舊時好友孫何相見而作。據傳金主完顏亮聽了此詞,便更加羨慕錢塘的繁華,強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 》

一葉扁舟輕帆卷,暫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驚散。煙斂寒林簇,畫屏展。天際遙山小,黛眉淺。

舊賞輕拋,到此成遊宦。覺客程勞,年光晚。異鄉風物,忍蕭索、當愁眼。帝城賒,秦樓阻,旅魂亂。芳草連空闊,殘照滿,佳人無消息,斷雲遠。

這首《迷神引》是:少年不得志,便客居京都,流連,以;中年入不得重用,又隔斷秦樓難溫舊夢,心中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卻偏要言,這首詞言「暫泊」之愁,道「遊宦」之苦。大肆鋪敘中見出作者心中真味,可謂技巧嫻熟,意蘊雋永。


相關焦點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悽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這首詞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對戀情的執著。其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為傳誦千古的名句。「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學詩計劃
    「風細細」,帶寫一筆景物,為這紙剪影添加了一點背景,從而使得畫面鮮活生動起來。「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這句按詞意當標點為「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詞人極目天涯,一種黯然魂銷的「春愁」油然而生。除了點明時令之外,這生自「天際」的「春愁」,又都是些什麼呢,能如此之深地觸動詞人的情懷?詞人卻點到即止,不再多說。
  • 《蝶戀花》——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若說相思是婉約詞繞不開的主題,那麼柳永筆下的相思真是痛到極致,也美到極致。只那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便瞬間寫進了世人心中,讓我們仿佛看到那個為情所困的男子,是怎樣在時光流轉中消瘦了身形,憔悴了容顏。他在寫這首詞的時候,大概會想到遙遠的東漢,在至情至性又樸實無華的《古詩十九首》問世的年代,一位執著守望的女子,深情地寫下了——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 【跟著公號學詩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最後兩句石破天驚——「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憔悴委頓,瘦損而死,亦甘心不悔!詞人層層鋪墊,至此方畫龍點睛地道破「春愁」難耐,為「春愁」憔悴無悔的隱秘:為了她的堅貞情愛,我亦值得憔悴、瘦損,以性命相託!「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是一層意思,「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又是一層意思。整首詞沒有寫到「伊」是怎樣的人,但是從這兩層意思來看,其人可想而知。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到底何意?為何經常被人誤解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很多人經常理解錯的千古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詞作並不陌生,但它卻經常被人誤解。詞中「消得」二字到底何意,很多人解錯。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詞:《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注釋: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望極:極目遠望。黯黯(ànàn):心情沮喪憂愁。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會:理解。闌:同「欄」。擬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羈。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 愛情海裡的一句詩一個故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愛情海營業的第二日,我看到了柳永的一句詩,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
  • 愛唐宋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人間詞話》26)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立定高遠的目標,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形容鍥而不捨的追求,再到「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享受成功的喜悅。實際上,任何人想做成一番事業,都必須經歷這三層境界,古往今來,概莫能外!但用「文人詞」描述,要比「志當存高遠」,「執著不懈」,「成功(或覺悟)」等詞彙來得更形象,更打動人。
  •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儒釋道一體化有聲心國學 clwj3359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語固非歐公不能道也。注釋①柳永《蝶戀花》,參見本書第二十六則,注釋①。②《六一詞》:歐陽修詞集名。③《樂章集》:柳永詞集名。④屯田:柳永。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譯文《蝶戀花》「獨倚危樓」一闋,收錄於《六一詞》,也收錄在《樂章集》。我認為,柳永乃輕薄之人,只能說出「奶奶蘭心蕙性」這樣的詞。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樣的佳句只有歐陽修才能寫得出來。賞析王國維認為這首《蝶戀花》為歐陽修所作而非柳永之作,並非沒有根據。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願你終能碰上為你日益消瘦的人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怕是情人之間最美的情話吧?這句詞出自北宋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而上一篇文章說過,王國維先生評價此乃人生境界之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宋]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  (4)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5)煙光: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  (6)會:理解。  (7)闌:同「欄」。  (8)擬把:打算。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願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 【小紅帽English】: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有雨的日子,終於學會了堅強。不想讓心永遠在憂傷裡流浪,便把一個情字,纏綿成繞指柔;把一份安然的念,妥帖成細水長流。常常不自覺地想,今生逢著的人,遇見的事,是不是冥冥中早已註定?人生原本就該有許多磨難,只是,沒有什麼傷痛值得我們傾盡一生去背負。哭過了,才更懂得笑容的燦爛;失去了,才更懂得什麼叫珍惜。
  • 【名家名作賞析】《蝶戀花》柳永: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譯文】春風輕輕地吹,那樣溫柔。含著愁意,我向遠望,空曠的原野無邊際。油然而生春怨千絲萬縷,夕陽斜照碧色的草地,朦朦朧朧,那景致更是傷感迷離。我久久地無言站立,誰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本打算狂飲大醉一場,消我心中愁悶。可是對著美酒歌舞,雖然強裝尋歡求樂,卻感到索然無味。
  • 背一首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譯文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雲靄霧氣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杆上的心情。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
  • 【古今最美詩詞】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千兩百多年前的詩句, 今天讀來, 依然讓人血脈僨張。 詩人如椽巨筆下噴湧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 讓我們感受到震動古今的氣勢和力量。 這就是 中國古詩詞的魅力。 這樣的溫故知新, 可以拂去我們記憶上的灰塵, 而古代文人的情懷和智慧,也同樣能點亮我們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詩意,來吧,一起加入我們的詩詞狂歡!
  •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注釋】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杆上。佇,久立。危樓,高樓。望極:極目遠望。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語本《古詩十九首》:「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消得:值得。【譯文】佇立高樓倚著欄杆和風細細,極目遠望春愁無際內心惆悵。夕陽斜照青草映著煙霞光彩,誰懂得我依靠欄杆時的思緒?
  • 柳永《蝶戀花》:衣帶漸寬終不悔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其實是柳永千古名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源頭。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賞讀一下柳永的那首《蝶戀花》。詞云:「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首先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蝶戀花》這個詞牌,《蝶戀花》原來是唐代教坊名曲之一。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最經典的20首詞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簡析】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全詞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同懷念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了主人公堅毅的性格與執著的態度,成功地刻畫了一個志誠男子的形象。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簡析】此詞是柳永青年時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不第後所作。
  • 衣帶漸寬終不悔,一條衣帶中的道德、等級、文化
    現代人都熟悉宋代文人柳永的一句詩,「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裡的帶指的是腰帶。古人的腰帶主要有兩種,即布帶和革帶,在早期,布帶比革帶的地位高。在史料記載中,布帶是由黃帝發明的。明代學者羅頎所著的《物原》中說:「軒轅始作帶,顓頊制絛。」可能有人會提出質疑,連腰帶這種無需設計的東西也需要歸功於黃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