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代餐麥片、代餐奶昔、代餐粉
......
近年來
宣稱低卡低熱的代餐食品「火」了
但健身減肥人群也要注意
並非所有的代餐食品營養都達標
同時
長期食用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
01
代餐食品熱銷
部分消費者對其功效存疑
記者在部分電商平臺搜索後發現,代餐奶昔、代餐棒、代餐粉等產品的種類和口味多樣,每份產品的價格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間,不少產品的月銷量過萬。
阿里媽媽數據顯示,2019年天貓和京東等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2020年因疫情催生了更大的需求,代餐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翻倍。不過記者也了解到,不少消費者對代餐產品的實際功效和品質仍然存有疑慮。
上海消費者:有時候感覺商家會迷惑消費者,好像這個東西完全沒有副作用,但其實並不是這樣,就是買家自己可能不知道這個產品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02
代餐食品究竟是什麼?
吃代餐能瘦嗎?
有沒有副作用?
「代餐,最開始是臨床給病人專門配製的餐食。」湖北省營養協會常務理事、國家級營養指導員羅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臨床上,代餐一般是針對糖尿病、腸胃功能不全等患者特別定製的餐食。
近年來,隨著大家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逐漸讓代餐食品市場化、規模化,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代餐食品》團體標準給代餐食品下了新的定義:
「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者兩餐的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品。」
代餐食品的主要成分一般為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羅文表示,從營養上來說,某些代餐食品可能比日常的一日三餐攝入的營養都要均衡。但是從吸收的角度來說,並沒有吃正餐攝入的營養容易吸收。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主任醫師 姚峪嵐:用代餐完全替代這些飲食,時間一長肯定對健康有影響,如果一天只吃600卡,一定是會瘦的,剛開始消耗脂肪,時間一長就是消耗肌肉,人體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肌肉消耗掉了,健康一定是受到嚴重影響的。
某食品企業高管顧欣鑫表示,在挑選代餐食品時一定要仔細看標籤,一方面,查看蛋白質的含量是不是夠,如果含量不足,雖然熱量也低,但營養不夠,吃了是沒有用的。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看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夠不夠。
▲《代餐食品》團體標準對能量的要求
相關報導:大四女生吃代餐食品,半個月後肝衰竭住院
2018年11月,小宋在網上買了代餐粉和代餐餅乾,吃了半個月後,發現胃口變得不好了。以前看到什麼都想吃,現在連自己最喜歡的火鍋都不想吃了,而且還經常覺得肚子脹脹的。
眼看越拖越嚴重,小宋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肝小靜脈閉塞。此時小宋的轉氨酶水平已達3000多u/L,肝功能急劇下降,腎功能也因此受到影響,陷入「全身多器官衰竭徵象」。次日,小宋被轉入重症監護病房。小宋的轉氨酶已飆升至5000多u/L,同時出現黃疸,明確為嚴重的肝衰,必須立即手術。
幸運的是,小宋的手術很成功,更換了全新的肝臟後,小宋的身體逐漸恢復正常。
03
代餐食品的「三不」
▼
01
不建議全天只吃代餐食品
只吃代餐減少了進食時對於牙齒、口腔及消化道的鍛鍊,易出現相關退行性改變。同時,容易出現蛋白質能量攝入不足的情況,導致自身基礎代謝率下降,減重後停用代餐食品易反彈。
02
不建議長期食用
長期食用代餐食品,普通食品攝入必然減少,食物多樣性不夠,容易出現特定微量營養素缺乏。另一方面,天然食品中的活性成分攝入會大幅減少,如植物甾醇、白藜蘆醇、抗炎症因子等,這些對人體健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03
不建議特殊人群食用
特殊生理時期人群所需營養素與普通成年人不同,如孕婦除膳食攝入外還需額外補充葉酸,代餐食品中並無額外添加。因此不建議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兒童、病人及老人等人群食用。
減肥道路千萬條
身體健康第一條
代餐食品要選好
適當鍛鍊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