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均攜帶罕見病致病基因,想生二胎卻又擔心!河南這群醫生幫他們...

2020-12-21 瀟湘晨報

何為幸運?只有當曾經認為不可逆轉的事件,變得如自己意願發展時,才會更有體會。

就在不久前,讓無數病友羨慕並感嘆「他們真幸運」的一幕,就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發生了。

帶有罕見病致病基因,且已育有一名患有罕見病女兒的父母,在專家的幫助下,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成功阻斷Adams-Oliver症候群(AOS),生下一名健康的試管寶寶。

【特殊】

夫妻已育有一名罕見病孩子,想生二胎的他們又擔心不已

「如果不是省婦幼的這些專家們,我們家都要散了。」抱著懷中剛剛出生不到一周的寶寶,說著話的李豔(化名)已泣不成聲。作為寶寶的奶奶,她不僅一直在幫兒子帶患罕見病的孫女,還險些面臨「家破」的情況,直到懷中寶貝的誕生,讓這個家重燃希望。

這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這一切還要從2014年說起。那年,李豔的兒媳生下一名女嬰。孕期檢查及出生評分顯示女嬰一切均正常,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孩子半歲時卻出現智力及動作發育落後,到1歲左右,孩子又出現視力障礙。

李豔一家人急忙帶孩子求醫,在住院治療期間,磁共振成像結果顯示,李豔的孫女患有腦損傷症候群、腦室周圍白質軟化,且被檢查出聽力損傷、心肌損傷。

這個結果讓一家人難過不已,可就在一家人還沒緩過勁兒時,2016年,孩子又確診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且出現四肢不對稱(粗細和長短都稍有區別)的情況,而基因檢測顯示,孩子是Adams Oliver症候群患者。

聽到醫生念出這個英文名字,李豔一家人不明所以,直到醫生解釋後,他們才知道這個病的嚴重性。

據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門診副主任管一春介紹,Adams-Oliver症候群(AOS)是罕見的遺傳性多發畸形症候群,活產嬰兒的發病率僅為兩萬分之一,「目前已知的有6種致病基因,其中DOCK6基因突變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致病。」也就是說,男方和女方均為攜帶者,則其後代有1/4的概率患病。

管一春表示,Adams-Oliver症候群以先天性皮膚發育不全和肢端末端橫向缺損為主要特徵,可伴有多臟器發育畸形和心臟、眼睛、神經系統疾病。

「因為大孫女已經是罕見病了,所以很害怕再要一個孩子還是這病,那我們這個家真是……」李豔長嘆一聲。

【治療】

小小囊胚點燃希望,三代試管技術阻斷罕見病遺傳「通道」

在了解基本情況後,該院生殖醫學科專家王興玲、管一春、楊如鏡等人查閱了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國內關於Adams Oliver症候群病例的文獻報導甚少,「國內外都還沒有經PGT-M助孕後成功阻斷Adams Oliver症候群的先例。」管一春稱,在這一情況下,他們選擇了與哈佛大學兒童醫院及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遺傳專家沈亦平和王劍教授進行遠程會診。

會診後,她與該院遺傳學專家楊如鏡結合小林(化名)夫妻倆的年齡和卵巢功能,為他們制定了個體化的促排卵方案,並決定實施PGT-M(單基因病分子遺傳檢測)助孕。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俗稱「三代試管嬰兒」,是指利用遺傳學檢測技術,對體外受精的胚胎染色體或基因進行檢測,將正常的胚胎植入子宮,從源頭阻斷致病基因突變向子代傳遞,從而實現優生優育。

在小林夫妻這個病例上,專家團隊採用基因檢測技術進行家系驗證,明確遺傳病基因,隨後根據小林夫妻雙方抽血檢測分析,夫妻二人均有DOCK6基因位點突變,其女兒也存在DOCK6基因突變,女兒也被確診為Adams-Oliver症候群患者。於是,管一春、楊如鏡團隊為小林夫婦制定個體化的三代試管技術助孕方案。

2019年7月4日,小林通過促排取卵14枚,其中11枚正常受精,最終形成5枚可利用囊胚,而後,專家將這5枚囊胚的活檢細胞進行單基因病分子遺傳檢測(PGT-M)後,結果檢出1枚囊胚不攜帶父源及母源的致病突變。「就是這一枚小小的囊胚,點燃了夫妻倆和我們所有醫護人員的希望。」管一春說。

【幸運】

1枚囊胚解凍復甦並移植,8個月後健康的小生命誕生

2019年10月12日,鄭大三附院生殖醫學科實驗室胚胎學專家將僅有的1枚囊胚進行解凍復甦,移植醫生順利將其移植到小林的宮腔。同年11月11日,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小林懷孕了。

雖然成功懷孕,可小林對腹中胎兒健康情況還是擔心不已。為此。今年3月16日,小林進行了羊水穿刺對胎兒染色體行產前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胎兒不攜帶DOCK6基因突變。

這個結果讓小林夫妻和李豔懸著的心稍安穩些,也讓所有參與的醫護人員開心不已,「這標誌著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應用PGT-M技術首次成功阻斷了Adams-Oliver症候群的遺傳基因。」管一春笑著說道。

6月18日,在鄭大三附院產一科和生殖醫學科醫護人員的共同見證下,孕38周的小林平安誕下一名健康男嬰。

「這一路真是過五關斬六將,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管一春表示,從初診、臨床定方案,到促排卵用藥,再到撿卵受精及胚胎孵育、囊胚活檢、冷凍復甦移植,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所以說,很幸運。」

據楊如鏡介紹,目前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6000至7000種,約佔人類疾病的10%,而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超過2000萬人,約50%的罕見病在出生時或者兒童期發病,約30%的罕見病兒童壽命不超過5歲,在這些罕見病中,有約80%的罕見病為遺傳性疾病,大多缺乏有效治療方法,對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負擔。

「目前,通過單基因病分子遺傳檢測技術,我們可以阻斷近百種單基因罕見病的家族傳遞,給罕見病患者帶來了孕育健康生命的希望。」據管一春介紹,生殖醫學科自2008年以來,已開展3萬多個試管周期,已分娩近2萬名助孕健康寶寶,而小林家寶寶的誕生,也標誌著該院應用PGT技術在阻斷、預防罕見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國內外文獻中還沒有經胚胎植入前單基因遺傳學檢測(PGT-M)技術助孕後成功阻斷AOS的相關報導。」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罕見病患者生育之困: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後代有四...
    「罕見病」——某種發病率很低的疾病。健康的父母生出患有罕見病的孩子,對這個家庭來說,可謂無妄之災,但在遺傳學家和醫生們看來,這些「意外」或許早已命中注定。作為一類疾病的集合,絕大部分罕見病都是基因病,也是遺傳病。這意味著看起來健康的父母其實並不絕對「健康」,他們可能是某種隱性致病基因的攜帶者。
  • 罕見病不「罕見」 │ 說說一婦嬰胎兒醫學科裡的故事
    而歡歡和她丈夫的一條染色體各攜帶了GBA基因的致病變異,並把這兩個變異遺傳給了胎兒,這種疾病的遺傳患病機率理論來說只有25%,但不幸的是歡歡碰到了三次。對歡歡來說連續三次的不良妊娠對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但萬幸的是這次妊娠她找到了病因。
  • 攜帶地貧基因生出的孩子有多大概率健康?
    在我國的南方尤其是兩廣地區,有很多的地貧基因攜帶者。對於地貧基因攜帶家庭來說能夠生出健康的孩子,是一家人的幸運。而這種「幸運」卻可以計算出來!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計算地貧基因攜帶家庭孩子患病率!其實質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即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與另一對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彼此間互不幹擾的,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稱為獨立分配定律。了解了遺傳學知識後,關於攜帶地貧基因生育後代患病概率問題迎刃而解!如果夫妻雙方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但並未發病。
  • 單基因病知多少
    目前已知的單基因病多達9000多種,其綜合發病率高達1%。單基因病主要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連鎖遺傳。那麼如何對單基因疾病進行檢測且避免疾病向下一代傳遞呢?單基因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的基因檢測,明確致病基因,並結合基因組諮詢,然後進行第三代試管嬰兒助孕。通過對形成胚胎的基因檢測選擇基因正常的胚胎進行移植,從而達到阻斷單基因病遺傳的目的。
  • 「傳男不傳女」的幾種基因缺陷,生女兒的可以鬆口氣了
    早已看慣了如此場景的查床醫生原本已經見怪不怪了,可聽護士嘀咕了之後,才發現這一家有血液遺傳的問題,於是就過去和莉莉家人聊了聊。 莉莉婆婆忍不住在醫生面前抱怨沒能湊個好字,這三胎也不能生,該怎麼辦可好。而醫生沒等說完就笑著打斷了道:「你們家應該高興才對啊,還好生的是女兒,這要是生的兒子,可就真是坑娃了,家人也得跟著遭殃。」
  • 健康六一| 罕見病基因攜帶者也能生健康寶寶 Alport症候群六一線上...
    健康六一| 罕見病基因攜帶者也能生健康寶寶 Alport症候群六一線上義診 2020-05-30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2月大罕見病兒子武漢看病意外被困,失去過1個女兒的他們這次不願...
    2017年,他和妻子曾生有一個女兒,但出生5天就不幸夭折了。當時沒能查出病因。醫生後來判斷,可能正是甲基丙二酸血症。 康康是周先生的第3個孩子,今年元旦出生,「康康出生時看起來很正常,但考慮到他姐姐的經歷,我們心裡害怕,就把他留在保溫箱,請醫生繼續觀察」,周先生說。
  • 我想知道,沒檢測出致病基因的後代是否遺傳?
    我之前講過,ALS患者有條件都應該做基因檢測。ALS是個殘酷的疾病,唯一明確的原因就是基因變異,而且有遺傳傾向。但目前各類醫生對基因檢測的理解不同,角度不同,沒有統一認識,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做。    一般認為10-20%有明確家族遺傳史,80-90%沒有明確家族史,稱為散發病例。
  • 生下二胎救老大又遇基因突變
    陪著兒子治病的這五年,程金財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2015年,5歲的程涵宇被查出患有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2017年,程金財和妻子生下了女兒,想用女兒的臍帶血和骨髓來幫助兒子做移植手術。兩個孩子的骨髓配型成功了,但兒子在此時出現了基因突變。
  • 爸爸有幾個基因缺陷「傳男不傳女」,女兒能躲過,但兒子基本無解
    ,孩子奶奶和爸爸都不太開心的樣子,原來家裡已經有個女兒了,他們都想再湊個一兒一女,家裡也更圓滿。表姨就和孩子爸爸聊了聊,問了些平時的日常作息和飲食愛好,然後還查看了他之前抽血檢查的單子,看完這些之後就告訴他:「你這幸好生的的女兒,你這最好就都生女兒,生兒子還是再坑娃,全家都不好過。」原來這位爸爸體內攜帶的遺傳類疾病,是只「傳男不傳女」的,想要逃開這種「宿命」,生女孩就是最好的選擇。
  • 39歲高齡產婦放鬆產檢 二胎生下唐氏兒後悔不已
    隨之帶來的是寶寶缺陷率風險的增加,這讓不少婦產科醫生和新生兒科醫生擔憂起來。昨天,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組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浙醫兒院)院長杜立中教授呼籲孕婦,特別是二胎高齡孕婦一定要重視產檢,免得生產後後悔莫及。
  • 結果一查竟是罕見病
    結果一查竟是罕見病 3歲小女孩妞妞(化名)天生「巴掌臉」,拍照時特別上相,經常被人誇,說她這是明星臉。沒想到妞妞長到3歲時,仍然只會喊「爸爸媽媽」。最近經武漢兒童醫院診斷,她這張原本引以為傲的小臉蛋,其實是一種罕見的「小頭畸形」。更令專家意外的是,孩子得這病,竟沒查出基因異常。
  • 罕見病新生兒寶寶被困武漢,特殊奶粉只夠一周,父母稱不想放棄
    康康剛出生時有些缺氧,醫生給他吸了一個半小時的氧氣,並告訴爸爸周先生,如果孩子有嘴發青、臉發白等症狀,就及時通知醫生。小康康當時看起來很正常,但考慮他姐姐的經歷,父母「從心裏面擔心害怕」,就把他留在保溫箱讓醫生繼續觀察,「他們比我們懂得多」。
  • 夫妻生娃,DNA檢測卻是叔叔的,可爸爸是獨生子,看完令人驚訝!
    「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美的」,相信應該很多父母都聽過這句話吧,我們都知道孩子是夫妻生命的延續,也是愛情的結晶,更重要的是,孩子遺傳了父母的優良基因
  • 「銅娃娃」得的是什麼病:易被誤診的遺傳性罕見病
    「醫生說我這是遺傳病,並建議我姐姐也做個基因篩查。」至今小芳都忘不了一家人等待姐姐診斷結果的心情,緊張、忐忑又害怕,萬幸其姐姐只是攜帶者且沒有發病。和小芳一樣,河北患者小李被確診前,已按照肝硬化治療多年。在與多名肝豆狀核變性病患者的溝通中,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因發病症狀與風溼、肝硬化有諸多相似之處,患者就診初期往往會被誤診為肝硬化等肝臟類疾病,藥不對症,導致病情加重。
  • 正常夫妻連續生下2個智力障礙孩子,懷了第三胎......
    對於夫妻兩人來說,這次檢查結果將直接決定肚子裡孩子的去留。為什麼羊穿的結果這樣重要?因為這次是小呂第三次懷孕,在此之前,她已經生過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但遺憾的是,兄妹兩人都表現出發育遲緩,牙齒排列異常的情況。而且男孩11歲,女孩8歲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夫妻倆迫切地需要浙大婦院的專業醫生告訴他們,這一次孩子到底是否正常,是否還要繼續懷下去。
  • 美柏研究之罕見病:白化症的遺傳機制及臨床預防
    除OCA3常見於非洲和非裔黑人且表型較為特殊外,其它各型眼皮膚白化症患者的皮膚均為白色,毛髮為白色、黃白色、淡黃色或淺棕黃色,虹膜色素減少,畏光和眼球不自主的震顫,嚴重視力低下且不能由配戴眼睛加以有效矯正。OCA各型表徵非常相似,僅從患者表型上難以準確分型,致病基因的確定是OCA分型的根本依據。
  • 「鳥臉」媽媽為盼兒女雙全執意生二胎,結果令人憤怒又心酸!
    但也有一些父母註定要歷經坎坷,因為他們本身就患有畸形,對於他們來說,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寶寶會遺傳自己的不幸。小張(化名)是一位河南人,由於自小患上了罕見的「鳥面綜合症」,她酷似「鳥臉」的長相一直受到許多人的排擠和議論。雖然從小就被人恥笑、欺負,但老天還是垂憐她的,經人介紹,小張在適婚年齡嫁給了現在的丈夫。
  • 產婦生下「豬寶寶」,丈夫嚇得不敢看,醫生解釋後夫妻倆破涕為笑
    產婦生下「豬寶寶」,丈夫嚇得不敢看,醫生解釋後夫妻倆破涕為笑喜愛孩子的楊女士一直對生二胎有想法,終於在得到全家和老大的同意下,楊女士開始備孕,由於之前做好了充足準備,不到半年,楊女士就懷孕了。不過意外發生了,楊女士居然生下了一個「豬寶寶」,寶寶的鼻子上長了個肉瘤,就像是小豬一樣,丈夫看了一眼後就嚇得不敢再看,楊女士也有些害怕,夫妻倆默默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