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居直說過,「繪本不是讓孩子自已閱讀的書,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書」。
所以,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之前,自己要先讀懂繪本。沒有大人的「用心讀」,就很難有孩子的「深入讀」。大人怎麼讀,讀出什麼,直接會關係到孩子會怎麼讀,能讀出什麼。
當我們花昂貴的價錢買回一本又一本的繪本,卻只是「看到什麼是什麼,讀到哪裡算哪裡」時,毫無疑問,是對繪本這種寶貴資源的巨大浪費。
要讀懂繪本,我們首先要了解繪本的概念。
繪本的的英文名稱是「Picture Book」,也有把它翻譯成「圖畫書」的,它主要由圖像或者圖像搭配文字來共同講述一個故事,是國際公認的最適合幼兒與低年級孩子閱讀的圖書。
一次成功的繪本閱讀,至少要讀出三個故事:第一個是文字講述的故事,第二個是圖畫講述的故事,第三個是文字和圖畫相結合而產生的故事(當然,這裡不包括無字繪本)。
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部繪本,它的文字講述的是母雞蘿絲去散步的平淡無奇的故事,而圖畫則講述的是狐狸追逐獵物卻屢屢受挫的故事。當孩子們把文字的故事和圖畫的故事結合起來時,他們的腦海中,會產生一些新的解讀,這種解讀,是結合自身體驗產生的,在內容上有著無限可能。
在這樣的閱讀過程中,不管是文字故事,還是圖畫故事,還是圖文結合產生出的新故事,都為孩子習得語言、發揮想像、創意表達提供了優秀的資源。
因此,在讀繪本時,我們要著力思考的一個問題是:這個繪本是怎樣藉助圖畫和文字來共同講述一個故事的。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具體引導孩子閱讀繪本:
一.認真閱讀封面,結合封面展開預測
繪本,從封面到封底都在傳遞信息,我們的繪本閱讀要風封面開始。如果說封面是繪本的臉,那麼書名、作者、譯者、出版社、圖畫就是它的五官。
細心的讀者,能從封面解讀到許多信息,並產生許多預測。如果孩子能帶著問題,帶著期待進入閱讀,有助於促進他們形成自己的理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那第三個「圖文結合」的故事。
因此,當我們準備翻開一本繪本時,可以先讓孩子仔細閱讀封面,並提出問題:
「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這裡「看到的」,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畫。這個觀察越仔細越好,儘量引導孩子觀察到每一個細節。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提出問題:
「你覺得這個繪本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這樣問,能引導孩子展開想像,並形成口頭表達。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問:
「看到這個封面,你的腦海中產生了什麼疑問呢?」
這樣做,則是在引導孩子學會發現問題,並帶著問題和期待進入閱讀。
比如,在給孩子讀《狼大叔的紅燜雞》時,就可以結合封面問以上問題。日本繪本作家慶子·凱薩的繪本故事性強,內容有趣,非常能吸引小朋友,比如在讀《我的幸運一天》時,我們還可以根據情況靈活提問:「我的幸運一天」指的是小豬的幸運一天,還是指狼的幸運一天呢?
二.認真閱讀環襯,發現藏在環襯中的秘密
環襯是連接封面和內文的襯紙,在內文的後面,還有一張紙和封底粘連在一起。由於前後各一,就像蝴蝶的翅膀,因此也被稱為「蝴蝶頁」。封面後的叫「前環襯」,封底前的叫「後環襯」。
有的環襯是單色空白,它主要通過顏色來暗示書本的情感基調。
比如《和甘伯伯去遊河》,它的環襯就是綠色的,給人一種很舒適溫馨的感覺,和故事裡所包含的「接納和寬容」的基調是一致的。
針對這樣的環襯,我們可以問:
「你覺得這是一個悲傷的(沉重的)故事,還是一個快樂的(滑稽的、有趣的、溫馨的)故事?」
有的環襯設計有圖案,它可以暗示內文的線索。
比如《警官巴克爾和警犬葛芮雅》,它的環襯上畫著警犬葛芮雅根據不同的安全提示做出的各種各樣的動作,由此我們可以推知故事的發展和警犬葛芮雅緊密相關。
「你覺得這個故事的發展主要是和誰有關?」
或者:
「這裡為什麼會畫……?」
「你看到了什麼?它和前(後)面的故事有什麼關係呢?」
還有的繪本前後環襯互相呼應,分別作為故事的序幕和故事的結束。
比如《小豬變形計》,前後環襯的背景、人物都相同,不同的人物的狀態和排列順序不同,前後分別形成故事的序幕和結束。
還有一種環襯,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比如《鴨子和農夫》,它前後的環襯是一幅英國鄉村風景圖,畫面內容一模一樣,畫面顏色卻不同,前環襯是灰暗的色調,而後環襯是明亮的色調,正好吻合了主人公鴨子農夫的命運和心境。
環襯看似不起眼,很容易被讀者忽略,其實,它裡面藏著很多和故事有關的秘密,大人在給孩子讀繪本時,一定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養成讀環襯的習慣。
三.認真閱讀扉頁, 揭開故事閱讀的序幕
扉頁也叫書名頁,一般在環襯後面,和封面一樣,它有書名、作者、譯者、出版社名稱等信息。
有的扉頁圖像會與封面一致,我們在閱讀時可以略過。
有的扉頁圖像和封面不同,那麼,我們要仔細觀察,發現它所提供的信息。
有的扉頁能揭開故事的序幕。
比如《螞蟻和西瓜》,它的扉頁其實就交代了那半塊西瓜的來源。
有的扉頁能提供重要的線索,和故事的內容相呼應。
有的扉頁則告訴讀者,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針對扉頁,我們的提問方式和閱讀封面、環襯時差不多。大家可以結合具體內容靈活掌握。
四.認真閱讀故事正文,學會和故事對話
正文是繪本的核心,也是閱讀的重點。
在給孩子讀正文的過程中,要引導孩子仔細閱讀圖畫,關注到每一個細節,並不斷提問:
「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然後耐心聽孩子回答。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它不僅引導孩子學會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預測,也在激發孩子的想像力,並訴諸語言,形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當故事的發展和和孩子的預測一樣時,孩子會由衷地感到一種成就感,閱讀的快樂油然而生。
當故事的發展和孩子的預測不一樣時,我們要及時鼓勵孩子,看,你的想法雖然和作者不一樣,但是如果按你的思路來寫這個故事,一定會更加精彩呢!在這種鼓勵中,孩子會模糊地感受到故事創作的樂趣。
五.認真閱讀封底,回味無窮
封底和前面提到的封面、環襯、扉頁、正文構成一個完整的繪本,因此,對繪本的閱讀,是以閱讀封底結束的。
有的封底會對簡介故事的內容,讓讀者對繪本內容和內涵有簡單的了解。
比如《愛書的孩子》,它的封底對繪本的內容進行了簡介,這個簡介,從另一個角度,讓讀者對繪本內容和內涵有了簡單的了解。
有的封底則延續故事,繼續用圖畫講述故事。
比如《我的幸運一天》,它的封底就延續了故事情節,讓讀者通過對封底的閱讀,獲得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無論是哪一種封底,都能引起讀者無窮的回味,並激發他們的想像力。
由此可見,繪本閱讀,不僅僅是讀故事正文那麼簡單,也不僅僅是把文字讀完那麼容易。
大人要給孩子讀繪本,需要豐富的知識,科學的方法,否則,親子繪本閱讀就只能流於形式,那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