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風波進入尾聲 本面臨754億元索賠的瑞幸活了?

2022-01-03 網易財經

10月15日,瑞幸咖啡(下稱「瑞幸」)發布公告,宣布將實施「股東權益計劃」,以應對此前出現的針對公司的惡意收購行為

不久前,曾被爆財務造假約22億被美國強制退市的瑞幸連發多條公告,宣布公司在重組計劃和資本市場披露方面達到多項進展。

 

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自去年被發起集體訴訟,到如今訴訟達成初步和解,瑞幸將合計花費約24億元人民幣

其中包括支付給SEC的1.8億美元(約合11.7億人民)及支付給投資者的1.875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而根據業內估算,瑞幸原本要面臨約112億美元賠償。

時間回到去年9月,在造假事件被爆出後不久,瑞幸被境外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該指控稱其在2019 年 5 月 17 日至 2020 年 1 月 10 日期間在財報上存在重大錯報和遺漏。

去年12月,瑞幸對SEC的指控以「既未承認也未否認」的說法達成和解,今年2月又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最終於9月與投資者達成和解,不過目前上述和解還有待法院批准。

 

根據瑞幸10月8日更新的法庭文件,瑞幸集體訴訟案聲明人Alexander已向法院和訴訟各方提供有關法院批准的待決訴訟的通知(「通知」),截至10月8日,共有超45萬份通知被郵寄給投資者。

業內認為,瑞幸後續還需要一些法律程序,且除了海外投資者,國內投資者也在發起訴訟。

 

擺脫巨額糾紛?

 

瑞幸被外界視為「翻身」的關鍵之一,是與投資者訴訟糾紛的和解

 

去年1月底,美國渾水機構於發布一份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直指上市不到1年的瑞幸數據造假。

隨後,中美各方監管機構緊急介入。4月2日,瑞幸已經主動承認「造假事件」,指出時任COO劉劍及部分員工偽造業績約22億元人民幣,數額幾乎全年營收的一半。

消息一出,瑞幸股價應聲暴跌80%,最終以退市收場,並被業內猜測將面臨上百億的訴訟索賠。

 

根據瑞幸於今年10月8日更新的法庭文件《Declaration of Alexander P. Villanova Regarding》,瑞幸的集體訴訟案的聲明人Alexander 表示,已向法院和訴訟各方提供有關法院批准的待決訴訟的通知(「通知」)、建立相關網站並提供免費號碼等。

根據該文件,截至10月8日,共有超45萬份通知被郵寄給投資者

據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說法,Alexander已經在單位時間內通知了相關投資人,並按相關程序向法官證明它是合規的。

他來自負責瑞幸訴訟案件的法律服務公司Epiq Class Action & Claims Solutions,該公司和包括律所、監管、金融機構等有合作,主要是提供一些數據相關的服務。

 

此前9月21日,瑞幸再度發布有關公告指出,已與臨時認證的美國集體訴訟原告代表籤署了一份1.875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的和解協議,以完全解決2019年5月17日至2020年7月15日(包括該日)期間瑞幸ADS投資者提出的所有索賠。

但最終的和解協議仍需要獲得開曼法院(負責監督臨時清算程序)以及美國法院(負責監督集體訴訟)的批准

 

不過瑞幸真的就此擺脫糾紛?

根據國內處理過該案件的律師得知,它(瑞幸)還需要法院方面的批准,包括在開曼那邊還有一個法院的破產重整的仲裁,所以後續還需要一些法律程序。

此外,根據業內估算,遭遇集體訴訟的瑞幸原本面臨約112億美元賠償,折合人民幣754億元,但最終可能只用賠付12億元。

 

那麼瑞幸是怎麼做到的?

去年12月,對於有關美SEC對其違反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以及內部控制等條款的指控,瑞幸曾通過「既未承認也未否認」的方式同意並達成一項和解協議,其內容包括永久禁令和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

對於這一操作,該律師則認為是美股的常規操作。

 

在與SEC達成初步和解後,為避免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瑞幸的第二步便是申請破產。

在今年2月,瑞幸咖啡又發布公告稱,聯合臨時清算人向美國破產法院提出一份申請,其主要訴求是「讓美國的法院承認開曼法院的臨時清盤程序,臨時清算人希望美國法院能夠批准瑞幸清盤程序全部在開曼法院進行,以終止所有股東在美國的起訴。」

 

根據公開資料,除了股票投資者,瑞幸還有可轉債投資者。

2020年初,瑞幸發行過4.67億美元可轉債(ADS),2023年到期,轉換價格54美元左右。

隨著和SEC和解,股票投資者的訴訟告一段落。目前因為欺詐違背了可轉債發行條款,之前轉換條約已經作廢,債權人要求提前贖回資金,於是在開曼進入重組。

 

而根據瑞幸最新公布的有關債務重組方案的公告,其向開曼法院提交了一份涉及瑞幸咖啡及其聯合臨時清算人提出的、與重組其2025年到期的4.6億美元的0.75%可轉換優先債券有關的計劃安排。

假設該計劃最終獲得多數票通過,法院將決定是否批准該計劃,最終將進一步推動RSA(重組支持協議)的實施。而根據最新持股情況,RSA的實施已經勢在必得。

 

清流工作室梳理資料發現,在傳出造假風波前,瑞幸曾在2020年1月通過摩根史坦利、中金公司、海通國際證券、KeyBanc Capital Markets和Needham發行900萬美國存託股票(ADS),總募集資金合計約7.5億美元。

而另一邊,其當時的第一大機構股東大鉦資本則拋售了480萬股的ADS,套現了2.3億美元。

 

而在今年4月,大鉦資本以及愉悅資本對瑞幸進行了新一輪約2.5億美元的融資,也被業內視為「保殼」舉措

根據《開曼公司法》第86條規定,如果過半數且代表75%以上債權/股份份額的全部(某類)債權人或全部(某類)股東和公司達成任何諒解或和解,則對全部(某類)債權人或全部(某類)股東、公司和清算人有效。

 

不過根據上述法律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投資者仍在發起訴訟,(國外)只是一部分投資者。

另一位處理瑞幸案件的律師對清流工作室也稱,這種境外訴訟案例國內沒有先例,所以材料提交了也一直還未有進展。

「現在投資者都分布在全國各地,我這裡大概有5、6個,每個人金額大概在幾百萬左右。」

 

高層震蕩風波

 

回顧瑞幸發展歷程,瑞幸成立於2017年,由「神州系」老將錢治亞創立。

2019年5月,瑞幸於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僅用了1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創立到上市的整個過程,且以42.5億美元的市值成為了納斯達克IPO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

而早在4月,瑞幸便獲得了星巴克大股東貝萊德的1.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28億美元。

 

而根據相關報導,這些將瑞幸在推向上市的原始股東們與公司董事長、創始人陸正耀、錢治亞關係匪淺,其中參與上述融資的大鉦資本創始人黎暉、愉悅資本的劉二海等均有「神州系」背景。

據瑞幸的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5月上市前,大股東陸正耀持股30.53%,位列第一;錢治亞持股為19.68%,位列第二;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分別持股11.9%、6.75%。

 

當年在被爆出財務造假的傳聞後,瑞幸便將便責任歸到COO劉劍身上。按照監管文件,公司COO劉劍以及多名下屬於自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曾虛增了22億人民幣的交易額。

而在業內看來,瑞幸的自爆也是為了與「責任人」完全撇清。「瑞幸的高管不在美國,公司資產也不在美國,美國法院判了也執行不了,只能要求中國司法協助」。

 

有觀點認為,自那時起,陸正耀為首的「神州系」和以黎輝、劉二海為代表的「投資人系」就已展開激烈的瑞幸主導權之爭

7月1日,由劉二海、黎輝支持下的瑞幸咖啡特別委員會主導發布了內部調查結果,前CEO錢治亞和前COO劉劍被指為主要造假者

7月2日,劉二海、黎輝等人在董事會會議上彈劾陸正耀,要求其辭去董事和董事長職務。

 

最終,瑞幸迎來了「大換血」。根據公告,公司創始人、CEO錢治亞、COO劉劍被停職,由同是神州系的郭謹一補位。

此外,與造假事件有關的陸正耀、黎輝、劉二海等董事均被罷免,新董事會由包括郭謹一、曹文寶、吳剛、曾英、楊傑等8人組成。

其中,新任CEO郭謹一還曾任陸正耀助理,還有4名董事亦曾為陸正耀提名。

而陸正耀則在2020年7月被英屬維京群島法院判決由畢馬威代表全體債權方「託管清算」,自此徹底「出局」瑞幸

或許是因為不甘心,今年1月,有消息稱,瑞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高管籤署聯名信,集體請求罷免瑞幸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該聯名信表示,郭謹一存在與供應商關係過近、任人唯親,致使員工士氣低落等問題,要求罷免其職位。

隨後,郭謹一發布全員信稱,該舉報信是陸正耀、錢治亞等於1月3日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已於第一時間提請董事會成立調查組,以還原事件真相。

最終的調查結果顯示,郭謹一併未存在有損公司利益的情形。

 

不過報導稱,瑞幸或也面臨著「人員流失」的風險。卷進內鬥事件後,「出局人」陸正耀帶著一幹「老將」重回殺入小面賽道,在社交軟體脈脈上,陸正耀也被爆挖瑞幸的員工到自己的新公司。

為了吸引且留住人才,瑞幸給許多員工大幅漲薪,很多人的漲薪幅度超過了50%,一些關鍵崗位的薪資直接翻倍,甚至更高。 

 

還有哪些隱患

回看瑞幸的發展史,在星巴克以「30多元咖啡」縱橫市場的時候,瑞幸便提以高額補貼、外賣、門店自提等營銷方式迅速佔領了國內「20元咖啡」市場

作為曾經的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從早年「碰瓷」星巴克不當競爭,到押注自提店和面向女性市場的茶系飲品小鹿茶品牌,瑞幸一直以網際網路「燒錢換規模」的模式與星巴克較量。

在郭謹一掌管公司後,瑞幸的市場策略也發生了巨大轉變,根據2020年12月瑞幸咖啡的聯合清算人向開曼法院提交的報告顯示,瑞幸咖啡現金已經流轉正,自營的六成門店已經實現盈利。

根據瑞幸公布的年報,2020年,公司淨營收40.33億元,同比增長33.3%,主要受到高品質產品的平均售價上漲推動。

 

雖然公司焦咖啡品類,推出的隕石拿鐵、生椰拿鐵、絲絨拿鐵等系列飲品頻出爆款,但其也被曝使用臨期果汁原料、頻繁更換供應商等問題。

而郭瑾一併未對該項指控做出評價,只是提出會公開供應商名單。

不過截至目前,瑞幸並未披露相關名單。

從財報來看,瑞幸有關材料費和廣告費用的預付款也大幅下降。

亦有觀點認為,瑞幸能夠「起死回生」的關鍵,是其通過線下門店、小程序建造的私域流量池。

根據相關統計,瑞幸曾在3個月已建立了超9000個微信群,沉澱了上百萬名私域客戶。

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瑞幸建群大多以大額優惠券為誘餌吸引用戶進群,利用優惠券小促使消費者下單。不過根據多名消費者舉報,使用優惠券購買產品比按原價購買產品還貴。

 

另一方面,雖然瑞幸的淨收入有所提升,但受支付和解金額、信託投資減值的影響,瑞幸的淨虧損則自去年的31.6億元擴大至56億元

同時,公司2020年的總負債也升至65.98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約為10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限制性資金共49.39億元。

 

在這一情況下,瑞幸或還要面臨其他的考驗。

根據財報,瑞幸的投資的共計11.4億元兩筆信託廈門信託、雲南信託已被全額計提壞帳。

彼時,在瑞幸前高管陸正耀、錢治亞等高管指導下,信託資金分別被用於購買其關聯方寶沃汽車物業業務相關的應收帳款以及優盛信息46.15%的股權。

而根據法律顧問的告知,鑑於神州優車摘牌以及優盛信息未能支付截至2021年6月20日到期的利息,瑞幸於2021年6月28日和7月23日發出兩封正式信函,要求優盛信息增加或提供新的擔保以及要求優盛信息回購其通過雲南信託購買的股權。

寶沃的情況不容樂觀,今年4月,瑞幸獲得了廈門法院的財產保全令,但最終僅凍結了寶沃汽車1.68元。

瑞幸在財報中表示,根據管理層和外部法律顧問迄今採取的行動,無法保證本集團能夠全部或部分收回投資於廈門信託及雲南信託的資金。

而在去年,瑞幸的臨時清盤人就曾對這一情況表示擔憂

相關焦點

  • 造假風波進入尾聲 本面臨數百億索賠的瑞幸活了?
    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自去年被發起集體訴訟,到如今訴訟達成初步和解,瑞幸將合計花費約24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支付給SEC的1.8億美元(約合11.7億人民)及支付給投資者的1.875億美元(約12億元人民幣),而根據業內估算,瑞幸原本要面臨約112億美元賠償。
  • 瑞幸咖啡:自爆22億流水造假,股價暴跌,面臨巨額索賠,波及中概股
    ,加起來24.49億元人民幣。 2月5日,一份名為《塵光研究關於瑞幸咖啡重大財務數據造假和業務數據造假的研究報告》,直指瑞幸咖啡的財務數據造假。 集體訴訟,面臨巨額索賠 瑞幸咖啡在美國的集體訴訟可能很快就會開始,到時瑞幸咖啡將面臨應訴、或不應訴的兩難選擇。
  • 造假引發咖啡「擠兌」,面臨巨額索賠,瑞幸的瘋狂終於有了結局
    相比起提供一杯咖啡,瑞幸顯然在提供財經故事的能力上更勝一籌,從誕生到現在,大開大合,絕無重複。它製造過不一般的資本速度,從成立至發布IPO,一路狂奔,整個過程只花了一年半時間;也製造了不一般的行業醜聞,渾水公布匿名做空報告兩個月後,瑞幸自曝22億元業績造假。
  • 瑞幸咖啡(LK.US)22億元造假大起底
    美股 瑞幸咖啡(LK.US)22億元造假大起底 2020年4月3日 08:48:00 燃財經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燃財經」,作者:黎明 蘇琦 金璵璠 唐亞華 孔明明 孟亞娜 趙磊。瑞幸(LK.US)「自爆」,行業譁然。
  • 瑞幸咖啡造假暴跌後,中概股頻繁遭遇做空,問題出在哪裡?
    來源:郭施亮中概股因被揭露財務造假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的瑞幸咖啡,在短短一周多的時間內,股票價格暴跌超過80%。截至目前,瑞幸咖啡的股票總市值僅有10.55億美元,較高峰值時的市值規模縮水大半。據悉,有資料顯示,瑞幸咖啡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的交易額,瑞幸咖啡的財務造假風波由此掀起。實際上,在A股市場中,財務造假的現象並不少見,但在美股市場中,當上市公司牽涉到財務造假的問題,恐怕需要承受巨大的風險,對企業的品牌形象無疑會構成深刻性的衝擊。
  • 瑞幸不僅沒死還活得很好?造假風波後的瑞幸是怎麼活下來的?
    那麼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無疑是最有名的那個,但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個造假風波盛行的瑞幸,在造假退市所有人都以為瑞幸基本上是要黃了之後,瑞幸卻奇蹟般的還活著,似乎還活的不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瑞幸是怎麼活下去的?
  • 上市一年被責令退市:瑞幸咖啡將徹底涼涼?
    陸正耀稱,公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將繼續加大,但不論怎樣,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財務造假風波致全球最快IPO企業跌落神壇瑞幸咖啡總部位於福建廈門,於2018年1月試運營,在此之後便通過「瘋狂」開店和用戶補貼,迅速在中國咖啡市場站穩腳跟,甚至以中概股最快速度IPO,於2019年5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
    昨晚,瑞幸「自爆」,行業譁然。瑞幸官方發布公告稱從2019年Q2至Q4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總金額約為22億元。22億人民幣是什麼概念?2019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總營收是29.29億元,2018年同期則為3.75億元。簡單來說,過去一年瑞幸咖啡的發布的所有財報都化為空氣,不足掛齒。
  • 瑞幸咖啡接到退市通知,可能面臨數百億追償
    或面臨百億美元追償瑞幸造假風波爆出後,已有投資者發起集體訴訟,那瑞幸還會面臨哪些處罰?又需要承擔哪些賠償責任?中證君採訪了北京安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丹,她表示,瑞幸需要承擔的責任主要包括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兩大塊,可能涉及刑事責任,但目前瑞幸高管都在國內,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較小。
  • 22億財務造假 近千億財富成空!剛剛 瑞幸咖啡接到退市通知 但事情...
    百億美元市值蒸發  瑞幸咖啡於2019年5月在美國IPO,上市一年後,納斯達克要求瑞幸退市的書面通知被公之於眾。  瑞幸退市風波的起因是早些時候公布的一項內部調查顯示其營運長(COO)和其他員工捏造了銷售交易數據。
  • 瑞幸董事長凌晨道歉:「一個月睡不著覺了」,將面臨巨額索賠!上個月...
    造假「黑天鵝」突襲後,4月3日中午,瑞幸董事長陸正耀發朋友圈打雞血: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按照美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的特點,必須選出首席原告、首席律師,集體訴訟才能進入下一階段。而在摘牌公告發布後,瑞幸第一時間宣布將召開聽證會,對此,美股維權律師、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表示在聽證會上瑞幸咖啡有權利提出抗辯理由,從程序上看摘牌還有爭取翻盤的可能,「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時,即便聽證會結果失敗,瑞幸依然可以自行決定再次申訴。
  • 瑞幸咖啡22億元造假大起底:為何「自爆」、誰在幕後、有何後果?
    兩個月前,讓很多中概股聞風喪膽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公開了一份匿名的做空報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
  • 瑞幸咖啡現任高管與前董事或將撇清與造假行為關係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又有更多新信息披露。近日,有媒體報導,據接近瑞幸咖啡董事會的人士獲得的調查報告顯示,沒有證據證明以郭謹一為首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及高管包括吳剛、曹文寶、楊飛等知曉或參與造假,投資人、董事劉二海、黎輝對造假行為也均不知曉。這也意味著關於瑞幸咖啡造假的內部調查已經結束。
  • 造假、退市、罰款1.8億美元,瑞幸咖啡還能復活嗎?
    經過調查發現,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年4月2日,瑞幸咖啡公告,稱自查發現公司營運長劉劍財務造假,牽涉約22億元交易額,公司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
  • 瑞幸在危機下自我打氣,用戶卻只想趁其倒閉前用完優惠券
    科技自媒體 / 龔進輝在全盤否認渾水的數據造假2個月後,瑞幸咖啡(以下簡稱「瑞幸」)終於不打自招,於昨晚美股盤前主動承認數據造假22億元,開盤後瑞幸股價暴跌,盤中八度熔斷,暫停交易,當日收盤重挫75.57%報6.4美元
  • 定了:瑞幸咖啡必須摘牌 索賠金額或是天文數字
    索賠金額或是天文數字因造假而退市,瑞星咖啡恐將付出巨額代價。王智斌表示:「瑞幸可能面臨的索賠金額還很難估計,這與其股價的持續變化情況有關。從股東人數、目前的股價變動情況及美國集體訴訟的以往案例來看,瑞幸面臨的可能不只是千萬美元級別的索賠規模。」楊兆全同樣認為索賠金額暫時無法準確預計。「因為公司股價跌幅達到80%以上,投資者損失很大,相應索賠金額也會很高。
  • 財務造假到停牌退市,卻依舊活的很好,瑞幸怎麼做到的?
    2018年7月份進行了新一輪的融資,瑞幸咖啡投入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完成了1億美元B輪融資,估值達到了22億美元。2019年4月18日,瑞幸咖啡獲得1.5億美元的新投資,投後估值29億美元。2019年5月16日,確定IPO發行價,5月17日掛牌上市。
  • 獨家|親歷造假風波的瑞幸咖啡店員:以前種種不合理行為,現在都想通了
    自4月2日自爆財務造假以來,瑞幸咖啡便一直身處風口浪尖。在此之前,瑞幸咖啡以提供優惠咖啡聞名,創造了最快IPO紀錄,國內門店數量一度超越星巴克,是資本眼中的「寵兒」。然而在財務造假曝光後,瑞幸咖啡股價一路暴跌,市值一度跌去95%。
  • 瑞幸咖啡公布內部調查:收入被誇大21.2億元,證實CEO錢治亞參與偽造...
    瑞幸咖啡在本周一(6 月 29 日)停牌後,又在昨日爆出新的進展。在審議罷免董事長陸正耀的董事會召開前,瑞幸公布了對內部造假的最新調查結果。公告顯示,2019年公司的收入被誇大了21.2億元,與4月瑞幸「自曝」造假22億元的數額相近。
  • 瑞幸收到退市通知,這杯網際網路咖啡快「涼」了?
    誰也想不到專車和咖啡竟然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如果你仔細回顧瑞幸的起步,你會發現,它和以前專車補貼如出一轍。新用戶註冊免費領咖啡,邀請註冊再領咖啡,定時發放優惠券。不斷的補貼刺激市場,硬生生地培養了中國人喝咖啡的習慣。瑞幸從出生開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就在全國布局了4500家門店,這不僅在門店數量上超越了咖啡巨頭星巴克,同時在銷售杯數上實現了首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