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神奇仙藥,看看道家長生不老的仙人糧到底是什麼?

2021-02-22 三井道醫館

黃精又名仙人糧,

味甘性平治勞傷,

補中益氣烏鬚髮,

填精益髓潤五臟。

駐顏辟穀九蒸曬,

輕身延年寒暑當,

服食百日下三屍,

彭質矯居一掃光,

每日五片不間斷,

服之十年登仙鄉。

黃精,又名仙人餘糧、野仙姜等,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乾燥根莖,品種有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廣布於我國的東北、西北、華北以及東南地區。

黃精的發現大概始於神農氏嘗百草時期,黃精因其極好的滋補功效,寄託了道教對長生不死的不懈追求,黃精亦因道教萬物有靈的宗教信仰而被奉為仙品。

早在東漢末年道教誕生之前,作為道教的早期雛形的神仙道,便以服食黃精作為主要的餌藥之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載漢武帝時道士戴孟服黃精,又兼能種植。神仙道頗重外在形體練養,將黃精列為長期服用的仙品,寄託了人類對生命長生不老的渴望與追求。黃精亦是在古代勞動人民藥食同源的長期實踐中,被證實確有延年益壽的價值,服食黃精比道教的歷史更要深遠。

在道教經典《道藏》中,最早記載道門中人服食黃精的是東漢時期,如漢靈帝時淳于斟「服食胡麻黃精餌」,陶弘景撰的《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也記載:「張禮正,衡山,漢末服黃精。」漢末至北魏時期,道士張禮正「服黃精,顏色丁壯」,隋末道士岑道原「常食黃精,時百餘歲,膚若冰雪」,元道士羅霎震撰《武當記勝集》認為黃精「苗帶純陽伴鹿眠,根頭充實幾經年」,歷代道士服食黃精蔚然成風,不勝枚舉。

道門中人服食黃精經久不衰,《續仙傳》云:「朱孺子……深慕仙道,常登山嶺採黃精服餌,歷十餘年。」不僅親自去野外採食,而且留種栽培蔚然成風,如魏朝道士王暉,「常種黃精於溪側,則虎為之耕,豹為之耘」。

武當山道士戴孟,「服白朮、黃精,兼能種植」。唐睿宗時道人許宣平,牆壁題詩云:「一池荷葉衣無盡,兩畝黃精食有餘。」種植黃精達兩畝規模,充分體現了道門中人的勞動智慧,與自食其力的優秀品德。

關於黃精的神奇療效,《道藏》裡有一個故事:臨川有官員家虐待奴婢,奴婢逃入山中以黃精為食,逐漸身體輕健,不知飢餓,可以靈健地攀爬樹木或飛身而下,一次官員家把其包圍至山腳之下,竟然騰空飛上山頂,以至於官員家捕之不得。這則故事雖有些誇張,但黃精的功效據此可見一斑。

《列仙傳》雲人服食黃精「長生不死者萬數」,張禮正「以漢末入山,服黃精,顏色丁狀,常如年四十時」,《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載嵇康「聞道士遺言,餌木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劉無名「服黃精白朮,以希延生」,從中可以看出,服食黃精可使人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甚至寄託著道門中人長生不死的終極理想。此外黃精在辟穀術中也是要餌,久服令人不知飢餓。

道教認為服食黃精能使人延年益壽,甚而長生不死的具體原理是什呢?《圖經集注衍義本草序例·雷公炮炙論序》將黃精列為草部上品,引《日華子本草》云:「補五勞七傷,助筋骨,止飢,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服九蒸九暴,食之駐顏。」可見黃精具有滋補療虛的強大功效,通過補益脾胃,滋潤心肺,強筋壯骨的原理使人耐飢餓、耐寒暑、恢復五臟的勞損和七情對身體的傷害。

《道藏神仙芝草經》云:「黃精,寬中益氣,五臟調良,肌肉充盛,骨體堅強,其力倍,多年不老,顏色鮮明,發白更黑,齒落更生。」黃精還能補益氣血,從而使五臟及肌肉、骨骼、氣色、發齒都得到充足的氣血供應,從而延緩衰老,甚至能讓過早衰老的人恢復體質,還老復少。《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說黃精:「天官名此草為戊己芝。」戊己五行屬土,脾胃亦屬土,可見黃精主要功效為補益脾胃。

此外,在道教裡黃精的強大功效還有更深層次的原理,《太上洞玄靈寶五符序》說:「黃精之草,太陽之精也。結氣九天……含精三陽……上承太火於少陽,吐葩於盛夏,積精成真,充根累節……積陽之所宗,其神化者也。」「太陽」又稱「巨陽」、「三陽」,表示陽氣最為充勝的意蘊,黃精內含至盛陽氣所化生的精氣,太火即相火,五行屬木,木能生火,盛夏陽氣至盛屬火,所以黃精積聚精華於盛夏,而具有補益之功。

道門中人認為黃精的根、實、莖、葉、花皆可入藥。《圖經衍義本草》引《食療》云:「根、葉、花、食皆可食之。」黃精植株唯花效用最佳,花最為難得,果實次之,根須次其果實,葉次須,如《抱樸子》云:服其花勝其食,其食勝其根。但花難得。道人主要服食其果實,其生食刺激咽喉,故九蒸九曬蒸熟食用,有打成粉末作散劑服用,有與其他餌藥合成藥丸服用,有蒸熟直接服食。

當今生活中人們非常重視養生保健,黃精具有極高的食療與藥療價值,故為市場需求量很大的食材和藥材。《九華山志》記載了唐朝新羅王子終日以黃精為食,九十九歲而坐化成佛,人稱地藏菩薩的故事。歷史經驗證明黃精無毒副作用,《道藏》也記載饑荒年代民眾以黃精為食的歷史。民間作為食材可用新鮮黃精炒菜、煎湯燉肉,用熟黃精泡茶泡酒等,以期達到延年益壽、美容養顏、補益氣血的功效。但黃精因為養陰力度大,故性較滋膩,消化不良者多食可加重脾胃負擔,常人過食亦可引起痰多腹瀉等症狀,故適量而止。

黃精作為中醫學中的要藥,其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常被用來治療氣血虛弱、面黃肌瘦、氣陰兩虛的疾患。中醫認為其具有健脾益氣、生津補精血的作用,尤以與黑豆汁蒸拌,並加黃酒九蒸九曬的野生多年生黃精療效最佳,其滋補功效可以與熟地黃、制首烏相媲美,故經方裡多與之並用。現代藥理表明,黃精富含有益健康的黃精多糖,以及多種胺基酸和糖甙,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對肺結核亦有佳效,還對高血壓、高血糖等具有治療作用。

黃精是中醫傳統補中益氣藥,「久服輕身延年不飢」,屬藥食兩用中藥,服用安全。《本草綱目》認為其「得坤土之精,為補養中宮之勝品」。因其味甘、性平、無毒,宜於久服,單用即有抗衰延年的作用,如古方黃精餅、黃精膏、黃精丸等是一味傳統的延緩衰老中藥。

黃精在道家來說是一種幫助修煉的「仙藥」,吃了能容顏永駐、肌肉豐厚、延年益壽,並成為道家很推崇的養生養精良藥,而且能補中益氣、潤心肺、強筋骨。有人說黃精是取義「黃土的精華」;《抱樸子》中曾說:「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氣,獲天地之精,故名。」兩種說法差不多,都是說吸收了自然界靈氣的意思。

黃精,分雞頭參和姜形參。分九蒸九曬黃精(制黃精)和九蒸九曬酒制黃精(炙黃精),野生雞頭黃精,清洗後可以生吃,味道脆甜,姜形黃精不可生吃,否則辣口澀喉。

《五符經》云:黃精獲天地之淳精,故名為戊己芝,是此義也。

黃精滋腎潤肺、養陰生津、補氣健脾。對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者,可既補脾陰,又益脾氣;對於糖尿病也有較好的療效。

《本草綱目》:黃精受戊已之洩氣,故為補黃宮之勝品。土者萬物之母,母得其養,則水火既濟,木金交合,而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下三濁,這味藥經過蒸發(為陰)炮製後,在進行曬乾(為陽),如此從復九次,每一次的提煉它的藥性都在進行變化,道家有九九歸一之說。

道濟堂九制黃精養元丹,選用秦嶺野生黃精,嚴格按道家服食方法炮製,嚴格遵循道家古法之九蒸九曬技藝,做到真正的九蒸九曬,並輔以藥食同源之本草,據道家丹方炮製而成,實為道家養生辟穀服食之上品。。

通過九蒸九曬聚陰陽之精華,每次蒸製按照古法炮製工藝,輔以藥食同源之本草同時蒸曬,並加適量黃酒拌勻,並收集黃精汁,裝入陶瓷罐並悶潤至酒吸盡,使用柴火土灶,真正做到蒸曬九次製作而成,這樣蒸曬出來的黃精,黑裡透紅,油潤軟糯,味道甘甜,古代修煉之人稱黃精為「仙人餘糧」。

黃精以根莖入藥,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乾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症,對於治療糖尿病療效顯著。

中藥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氣短,肺虛燥咳,津傷口渴,消渴病,腎虛精虧,腰膝酸軟;外用治腳癬。

蒙藥冶身體虛弱,胃寒,消化不良,食積,食瀉,腎寒,滑精,陽痿,頭暈目眩,腰腿痛。

黃精味甘,性平,作用緩慢,可作久服滋補之品,黃精多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陰虛肺燥、乾咳少痰、鬚髮早白、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症。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精還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和抗菌的作用,對於糖尿病也很有療效,對多種細菌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如果把它跟枸杞合用,補精氣的功效會增加很多。

《本草綱目》中曾記載:「黃精、蒼朮各四斤;枸杞根、柏葉各五斤;天門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釀酒飲。」此方能「壯筋骨、益精髓、消白髮」。

醫學名著《奇效良方》中也提出用黃精和枸杞子互相配伍能益補精氣的論述。可見黃精和枸杞真是天仙配。

黃精有抗缺氧、抗疲勞、抗衰老作用。能增強免疫功能,增強新陳代謝。降血壓、 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有延緩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黃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用於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等。可單用熬膏服,或配川貝母,知母等同用;治勞嗽久咳,可配地黃,天冬,百部等同用。用於脾胃虛弱。

黃精既補脾陰,又益脾氣。若脾胃氣虛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脈象虛軟者,可與黨參,白朮等同用。

如脾胃陰虛而致口乾食少,飲食無味,舌紅無苔者,可與石斛,麥冬,山藥等同用。

用於腎虛精虧的頭暈,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及消渴等。

治腎虛精虧,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1、九制黃精的主要功效是養陰潤肺;補脾益氣,滋腎填精哦。生黃精或幹黃精偏潤肺,通過九蒸九曬之後,藥性大大改變,偏滋補,滋腎陰,補氣血,其補益作用要遠高於生幹黃精。九制黃精主治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脾胃氣虛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口感食少,飲食無味,以及腎虛精虧的頭暈,腰膝酸軟,鬚髮早白及消渴。

       

2、九制黃精,質地柔軟,大概八九成幹左右,黃精經過九蒸九曬後,就富含油性,也就是說把氣補進去了,增加了黃精的效力。黃精的作用就是補氣。

       

3、《本草綱目》上說,黃精「單服九蒸九曝食之,駐顏斷谷」。直接拿它當糧食吃,童顏鶴髮,長生不老,這是傳說,但黃精在延年益壽方面確有真效力,古時候很多修士在辟穀修煉的時候就只吃黃精。

體虛的人適合吃,主要是脾虛和腎虛、肺燥的人,虛勞的人適合吃,它的主要作用是滋陰,補陰,所以燥的人都適合。

比如皮膚乾燥、乾咳、咳血、容易口渴,都是屬於肺燥,都適合吃的。

大便散,全身無力,容易困,抵抗力低,屬於脾腎虛,適合吃。

容易腰膝酸軟,就是腰裡常常覺得空空落落的,屬於腎虛,適合吃的。

缺鈣需要補鈣的人,屬於腎虛,適合吃的。

前面的都比較好判斷,現在主要說一下虛勞,很多現代人都虛勞的。比如總是有填不滿的欲望,工作太累,常年休息不好,房事過多,腦力勞動過大,出虛汗過多,整天對著屏幕等,都是屬於虛勞傷陰的,所以都是適合吃黃精的。

相關焦點

  • 道家仙藥
    醫籍,也記載黑芝麻,補肝腎,滋五臟,益精血,烏鬚髮、潤腸燥的神奇功效。據現代營養學分析,黑芝麻的蛋白質是牛奶的6倍,黑芝麻蛋白中含有8種必需胺基酸。而牛奶性寒涼,久服傷脾胃。經過九蒸九曬,芝麻又獲得了太陽的能量,這在道家養生家看來是得了天地間的陽氣,是可和冬蟲夏草等名貴補品媲美的,性價比非常高的食療補品,歷代都被修道養生者服用。
  • 道家的「無為而治」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謊言說一千次就成了真理,是因為世人專愛從物質層面獲得知識,不願意從思維層面獲得知識,所以辨不清什麼是謊言,什麼是真理。
  • 道教神話中的三種仙藥,修仙者必備,傳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在古代是一個上至帝王、下到平民都非常熱衷的話題,道教認為,要想達到長生不老有多種方式,除了苦心修煉各種道法如辟穀、胎息等以外,還需要藉助外在的條件,最佳的辦法是服食仙藥和丹藥。秦始皇更是為了得到傳說中的金丹仙藥,遣徐福去出海找尋,徐福遠渡重洋,去了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結果一無所獲。在道教的神話傳說裡,很多仙真都是服用了仙藥以後飛升成仙的,本期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幾種。
  • 道家飲食養生-----修煉與服食
    然而古代的生活條件,遠不及現在,吃肉和吃素,差著一個生活檔次。大家所熟悉的《曹劌論戰》裡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意思就是有吃肉的謀劃呢,你何苦參與?翻譯成現代人的說法:「有經濟實力強的管事呢,你瞎摻和什麼。」可見當時如果有人說「少吃肉,多吃素」,那一定是上層階級的言論,跟本就吃不起肉的老百姓沒多大關係。
  • 道家秘傳,神仙方法!
    道家素重導引功夫,意圖藉此益壽長生。關於導引的作用,《玄笈七籤》卷三十六《玄鑑導引法》中說:「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谷水,三則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炁。……言人導引搖動,而人之精神益盛也。」即是說,人通過導引,可以調和體內陰陽,促進消化,抗除外病的侵入,還可以使氣血充盈,精神旺盛。實踐證明,導引術對於健身、療病等,確實有積極的作用。
  • 易經:道家不死之藥
    上傳04章 易與天地準(13)道家不死之藥「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故知鬼神之情狀。」學通了《易經》,就曉得三樣東西。我們人類的生命有三樣東西,宇宙也有這三樣東西,叫做精、氣、神。中國的道家常提出來講,如果掌握了精、氣、神這三樣東西,就可以飛升成仙。我們常常講精神,究竟什麼是精神?是精力旺盛!
  • 太歲包治百病還能長生不老?專家回應:千萬別亂吃,會出事
    「視肉」在今天也叫太歲,而太歲是真實的存在於世界上,但太歲真的能長生不老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太歲的秘密。根據古書《山海經》中記載,堯、舜、禹等帝王皆過百歲,他們都食用過「視肉」、「聚肉」。古人認為「視肉」、「聚肉」有長命百歲的功效,所以後世歷代帝王都在尋找這種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
  • 揭秘道家房中術
    從現代性科學的觀點來看,房中術主要包含有關性的常識、性技巧、性功能障礙治療與受孕等方面,同時它又不局限於性,而是把性與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和追求長生不老或延年益壽結合在一起。目前從史籍中看到的是,它最早出現於漢代,而且和道家關係極為密切。長期以來,房中術被人們塗上一層神秘、玄虛的色彩,但實際上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古代的性學理論。
  • 道家「一氣化三清」詳解
    不論是小說還是影視,道家的一氣化三清都是絕頂神通,那你清楚「一氣化三清」是什麼嗎?說道「一氣化三清」估計很多人都是從《封神演義》中看到的,在誅仙陣中老子「一氣化三清」,打敗了通天教主。可能很多人對這個神通的理解都是能意不能言。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 道家「三災九難十劫」之「三災」
    對於喜歡仙佛的朋友,可能常在影視中聽到「三災」,但「三災」具體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是意明言不明。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一說「三災」。即長生不老。那「三災」到底是哪「三災」呢?一:雷災。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二:火災。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 道家秘傳,專治腎虛、腰疼腿痛的神仙導引術!
    道家素重導引功夫,意圖藉此益壽長生。關於導引的作用,《玄笈七籤》卷三十六《玄鑑導引法》中說:「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谷水,三則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炁。……言人導引搖動,而人之精神益盛也。」即是說,人通過導引,可以調和體內陰陽,促進消化,抗除外病的侵入,還可以使氣血充盈,精神旺盛。
  • 道家法術真的存在嗎?探秘道家法術《道教文化》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唯一宗教,2011年國家以權威的藍皮書形式肯定道家法術的存在,道教法術不是巫術、迷信,而是有根有據的正規道家宗教文化。,於是家人請來郭道士,只見過郭道士擺好神壇香案,畫了一道符寫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在一碗清水中立了三隻木筷子口中念念有詞,再把那道符燒於碗中給孩子喝下,第二天孩子就神奇般的好了!
  • 道家氣功與密宗氣功的比較
    內丹派注重身內精、氣、神的修煉,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而獲得長生不老的效果。  隨著密法逐漸傳入中原,人們無不詫異地發現了密宗功法和道家功法具有絕大的相似性。密宗修左、中、右三脈,道家修任、督二脈;密宗修七輪,道家修三丹田;密宗修寶瓶氣,道家有胎息;密宗修靈熱。從修煉結果上看,道家追求三清,密宗追求涅磐,均是極高的精神和物質境界。
  • 道家說的踵息到底是什麼?
    踵息是道家非常古老的文化,因為印度佛教傳入中國,雙盤修法漸漸成為了主流,在中華盛行幾千年的跪坐修法幾乎失傳,幾乎無人再了解踵息。當代再被提起,是因為《大宗師》一章裡有記載:「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
  • 老農挖到140斤「太歲」,專家估價百萬,「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
    或化水服,令人輕身長生不老。」你看看都帶個肉字,表明能夠服用。據《山海經》記載,「視肉」最開始是作為古代帝王死前喜愛服用的物件出現在古帝陵前的。具備「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食一片復一片」的特性,換句話說吃一片,它自身能夠再度生長發育。《山海經》中記載,堯、舜、禹等君王皆過100歲,她們都服用過「視肉」、「聚肉」。
  • ✎ 道家秘傳,專治腎虛、腰疼腿痛的神仙導引術!
    道家素重導引功夫,意圖藉此益壽長生。關於導引的作用,《玄笈七籤》卷三十六《玄鑑導引法》中說:「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谷水,三則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炁。……言人導引搖動,而人之精神益盛也。」即是說,人通過導引,可以調和體內陰陽,促進消化,抗除外病的侵入,還可以使氣血充盈,精神旺盛。實踐證明,導引術對於健身、療病等,確實有積極的作用。
  • 道家呂純陽祖師的《百字銘》
    「氣回丹自結」,氣住脈停,久而久之就定,佛家講得定,道家講結丹了。「壺中配坎離」,人的身體,道家比方像葫蘆,密宗拿兩重寶蓋代表這個肉體。坎離是卦名,「配坎離」其實就是水火既濟。這樣定久了,身體上起變化,就會脫胎換骨。「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整個氣脈自然震開了,一陽來復,地雷復卦。
  • 神秘的道家房中術
    從現代性科學的觀點來看,房中術主要包含有關性的常識、性技巧、性功能障礙治療與受孕等方面,同時它又不局限於性,而是把性與氣功、養生結合在一起,和追求長生不老或延年益壽結合在一起。目前從史籍中看到的是,它最早出現於漢代,而且和道家關係極為密切。長期以來,房中術被人們塗上一層神秘、玄虛的色彩,但實際上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古代的性學理論。
  • 道家泥洹宮和密宗頂輪
    他那個時候八十幾了,可是心理狀態很年輕,也沒有什麼脾氣。他的頂門是開的,我們經常去摸,裡面有跳動,像嬰兒一樣。還有一點,他八十歲的人,乳房這麼一擠,可以擠出奶來,那也是真的。根據道家說法,這一類的可算地仙,走路很快。《神仙傳》上講「行疾奔馬」,我們沒有看過他跟馬比賽,我(南懷瑾)走路還算是輕便,可是當年跟他走路,也有點吃力。這都是我親眼所見。
  • 南懷瑾先生 | 道家與密宗有關氣脈的不同圖案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中國道家的氣脈之說一,由書有明文的莊子「養生」篇中提出「緣督以為經」與「中於經首之會」的概念開始,就一向被認為「任」「督」二脈為修煉靜坐的要點所在。其實,除了以「任」「督」二脈為主脈而外,最要緊的,還是以「奇經八脈」為全部氣脈的中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