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飽滿靈動 冠絕周邑,西周人龍佩評析暨龍元素符號探考

2021-02-15 古玉界

乙未初夏,瑾瑜匯發榜招才,求文評佩,鄙雖輟筆多年,卻受了感染,生了躁動,隨心召喚,也任性一回。人總是要讀讀書,練練筆的,不為那久違的掌聲及喝彩,只為短時的超塵與脫俗。

此佩為和田青玉種,通體受黃白色沁,局部露玉種,玉質細膩,尺寸較大(長9.1cm,寬1.5cm),雙面雕刻,紋飾相同,刀法嫻熟,西周細陰刻與一面坡結合的雙鉤技法。該佩圖案由四組單元紋飾組成,上下兩夔龍,中間為神人和鳳鳥。夔龍臣字眼俯視下方,口微張,神色默默似有話欲講;鳳鳥振翅引頸翹望,杏眼迷離似有歌要唱;神人目光平視淡然,表情莊重,一幅龍鳳呈祥,天人合一的祥和之象。神人髮絲雕琢細膩,鳥嘴剛勁有力,充分表現了西周玉器「寬窄均一,飽滿靈動」的雕刻理念。此玉器線條複雜,圖案「分明清晰」未見西周晚期「融合互用」的設計思想,其應為西周中期玉器。

此佩雕刻手法「巨細靡遺,一絲不苟」是西周中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整個圖案二龍一鳳一人,雙面雕刻,等級甚高,應為第一等級大墓所出,非王、公莫能擁有。

同類器物可參照韓城梁帶村芮國墓M27:252出土的人龍合體佩,該佩長8.9cm寬1.4cm,該佩圖案由三龍一人組成,該墓為第一等級中字型大墓,墓主人為春秋早期芮桓公,瑾瑜匯西周人龍佩無論圖案單元內容、紋飾、雕工還是尺寸均不出其右,可知其文化價值、紋飾價值、研究價值、收藏價值、經濟價值之高。

人龍佩在西周中晚期出現,屬於配飾中的頂級皇族玉飾,它的產生與周武王統一天下,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政治局面有密切關係,另外人們對神、龍的崇拜自古沒有改變過,乞求神和龍保佑他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也有關係。

我粗略統計了下,西周人、鳥、龍等複合佩一共出土的有14件(資料有限,難免差錯),其中張家坡西周大墓2件,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大幕9件,韓城梁帶村3件,其中人龍佩(柄)有6件,4個單元圖案的人龍佩(柄)只有4件,可見人龍佩之珍稀程度。人是萬物之首,有人的玉器最珍貴。瑾瑜匯此件人龍佩,人、龍、鳳都有,還是雙面的西周中期精工,可知其珍奇程度吧了。

1、 梁帶村:3件,其人龍佩1件(1人3龍),人龍柄型器1件( 1人2鳳1龍),龍鳳柄型器1件(2鳳1龍)

2、 張家坡2件,都是龍鳳柄型器(2龍1鳳1件,1龍1鳳1件)

3、 曲沃:9件,人龍佩4件(1人4龍1件,1人3龍1件,1人2龍1件,1人1龍1件),猴龍佩1件(1猴2龍),雙龍佩3件,龍鳳佩1件

為何此佩稱「人龍」佩呢?究竟哪個元素符號代表了「龍」呢?

此佩之所以被稱為人「龍」佩,是因為它的圖案中有了如圖紅線所勾勒的「雲紋」,它就是西周時期龍的元素符號。

談龍元素符號的演變,請先讓我們從紅山文化談起,紅山文化時期(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29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是神(巫)玉時代,玉器主要用於通神祭祀,先民將玉雕琢成鳥獸等各種圖案,作為圖騰崇拜,紅山玉文化是遠古祭祀文化和巫師王權思想萌芽初期的形式。先民制玉為神而制,為神而祭,為神而用,紅山玉器無比的精細、樸拙、傳神。

如果說紅山的玉豬龍是中國最早的胎龍,那勾龍(或稱C型)龍應該是中國最早的成年龍。這是被稱為中華第一龍的覆脊型碧玉龍,它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賽沁塔拉,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條紅山文化黃玉C龍,出土於翁牛特旗黃谷屯,現藏於翁牛特旗博物館。

如果讓您從這兩條龍身上找一個可以代表龍的元素符號,您認為哪個最合適呢?相傳龍是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神獸,是龍就要能飛!龍鰭,像奔跑駿馬飛揚的鬃毛一樣,代表了速度,代表了飛騰,飛揚的「龍鰭」很自然地成為了中國最早的龍元素的代表符號。

紅山文化時期的很多玉器大量使用了龍「鰭」來抽象的表示龍,典型器物就是「勾雲佩」,勾雲佩是一種抽象的複合體,勾雲佩的每一個類似雲紋的「龍鰭」都代表了一條龍,「勾雲佩」叫「勾龍佩」更加恰當。

此勾雲佩出土於巴林右旗納日斯臺,現藏於巴林右旗博物館,從圖上看它應該是一個四龍同體的複合型器物,四個鰭代表了四條龍。

此件勾雲佩由赤峰文物商店徵集,現藏赤峰博物館,見於建設《紅山玉器》(第148頁,遠方出版社),該玉佩也是由四條龍組成的複合體。

這兩件玉器都是紅山文化的典型器——「勾型玉器」,其實就是龍型器,它們以一個龍鰭符號為主題構思加工製作而成,主題鮮明大器。左側為巴林右旗納日斯臺出土,右側為安陽小屯婦好墓出土。

此件「短勾型玉器」出土於翁牛特旗海日金山,現藏翁牛特旗博物館,此玉器很多人認為是殘件老改,我認為它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龍」丫子。這就是一個純龍鰭元素符號。一種「龍」的佩飾。

這件帶鰭的珏,一種隨時要起飛的萌態,甚是招人憐愛,因為多了一個飛揚的「龍鰭」,一個普通的珏瞬間便有了魂魄,立即就充滿了生命力,它就「活」了,稱它「珏龍」比較合適。(此玉器選自震旦博物館《紅山玉器》第250頁,震旦博物館收藏,傳世品)

此四件玉器選自震旦博物館出版的《紅山玉器》第232頁,器型為龍型玉簪,龍鰭充當了龍的元素,有了龍鰭的玉簪就成了玉龍簪了,龍元素滿足了人們崇拜龍的心裡需求。

此三件玉器也選自震旦博物館出版《紅山玉器》第226頁,震旦博物館藏品。從以上兩幅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紅山時期龍元素的代表符號「飛揚的龍鰭」已經悄然發生了進化,由單勾的龍鰭變成了雙勾的龍鰭,使得龍鰭的飄逸感更加強烈,使得龍鰭圖案畫面更加活潑有韻律,更似奔跑烈馬飛揚的馬鬃。

雙勾型龍鰭符號,一直流傳到了商周,甚至漢末三國,與單勾龍鰭符號一起影響著中華的龍文化。三國關雲長的大刀就是雙勾型龍鰭的典型器物,記得它的響亮名字吧?「青龍偃月刀」,有了龍的元素,它才能稱的上「龍」刀。

西周人龍佩上下兩條夔龍龍首上面的雙勾雲紋,正是中華民族龍元素符號的具體表現,比西周早2000多年的紅山文化時期已經誕生了這種龍的代表符號。瑾瑜匯此件玉佩被稱為「人龍」佩名副其實。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一下商代玉器的龍元素符號:

這件玉器出自於安陽小屯婦好墓,是一個龍佩的半成品,明顯可以看出龍鰭元素符號雖然經過400多年的廈代,卻依舊傳承有序,但商代龍鰭的形狀已經發生了些許變化,變得沒有飄逸感了,就好像龍鰭被提起來再按下去一樣,不知何時龍鰭被變成了「蘑菇頭」了。

商人崇尚原始宗教、巫術、神鬼,習慣於佔卜問神,商代是個創造力被壓抑,精神被禍患的朝代,人們對怪異紋像頂禮膜拜,對鬼神敬畏虔誠。龍鰭被扭曲成了憋屈的蘑菇頭。

東漢王充在《論衡》裡說:「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唐代段成式在《酉陽雜殂》認為尺木就是龍角,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龍角,龍就變成了凡獸,無法升天了。現在看來這簡直是一幫不學無術的瘋子們毀了一個好好的龍文化啊!龍升天靠的是飛揚的龍鰭啊,「角」確實給後世的研究者帶來了無限煩惱。商代的文化就是個四不像的文化,我估計這跟商紂王被妲己迷惑有關。王的心迷了,百姓的心也迷了,文化也就迷了。 

以上這幾條龍中第一件是張家坡的,其餘均出自於安陽小屯婦好墓。

西周時期華夏民族形成,民族融合發展,文化創新繁榮,意識形態撥亂反正,這在玉器的紋飾上有充分的體現,玉器的紋飾開始硬朗鮮明起來,「寬窄均一,飽滿靈動」成為西周玉器雕刻的風格,從「龍鰭」元素符號上也能看出來。西周玉器的主要是作為佩飾之用,用以彰顯佩戴者高貴的階級身份,因此西周出土的大量玉器呈片狀,且留有孔道以利於懸掛於身,西周玉器藝術的目標也因而發生了變化,華貴的視覺效果成為新的標準,這就徹底改變了商帶玉器「肅穆威懾」的風格。在此目標下,使用一絲不苟的手法進行琢磨,以求得「圓動流暢」的曲弧線條。

這件是西周早期的龍佩,龍鰭開始由「蘑菇頭」變回了龍鰭,龍鰭變得舒朗平直了,雖沒有飄逸感,但也擺脫了商代蘑菇頭的壓抑感。

這件玉器是張家坡西周墓出土的,龍鰭又回歸了它那硬朗飄逸的神採。

這件是陝西曲沃西周晉侯墓出土的,它的龍鰭雖然不大,但飄逸的力度已躍然紙上!

這件是韓城梁帶村出土的另一件人龍佩,西周晚期玉器,龍鰭開始更加飄逸起來,龍鰭回歸到它的本來的面目----鬃毛,龍鰭再寫實的基礎上更加藝術化了,鬃髮根部打卷彎曲,慢慢有了虯紋的味道。

這是前面的提到的梁帶村出土的人龍佩,也是西周晚期的玉器,大龍的龍鰭已經完全變成了人一樣的頭髮形狀了,頭髮表現絲絲細密一絲不苟,其餘兩條小龍的龍角依然保持著龍鰭的形狀。

春秋戰國的時代特點就是爭霸和兼併,政治改革不斷, 文化百家爭鳴,經濟聯繫不斷加強,各地區紛紛形成了中心城市,全國經濟也逐漸形成統一市場,軍事上徵伐不斷,整個春秋戰國給人的感覺是大亂、新生。

龍紋也如春秋戰國的時代特性一樣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百家爭鳴的文化背景下,龍紋抽象肢解為由角(鰭)、眼、鼻、舌、嘴5部分組成,但

龍鰭(龍角)依然在單元組成部分佔有主要位置,其形狀都比其他部分要稍大。

戰國時期龍紋擺脫了人們正常的思維,從肢解組合紋突變成了谷紋,龍紋的標誌符號龍鰭最後或許演化成了谷芽,但那飄逸飛揚的龍的精神依然保留著。那飛揚的龍鰭的韻味依然濃濃地體現著。谷紋就像是一個盤踞的龍的微縮影像,他靜靜的盤踞在那裡,猶如大秦統一中國後一樣,平靜的休養生息,繁衍發展。。。。

讓我們回頭以龍的元素符號演變過程來給瑾瑜匯人龍佩的斷個代:

1、從龍鰭(角)形狀看,商是蘑菇頭,西周是龍鰭紋,東周是肢解紋和谷紋,故可斷代為西周。

2、西周早期的龍鰭(角)剛擺脫「蘑菇頭」審美的束縛,紋飾比較平緩沒有飄逸飛揚感覺;

3、西周晚期的龍鰭紋具像彎曲的毛髮、鬃發、比較寫實,此佩的龍鰭明顯不具備這些特徵;

4、而只有西周中期的龍鰭紋飄逸飛揚,故斷此佩應為西周中期之物。

文章寫到這裡嘎然而止似乎有些唐突,不但龍元素符號的探討還有2000年沒有講解,僅「人龍佩」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容就太過豐富,本人才疏學淺,無法在短時間內挖掘清楚,留點遺憾給他的主人及同好或許更好。

(文章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創大師:中國古玉設計鑲嵌第一品牌

古玉鑲嵌、古董珠寶定製、文化奢侈品定製

我們相信:有文化,才更有品味!

諮詢的朋友加文創大師客服微信:wcds8866

往期精彩回顧











      古玉界公眾平臺匯集了全國古玉界精英和玩家,以傳播古玉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己任。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和古玉鑲嵌設計,可以長按下面的指紋部位,關注「古玉界」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古玉界:玉珏與玉玦的區別在哪?
    新石器時代玉玦 製作樸素,造型多作橢圓形和圓形斷面的帶缺環形體,除紅山文化豬龍形塊外,均光素無紋。紅山文化豬龍塊(又稱獸形塊)形制特殊,形體普遍較大,有的塊上有細穿孔,當是佩玉。  新石器時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戰國墓葬中,常有發現,多放置於死者的耳旁。作耳飾玉器。到漢代,主要作佩玉用。
  • 【百年商都】(二)夏商西周時期的商都
    周朝居西方成周(即鎬京,詳見後注),故史稱西周。西周封邦建國以「屏藩周室」,「統天下於一尊」。傳至幽王(姬宮涅),因其「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被申侯聯合犬戎⑧、呂(今河南南陽)、繒(今河南方城)等國舉兵攻滅。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共歷11代、12王,統治時間257年。
  • 高清經典|西周 金文《大克鼎》
    大克鼎為西周孝王時期器物。1890年陝西省扶風縣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鼎、鍾等器,都屬於一個名叫克的貴族。此鼎形體巨大,高93.1釐米,重201.5公斤。口沿飾獸面紋,腹部飾流暢的波曲紋。腹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字,銘文字體工整,筆勢圓潤,堪稱西周中晚期青銅器銘文的典範。大克鼎銘文內容主要敘述克依憑先祖功績,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隸的賞賜,是研究西周經濟制度的重要史料
  • 樹葉雕刻中的動物圖騰元素符號
    圖騰崇拜源於原始氏族社會,是古老的宗教信仰觀念之一,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觀念的結合,是對把大自然元素人格化的崇拜觀念。民族便是由圖騰崇拜分化而逐漸形成的群體。本文運用原始的動物圖騰符號,作為葉雕元素,希望能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專研我國影響深遠的動物圖騰文化。
  • 中國國家博物院藏西周玉器欣賞
    人龍紋玉牌飾 西周高6.7釐米 下寬5.4釐米 上寬4.3釐米 最厚0.9釐米玉為深綠色,形狀為梯形,上窄下寬,中間稍厚,正面以中間為界,兩側飾對稱紋飾,用雙勾法雕刻獸面紋、 龍紋和人首紋。人龍紋環 西周直徑12.5釐米、孔徑5.1釐米、厚0.2釐米此器圓形,中部有圓孔,背面光素無紋,正面雕刻兩組人、龍合體共身圖案,飾眼目紋、勾雲紋和弧線紋等。
  • 拓普達的「元素符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走進寶雞拓普達鈦業公司,記者感悟這家企業的成長軌跡是由一個個獨特的「元素符號」綻放出來的。 元素符號:用來標記元素的特有符號。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到目前為至,地球上已發現的元素有100多種,而這100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卻達6000多萬種。看來,元素具有親和力、穿透力、輻射力。拓普達的「元素」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力量源泉」。
  • 從元素符號到化學式
    元素及元素符號和化學式,是初中階段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後期學習化學方程式及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都離不開這些基礎知識。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知的物質有數千萬種,但是組成它們的元素卻只有一百多種。
  • 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頒獎儀式暨競賽譯文評析報告會在京...
    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鄒碩)12月13日,第三十二屆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頒獎儀式暨競賽譯文評析報告會在京舉行。本屆大賽由中國翻譯協會、四川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中國翻譯》編輯部與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承辦。
  • 品讀南京|從西周到明清,這些文物再現南京城演變史
    一隻西周夾砂陶鼎,有可能將南京城的建城史提前近500年;一隻東晉陶撲滿、一枚銅印章、一個宋粉盒,都展示出南京老百姓千百年來的生活習俗變遷;一塊城牆磚,則展示出700年前為南京城牆「添磚加瓦」的磚窯工人笑傲整個東亞的技術水平……從西周到明清,從陶土石器到琉璃構件……出自「城市記憶拾貝——南京考古2019年度精品文物展」的一件件精美文物通過考古人的雙手
  • 西周禮制的體現-「大型組玉佩」
    如玉人、龍、鳳、虎、牛、羊、鹿、猴、鳥、鷹、鴞、蟬、鵝、蠶、蛇、龜、魚等,題材豐富,品類紛呈,造型生動,栩栩如生。出土的兩件大型組玉佩更體現了西周用玉制度。這兩件組合玉佩,一件出自國君虢季墓,為七璜聯珠組玉佩;另一件出自虢季夫人梁姬的墓葬中,為五璜聯珠組玉佩。
  • 冠絕造句和解釋_冠絕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冠絕(guàn jué)。遠遠超過。[許地山《無憂花》:「她底舞藝本是冠絕一城的。」]冠絕參考例句:1、她的琴藝冠絕群倫,在國際大賽中,屢獲佳績。2、如此一來,他們的修為在這世上剩下的修道者中間竟然冠絕群倫。3、這姿容冠絕了古今,猶如天地間至美,驚鴻豔影,引人痴迷。
  • 為何會是唐和西周...
    最新劇情中,胡八一、雪莉楊和王胖子等人經過與人面蜘蛛九死一生的戰鬥以後,終於找到了龍嶺大墓中的內藏眢和泉眼,並無意中開啟了機關進入到墓中的核心地帶,發現了那無比奇異的刻有雲雷紋和龍骨天文等符號的棺木
  • 西周「創新型玉器」極為突出,種類豐富多樣,造型與紋飾多彩紛呈
    雙人首紋玦。人龍合體紋璜。天馬一曲村第四次發掘者,兩人相連,並與二龍相張家坡的二人首三龍合體佩,屬首次發現,造型特別,其文化內涵可能與龍神的人形化有關。陝西扶風強家墓的玉佩,也是人首與龍合體形,與張家坡所出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 春節之際,探究春節中的元素符號
    二、春節中的元素符號種類在歷史長河中,春節雜糅了多種、多樣、多地、多民族的風俗習慣,最後形成了固定的民俗特色,每逢春節之時,就會開展同樣的民俗儀式歡度春節,可以說這就是春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說,這就是一種春節元素符號。
  • 每日一寶:今天介紹的是西周作冊折觥
    觥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按照這件觥的規格來算,它大約有1升的容積,也就是說一次可以裝1公斤的酒。不知當年的酒的度數如何?商周時期的人用這麼大的酒器飲酒,酒量該有多大?說遠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件觥的造型。
  • 《刺客信條英靈殿》全能力大全 作用及實用性評析
    《刺客信條英靈殿》中的能力技最多可攜帶八個,近戰與遠程各4個,那麼那些能力比較實用,請看下面的《刺客信條英靈殿》全能力效果及實用性評析,希望對大家有用。 英靈殿裡一共有22個能力
  • 鷙之道,非常道——五羊本田鷙道CB190SS靜態評析
    能否做一個詳細一點的評論,這款車自去年上市以來也是市場關注度頗高,既然有人盛情邀約,驃騎府就借了一輛鷙道CB190SS,於某日天氣晴好之時做了一個靜態和動態的評析,有說的不完全或者偏頗的地方請包涵。鷙,《說文解字》的釋義為擊殺之鳥,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兇猛的肉食性掠食類猛禽。
  • 浙江省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
    高考結束,我省各學科組及骨幹教師發表2020年浙江省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相關觀點。例如:選擇題第1題至20題,重點考查化學用語、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見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等;第27題考查化學基本計算;儘管29題等綜合性較強,難度相對較大,但還是立足基礎,以基礎性必備知識貫穿全卷始終。
  • 西周 · 瑪瑙珠
    ——曹丕《馬腦勒賦》《中國古代珠子》中「組佩中的珠子和墜飾」一節曾提到,西周組佩中用於連接玉璜和其他玉件的紅色瑪瑙珠在中原大量出現的時間是西周,  這是它在坊間得名「西周瑪瑙」的由來  。西周以前的稱謂,多數人認為是文獻中提到的「瓊」古時多用紅瑪瑙,《說文解字》中有「瓊,赤玉也」,「瓊」通「瓊」,該是指紅瑪瑙,出土資料也可印證。南朝江淹的《空青賦》有「夫赤瓊以照燎為光,碧石以葳蕤為色。鹹見珍於東國,並被貴於西極」,說的也是產自西方的紅瑪瑙。
  • 權威專家評析2020年貴州高考試卷(理綜、文綜、英語)
    第13題以元素周期律為基礎考查學生對元素周期律等結構化學必備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元素周期表、原子結構、核電荷數、原子半徑、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26題以探究氯的含氧酸鹽的製備及性質為情境,考查實驗現象的推測,綜合考查了化學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必備知識;同時對學生獲取知識、實踐操作等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