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的科幻小說就不得不說《三體》了,它是目前我國最好的科幻小說沒有之一。
《三體》不僅僅內容引人入勝,並且還提高了中國科幻文學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打破了歐美對"科幻文學"的壟斷,使讀者感受到新鮮又刺激的宇宙文化的衝擊。
《三體》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催更"事件"了。
《三體》作者劉慈欣曾經親口說過,歐巴馬先生曾經看完第一部之後,十分喜歡,並且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向他發了"催更"郵件。
郵件內容是:
"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但更搞笑的是,劉慈欣以為這是"垃圾郵件",是假冒的,就把郵件給刪了。
直到美國外交部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中國外交部又找到劉慈欣,大劉才知道原來那封郵件是真的。
據說歐巴馬在看完第二部之後,還曾動用總統特權,派人去出版社把還沒出版的翻譯稿拿來給他。
要說歐巴馬為什麼會如此的痴迷《三體》,歐巴馬自己在採訪中給出了答案:
"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當然除了歐巴馬以外,我們國內各界名流也都一致的推薦《三體》,這其中有小米創始人雷軍、360董事長周鴻偉、馬化騰等,當然最有意思的"三體粉"還要數潘石屹。
當時潘石屹和劉慈欣在一個採訪中遇到,當場"請教"大劉關於三體中的一些問題,並說自己讀了好多遍《三體》了。
那麼為什《三體》為什麼受到大家一致的喜歡,它到底有什麼"毒",讓那麼多的人深深的被它吸引。
一、沒有"超級英雄"
我們所接觸比較有名的科幻大片也好,還是有關於科幻的圖書,都是人類面臨著滅亡的危險,地球完了,但是在此時總會出現一位"超級英雄"來拯救全人類。
而《三體》劍走偏鋒,沒有走那些歐美科幻的老套路,而是以一種"中國式"的文化背景和新的變現手法。
在《三體》中沒有超級英雄,不只人類最終走向滅亡,就連整個宇宙都走向了滅亡。
這是以往的科幻所沒有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國內外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於是就有了"科幻已死"的想法。
二、開拓前所未見新的幻想空間
在人物描寫上劉慈欣的描寫讓人為之稱嘆,書裡人物所做出的任何事情,都會讓人感覺到有"共鳴感"。
以第一部《三體》中的葉文潔來說,她本來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讀者看完應該會討厭她,甚至唾棄她。
但是讀完《三體》之後你會發現,你根本就討厭不起來葉文潔,並且還有點小小的可憐她,她的遭遇就預示著她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讓人感覺到過分,即使這一切的災難都是因她而起。
文中還有很多的人物描寫都十分的深刻,比如羅輯讓人深深地敬佩,維德讓人恨不起來、程心讓人恨得牙痒痒又弄不死她!還有那個神秘的三體社會,讓人浮想聯翩.....
大劉描寫的三體世界,是人們之前沒有幻想過的空間,他好像給讀者又開創出一個新的幻想天地,甚至讀完《三體》讀者都想捧起物理書再去補一補自己的物理知識。
三、人越努力死的越快
小編讀完《三體》有一個深深的感受,"人不努力,一定會死,努力了,死的更徹底!",因為在宇宙的鬥爭中不是努力就可以拯救一切的!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一切都那麼的渺小。
明白宇宙鬥爭的殘酷性,等到看到宇宙真正的滅亡時,才會無比的坦然。
這就是《三體》的魅力,他為讀者帶來許多以前沒有的心靈和感官上的衝擊,它沒有心靈雞湯,沒有超級英雄,它只有現實的殘酷,現實就是它不會憐憫任何的生物,在這一刻眾生平等。
四、2020《三體》再次回到大眾的視線內
時隔幾年《三體》再次強勢回歸到大家的視線內,這次的回歸是因為這次波及世界的疫情,網上有很多說"《三體》不止是科幻,還洞察人類社會"。
確實在前幾年"三體"中許多沒有看似不可思議論斷,站在今天來看,卻變成了"有可能"。
2016年霍金在監測半人馬星座時就警告人類:
"不要回答任何可疑訊號,在不明白對方意圖的情況下,不要暴露人類文明的存在。"
而《三體》的開始就是因為第一部的主人的葉文潔,回應了來自太空的可疑信號,而《三體》第一部的連載時間是在2008年。
小編多年前拜讀過《三體》,裡面對於人性的剖析不同於任何以往的文學作品,恰恰也是人類最不願意承認的醜陋的一面。
《三體》寫道: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想想水滴吧!"——《三體3死神永生》
回看這次疫情我們會發現,那些標示著自己是"世界強國"的國家發生的一切,從一開始的"傲慢",到後來的彷徨,正驗證了弱小有時候不會成為我們致命的弱點,傲慢才是送我們上西天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體》真的是值得人們,花一些時間去細細品讀的書籍,它不僅是一本科幻書那麼簡單,裡面恢宏的場面,或許可以滿足你對宇宙的幻想。
現在正版精裝,劉慈欣《三體》全三部只需要79元
當時還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他當時買了好多《三體》,後來才知道歐巴馬總統向身邊的人都安利了《三體》。
後來歐巴馬總統卸任之後,有記者問他,在任期間最懷念的事情是什麼。
歐巴馬先生回道:
"我懷念讀《三體》的那些日子..."。
這就是《三體》的魔力中微不足道的地方,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為它傾倒、著迷,大概這種美好的體驗只有讀過《三體》的人才懂得它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