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內翻和膝外翻的定義:
膝內翻又稱「O形腿」,俗稱「羅圈腿」,膝內翻是指在雙腳踝併攏並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兩個膝關節不能靠攏。兩膝之間的距離反映膝內翻的嚴重程度。
膝外翻,俗稱「外八字」,雙腿外翻者,又稱「X形腿」。膝外翻是指在雙膝關節併攏並伸直的情況下,兩側腳踝的內側不能靠攏。兩腳踝內側之間的距離反映膝外翻的嚴重程度。
膝內翻和膝外翻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地區差異性較大,一般而言,寒冷地區高於溫熱地區。
膝內翻和膝外翻的發病原因:
膝內外翻的致病原因很多,常見於以下幾種:
1、佝僂病或骨軟化病(其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所引起的膝部畸形;
2、脊髓前角灰質炎(即小兒麻痺症)導致骨骼發育異常;
3、骨髓炎導致骨骼發育異常;
4、其它疾病(如骨折、外傷、骨瘤等引起的後遺症)導致骨骼發育異常;
5、走路外八字腳、經常以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等,也會形成膝內翻。
膝內翻和膝外翻的臨床表現
膝關節不適:為常見症狀。一般來說,兒童或青少年患者的症狀較輕,主要是因為患病時間較短。成人,尤其30歲以上的患者症狀較明顯,一般在行走或勞累後,膝部感到酸困不適或疼痛。
膝關節疼痛與活動受限:早期疼痛不太明顯,一般在出現膝內、外翻畸形15~20年以後,開始出現膝關節疼痛的症狀。開始只在行走較長距離後會出現膝部疼痛,休息後可自行緩解。膝內翻患者在關節的內側疼痛,膝外翻患者在外側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症狀的發作頻率逐漸增多,疼痛的時間也隨之延長,影響睡眠和休息。繼疼痛加劇後,膝關節屈伸活動亦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屈曲範圍可越來越小,嚴重的患者,膝關節趨於僵直。
畸形:是膝內、外翻患者最典型突出的體徵。膝內翻者,膝關節向外側凸起,兩膝內緣不能併攏,從正面看雙下肢呈「O」形。膝外翻者小腿向外展,站立時雙膝併攏,兩個腳踝分離不能接觸,呈「X」形。
步態:膝內翻患者,行走時下肢不穩,左右搖擺,像鴨子一樣,也俗稱「鴨步」,在年幼時即可出現,後逐漸加重。膝外翻輕者,步態無明顯異常,膝外翻重者,走路時膝關節屈曲,步幅小,頻率大且呈左右搖擺狀。
亞健康手法調理
微信號:TRSH_China (←長按複製)
傳承國術,繼承文化
關注亞健康手法調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直接關注我們
加我個人微信 17737713643 方便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