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內翻切骨術

2021-02-12 骨筋論壇



  [適應證]

  膝內、外翻畸形嚴重,兩下肢伸直,兩膝相碰時,單側外翻畸形者兩踝間距在5cm以上,雙側畸形在10cm以上;或兩踝相碰,單側內翻畸形兩膝間距>5cm;雙側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難或膝關節疼痛者均應施行切骨矯形術。

  [術前準備]

  1.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術前需要判斷膝內、外翻主要是脛骨還是股骨的畸形所引起。如以股骨畸形為主,應行股骨切骨術;如以脛骨為主,則應行脛骨切骨術。少數嚴重畸形者,股、脛骨均有明顯畸形,則二者應先後施行切骨術,間隔8周左右。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是在X線透視下觀察整個下肢,以判斷畸形的主要部位。

  2.測切骨部位與切骨角度 以骨畸形為主者攝一包括畸形骨及其上、下兩個關節,以關節畸形為主者攝包括該關節及其上、下兩骨的大部分的X線片,以決定切骨部位。

⑴楔形切骨的測定⑵楔形切骨矯正後,
力線恢復正常⑶直線形切骨矯形後,
楔形裂隙用植骨充填圖1 右側股骨下段切骨術(角度與部位測定)

  股骨下段畸形:先劃一膝關節的平面線AB,在其中點作一垂直線CD(即正常力線),再作一股骨幹的縱軸線EF,CD與EF線的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也就是需要楔形切除骨質的頂角(或是直線形切骨矯形中施行楔形植骨的頂角)[圖1]。切骨平面A'B'(即AB的平行線)應選在CD線與EF線的交叉點最為理想。愈近關節,矯正愈準確,但應與骨骺線有一定距離,並留出鋼板固定的部位,以免傷及骨骺。一般選在幹骺端適當部位。再作EF的垂線GH,與A'B'相交於股骨外側皮質,兩線夾角的楔形骨質即為需切除的骨質。

⑴測定切骨部位⑵楔形切骨矯形後,
原力線EF恢復正常⑶直線形切骨矯形後,
楔形裂隙用植骨充填圖2 右側脛骨切骨術(角度與部位的測定)

  脛骨畸形:先作脛骨上、下骨骺的平面線AB、GH,在骨骺的中點作垂直於各骨骺平面線的垂線CD、EF,其交點即為切骨的平面,其夾角即為需要糾正的角度[圖2]。

  3.楔形切骨或楔形植骨的選擇 楔形切骨,即按設計切除一塊楔形的骨質,矯正畸形和恢復正常力線後兩骨端可以密切對合;楔形植骨,即作直線形切骨,按設計矯正畸形後,骨斷端間形成楔形缺損,另以骨塊移植充填。二者各有其優缺點:楔形切骨後,肢體稍有短縮,但不癒合的機會極少;而楔形植骨後,肢體稍有增長,但癒合時間較長,有可能不癒合。臨床上一般多用楔形切除術。除非軀幹與下肢相比顯得下肢短,或比對側下肢短縮較多,且肢體畸形不重,預計切骨後骨缺損不太大者,可用楔形植骨術。

  [麻醉]

  成人一般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兒童用基礎麻醉加骶管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大腿上部環置充氣止血帶。

  2.切口、顯露 在脛骨前內側作長約5cm的縱切口,直接切至骨膜。自骨膜下剝離脛骨,用撬骨板扳開並保護周圍軟組織。

圖3 右膝內翻切骨術

  3.切骨矯正 按事先計劃的切骨平面,用手搖鑽鑽一排孔,再用骨刀自內向外將脛骨橫行鑿開(外側皮質不要鑿斷)。如畸形嚴重,應在小腿外側上1/3另作小切口將腓骨斜形鑿斷,然後手法扳正畸形(以髂前上棘至(足母)趾和第2趾間的連線通過髕骨中點為準),使在脛骨內側形成楔形缺損;用取自髂骨的楔形骨塊緊緊嵌入,並填滿缺損[圖3]。逐漸鬆開手法扳正的力量,如檢查畸形矯正滿意,即可鬆開止血帶。止血後,逐層縫合,用前、後長腿石膏託外固定。石膏固定前,應檢查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有時切骨後肢體增長,可能牽伸動脈,以致肢體血運不佳,甚至引起壞死。

  [術中注意事項]

  1.正常股骨與脛骨軸線並非在一直線,而是稍呈外翻。膝內翻畸形的內側軟組織攣縮,易使畸形復發,故膝內翻切骨時,必須過度矯正5°左右。

  2.缺損處不能全用松質骨碎骨填充。脛骨斷面內緣受壓力最大,應該用整塊髂骨(包括內、外骨板),以免軟組織攣縮將松質骨壓扁而再發生畸形;殘餘缺損處可用松質骨碎塊填滿。

  [術後處理]

  術後注意肢體血運。早期攝X線片,觀察對位及畸形矯正情況。如有剩餘畸形,可用手法矯正,另行石膏外固定。10~14日後拆線。一般石膏外固定的時間,成人約10~12周;兒童約6~8周。

  聲明:【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轉載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本文,歡迎聯繫滬寧網絡認領(可發郵件至gk@zggkhc.com或直接在公眾號留言),滬寧網絡會在後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滬寧網絡會在第一時間刪除。多謝!】

微信號:zggkhc

QQ交流群:92424092

官方網站http://www.zggkhc.com

聯繫方式:400電話:4008-240-121

來源:中國骨科耗材網,國內最專業的骨科耗材B2B網站!

閱讀是一種智慧,轉載是一種動力,分享是一種美德。
如果您沒有收穫,請及時反饋給我們;
如果您收穫良多,請分享給更多朋友!
傳遞能量 分享智慧 歡迎免費訂閱!
更多的精彩請關注微信號:zggkhc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即可


歡迎投稿,請將稿件發送至:

    gk@zggkhc.com來函必復!稿件支持原創一經核實採用,即付稿酬。

相關焦點

  • 膝外翻切骨術
    [適應證]  膝內、外翻畸形嚴重,兩下肢伸直,兩膝相碰時,單側外翻畸形者兩踝間距在5cm以上,雙側畸形在10cm以上;
  • 「膝內翻與膝外翻」
  • 膝外翻截骨術
    [適應證] 膝內、外翻畸形嚴重,兩下肢伸直,兩膝相碰時,單側外翻畸形者兩踝間距在5cm以上,雙側畸形在10cm以上;或兩踝相碰,單側內翻畸形兩膝間距>5cm;雙側畸形的>10cm以上,引起行走困難或膝關節疼痛者均應施行切骨矯形術
  • 「保膝」手術治療膝關節內翻和外翻畸形
    許多中年人群因膝關節疼痛,經檢查後被診斷為膝骨關節炎,然而經過減肥、改變運動習慣、口服藥物、局部注射等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不佳,膝關節疼痛依然不能很好的緩解,嚴重者出現膝關節內翻和外翻畸形。
  • PN三分鐘:眾所期待之「膝內翻」 —O型腿
    膝內翻通常被稱為O型腿。膝內翻具有以下特點,髖關節外旋,脛骨內旋,足旋後。理想情況下,兩塊骨頭應該形成180度的直線。如果它們只差幾度,你可能多年都不會注意到任何症狀。內翻膝最明顯的症狀是膝蓋向外彎曲。成年人可能會感到膝蓋內側的疼痛。患有膝關節內翻的兒童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 【教案】膝內翻
    二病因根據年齡可以將膝內翻分為成人膝內翻和嬰幼兒膝內翻。1.嬰幼兒膝內翻常見,多屬於生理性改變,隨著年齡增加和下肢力線變化,五歲左右可以逐漸恢復正常。而嬰幼兒的病理性膝內翻多由於缺鈣和遺傳因素引起,走姿、站姿、坐姿及一些運動也存在一定影響,如走路外八字腳、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
  • 膝內翻和膝外翻的介紹
    膝內翻和膝外翻的定義:膝內翻又稱「O形腿」,俗稱「羅圈腿」,膝內翻是指在雙腳踝併攏並伸直膝關節的情況下
  • 淺談小兒「膝內翻」與「膝外翻」
  • 膝內翻、膝外翻介紹及糾正方法
    膝內翻一般也稱為O型腿, 以兩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時,兩足內踝能相碰而兩膝不能靠攏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
  • 膝內翻(O型腿)的鑑別與矯正
    膝內翻的成因缺鈣和遺傳,是膝內翻形成的兩個基礎;但更直接的原因,還是在於走姿、站姿及坐姿。走路外八字腳、稍息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等等,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
  • 膝內翻為什麼是O 型腿?
    很多人認為O型腿的膝內翻是骨頭彎了,其實是一種誤解。走路外八字腳、單腿支撐姿勢站立、長期穿高跟鞋、盤坐、跪坐、蹲馬步等等,長期的受力模式不正確,會給膝關節向外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會牽拉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長期如此,就會導致膝關節外側副韌帶鬆弛。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是膝關節內外側角度的穩定結構。
  • 兒童、成年人、老年人的膝內翻有哪些特點?可以如何康復?
    當雙腳併攏站立,兩側踝關節有接觸但是膝關節的關節線之間的距離大於兩根手指的寬度時就是膝內翻,也就是「O」型腿。膝內翻是一種異常體態,一般來說,常態膝距在3釐米以下為輕度,3-10釐米之間的為中度,大於10釐米的屬重度。
  • 下肢鏈之殤,膝內翻(O型腿)- 初探
    01前言下肢鏈之殤[O型腿]膝內翻(Genu Varum,0Ⅱ度:常態膝距3cm以下,主動膝距>0Ⅲ度:常態膝距3-5cmⅣ度:常態膝距>5cm常態膝距:是指站立時雙腳併攏,放鬆時膝蓋內側的距離。主動膝距:是指站立時雙腳併攏,雙腿用力向內併攏時膝蓋內側的距離03引起O型腿的原因引起膝內翻的
  • 多省市骨科專家齊聚一堂論「保膝」 共謀發展為患者點燃新「膝」望
    12月5日,由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西北保膝大會暨西安第四屆保膝截骨大會召開,全國多省市著名骨科專家齊聚一堂,進行授課演講、專題講座、病例分析,共同剖析膝關節周圍技術應用中的要點與難點,推動保膝、保髖、保踝關節治療的長足發展,為患者點燃新「膝」望。
  • 知足康復—O型腿(膝內翻)分體分級和康復訓練
    [O型腿]膝內翻
  • 足內翻與足外翻的診斷與治療
    核心提示:當前關於足內、外翻的學術研究基本集中於重度畸形的研究,如高弓馬蹄內翻足、痙攣性腦癱後足外翻、腦卒中伴隨的內翻等。大多數重度足內翻、足外翻多為先天性,如腦癱、腦卒中等神經系統疾病引發肌肉調節失常,使得足部重度畸形。
  • 萊州中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一例嚴重膝內翻畸形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萊州中醫院骨科成功完成一例嚴重膝內翻畸形全膝關節置換手術 2020-04-30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水蜜桃截骨術?哪裡可以做?
    而寬大、稜角分明的下面部輪廓,多數是天生骨體寬大造成,也是導致臉大的主要原因,可以採用水蜜桃截骨術減少下頜骨體積,以達到改善輪廓的目的!什麼是水蜜桃截骨術?水蜜桃截骨術的由來:水蜜桃截骨術是韓嘯醫生發明的顱頜面整形微創骨處理技術。
  • 保住自然關節,微創治療帶來新「膝」望
    近日,一項微創技術為周先生帶來了新「膝」望。保膝手段多樣化,關節置換非唯一手段據了解,不論是從影像學還是症狀上,周先生都達到了人工關節置換的指徵。為了尋求更好的保守治療方法,他在朋友的介紹下,找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關節中心副主任中醫師魏秋實。
  • 下頜角整形方法丨水蜜桃截骨術怎麼樣
    通過下頜角整形,能夠讓臉型有很好的改善效果,其中水蜜桃截骨術無論是術前的設計還是術中的手術方式或術後的護理方面,都給求美者提供了更加精細的體驗!       關於手術的技巧和安全度:   下頜角手術的技術難點在於既要安全避開頦神經,同時又要把頦神經孔附近的骨質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