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選擇這本食譜用來學做家常日料?
或許因為書名吧!
《四季料理》簡單的讓人忘記這是個連續12年蟬聯米其林三星餐廳主廚的傾心之作,卻又讓人聯想起熟悉的舊日時光。
小時候物質匱乏的年代,每個季節的食物都是各不相同,春天的鮮味讓缺乏蔬菜的冬日迅速進入了個綠色的世界。吃春筍是件大事,醃篤鮮是春天必不可少的滋味;同時還會有各種野菜為餐桌增野趣,90年代剛搬到公房的時候,後面還有農田和綠地,中間似乎還有個小河溝。記得還曾跟著媽媽一起去後面農田挑過馬蘭頭,回來拌香乾至今仍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對了,上海人說摘野菜是挑,可能因為跟野草太像,不認真挑選就會帶回一把野草吧。
夏天很多水果上市時間非常短,像楊梅,枇杷等陸續上市的時間都差不多兩個禮拜左右,稍不注意可能就得等到明年才能品嘗。
但是,西瓜是夏天永遠的主角,抱著半個西瓜用勺子挖著吃是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了。夏天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食物,童子雞幾乎是每周會吃上一兩次,原汁原味的清蒸就很美味。
雖說清明後的螺螄開始有籽,但夏季大排檔的當家菜絕對是炒螺螄、雞爪和花生了;黃鱔和甲魚也是夏季的肥美,只是對我來說,遠不如河蝦吸引人。秋天水果最誘人了,哈密瓜,石榴,橘子等相繼上市,秋季少不了的絕對是大閘蟹,俗語中九雌十雄是指農曆九月雌蟹肥美,十月雄蟹成熟,因此當雄蟹肥碩膏厚的時候就意味著深秋來臨,即將進入冬季了;神田裕行
1986年曾在法國擔任日本料理店的主廚。
1991年回國後曾任職於德島的日本料理店「青柳」共13年。
2004年於東京元麻布開設自己的日本料理店「かんだ(神田)」。
2007年至2019年期間連續12年獲得《東京米其林指南》三星評價的成就。
這本書是他從業三十年來的第一本食譜,他在書中寫道:希望您能做好人誰都能想像出味道、吃到嘴裡便覺得溫暖安心的家常菜…..用心把平凡的菜餚熟練地做好,這才更是烹飪技藝精進的捷徑…..家常菜不是很難做的東西,做第二、第三遍時菜譜便已熟悉,不久也將因變換食材、賦予這道菜味道上的改變而使其擁有「家的味道」。
跟著這本食譜學做家常料理,不過在翻閱後已發現一個問題,很多食材是國內沒有的,有些是可以有其他替代品的,而有些沒有特別是主要食材缺乏的就沒辦法做了。
先試試吧,畢竟神田先生說,拿手菜只需五道足矣~
那今天做什麼呢?做個溫暖的湯吧~
「冬天,土地中的根菜將美味儲藏起來。將根菜慢慢燉煮,煮得撲通撲通的,那滲滿高湯的菜餚會惹人心頭一動。生長在冷水水域的魚類此類也已經囤滿了脂肪,非常肥美。」
—— 神田裕行
做法:
1.黑木耳用水泡發,對半切。木棉豆腐切成稍大的一口大小的塊。蔥白斜切成1.5cm左右的段。舞菇去蒂後用手掰開(花菇洗淨後切片)
2.清洗牡蠣肉。將牡蠣肉放入碗中,抹上白蘿蔔泥揉搓。白蘿蔔泥變黑後將牡蠣清洗乾淨,再用廚房紙拭乾水。平地盤撒上澱粉,放入牡蠣肉,讓牡蠣肉表面裹上一層薄薄的澱粉。
3.鍋中加入鰹魚海帶湯,開中火,放入蔥白段、黑木耳和舞菇。沸騰後倒入薄口醬油(生抽)、味淋和醬油。將牡蠣肉抖去多餘澱粉後放入鍋中。用筷子輕輕攪拌鍋內食材,待湯汁逐漸濃稠後加入豆腐塊。食材都煮熟後即可出鍋。
對牡蠣和生蠔一直有困惑,似乎是叫法不同?國內也沒有特別明確兩個品種的不同。確實沒找到活牡蠣,只有活生蠔,那就用它吧。雖然舞菇改成了花菇,薄口醬油改成薄鹽生抽,澱粉似乎也少了點不夠濃稠,卻依然非常鮮美。特別是生蠔,完全沒有變幹縮小,這是澱粉的功勞,裹在外層使之水分完全沒有流失,保留了飽滿軟嫩的口感。最後放入的白菜被帶出鹹甜的口感非常奇妙。
連綿不斷的冬雨夜,喝上這樣一碗暖暖的濃湯就是最幸福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