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超人奶爸plus(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媽、寶爸們轉發分享)
孩子的性格有一半是天生的,有一半是源自於後天環境的培養,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外向,但是經歷的事情多了可能會變得內向起來,有些孩子天生內向,但是被父母培養可能會變得大方開朗。
暖暖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子,一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根本不敢和同學老師說話,常常自己一個人低著頭想事情,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暖暖的性格漸漸出現了改變,開始主動親近同學和老師,面對陌生人也不再害羞了。
這一切都歸功於老師和父母同時的正向教育,讓暖暖改變了自己內向的性格,變的大方開朗了起來。
孩子的天生性格
每個孩子出生就具有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是伴隨著孩子就出現的,可能是外向,可能是內向,或者處於兩者中間,這都是有可能的。
有兒科專家為了研究這種天性的規律,對近千名嬰兒坐了跟蹤調查,從各個方面對嬰兒進行了評估,從而對寶寶先天性格進行了初步的分類,大致分為以下4種:觀察型、溫和型、熱情型與探索型。
從分類命名就可以明確看出來,前面兩種的孩子會比較內向,後面兩種的孩子就會比較外向,而觀察型的孩子則是最內向的,他們天生就比較的膽小,常常會不懂的表達,喜歡在暗處偷偷觀察這個世界。
這個類型的孩子在面對恐懼情緒的時候表現得更為明顯,所以他們會比較謹慎的去觀察世界,也會比較謹慎的適應環境。
孩子膽小內向的原因
1、天生性格決定
孩子的天生性格就如同房屋地基一樣,地基是能夠決定房屋整體構造比較重要的東西,地基穩定了才可以在上面建立高樓大廈。
孩子出現膽小內向的原因,在沒有被教育之前,很大部分的原因都是來自於天生性格,天生如此是不需要太過於在意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才能構造出不同的個體。
2、原生家庭環境影響
有些外向的孩子也可能會被原生家庭所影響,孩子的家庭環境是比較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有些父母在家中不太注意孩子的體會,在家中常常吵架或者打罵孩子,這樣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讓孩子變成內向膽小的人。
想要改變孩子性格,父母該怎麼做?
1、尊重孩子的天性
沒有人說過孩子的性格一定要是如何才是最棒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才締造了孩子的完美個體,父母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父母在改變孩子性格的時候不能強行扭曲孩子的想法,要讓孩子認同自己的存在,尋找合適的方式,將這種感覺慢慢地擴散到環境中,讓孩子慢慢地改變。
2、不給孩子貼標籤
在心理學上有種心理叫「標籤效應」,父母作為孩子親近的對象,常常對於孩子的定義就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看法。
當孩子成績不如願的時候,父母如果不是鼓勵孩子,反而對孩子說「你太笨了」,孩子就會慢慢地對自己出現懷疑,從而更加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在孩子有做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著急對孩子進行定義,針對孩子的錯誤進行部分的指導,讓孩子能夠慢慢地向正軌上靠攏才是應該做的。
3、懂得鼓勵孩子
父母的指責抱怨會讓孩子逃避,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不喜歡聽貶低的話,長時間被他人貶低會影響自己的心情。孩子也是如此,聽到表揚自己的話,孩子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從而更樂意去做讓父母表揚自己的事情。
父母在孩子犯錯時就要懂得引導孩子去做正確的事情,要正向鼓勵孩子,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父母要給予孩子肯定,讓孩子下次繼續努力。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照顧,孩子的性格也離不開父母的培養,想要讓孩子變得開朗大方,父母就要花點心思。
育兒知識看奶爸,共創孩子幸福童年,我是@超人奶爸plus,專注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