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上幼兒園已經兩個月了,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說她既膽小又內向,更不喜歡和老師交流。但最近二寶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進教室門前她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遇到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幫助。
生活中我也發現二寶開始變得有禮貌,比方說:在樓道裡遇到陌生的爺爺奶奶她會問好,還會在離開時和別人道別等等。
可在這之前二寶卻恰恰相反,我也曾因為她的內向性格而苦惱過,為此也查閱過很多的育兒書籍,最後才明白了孩子內向的原因。
孩子膽小內向或許和這些因素有關
1、 先天方面的因素
孩子膽小內向其實與先天方面的因素有關,為此兒科專家和心理學專家曾對近千名的嬰兒做過調查,他們發現寶寶的先天性格大致分為觀察型,溫和型,熱情型和探索型。
而觀察型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膽小害羞的狀態,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杏仁核更容易在受到刺激時興奮起來,而且此時的孩子心率會更高,體內的荷爾蒙含量也會處在偏高的狀態。
因此孩子才會感到害怕緊張,而且他們需要很多的時間去適應去觀察,以此來確認自己是否安全。
2、 後天養育的錯誤
或許孩子的性格在母體內就已經註定,但生活中父母的養育方法也很關鍵,有一些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膽小內向,而是父母錯誤教育方式所導致。
例如:經常用吼叫的方法來對待孩子,那麼,他們就不能很好的釋放天性,久而久之孩子做事情之前就會有太多的顧慮,慢慢的也就變的膽小起來。
我用了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1、 鼓勵代替逼迫
賈靜雯有個可愛的女兒叫咘咘,今年5歲。
其實她在節目中就曾坦言,咘咘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有一次她帶咘咘去上早教班,音樂課上老師要求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唱首歌來介紹自己。可是咘咘很害羞,不敢張口。
賈靜雯並沒有像很多父母那樣,用逼迫的方法去教育咘咘,而是用溫柔鼓勵的方式引導咘咘開口唱歌:「沒關係,等一下再唱。」
賈靜雯說:
「咘咘不是一個外向求表現的孩子,她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不願意去做。如果逼迫她,會破壞她的好奇心和動力。」
不難發現,觀察型的孩子更在意自己的內在秩序。我也學習了賈靜雯的方法,在二寶不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或者不去禮貌的稱呼別人時,沒有去逼迫,反而經常在生活中鼓勵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用二寶感興趣的方式引導他走出內向的怪圈,慢慢的二寶從膽小內向變成了禮貌大方。
2、 理解代替訓斥,不給孩子「貼標籤」
而生活中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內向表現,還要順應他們的先天氣質,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例如:當孩子不去按照父母的要求主動和別人打招呼時,父母就會說"這孩子太內向很認生",久而久之孩子會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慢慢的會更加膽小懦弱。
我兒子性格斯文內向話又少,有的家長或老師就會當著我和孩子的面說,這孩子「老老實實的,不愛說話」,一般都是外人給孩子貼標籤,希望大家都嘴上留情給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多些寬容理解。
當然父母更不應該用訓斥的方法去貶低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更排斥和人交流,變成真正的弱者。
那麼生活中你家孩子是內向呢?還是外向呢?你有沒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教育他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