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都喜歡活潑開朗的一點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內向時,我們也會要求他們大膽一點,和別人打招呼。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不管用,就算一時間可以讓孩子大膽打招呼,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
01 孩子內向怎麼辦?可千萬別亂來:
看到孩子內向,很多家長通常都會考慮這麼一個做法,那就是帶孩子去社交場合,強行逼迫孩子進行社交。這個做法本質上沒啥問題,但是強迫的做法就不行了。孩子內向,家長的這些舉動是錯誤的:
1)當著眾人數落孩子
中國很多傳統的父母,都把孩子大膽勇敢,敢和別人打招呼,看作是一個標杆。小區裡大媽大叔在一起討論的時候,也會說誰家的孩子外向,見人就會打招呼;誰家的孩子膽小害羞啊,見人就眼神躲閃。
如果父母帶著孩子出門,碰到了熟人。孩子不敢打招呼,父母會覺得自己的丟了面子,然後數落孩子,說他們沒膽子碰見熟人偶讀不敢打招呼。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覺得自卑。
2)強迫孩子進行社交
當父母和一群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強迫孩子去社交的時候。相信我們小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推著我們去喊一眾親戚。而且,有的父母還會強迫孩子在親戚面前表演才藝。
這要是內向的孩子,面對這種場合,肯定會坐立不安,充滿了抗拒。強行讓孩子去社交的方式,並不能改變他們內向的習慣,反而有可能矯枉過正,導致孩子對社交的恐懼更加嚴重,更抗拒社交。
3)不允許孩子待在室內
很時候,內向的孩子都喜歡自己待著,在房間裡安靜地看書或者是發呆。父母看到就不高興了,他們覺得孩子就應該要活潑好動,一直待在室內不好。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在外面玩。有的孩子性格文靜,喜歡在室內。父母逼迫他們去室外,會破壞其內心安全感,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育。
02 家長要用對方法,娃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
那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讓孩子養成禮貌大方的性格,要怎麼做?不妨看一下賈靜雯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
熟悉賈靜雯和她女兒咘咘的人應該知道,咘咘是一個很害羞的小女孩。在親子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有這麼一個環節,需要幾個孩子通過唱歌的方式來介紹自己。儘管這個環節是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唱的,但咘咘還是感到不安,緊張得不敢開口。
咘咘第一次自我介紹失敗之後,賈靜雯沒有生氣,而是溫柔地鼓勵女兒。同時,她發現咘咘雖然和老師很熟,但由於有幾個新來的孩子,導致她不敢唱歌。於是,賈靜雯就用平常咘咘熟悉的歌曲,引導她慢慢唱歌。
賈靜雯表示,自己的女兒咘咘是屬於觀察型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面對陌生的人,她會先觀察一段時間,熟悉之後才會有安全感,才敢於表現自己。
所謂觀察型的孩子,其實就是「內向」的孩子,這類孩子的心思謹慎,在陌生的地方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安靜地不說話。等確認自己是「安全」的時候,他們才放得開。但很多父母都把謹慎看作是膽小。
面對觀察型的孩子,父母想要讓他們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注重孩子的內心感受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的概念。他認為:內向的人他們更注重內心世界,喜歡安靜獨處。
當內向的孩子安靜獨處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活動才會更加豐富,也更有安全感。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強迫孩子社交,而是要注重孩子的內心感受。比如看到孩子獨處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和他們交流一下感受。當孩子的內心感受趨於「安全」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接觸外界的想法。
2)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
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曾在1902年提出「鏡中我效應」。大概意思是: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
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變得禮貌大方,外向陽光,那麼就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比如在家裡,可以用活潑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社交場合主動打招呼,給孩子做示範;如果孩子有主動嘗試打招呼,一定要「抓住不放」,有事沒事就拿這件事情誇獎一下孩子。
在「鏡中我效應」的影響下,孩子慢慢地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進而在行為模式上,逐漸向外向有禮貌靠攏。
3)鼓勵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過:「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來越健康。」
想要讓孩子變得外向陽光,我們就要學會多鼓勵孩子。而不是在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的時候,嫌棄他們不外向,不大膽。我們不妨把「你怎麼不主動和XXX打招呼」換成「你今天看到XXX的時候,都不躲在我身後了,真棒」。
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然後循序漸進,也許我們會發現,孩子從一開始的遇到生人只敢躲在爸媽身後,變成了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的性格?覺得孩子內向該怎麼辦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