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2020-12-09 精英爸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都喜歡活潑開朗的一點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內向時,我們也會要求他們大膽一點,和別人打招呼。但是這種方式往往不管用,就算一時間可以讓孩子大膽打招呼,但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膽小害羞的問題。

01 孩子內向怎麼辦?可千萬別亂來:

看到孩子內向,很多家長通常都會考慮這麼一個做法,那就是帶孩子去社交場合,強行逼迫孩子進行社交。這個做法本質上沒啥問題,但是強迫的做法就不行了。孩子內向,家長的這些舉動是錯誤的:

1)當著眾人數落孩子

中國很多傳統的父母,都把孩子大膽勇敢,敢和別人打招呼,看作是一個標杆。小區裡大媽大叔在一起討論的時候,也會說誰家的孩子外向,見人就會打招呼;誰家的孩子膽小害羞啊,見人就眼神躲閃。

如果父母帶著孩子出門,碰到了熟人。孩子不敢打招呼,父母會覺得自己的丟了面子,然後數落孩子,說他們沒膽子碰見熟人偶讀不敢打招呼。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覺得自卑。

2)強迫孩子進行社交

當父母和一群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強迫孩子去社交的時候。相信我們小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推著我們去喊一眾親戚。而且,有的父母還會強迫孩子在親戚面前表演才藝。

這要是內向的孩子,面對這種場合,肯定會坐立不安,充滿了抗拒。強行讓孩子去社交的方式,並不能改變他們內向的習慣,反而有可能矯枉過正,導致孩子對社交的恐懼更加嚴重,更抗拒社交。

3)不允許孩子待在室內

很時候,內向的孩子都喜歡自己待著,在房間裡安靜地看書或者是發呆。父母看到就不高興了,他們覺得孩子就應該要活潑好動,一直待在室內不好。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在外面玩。有的孩子性格文靜,喜歡在室內。父母逼迫他們去室外,會破壞其內心安全感,影響到心理的健康發育。

02 家長要用對方法,娃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

那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讓孩子養成禮貌大方的性格,要怎麼做?不妨看一下賈靜雯的做法,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

熟悉賈靜雯和她女兒咘咘的人應該知道,咘咘是一個很害羞的小女孩。在親子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有這麼一個環節,需要幾個孩子通過唱歌的方式來介紹自己。儘管這個環節是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唱的,但咘咘還是感到不安,緊張得不敢開口。

咘咘第一次自我介紹失敗之後,賈靜雯沒有生氣,而是溫柔地鼓勵女兒。同時,她發現咘咘雖然和老師很熟,但由於有幾個新來的孩子,導致她不敢唱歌。於是,賈靜雯就用平常咘咘熟悉的歌曲,引導她慢慢唱歌。

賈靜雯表示,自己的女兒咘咘是屬於觀察型的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面對陌生的人,她會先觀察一段時間,熟悉之後才會有安全感,才敢於表現自己。

所謂觀察型的孩子,其實就是「內向」的孩子,這類孩子的心思謹慎,在陌生的地方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會安靜地不說話。等確認自己是「安全」的時候,他們才放得開。但很多父母都把謹慎看作是膽小。

面對觀察型的孩子,父母想要讓他們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1)注重孩子的內心感受

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內向(introvert)的概念。他認為:內向的人他們更注重內心世界,喜歡安靜獨處。

當內向的孩子安靜獨處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活動才會更加豐富,也更有安全感。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強迫孩子社交,而是要注重孩子的內心感受。比如看到孩子獨處的時候,可以嘗試著和他們交流一下感受。當孩子的內心感受趨於「安全」的時候,他們才會有接觸外界的想法。

2)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

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曾在1902年提出「鏡中我效應」。大概意思是: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是其他人對於自己看法的反映。

如果我們想要讓孩子變得禮貌大方,外向陽光,那麼就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比如在家裡,可以用活潑的語氣和孩子說話,社交場合主動打招呼,給孩子做示範;如果孩子有主動嘗試打招呼,一定要「抓住不放」,有事沒事就拿這件事情誇獎一下孩子。

在「鏡中我效應」的影響下,孩子慢慢地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外向的人,進而在行為模式上,逐漸向外向有禮貌靠攏。

3)鼓勵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說過:「鼓勵表揚,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受到鼓勵越多的孩子,行為和性格會越來越健康。

想要讓孩子變得外向陽光,我們就要學會多鼓勵孩子。而不是在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的時候,嫌棄他們不外向,不大膽。我們不妨把「你怎麼不主動和XXX打招呼」換成「你今天看到XXX的時候,都不躲在我身後了,真棒」。

通過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然後循序漸進,也許我們會發現,孩子從一開始的遇到生人只敢躲在爸媽身後,變成了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的性格?覺得孩子內向該怎麼辦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二寶上幼兒園已經兩個月了,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說她既膽小又內向,更不喜歡和老師交流。但最近二寶卻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進教室門前她會主動和老師打招呼,遇到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尋求老師幫助。2、 後天養育的錯誤或許孩子的性格在母體內就已經註定,但生活中父母的養育方法也很關鍵,有一些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膽小內向,而是父母錯誤教育方式所導致。例如:經常用吼叫的方法來對待孩子,那麼,他們就不能很好的釋放天性,久而久之孩子做事情之前就會有太多的顧慮,慢慢的也就變的膽小起來。
  • 孩子「膽小害羞不開口」,跟家長帶娃方式有關,3個方法完美解決
    孩子「膽小害羞不開口」,跟家長帶娃方式有關不少家長都會教孩子問好,但是孩子就是不願意開口,家長就開始急了,一直催著孩子向人問好,甚至把孩子都弄哭了。如果想讓孩子科學的改掉害羞的心理,家長們就要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害羞,才能找到正確的引導方式。
  • 孩子從膽小內向到自信大方,賈靜雯的教育方式,堪稱「科教書」
    有的父母總會問,為啥自家的孩子害羞膽小、有點內向,別人家的孩子總表現得落落大方,很自信、開朗。每當這個時候,家長就在想自家的孩子是不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事實上這不是問題,膽小內向在孩子中很常見,可愛的咘咘也不例外。
  • 從膽小內向,到大方開朗!解決娃內向問題,父母該學會這樣做
    文丨超人奶爸plus(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媽、寶爸們轉發分享)孩子的性格有一半是天生的,有一半是源自於後天環境的培養,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外向,但是經歷的事情多了可能會變得內向起來,有些孩子天生內向,但是被父母培養可能會變得大方開朗。
  • 當別人說自己孩子「膽小」、「害羞」時,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帶孩子出門看到親戚、熟人後,你越是提醒孩子「打招呼」,孩子就越是不配合;越是提醒孩子「不要害羞,大膽一點」,孩子就越是畏手畏腳,不敢正面熟人、親戚。有些孩子,小時候經常被人評價:「太老實了,一點也不活潑開朗...」
  • 孩子膽小、害羞,不敢跟陌生人說話?4個方法讓孩子擺脫害羞模式
    家長總是認為孩子呈現出來的的某些不好的特點和行為只要改正過來就好了,於是只要孩子一出現問題就開始尋找方法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其實作為父母更應該反思:我的哪些行為導致孩子有這樣的表現?這些不好的行為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孩子在不熟悉的環境遇到不熟悉的人,會躲在家長身後或者依偎在家長身邊,家長動一下他就動一下,特別膽小、害羞。
  • 孩子膽小內向?家長不要慌,4個小技巧幫助寶寶變得禮貌大方~
    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些家長抱怨自家寶貝性格內向,遇到熟人不願意打招呼,弄得自己非常沒有面子。其實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不必著急,應當尋求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打開面對世界的心扉,這樣孩子的心靈視野才會更加寬闊。
  •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先別著急,4個小辦法幫孩子解決膽小問題!
    表姐可能恨鐵不成鋼,久了,就當著親戚的面,大聲責備孩子,他直接哭出來了,但表姐還在訓斥,大家出聲勸說,其實這是正常的,待孩子大了,就不會這樣膽小了。有些孩子在小時候是非常膽小的,家長們可能會覺得這是正常的,便不會上心。但這並不是一種正常現象,若任過其發展下去,他們以後也會膽小,並不是說等他長大了就不會這樣膽小了。
  • 寶寶遇到陌生人會害羞?家長要怎麼解決
    寶寶遇到陌生人會害羞?家長要怎麼解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其中有些孩子太害羞,拒絕主動和人打招呼。他們遇到陌生人會很害怕,很克制,甚至很敏感。比如有的孩子見到陌生人會很緊張,會匆忙躲在父母身後,臉上會表現出很緊張的狀態。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就躲,家長做好這4點,幫你養成外向娃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無疑能讓家庭變得更加歡樂,他們的活潑好動雖然有時候讓爹媽很無奈,但是終究還是個快樂源泉,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很安靜,走到哪裡話都特別少,見人害羞躲閃。
  • 孩子性格內向羞澀?心理專家:如家長不警惕,容易影響孩子交際
    朋友家的孩子樂樂今年已經10歲了,性格非常內向羞怯。心理專家認為,孩子在兩歲以前容易害羞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四歲之後還是特別害羞,不敢和陌生人說話,需要父母時刻陪伴,家長就要注意孩子的這種羞怯性格,避免對孩子造成不利影響。
  • 在家活潑好動,一讓他跟人打招呼就害羞,孩子這是內向嗎?
    文|福林媽咪不少家長在家裡來客人時或者帶著孩子去別人家時,都會讓孩子主動問好,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配合,對於那些內向的孩子,他們會特別容易害羞,躲在爸爸媽媽身後,甚至還會反抗。也許你會覺得,這孩子明明在家的時候挺活潑的,可為什麼一到公共場合就幾乎不敢跟成年人對視,真的讓你太丟人了。於是經常聽到有家長嘮叨孩子「你這孩子,就不能跟叔叔阿姨打聲招呼?」「你就不能懂點禮貌?」
  • 如何讓害羞的孩子變自信?快來試試這些方法
    孩子的性格組成有內向和外向,不過性格外向並不代表孩子就會時時刻刻活力充沛,性格內向也不決定著孩子總是獨來獨往,不懂得和人相處。只要家長往好的方向上引導孩子,孩子不光可以保留自己性格上的有特色的部分,也可以通過外界的不同而自行做出不一樣的表現。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我是如何讓孩子開朗起來的?我做對了6件事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內向害羞見人就躲怎麼辦?李玫瑾:做好3點,培養「交際娃」
    與之相反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的話,也不免會產生憂慮,擔心孩子融入不了集體會被其他人欺負。 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如果孩子非常的內向害羞的話,經常會讓父母覺得很頭疼。朋友的孩子便有著這樣的一個問題,有一次公司裡面舉行了年會活動,每個同事都可以攜帶自己的家屬來參加。
  • 4種「中國式禮貌」悄然來襲,許多家長自鳴得意,老外反覺沒必要
    」這位外教把涵涵哄好後,繼而對涵涵媽說道:「在中國生活的這段期間,我也注意到了許多家長都習慣用禮貌來綁架孩子,這一點我覺得沒必要強迫孩子過度禮貌,可能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孩子不喜歡跟小夥伴分享玩具、零食等行為,確實有一些不禮貌,但是家長不能強迫孩子大方,要通過正確途徑引導孩子學會分享。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可能會出現物權意識,家長強迫孩子分享的行為就會破壞他們的自我,使他們不懂得「自我保護」。4.
  • 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家長用這3招,讓孩子變得強大
    在生活中,看到同齡的小夥伴,這類孩子也不會輕易地主動和他們一起玩耍,而是內心有著強烈的距離感,當父母離開自己身邊時,他們的安全感基本上也就沒有了。多數的家長認為,孩子膽小和不自信的表現,是由於性格的原因,便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天生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想法和內心感受。
  • 孩子內向害羞?可能你忽略了孩子社會化能力的培養,家長別忽視
    昨天逛微博的時候看到一位家長在微博留言說,她的孩子今年已經三歲了,但是依舊像小時候一樣,每次帶他出去玩的時候都喜歡躲在媽媽的背後不肯跟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媽媽認為這樣不利於她的成長,所以一直鼓勵他,甚至是強迫孩子邁出第一步。但是孩子總是鼓不起勇氣來,有的時候還會因為害羞而大哭,媽媽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去解決孩子過於內向和害羞的問題。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5步走」,給娃一個開心的童年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5步走」,給娃一個開心的童年孩子內向不自信,家長做好這5點,給孩子一個開心的童年我們總說要一份自信的人生,我們生活中也不難發現自信的人總是閃閃發光,內向的人會流失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而自信的人往往會抓住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機會,孩子也是如此。現在我們先分享一則案例。
  • 孩子膽怯害羞?導致孩子性格靦腆害羞的原因有這些
    大寶4歲的時候我們帶他去參加我表妹的婚禮,想說大寶從出生到4歲都沒有怎麼見過我娘家的親戚,是時候帶他去走走親戚了。在家裡給大寶換衣服的時候,他還非常的激動開心地表示他特別期待婚禮。沒想到,一下車,一進到嘈雜的婚禮現場,寶寶就一直緊緊地抓著我的手,怎麼都不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