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
密宗大圓滿和扎龍瑜伽修行人
接受過數種密宗扎龍瑜伽傳承
密宗師承:
西藏寧瑪派龍欽寧提傳承;
不丹寧瑪派貝瑪林巴傳承;
印度寧瑪派南卓林寺白玉傳承;
練習古典哈達瑜伽十年
練習中國氣功和脊椎運動二十年
精通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
對不同時期的梵文有研究。
脊髓呼吸法屬於我們瑜伽系統的中脈淨化功法的一種,它和左右脈淨化呼吸法 (Nadi Shodhana) 同樣重要。
脊髓呼吸法可以作為很好的有所緣的冥想方法。在冥想開始時候,我們先做左右脈淨化呼吸法淨化左右脈,然後以脊髓呼吸法作為冥想的正行方法。
在我們的瑜伽系統,脊髓呼吸法分為四個階段,本章介紹第一階段的練法。
首先,讓我們先熟悉沿著脊髓中的 7 個重要脈輪,和頭部的 2 個關鍵能量點。
第 1 個脈輪 - 根輪位於尾骨位置;生殖輪在對應臍下四指水平位置的脊髓上;在往上是臍輪、心輪、喉輪。再往上是一個關鍵的能量點- 延腦(Medulla)在枕骨底部,靠近腦幹。
第 2 個關鍵能量點是明點 (Bindu) 又稱為頂點(Sikha point),位於枕骨中央,發線形成漩渦狀的位置。
印度的瑜伽士會把頭髮剃了,僅保留枕骨位置的頭髮並束起來,據說可以激活Sikha point的能量。譬如下圖中的現代瑜伽之父 - 提魯馬萊·克裡希那馬查亞 就是這樣束髮。
冥想時候精神所緣在眉心(Bhrum 點),比較容易做到意識層面的專注;而所緣在枕骨中央的明點進行冥想,是有可能達致超越意識層面的一境性。
再往上是第 6 個脈輪-眉輪 (Ajna Chakra),對應物質身體的腦下垂體。第 7 個脈輪就是頭頂中央的千葉輪(Sahasra Chakra)。
這7個脈輪和2個關鍵能量點是我們的脊髓呼吸法的冥想區域。
脊髓呼吸的重點包括身體,呼吸和意識三個層面。
身體層面,我們可以採用雙盤,單盤或者散盤坐姿。重點是背部要保持挺直。
呼吸層面,建議初學者採用腹式呼吸,如果有完全呼吸法基礎就更好。重點是呼吸時候要保持身心輕鬆哈。
意識層面,觀想脊髓和頭部連接為一條輕盈的空心管道,7 個脈輪和 2 個關鍵能量點分布其上。意識配合呼吸運作,吸氣時候從第一個脈輪- 根輪(尾骨位置)沿著脊髓上升到頭部,呼氣時候又從頭部下降回去到根輪。
對於初學者,剛開始修習脊髓呼吸法,吸氣時候觀想從根輪開始,沿著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上升,最後到延腦。
吸氣結束後,稍微住氣 2-3 秒,保持觀想延腦的位置。然後呼氣。呼氣時候,觀想從延腦沿著脊髓下降,先到喉輪、然後心輪、最後返回根輪。呼氣結束後,空持氣 2-3秒,意識專注在根輪。
重複以上的意識配合呼吸的冥想。一開始練習15分鐘,熟習後增加到 30 分鐘或更長的時間。
為什麼一開始只需要觀想上升到延腦區域為止就好呢?因為初學者的氣(生命能)都是不夠強,勉強觀想上升到枕骨中央的明點(Bindu 或 Sikha Point )或更上面的脈輪,實際作用不大。
隨著脊髓呼吸練習時間增加,專注力增強,行者自然就會感覺到有一部分的氣上升到明點。往後也會自然上升更高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