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閥混戰的北洋時期,各方勢力都想要搶佔地盤發展自己的勢力,奉系軍閥張作霖同樣如此,他在各方勢力間遊走,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從一開始的小馬匪,變成了後來坐擁三十萬大軍的奉系首腦。
張作霖能夠有這樣的成就,離不開自己手下這幫老兄弟的支持,可是在張作霖坐穩奉天督軍的位置之後,就開始對曾經的老部下動手,著力於整軍和整風。
而這個整軍和整風運動的發起人就是少帥張學良,張學良自從在東北陸軍軍校學習之後就一直想要組建一支新軍,跟之前那些腐敗不堪的軍隊做一個對比,一開始的時候張作霖還對他的這個建議不屑一顧,因為他覺得治軍還是要靠自己那一套人情世故。
直到第一次奉直大戰爆發之後,兩路奉軍全部潰敗,只有張學良率領著一個旅的兵力阻擋了直系部隊的追擊之勢,從而讓部隊有了迴轉的餘地,張作霖這才見識到了整軍的威力,於是在奉系全軍上下加以推廣。
主要負責推廣的兩個人就是郭松齡和張學良,一開始的時候張學良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下手,因為奉軍的大部分高級將領都是他父親的兄弟,是從小看著他長大的,不管動了誰都有可能鬧到張作霖那裡去,很有可能讓整軍計劃徹底被擱置。
所以張學良千挑萬選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這個人就是當時的第三旅旅長張宗昌。
張宗昌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奉系的軍閥,他曾經是直系軍閥吳佩孚手下的師長,後來投靠了張學良父子,並且一直把張學良當成自己的恩人,張作霖一開始並沒有把他當回事,只給了他一個營長職位,後來他自己招攬了附近的土匪和兵痞,慢慢發展出了第三旅。
在勢力發展壯大之後他還將白俄的軍隊招到了自己的隊伍裡,在奉軍裡面開始搞各種特權,軍費花銷十分巨大,很多奉系老人對他都沒有好感,所以張學良本著柿子挑軟的捏的原則,想要將張宗昌的第三旅解散。
張宗昌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怨氣,其實還是因為他在自己的地盤上販賣煙土,當時張作霖嚴禁部隊販賣煙土,一經查獲就要獲罪,但是張宗昌卻以軍餉不足為由,私自幹這樣的勾當,讓奉系其他軍隊有著很大的意見。
張作霖被手下的人吵得不能不管,於是就對張學良說了一句:展開軍事考核,如果不合格就地解散。結果張學良到地方之後,張宗昌手下早就將煙土藏好,並且準備了十分嚴格的考核項目給他和郭松齡看。無奈的張學良只能放棄對張宗昌的整治工作。
張宗昌這次的行動雖然逃脫了被整軍和撤編的命運,但是他拉攏部下的手段卻讓張作霖十分忌憚,於是在後來張作霖死之前,特地叮囑張學良不能讓張宗昌入關回東北,最後張宗昌的五萬人被馮玉祥一舉擊潰,張宗昌也只能隻身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