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東北王張作霖所乘專列被日軍炸毀後,大帥身負重傷,連夜運回帥府後遺憾逝世,年僅53歲。
張作霖一生共娶了6位夫人,育有8子6女,共14個孩子,除了在歷史上飽受爭議的長子少帥張學良外,其他孩子的名聲雖然不大,但卻並不代表著他們沒有本事。
正如張大帥第4子張學思,在父親去世後選擇加入我軍,一心一意幹革命,不僅在陝北延安得到了偉人的親自接待,還在1955年被授予了開國少將軍銜。
左邊是張學思
張學思在奉天出生的第二年,父親張作霖就官拜東三省巡閱使,虎踞東北而觀天下,成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不過他雖出身豪門,自幼錦衣玉食,可卻並未養成如大哥張學良那樣的舊軍閥公子哥作風,少而好學,12歲就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東北最好的中學讀書。
而在此期間,他也第一次接觸到了我軍先進的平等自由的革命愛國思想,並在組織的推薦下南下北平的私立匯文中學繼續讀書。
1931年,張學思突聞大哥例行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全面淪陷祖業被奪得噩耗,痛心疾首之餘,也愈發堅定了加入我黨鬧革命,拯救中國的美好願望。
張學思
兩年後,張學思通過上級考驗加入我黨,卻並未和張學良劃清界限,而是藉助他在敵軍中的影響力到南京軍校深造學習。
畢業後,張學思奉命到駐防河北廊坊的東北軍中當排長和上尉參謀,並在地下秘密開展兵運工作。
1936年,張學良聯合楊虎城在西安執行兵諫,囚禁敵高層,促成全國上下一致抗日的良好局面後,卻遭到了敵軍高層長達54年的軟禁生涯。
張學思還曾奉命先後輾轉上海、南京和武漢等地,借用東北軍的影響力聲援張學良。
抗日戰爭爆發後,張學思主動和敵軍劃清界限,北上延安學習,畢業後分配到抗大東北幹部隊當隊長,奉命開赴山西和河北前線,出任軍區司令部參謀長,指揮並領導了我軍多次反掃蕩和突圍作戰,為民族獨立自由事業立下赫赫戰功。
張學思與夫人
不過在他臨行前,卻突然受到了偉人的親切接見,剛一見面偉人就調侃他:「你就是張學良的弟弟吧,在延安還習慣嗎?錢夠不夠花?」
張學思立馬臉紅脖子粗的道:「首長,我已經不是軍閥公子哥了,現在是我黨的革命戰士,以前是沒得選,帥府雖然富麗堂皇,但他卻如籠中鳥,現在到了延安,才真正感受到了民主自由,才能全心抗戰,保家衛國。」
偉人聽他這麼說,不禁開懷大笑,氣氛一下濃烈起來。
解放戰爭時期,張學思奉命到東北參戰,重回故地,物是人非,可他至死都沒有再踏足大帥府一步,以此來表明他與過去訣別的革命信念。
至1955年,建國後首次授銜儀式上,張學思被授銜為開國少將。